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 自主創業與誠信經營課時1 自主創業 公平競爭[課標要求] 1.列舉與創業有關的企業登記、企業信息公示等基本法律制度,熟悉自主創業必備的條件。2.明確公平競爭的重要性,辨別不正當競爭行為,評述市場競爭的基本規則。[素養目標] 1.科學精神:正確認識經營主體、創辦企業的要求、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不正當競爭的行為。2.法治意識:通過邁出創業第一步、市場競爭講公平的探究,使學生明白自主創業需要具備法律常識與風險意識,市場競爭要遵守法律規則,公平競爭。探究點一 邁出創業第一步1.做好經營主體的選擇(1)創業的第一步,需要考慮創辦什么樣的經營主體。(2)創業者可以采取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形式。(3)根據法律的規定,不同形態的經營主體在成立條件、出資人的責任承擔等方面有所不同。想一想:創辦實體企業的條件是否相同?提示 創業的第一步,需要考慮創辦什么樣的經營主體。不同形態的經營主體在成立條件、出資人的責任承擔等方面有所不同。2.創辦企業的要求(1)創辦企業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并準備相應的文件。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必須訂立投資人協議、制定公司章程,在章程中規定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名稱和公司住所、組織機構等。(2)創辦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在相關主管部門辦理企業登記,領取營業執照。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未經相關主管部門登記的,不得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企業發生變更、終止的,也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3)企業登記的相關信息應當依法及時公示。國家實行企業信息公示制度。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能夠反映企業狀況的信息,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開。3.創業之路,法律相伴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各種各樣,創業者缺乏法律意識是其中之一。因此,創業者有必要在創業之前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學會風險管理。(1)出資人需要對經營主體的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改錯:根據法律的規定,不同形態的經營主體在成立條件、出資人的責任承擔等方面有所不同。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出資人承擔的是無限責任;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出資人承擔的是有限責任。(2)實行企業信息公示制度就是要讓企業公開其所有信息。改錯:國家實行企業信息公示制度。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過程中形成的信息,以及政府部門在履行職責過程中產生的能夠反映企業狀況的信息,應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向社會公開。但涉及商業秘密的信息企業是不需要向社會公開的。(3)每個人都可以創業,所以創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改錯:在實踐中,創業項目雖然很多,但創業成功并不容易。導致創業失敗的原因各種各樣,創業者有必要學會風險管理。議題1:創業時要注意哪些問題?成成和小峰都喜歡各類新奇的事物,盼望著長大之后能夠自己創業,成為發明家和企業家。他們讀有關計算機和互聯網發展的書籍,發現當今在數字技術領域名列前茅的大公司,有好幾家是由其創始人在自家車庫里“鼓搗”起來的。他們也想著從學生時代就開始“車庫創業”,卻沒有從法律上找到對應的實體。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他們兩人創業要注意哪些問題。答案 (1)創業的第一步,需要考慮創辦什么樣的經營主體。創業者可以采取個體工商戶、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有限責任公司等形式。(2)創辦企業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并準備相應的文件。例如,設立有限責任公司的,必須訂立投資人協議、制定公司章程,在章程中規定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名稱和公司住所、組織機構等。(3)創辦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在相關主管部門辦理企業登記,領取營業執照。(4)企業登記的相關信息應當依法及時公示。(5)創業之路,法律相伴。創業者有必要在創業之前了解相關法律規定,學會風險管理。企業開辦的程序(1)創業的第一步,需要考慮創辦什么樣的經營主體。(2)創辦企業應當符合法律規定,并準備相應的文件。(3)創辦企業應當按照規定在相關主管部門辦理企業登記,領取營業執照。(4)企業登記的相關信息應當依法及時公示。典例1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以下不屬于有限責任公司法定設立條件的是( )A.股東或發起人符合法定人數B.股東出資達到法定資本最低限額C.必須登記前得到審批D.必須具有公司章程答案 B解析 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必須制定公司章程,在章程中規定全體股東認繳的出資額、公司名稱和公司住所、組織機構等,公司設立條件是注冊資本的要求,而不是股東出資的限額,只要能參股,不出資也可能成為股東。B符合題意。探究點二 市場競爭講公平1.經營者之間要公平競爭我國法律確立了有關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經營者應當遵守規則,公平競爭。2.不正當競爭的主要表現(1)實施混淆行為“搭便車”①內涵:經營者利用他人已經建立的商業信譽,通過某種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費者發生誤認,這種混淆行為就是典型的“搭便車”。②影響:這種行為既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可能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屬于不正當競爭。③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經營者不得實施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想一想: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混淆行為包括哪些?提示 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包括簡稱、字號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等。(2)進行虛假宣傳,發布制作虛假廣告①經營者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②經營者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3)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包括實施商業詆毀行為、不當有獎銷售行為、商業賄賂行為、妨礙或者破壞其他經營者合法提供的網絡產品或者服務正常運行的行為等。(1)企業是以營利為目的的,所以存在不正當競爭行為是正常的。改錯:企業以營利為目的,為獲取利潤,可能會產生不正當競爭行為,這是市場調節自發性的體現。但是,市場經濟是法治經濟,法律不允許不正當的市場競爭。作為企業,應該開展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2)“搭便車”屬于經營技巧,是正當行為。改錯:“搭便車”是經營者利用他人已經建立的商業信譽,通過某種假冒或者仿冒手段,使消費者發生誤認,這種行為既損害他人的商業信譽,又可能對消費者構成欺詐,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屬于不正當競爭。(3)反不正當競爭法主要用來規范實體店,對網店是無法規范的。改錯:經營者利用網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同樣應當遵守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各項規定。無論是實體店還是網店,其經營行為都要合法合規。議題2:莫把廣告變“謊告”2021年“五一”期間,某商場搞了一次大規模的促銷活動,發布廣告稱部分商品七折出售。消費者李某在此期間購買了一臺空調,從買回之日起不超過10天,因質量問題不能正常工作,于是李某持“三包”憑證及發票找到該家商場解決問題。令李某沒想到的是,得到的答復是打折商品不負責“三包”。后經有關部門查明,該商場是先將部分商品提價,然后又以七折出售,讓利空間極其有限。(1)該商場的行為以先漲價、后打折的方式銷售商品違背了市場交易的什么原則?(2)該商場的經營屬于正當競爭還是不正當競爭?為什么?(3)材料中利用廣告進行宣傳的行為對廣告主和廣告經營者有什么啟示?答案 (1)商場的行為屬于價格欺詐,違背了誠實信用的交易原則。(2)該商場做虛假廣告,作出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屬于不正當競爭行為。(3)發布廣告時,應當遵守法律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經營者要遵守公平競爭和誠信經營的原則。正確認識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關于不正當競爭行為的規定內涵 是指經營者在生產經營活動中,違反我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規定,擾亂市場競爭秩序,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的行為主 要表現 混淆行為 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名稱(包括簡稱、字號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等作虛假宣傳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 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典例2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近期對2019年2月全國部分電視、報紙、廣播、互聯網媒體發布的醫療、藥品、保健食品、化妝品及美容服務類廣告進行了抽查監測,并公布了這次抽查監測發現的部分嚴重違法廣告。經營者在發布廣告時的基本要求是( )①要遵守廣告法的規定②要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的約束③屬企業行為,以營利為目的,法律要求可以不管④廣告經營者不得代理、設計、制作、發布虛假廣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B一、選擇題題組一:自主創業1.某小區內有一間名叫“創美發屋”的理發店,店主李某是一位聽力一級殘疾的80后小伙。2019年,他在別人的幫扶下,以低于市場平均價的水平,租下了這間門店。這家理發店( )①屬于一人有限責任公司②組織結構簡單③店主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④店主以其認繳的出資額為限承擔有限責任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該理發店屬于個體工商戶,不是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個體工商戶的組織結構簡單,出資人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故②③正確,①④錯誤。答案選C。2.在電視劇中經常會出現以公司的權力爭奪為背景的劇情,這其中也蘊含著一定的法律知識。運用所學的法律與生活知識,你認為以下劇情中合理的是( )①主人公被家族企業驅逐后,自己成立了一人有限責任公司②主人公一邊準備登記材料,一邊開展經營活動③主人公成立某公司后,在公司內部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④主人公以保護商業秘密為由未公開公司相關信息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 B解析 一個人可以成立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公司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①③正確;未經主管部門登記,不得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②錯誤;企業登記的相關信息應當依法及時公示,④錯誤。答案選B。3.2020年6月4日,騰訊云計算(武漢)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是騰訊云計算(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經營范圍主要包括信息技術咨詢服務、大數據處理技術研發、應用軟件開發及技術服務等。對該公司認識正確的是( )①出資人對其債務承擔無限責任②必須擁有股東共同制定的公司章程③必須確定公司名稱和住所,建立相應的組織機構④必須定期公開企業的一切經營信息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有限責任公司的出資人應承擔有限責任,①錯誤;企業進行信息公示,并不是要公開一切經營信息,④錯誤;②③都是設立有限責任公司應該具備的條件。4.2020年5月8日,洛陽市高新區市場監管局發放了河南省第一張“證照合一”的營業執照。“證照合一”改革極大簡化了辦理手續,實行“一套材料、一表登記、一窗受理、一次審批、核發一照、加載一碼”的工作模式,實現了“最多跑一次”,不到1小時即可辦結。下列對營業執照的描述,正確的是( )①營業執照的正本的法律效力高于副本②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③未經相關主管部門登記的,不得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④企業發生變更、終止的,不需要辦理相應登記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營業執照分正本和副本,二者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①錯誤;企業發生變更、終止的,也應當辦理相應的登記,④錯誤;在申請營業執照時,申請人應當對申請文件、材料的真實性負責,未經相關主管部門登記的,不得以企業名義從事經營活動,②③正確。題組二:公平競爭5.一些電視購物節目常常夸大產品效果,如說幾天內就能減肥十幾斤甚至幾十斤,一兩個月就能增高十幾厘米等,或利用醫生、患者名義宣傳治愈率和有效率。下列對虛假宣傳認識不正確的是( )A.是一種違法行為B.夸大了商品質量、制作成分、性能和用途C.虛假宣傳商品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D.違法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答案 D解析 根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用戶評價、曾獲榮譽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經營者不得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A、B、C均是對虛假宣傳的正確認識;而D則是對假冒行為的認識。6.2020年“雙十一”期間,媒體曝光了某酒店利用電商平臺刷單炒信、自己寫好評、雇人刪差評的行為。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核實后,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對該酒店進行了處罰,責令其停業整改,并要求電商平臺采取自律措施整改。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此舉有利于( )①凈化電商行業環境,為電商行業提供法律依據②加強市場監管力度,促進電商賣家公平競爭③督促電商平臺強化內部管理,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④保障消費者對商家信譽和商品質量的知情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是政府主管市場監管和行政執法的工作部門,它不能為電商行業提供法律依據,①錯誤。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此舉有利于督促電商平臺強化內部管理,但不一定能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③錯誤。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對利用電商平臺刷單炒信、自己寫好評、雇人刪差評的酒店進行處罰,這是加強市場監管力度的體現,有利于促進電商賣家公平競爭,同時也能保障消費者對商家信譽和商品質量的知情權,故②④正確。7.廣告是重要的企業營銷與產品推廣手段,經營者的廣告行為應當遵守法律規定。經營者的下列行為中,屬于法律禁止的廣告行為的是( )①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近似的標識②對商品作虛假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③通過組織虛假交易等方式,幫助其他經營者進行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商業宣傳④采取不當有獎銷售方式擴大影響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①屬于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的混淆行為,④屬于不當有獎銷售行為,都不屬于法律規定的不正當的廣告行為,不符合題意。②③皆屬于不當廣告行為,符合題意。8.甲商場與乙公司因為貨款問題產生糾紛,甲商場拒絕出售乙公司生產的產品,并對外宣稱乙公司產品中含有有害身體健康的物質,所以拒絕銷售。乙公司的經營因此受到嚴重打擊。關于這一事件,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甲商場的行為屬于限定他人購買其指定的經營者商品的不正當競爭行為B.甲商場的行為屬于侵犯他人商業秘密的不正當競爭行為C.甲商場詆毀了乙公司的商業信譽、商品聲譽D.甲商場有權決定是否銷售某件產品,因此甲商場的行為屬于正當的行為答案 C解析 甲商場對外宣稱乙公司產品中含有有害身體健康的物質,乙公司的經營因此受到嚴重打擊。這是對乙公司的商業詆毀行為,是一種不正當競爭的行為,這種行為詆毀了乙公司的商業信譽,C正確。A、B、D說法錯誤。二、非選擇題9.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2019年度長三角地區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典型案例”顯示,“餓了么”因不正當競爭被監管部門點名批評,并于2019年9月被處以10萬元罰款。據悉,安徽省天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檢查發現,自2018年上半年起,天長市“餓了么”外賣服務站通過降低服務費、降低配送費等方式,強制商家“二選一”。已經選擇“餓了么”平臺的商家不能同時選擇其他平臺,已在其他平臺上線的需關閉其他平臺才能在“餓了么”上線。而針對同時在兩家平臺上線的商家,“餓了么”采取了縮小在線配送范圍、提高服務費、提高配送價、提高起送價等方式“干預”,甚至擅自將個別不配合的商家強制下線。(1)運用公平競爭的有關知識,對“餓了么”的經營行為進行評價。(2)企業從此案例中應該得到什么警示?答案 (1)市場經濟要求經營者公平競爭。我國法律確立了有關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企業應該自覺遵守。該企業利用技術等手段限制交易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有關規定,不僅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也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2)作為企業,應該自覺遵守法律法規,遵守市場公平競爭和依法經營的規則,開展正當競爭,反對不正當競爭;企業應該通過制定正確的經營戰略、改進技術、改善經營管理、誠信經營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