資源簡介 2013屆高三政治一輪復習強化訓練:第四單元 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新人教必修4)單元過關檢測一、單項選擇題為推動新聞工作者切實將群眾觀點、群眾路線體現在新聞宣傳實踐中,為使新聞單位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制度化、常態化,2011年8月,中宣部等五部門在全國新聞戰線組織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卮?~2題。1.自新聞戰線開展“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以來,廣大新聞工作者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優秀作品層出不窮。這表明( )①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源泉②創新是文化富有生機和活力的重要保證③文藝作品源于創作者文風的轉變④立足社會實踐是文化創作的基本要求A.①④ B.①②C.②③ D.③④答案 A解析 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就是深入實踐,這使優秀作品層出不窮,體現了社會實踐對文化創新的作用,社會實踐是文化創新的根本途徑,①④正確。②是文化創新的作用,不符合題意。文藝作品源于社會實踐,③錯誤。應選A。2.基層和群眾,是每個新聞工作者的情感之根、報道之根。走進基層,向群眾學習,一直是我們黨新聞事業的優良傳統。“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活動的歷史唯物主義依據是( )A.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B.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積極的反作用C.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D.要使主觀與客觀達到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答案 C解析 A、D是辯證唯物主義觀點,不符合題意;只有先進的社會意識才會對社會存在具有積極的反作用,B錯誤。應選C。3.求真、向善、塑美,既是人類追求的精神理念,也是人們奮斗的價值目標。下列選項與此相符合的是( )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③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費孝通)④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老子)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 本題以優秀中華傳統文化為載體,考查《生活與哲學》的相關知識,形式新穎。④體現的是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與題意不符。4.唐太宗在《論政體》一文中說:“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苯裉?,我們常用“木無本則枯,水無源必竭”來告誡政府官員。這給我們的哲學啟示是( )A.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B.辦事情應立足整體,搞好局部C.既要抓住重點又要統籌兼顧D.領導干部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答案 A解析 題干說明人民群眾的重要性,因此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選A項。5.胡錦濤主席在出席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議時提出:“努力建設一個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符合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福祉?!钡ㄔO和諧世界絕不是一兩代人可以完成的,需要世世代代的潛心探索和艱苦奮斗,其間充滿著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矛盾和斗爭。這反映了( )A.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B.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的解決只能靠階級斗爭實現C.量的積累必然導致質變的發生D.人類社會是有機聯系的統一整體答案 A解析 材料體現了用發展的觀點看待社會歷史,A項符合題意。改革是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完善和發展,是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途徑,故B錯誤;量變到一定程度才會導致質變,故C錯誤;D與題意不符。6.我國在開展第三次文物普查時發現全國登記的已消失文物達30 955處。國家文物局表示,大規?;窘ㄔO和城鄉建設是導致一些文物消失的主要原因。重經濟效益,輕文化遺產的選擇( )A.是建立在錯誤的價值判斷基礎之上的 B.是堅持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必然結果C.反映了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歷史性 D.割裂了國家、集體、個人三者的利益關系答案 A解析 人們的價值選擇是在價值判斷的基礎上作出的,錯誤的價值選擇當然建立在錯誤的價值判斷的基礎之上,故選A。7.漫畫《官員走穴》反映的是部分政府官員出席企業的新產品發布會、慶典、剪彩、揭幕、首發式等商業活動,一般都有出場費可拿。這告誡我們的政府官員( )A.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會因時間、地點和條件的變化而不同B.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具有社會歷史性C.要自覺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D.應該在個人與社會的統一中實現人生價值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客觀依據等知識的理解。漫畫《官員走穴》中的政府官員參加商業活動拿出場費是一種腐敗現象,它告誡我們的政府官員要自覺站在人民的立場上作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C符合題意;A、B、D與題意不符。8. 2歲的妞妞從十樓墜地的一剎那間,她甩掉高跟鞋,向空中伸出了手……十天以后,妞妞醒了,她締造了一個關于生命的奇跡。她就是“最美媽媽”吳菊萍。吳菊萍的事跡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被人們稱為“最美媽媽”。這表明( )①人的價值就在于對社會的責任與貢獻②實現人生價值必須舍己為人③評價人生價值時,應只關注個人為社會創造的精神財富④人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A.①③ B.②③C.①② D.①④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人生價值的內涵。吳菊萍舍己救人,在社會上引起巨大反響,被授予“中國網事·感動2011”第二季度特別提名獎,體現了①④。②③說法錯誤。9. 有人提出“生命價值=長度×寬度”,這里的“長度”是指一個人實實在在的行動,“寬度”是指一個人的素質。這種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①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②實現人生價值必須具備良好的社會條件③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④只要埋頭實干就一定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本題考查實現人生價值的相關知識。“行動”屬于實踐,“素質”屬于主觀因素,在實現人生價值的過程中既要勇于實踐,更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故應選①③。②表述太絕對,夸大了客觀條件的作用,排除。④夸大了主觀能動性的作用,不選。10.“人的一生不在于他能夠活多久,而在于他能為世間留下什么符號,留下什么樣的思想和精神”“崗位不論高低貴賤,只要愛學習鉆研、肯吃苦實干,就會成為演繹精彩人生的舞臺”“是雷鋒這一光榮而偉大的名字,賦予我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人生價值”……幾位全國道德模范的言論說明實現人生價值( )①要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②需要有堅實的理想信念③需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④需要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 D解析 本題考查了實現人生價值的要求。道德模范的言論強調了對社會的奉獻“為世間留下什么符號留下什么樣的思想和精神”體現了①;“愛學習鉆研、肯吃苦實干”體現了③;“幫助別人、快樂自己”體現了④,故①③④正確。材料沒有涉及②。二、非選擇題11.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12年要繼續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要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有關知識說明“保障和改善民生”與“深化改革”的哲學依據?答案 (1)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近些年來由于種種原因導致部分群眾生活艱辛,這一狀況決定政府的政策取向。(2)價值觀對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白尷习傩栈畹酶凶饑馈笔钦_的價值觀,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會發展規律,有利于促進入的全面發展與社會和諧。(3)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我們要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白尷习傩栈畹酶凶饑馈?,有利于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主人翁意識,調動老百姓參加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4)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前進的、上升的,發展的過程是曲折的。這要求我們通過改革,調整生產關系中與生產力不相適應的部分,調整上層建筑中與經濟基礎不相適應的部分。改革是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有利于構建和諧的社會關系,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和活力。解析 解答本題,應明確歷史唯物主義的具體內容是什么,然后結合材料從社會歷史的主體、社會發展的規律、價值觀的導向作用等方面闡述“保障和改善民生”與“深化改革”的哲學依據。12.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后,小明對會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進行了深入的探究。請你參與其中,分享他的內心感悟。必須從戰略和全局出發,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健全領導體制機制,改進工作方式方法,增強領導文化建設本領。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遵循文化發展規律,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加強文化法制建設,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堅持以人為本,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發揮人民在文化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堅持文化發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堅持以人為本”。請從價值觀角度談談你的理解。答案 ①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自覺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遵循文化發展規律”“把握文化發展規律”體現了這一標準。②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必須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皥猿忠匀藶楸尽薄皥猿治幕l展為了人民、文化發展依靠人民、文化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體現了這一標準。解析 從價值觀的角度結合材料組織答案即可。13.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2011年上半年,廣東省文化產品出口同比保持快速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家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2010年以來,國家相繼出臺了《國務院辦公廳關于促進電影產業繁榮發展的指導意見》《關于金融支持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強文化產業園區基地管理、促進文化產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全國文化系統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等指導文件,鼓勵加大信貸投放,加強文化產業園區管理,培養專業素質人才,推動科技創新。一系列有利政策的推出對文化產品經營企業起了有力的扶持作用,促進了文化產品出口的快速發展。材料四 2010年廣東文化產業產值占同期廣東國內生產總值的5.6%,居全國之首。但廣東文化產品缺乏體現中國文化元素的原創作品,缺乏產品核心創意,缺乏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項目,出口價格遠遠低于進口的同類產品,文化產業規模實力還有待進一步壯大。(1)指出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揭示的共同的經濟現象,并簡要列舉改變這一經濟現象的文化價值。(2)結合材料三,運用經濟生活知識概述我國是如何促進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的。(3)結合材料四,運用創新意識的知識就廣東文化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提幾點建議。答案 (1)現象。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反映了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滯后,在世界文化市場中處于相對劣勢,整體競爭力不強。 文化價值。改變這種狀況,有利于推動我國經濟發展,提升我國文化軟實力;有利于更加主動地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增強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有利于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答出其中兩點即可,從其他角度說明,言之有理亦可)(2)①加強國家宏觀調控,高度重視經濟手段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作用。②發揮勞動者在生產力發展中的主導作用,培養專業素質人才,提高文化產業勞動者的素質。③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提高科技創新能力,發揮科技進步在推動文化產業發展中的作用。(3)辯證否定觀要求我們必須樹立創新意識。推動廣東文化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必須立足于中國文化發展的現狀,立足于文化產業發展的實踐,創作體現中國文化元素的原創作品;注重研究文化產業發展的新情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觀念,敢于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拓新境界,努力創造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的項目。解析 解答第(1)問首先要能夠準確說明材料一和材料二所揭示的共同的經濟現象,即我國文化產業發展滯后,競爭力較弱。然后聯系文化生活知識,從文化與經濟、文化與綜合國力、發展先進文化等角度說明改變這一現象的重要意義。解答第(2)問,可運用經濟生活的知識回答國家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具體措施。第(3)問實際上是在考查如何實現創新,聯系教材中創新的具體措施結合材料闡述即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