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7.2《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第2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描述脊椎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2、理解運動的完成需要神經系統的調控,認識到神經系統對運動的重要性。3、通過觀察模型、交流討論、模擬實驗等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協作、分析等能力,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加強學生的小組合作意識。4、鼓勵學生積極鍛煉、勤于運動,養成愛運動的好習慣。教學重點1、描述脊椎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與功能。2、通過實驗理解脊椎動物運動系統各部分的關系。教學難點理解脊椎動物運動系統各部分的關系。四、課時安排:1課時五、課前準備相關視頻、教學課件、人體骨骼模型、實驗材料(木頭、橡筋、圖釘等)。六、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同學們,上課前讓我們先看一段視頻!【播放視頻】視頻中的人在干什么呢?(在做引體向上)在做我們都很熟悉的一項運動,動物的運動依賴于一定的結構,脊椎動物的運動結構是運動系統,那么運動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呢?本節課,就讓我們一同來學習——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二)自主學習首先,請大家自學教材83—85頁,【出示預學提示PPT】邊學邊思考以下問題:1、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2、運動系統的各部分有什么作用?3、它們是如何配合完成運動的?開始吧!(三)合作探究活動一:整體感知脊椎動物運動系統的組成1、好的,大家基本都學完了。誰來介紹一下,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是由哪幾部分組成的呢?(生答)脊椎動物的運動系統由骨、骨骼肌和骨連結三部分組成。大家贊同他的觀點嗎?(贊同)非常好。2、那,什么是骨?請看屏幕【出示骨的圖片】這是一根骨嗎?(是的)這還是一根骨嗎?【出示人體骨骼的圖片】(不是,這有很多根骨)一共有多少塊骨呢?(206塊)這206塊骨連接而成的整體,我們把它叫做骨骼。3、那么,骨與骨之間是通過什么結構連接起來的呢?(生答)通過骨連結連接起來的。是的,然而根據活動范圍的不同,骨連結可以分為三種類型:不活動的骨連結、半活動的和活動的骨連結。【課件展示】讓我們通過人體的骨骼模型來認識一下。【出示人的骨骼模型】大家看,頭頂顱骨之間的骨連結屬于?(不活動的骨連結)脊椎骨之間的骨連結屬于?(半活動的骨連結)這些骨連結屬于?【手指肩關節等位置讓學生回答】(活動的骨連結)那在運動過程中,哪一種骨連結起主要作用呢?(活動的骨連結)是的,活動的骨連結,我們又把它叫做關節。活動二:關節的特性與組成1、接下來,讓我們通過視頻來學習關節的結構和特性,請大家邊看邊完成學習卡。【播放視頻】2、看完視頻,請大家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有結論后請舉手示意。【小組交流,教師巡視指導】3、大家剛才學習了關節,誰能夠對照關節示意圖,介紹關節各部分的名稱呢?【學生回答】非常好!哪個小組來概括一下關節是由哪三部分組成的呢?(生答)我們小組認為,關節包括三個結構:關節面、關節囊和關節腔。其他小組同意嗎?(同意)(師補充)是的,關節頭和關節窩共同構成了關節面,其表面還覆蓋著關節軟骨。所以,關節的組成,除了關節囊和關節腔,還包括關節面。說完了結構,誰來說一說關節的特性呢?(生答)我們小組認為:關節軟骨和滑液使關節靈活,關節囊和韌帶使關節牢固,所以,關節既靈活又牢固。5、你們認同嗎?(認同)太棒了。關節既靈活又牢固,那我們的關節會不會受傷呢?(會)是的,運動過程中,關節也有可能受傷,甚至出現關節頭從關節窩中滑脫出來的現象,這叫做什么呢?(脫臼)所以,為防止關節受傷,運動前,我們會先進行熱身活動。活動三:骨骼肌的結構與特性1、運動系統除了骨和關節,還包括骨骼肌。接下來讓我們根據學習提示,小組合作一起來學習骨骼肌的結構。【課件出示學習提示教師強調學習內容】明白了嗎?(明白了)開始吧!2、好的,哪個小組為我們介紹骨骼肌的結構?(生答)骨骼肌由兩部分組成,中間較粗的部分稱為肌腹,兩端較細的部分稱為肌腱。肌腹主要是肌肉組織,肌腱主要是結締組織。同意嗎?(同意)剛才誰找到了自己的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呢?【請學生上臺介紹,教師出示圖片,讓學生對照圖片結合自己的肌肉介紹】4、看來大家觀察得都非常仔細。哪個小組能介紹一下你們對第三個問題的看法呢?【課件出示表格,學生對照表格回答骨骼肌的收縮和舒張狀態】5、有不同意見嗎?(沒有)在屈肘和伸肘時,骨骼肌呈現出收縮和舒張的狀態,讓我們一起來感受一下它們的變化!【教師帶領全體學生一起做,一只手做,另一只手放在收縮的骨骼肌上感受它的變化】【第一遍一起做,第二遍時,邊做變提問】屈肘,肱二頭肌收縮,中間的肌腹發生變化了嗎?變緊了還是變松了?(變緊了)(小結)是的,在屈肘時,肱二頭肌收縮,變緊的肌腹會牽拉骨繞著肘關節產生運動。可見,骨骼肌為運動提供了動力,那么,骨和關節在運動中又有什么作用呢?請看圖片。活動四:概括運動系統各部分的作用【出示圖片】比較這組圖片,我們發現屈肘和伸肘運動,類似于物理學中的杠桿運動。在動力的作用下,杠桿繞著支點進行運動。現在,請結合我們剛才的活動體驗,說一說,骨和關節在運動過程中,分別有什么的作用?(生答)骨相當于杠桿,骨骼肌提供動力,關節相當于支點。活動五:探究骨、關節和骨骼肌三者的關系及作用1、非常好!由此可見,要完成運動,運動系統的各部分缺一不可。那運動中,骨、關節和骨骼肌是如何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的呢?讓我們通過模擬實驗來詳細探究一下!【出示實驗提示】先來了解一下實驗要求:、小組討論用什么材料分別模擬骨、關節和骨骼肌?、動手制作出簡單的肘關節模型。、嘗試用你們做的模型模擬運動。明白了嗎?(明白了)請各小組的組長上臺來領取實驗單,開始做吧!【小組合作進行實驗操作,教師巡視并指導】2、好的,請停下來。哪個小組愿意和大家分享你們的實驗成果呢?【選取一個小組帶上他們的模型上臺來進行展示】掌聲有請!【小組展示】(我們小組是用……模擬骨,用……模擬關節,用……模擬骨骼肌。在制作模型時,我們用……模擬的關節部分將兩根骨連接起來,我們用……將骨骼肌的兩端附著在兩根骨上,所以我們認為骨骼肌的兩端附著在不同的骨上。)3、你們能讓模型模擬運動嗎?【繼續進行展示。預設:、模擬骨直接運動。預設、模擬骨骼肌牽動骨進行運動。小組展示完后,詢問其他組的意見,最后對出現了預設中的錯誤進行糾正】(提示)在實際運動中,必須通過骨骼肌提供的動力,才能夠牽動骨繞著關節進行運動。(師點撥)讓我們一起用正確的方法模擬屈肘和伸肘【師生一同演示】4、非常好。肱二頭肌收縮時,牽拉骨繞著關節完成運動。那肱二頭肌能推開骨嗎?(不能)所以需要肱三頭肌收縮時的牽拉,才能完成伸肘。由此可見……【學生介紹結論四】大家認同他們的觀點嗎?(認同)大家太棒了,讓我們對他們的展示給以掌聲鼓勵!請回座。活動六:理解神經系統的調控作用通過模擬實驗,大家都明白了,當骨骼肌收縮時,提供動力牽引骨繞著關節進行運動。讓我們來看看【出示圖片】這幅圖片中是?(雞翅膀)是的,雞翅里面有骨骼肌,有骨,也有關節,但是它能進行運動嗎?(不能)為什么呢?(生答)因為它不能接受到神經刺激。由此可見,要想進行運動,還需要神經系統的調控才能完成。當神經系統中的結構受損時,就會給我們的運動帶來麻煩。比如:椎間盤突出這種疾病就是脊神經受到壓迫,使人出現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一系列癥狀,嚴重影響我們的正常運動。因此,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勢,避免脊柱彎曲壓迫神經,給運動帶來障礙。(四)總結練習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都有哪些收獲呢?【學生說收獲,教師再總結】2、看來大家的收獲還真不少,還有其他疑問嗎?(沒有了)沒有問題了,那老師來當堂檢測一下,請各小組的組長來領取檢測卡。開始做吧!【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并加以指導。完成后,將檢測卡交給小組長收起來。】(結束語):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生命在于運動,希望同學們勤于運動,為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基礎。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下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