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2 挑戰與應對[課標要求] 1.闡明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危害。2.了解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3.理解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意義。[素養目標] 1.政治認同:結合國際時政熱點,理解如何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認同我國倡導的國際關系民主化。2.科學精神:知道解決世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樹立科學精神。探究點一 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1.主要障礙(1)霸權主義、強權政治①體現: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所上升,個別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②本質: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本質上是將本國利益凌駕于其他國家的合理利益之上,憑借本國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優勢,或利用國際舊秩序不合理的制度設計,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干涉或者侵略,在損害他國利益的同時,造成世界的動蕩不安。想一想:你能列舉一下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具體表現嗎?答案 霸權主義的第一個表現是強迫別國接受和照搬自己的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第二個表現是利用“民主”“人權”甚至“價值觀”等問題,任意干涉別國內政,干涉借口可謂五花八門,干涉形式多種多樣。第三個表現是憑借經濟實力和軍事實力,到處侵略。(2)全球發展面臨的問題①當今世界仍是貧富懸殊的世界,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②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還在損害著發展中國家的利益。發展中國家比較普遍地存在貧窮和饑餓現象。③落后、貧困、危機等揮之不去的陰影仍然與人類相伴隨。④全球發展的最突出問題是南北發展不平衡。想一想:什么是南北發展不平衡?答案 因為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在南半球、發達國家大多數都在北半球,所以南北發展不平衡指的是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發展不平衡。(3)全世界和平面臨的難題和挑戰①當今世界,局部動蕩頻繁發生,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網絡安全、貿易摩擦、恐怖主義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②世界和平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世界人民爭取和維護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2.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1)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2)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3)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1)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就是維持當前的國際秩序。改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要推動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2)一個國家的經濟越發達,對維護世界和平的貢獻越大。改錯:經濟發展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然而實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國家,經濟越發達,不但不會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反而會給世界和平帶來威脅。(3)世界各國普遍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改錯:世界各國應該共同維護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核心的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議題1:為什么說當今世界并不太平?聯合國秘書長安東尼奧·古特雷斯曾表示,國際人道主義組織已不能應對籠罩全球的沖突導致的難民人數急增的問題。古特雷斯說:“看來,世界已經喪失了制止沖突、解決它們的能力。每個人能夠在世界任何地方發起沖突,一旦開始,就看不到結束。某些政治領導人相信,他們可以發起沖突,之后人道組織趕來解決。我們再也不能這么做了。”(1)“籠罩全球的沖突”反映了當今世界的什么現象?(2)材料反映現象的表現有哪些?答案 (1)反映了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2)霸權主義、強權政治有所上升,個別大國常常打著“自由”“民主”“人權”的幌子,侵犯別國主權,干涉別國內政。局部動蕩頻繁發生,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等全球性問題更加突出。1.國際新、舊秩序比較國際舊秩序 國際新秩序奉行理念 強權即真理,武力解決問題 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表現 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橫行 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各主權國家一律平等結果 和平受到威脅,地區沖突不斷,發展受到影響,南北差距擴大 世界長期和平,世界經濟持續發展,構建和諧國際社會典例1 2020年“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地緣重心東升西降、國際格局南升北降大勢不改,大國競爭復雜激烈,地區熱點亂變交織,世界迎來充滿變數、機遇與挑戰并存的21世紀20年代。可以看出( )①和平與發展仍然面臨嚴峻的挑戰②世界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使國際格局發生根本變化③競爭、合作與沖突仍是國際關系的主要內容④人類面臨的新機遇新挑戰層出不窮,不確定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 B解析 ②中“根本變化”說法錯誤。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③表述錯誤。2.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必要性從主權及主權國家的權利和義務看 主權是國家的生命和靈魂,主權國家享有獨立權、平等權、自衛權和管轄權。在舊的國際秩序下,一些發達國家違背國際義務,損害了一些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建立國際新秩序,才能維護發展中國家的主權和權利從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看 建立國際新秩序符合《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原則,有利于實現聯合國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的宗旨從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看 國家利益是決定國際關系的因素之一。維護國家利益是主權國家對外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建立國際新秩序,有助于在維護自身國家利益的同時尊重他國正當利益,拓展國家間的共同利益,促進國際關系健康發展從時代主題看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但以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代表的舊的國際秩序影響到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建立國際新秩序順應了時代主題,有利于促進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典例2 作為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情況最復雜、交戰最為激烈的地區沖突,中東問題一向是聯合國關注的焦點。中東問題的存在表明( )A.地區沖突是解決和平問題的主要障礙B.當前國際形勢的總趨勢是總體緊張、局部緩和C.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威脅世界和平的隱患依然存在D.戰后世界維持了總體和平局面答案 C解析 解決和平問題的主要障礙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當前國際形勢的總趨勢是總體緩和、局部緊張,A、B錯誤。D本身表述正確,但與題意不符。材料所舉事實正是當今世界仍很不安寧的表現,故選C。探究點二 國際關系民主化1.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提出面對影響和平與發展的諸多挑戰,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2.國際關系民主化的內涵(1)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商量著辦。(2)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3.重要性:國際關系民主化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證。4.國際關系民主化的要求(1)反對壟斷國際事務,壟斷國際事務的想法是落后于時代的,壟斷國際事務的行動肯定是不能成功的。(2)國際社會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想一想:你知道壟斷國際事務的表現有哪些嗎?答案 少數幾個大國長期控制聯合國,壟斷國際事務,爭奪世界霸權,劃分勢力范圍,建立軍事集團,嚴重危害世界和平與安全。(3)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1)面對影響和平與發展的諸多挑戰,中國倡導應該主要發揮聯合國的作用。改錯:面對影響和平與發展的諸多挑戰,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2)各國在建立國際新秩序上的主張是一致的。改錯:各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存在差異,在建立國際新秩序上的主張也存在分歧。(3)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要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利益。改錯: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要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議題2:為什么要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2020年9月9日,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在出席中國—東盟外長視頻會時就中美關系表示,美方全盤否定過去幾十年奉行的對華政策,極力把中國渲染成主要對手,不斷對中國抹黑打壓,企圖遏制中國發展進程,導致中美關系一再下滑。王毅指出,中美之間的分歧和矛盾,不是權力地位之爭,也不是社會制度之爭,而是堅持多邊主義還是單邊主義,倡導合作共贏還是零和博弈。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早已相互交融,成為利益共同體。任何企圖維護自身壟斷地位、訛詐別國發展成果、打壓別國發展空間的單邊霸凌行徑,都注定是行不通的。王毅說,中國沒有稱霸的野心,更無意取代美國。我們將堅定捍衛自身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同時愿同美方溝通對話,推動美方順應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歷史潮流,正確看待和妥善處理中美關系,最終形成和而不同、合作共贏的相處之道。(1)為什么說要順應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歷史潮流?(2)怎樣維護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答案 (1)①世界多極化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朝著有利于維護世界和平方向發展,國際關系民主化已經成為我們所處時代的本質要求之一。②只有順應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歷史潮流,才能尊重國際社會多樣化的事實,保護和尊重各國在文化傳統、生活方式、社會制度和價值觀念上的差異性。③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2)①維護國際關系民主化,就意味著在事關世界和地區和平的重大問題上,應該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爭端。②維護國際關系民主化,就應該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③國際社會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維護和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1)維護和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意味著在事關世界和地區和平的重大問題上,應該按照《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以及公認的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堅持通過協商談判和平解決爭端。(2)維護和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就應該承認世界的多樣性,尊重各國的歷史文化、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典例3 國際關系民主化是我們黨根據國際形勢的發展變化,從維護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而提出的。下列表述符合國際關系民主化的要求的是( )①以實力和強權為特征的民主與妥協②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③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商量著辦④尊重主權和不干涉內政,倡導單邊主義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以實力和強權為特征的民主與妥協不是真正的民主化,①不選。④錯在“單邊主義”。[知識小結]一、選擇題題組一: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1.近年來,世界各國求和平、促合作的趨勢越來越突出,但巴基斯坦境內發生的自殺性爆炸事件不斷。巴基斯坦政府通過武力打擊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這兩股勢力的同時,也呼吁國際社會支持巴基斯坦政府的反恐行動。上述材料表明( )①國際競爭激烈化程度正在加劇②爭取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務依然艱巨③當今時代的主題就是和平問題④威脅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 A解析 恐怖主義和極端主義這兩股勢力威脅著世界和平,維護世界和平的任務依然十分艱巨,②④符合題意。①不符合題意;③表述錯誤,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2.漫畫《挑釁》反映了( )A.和平與發展的主題受到了威脅B.霸權主義的核心是“強權就是真理”C.和平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但威脅世界和平的隱患依然存在D.世界依然存在兩極格局答案 C解析 漫畫說明部分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威脅世界和平與發展,C符合題意;A錯誤,時代的主題不會因某些國家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而改變;漫畫并未體現出霸權主義的實質與核心,排除B;D錯誤,蘇聯解體后,舊的兩極格局被打破,世界向多極化方向發展。3.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但隨著國際能源危機的加劇,越南、菲律賓等國相繼提出所謂“主權訴求”,加上一些別有用心的大國攪局,使南海由“平靜之海”變為“復雜之海”。這說明( )①國家間的利益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②發展中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日益受到關注③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④世界的發展問題主要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發展問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中國與越南、菲律賓之間在南海諸島及其附近海域存在爭端,說明國家間的利益對立是引起國家沖突的根源,①應選;一些別有用心的大國攪局,使南海由“平靜之海”變為“復雜之海”,說明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③應選;②④不符合題意,應排除。4.目前,恐怖主義活動猖獗,危害上升。我國主張加強與國際社會的合作,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這表明( )①恐怖主義是當今世界矛盾和沖突的根源②恐怖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嚴重威脅③國際社會在反對恐怖主義問題上有共同利益④我國致力于世界和平與發展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答案 C解析 ①表述錯誤,造成當今世界矛盾和沖突的根源是霸權主義、強權政治與國際舊秩序的存在。5.不尊重別國主權,以大欺小,以強凌弱,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實踐證明是行不通的。這是因為( )A.國際關系最主要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B.當代國際組織都以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為宗旨C.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發展經濟的重要基礎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違背了愛好和平、向往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答案 D解析 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不尊重別國主權,以大欺小,以強凌弱,這侵犯了他國的利益,不利于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必然要受到愛好和平與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反對,D符合題意。題中設問強調的是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行不通的原因,A與題意無關。B、C本身表述錯誤。6.下圖漫畫《差距》主要反映了( )A.國際社會貧富差距逐步拉大B.維護和平是推動世界發展的前提C.利益分歧是世界發展差距增大的根源D.恐怖主義蔓延影響國際經濟發展答案 A解析 漫畫主旨表明國際社會的貧富差距在逐步拉大,A符合題意;B與題意不符;C說法錯誤,世界發展差距增大的根源是不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D不符合題意,漫畫沒有涉及恐怖主義。題組二:國際關系民主化7.實現和平與發展的根本途徑是( )A.各國間求同存異 B.建立國際新秩序C.加強南北對話 D.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答案 B解析 四個選項都有利于實現世界的和平與發展,但根本途徑只能是建立國際新秩序,故選B。8.面對影響和平與發展的諸多挑戰,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下列符合國際關系民主化的有( )①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②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廣大發展中國家共同商量著辦③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④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 C解析 ②表述錯誤,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商量著辦。故選C。9.美國學者昆西·賴特在《戰爭的研究》一書中指出,“和平乃是許多力量之間的平衡”。這句話其實是告訴我們,在當今世界要維護世界和平,應當( )①削弱大國的力量②增強發展中國家的力量③促進世界多極化發展④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10.國際輿論認為,恐怖主義是世界范圍內南北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生成的毒瘤。為此,要徹底鏟除恐怖主義就必須( )①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②公正合理地解決地區沖突③依靠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發揮作用④堅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戰爭手段解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要徹底鏟除恐怖主義就必須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公正合理地解決地區沖突,①②正確且符合題意;要徹底鏟除恐怖主義需要世界各國的努力,而不能只依靠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發揮作用,③錯誤;④說法太絕對,排除。11.構建更加公正、公平、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是愛好和平、向往發展的國家和人民的共同要求,其內容包括( )①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②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③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同步發展的權利④保障各國特別是發達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國際新秩序的內容有:保障各國享有主權平等和內政不受干涉的權利;保障各國享有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保障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享有平等的發展權利;保障各個民族和各種文明共同發展的權利。①②正確;③④錯誤。12.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無論國際風云如何變幻,中國維護國家主權和安全的信心和決心不會變,中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誠意和善意不會變。我們將積極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繼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建設一個更加繁榮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上述立場和態度說明我國( )①高舉和平與發展旗幟,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②堅持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在謀求各國發展中促進本國發展③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④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B解析 ①③符合題意;我國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故②錯誤;我國是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但不是主導力量,故④錯誤。13.海洋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建設“和諧海洋”是我國的一貫立場,也是各國人民的共同愿望。我們將致力于讓海洋成為沿海國家的合作之海、友誼之海。這說明( )A.競爭、合作與沖突是國際關系的基本形式B.睦鄰富鄰、平等合作是各國共同的價值取向C.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之一D.中國主張合作共贏,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答案 D解析 A、C本身表述正確,但在材料中沒有體現,排除。B中“各國共同的價值取向”表述絕對化,不選。題組三:反對壟斷國際事務14.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上的主旨講話中指出:中華民族歷來講求“天下一家”,主張民胞物與、協和萬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美好世界。世界各國人民應該秉持“天下一家”理念,張開懷抱,彼此理解,求同存異,共同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努力。這表明( )①中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壟斷國際事務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國家間進行合作的基礎與動力③面對影響和平與發展的諸多挑戰,中國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④中國愿與世界各國共同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中國反對壟斷國際事務,故①錯誤;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故②錯誤。③④正確。故選D。15.南海的和平穩定應該由中國和東盟等南海周邊國家共同維護。新加坡國立大學亞洲與全球化研究所所長黃靖在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和平的捍衛者,恰恰是美國的介入致使南海局勢變得緊張。要讓南海恢復平靜,必須( )①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反對壟斷國際事務,加快推動建立國際新秩序②大力發展生產,增強以經濟和國防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③改變我國的外交政策,積極捍衛我國獨立安全發展利益④依據《聯合國憲章》精神、宗旨和原則來處理好南海爭端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答案 D解析 美國的介入致使南海局勢變得緊張,要讓南海恢復平靜,必須反對霸權主義與強權政治,反對壟斷國際事務,①符合題意;綜合國力的基礎是經濟、軍事和科技實力,②錯誤;③中“改變”說法錯誤;《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要求各國和平解決國際爭端,④符合題意。二、非選擇題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世界上大多數國家一直要求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中國是國際新秩序的積極倡導者和推動者。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政府多次聲明愿意同世界各國一起為建立國際新秩序而努力,并把建立國際新秩序作為我國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1)為什么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呼吁建立國際新秩序?(2)從推進國際關系民主化的角度,你認為應該如何建立國際新秩序?答案 (1)①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主流,建立國際新秩序正符合這一主流的要求。②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解決和平與發展問題的有效途徑,是建立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基礎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新秩序。③建立國際新秩序,對每個國家來說都是維系其生存和發展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外部條件。(2)①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世界上的事情應該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共同商量著辦。②國家不分大小、貧富,都是國際社會的平等一員。③各國的事應由本國政府和人民決定,國際上的事應由各國政府和人民平等協商。④國際社會應該旗幟鮮明地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共同推動建立適應國際力量對比新變化的全球治理體系,更好保障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更好維護廣大發展中國家的正當利益,共同推動國際關系民主化。17.閱讀材料,完成要求。大型政論專題片《大國外交》,全方位展現了黨的十八大以后近五年來的外交成就和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5年來,習近平主席通過“一帶一路”倡議、上合組織、G20杭州峰會、廈門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這條縱橫寰宇的外交軌跡,編織遍布全球的“朋友圈”,實現了對大國、周邊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伙伴關系的全覆蓋,積極運籌大國關系,攜手共促世界和平與發展。5年來,習近平主席向世界全面闡述中國的安全觀、發展觀、全球治理觀等思想理念,積極引導國際治理體系變革,促進國際經濟治理體系向著更加公正合理方向發展。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我國如何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貢獻中國力量。答案 (1)中國應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自覺遵守《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倡導構建新的國際秩序,體現我國的大國擔當和外交智慧。(2)中國應堅持和平發展道路,增強綜合國力,提升我國國際影響力,帶動周邊及世界的穩定和繁榮。(3)中國應兼顧他國合理關切,拓展國家間的共同利益,在謀求共同利益的基礎上實現合作共贏,促進各國共同發展。(4)中國應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世界各國保持友好合作關系,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和積極引導全球治理體系變革貢獻中國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