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九課 中國與國際組織課時1 中國與聯合國[課標要求] 1.說明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2.說明我國在國際社會中是負責任的國家。3.了解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理解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素養目標] 1.政治認同:理解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支持我國在聯合國所采取的行動。2.科學精神:正確分析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全面分析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3.公共參與:關注我國在聯合國舞臺上的具體行動。探究點一 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1.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中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發起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2.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被長期剝奪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美國采用各種手段,對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設置重重障礙。3.新中國合法權利恢復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組織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想一想: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是一帆風順的嗎?答案 不是。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復雜曲折的過程。新中國成立后,美國采用“延期審議”等手段,為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設置重重障礙,導致中國長期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步入正軌。(1)新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改錯:中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發起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2)美英等資本主義國家采用各種手段,對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設置重重障礙。改錯:美國采用各種手段,對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設置重重障礙。(3)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政治上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改錯: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從政治上、法律上和組織上徹底解決了中國在聯合國的席位問題。議題1:中國是怎樣重返聯合國的?新華社的《中國重返聯合國的重大意義》一文中說道:“聯大第2758號決議的通過絕非偶然,這是世界進步的需要,也是歷史的必然。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后,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被非法剝奪了22年。然而,這22年又是世界發生深刻變化的22年。戰后,民族解放運動風起云涌,形成了一股強大的歷史潮流。在這股大潮的推動下,一大批亞非國家取得了獨立加入了聯合國。沒有這批國家的加入,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是難以想象的。他們把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視為自己的事。他們敢于仗義執言,不畏強權,表現出一種浩然正氣,這股正氣就是世界走向進步的反映。”結合材料,簡述中國重返聯合國的過程。答案 (1)二戰結束后,在中、蘇、美、英、法等國的倡議下,一個旨在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組織——聯合國宣告成立。當時的中國成為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之一。(2)由于美國的阻撓,新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一直被逃到臺灣的蔣介石集團非法占據。(3)中國政府為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隨著新中國的國際威望不斷提高,越來越多主持正義的國家,支持中國重返聯合國。(4)1971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著名的第2758號決議,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步入正軌。理解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1)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淵源:中國既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又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2)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復雜曲折的過程①新中國長期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是由美國無理阻撓造成的,是一種極不正常的現象,也暴露了聯合國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局限性。②新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恢復,既是中國人民聯合主持正義的世界人民長期斗爭的結果,又表明了中國綜合國力的提高,也是二戰后世界格局發生深刻變化的反映。典例1 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復雜曲折的過程,表現在( )①中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發起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②新中國曾長期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③第26屆聯大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④聯合國在特定歷史時期具有局限性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答案 A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從創始國到被排斥,再到恢復合法席位,①②③反映了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正確;④闡述了聯合國的局限性,不符合題意。故選A項。探究點二 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1.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1)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2)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3)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事關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2.中國在聯合國的作用(1)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維護《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各項工作,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2)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中國努力維護現有多邊條約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支持發揮聯合國在防擴散領域的核心作用。(3)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中國連續擔任經社理事會理事國,積極參與經社系統的重要國際會議和其他活動。中國積極推動南北對話和南南合作,敦促發達國家為實現全球普遍、協調、均衡發展承擔更多責任。中國加入多項國際人權公約并認真履行公約義務,與聯合國在人權事務上保持良好合作,與多國展開人權對話。3.中國在聯合國改革方面的主張(1)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2)中國主張改革應有利于堅持《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更好地發揮聯合國的作用,維護會員國的共同利益;應增加發展中國家代表權和發言權,切實維護其利益。(1)中國在聯合國所有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改錯:中國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事關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2)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安全。改錯: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3)中國堅決貫徹落實聯合國所作出的決議。改錯:對于聯合國的活動,我國是有原則地支持和參與的。我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根據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議題2: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部長王毅出席聯大一般性辯論時,全面闡述中國對當前國際形勢、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的立場和主張,表明中國愿同聯合國會員國一道堅持多邊主義,維護聯合國的權威和作用,共同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第71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把中國提出的“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寫入了“聯合國與全球經濟治理”決議,隨著“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商、共建、共享”這些彰顯中國智慧的詞匯被陸續寫入聯合國決議文件,中國理念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與支持,中國方案也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問題上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1)你認為今天的中國在聯合國中擔任什么角色?(2)你知道中國在當今國際社會中發揮著什么樣的作用嗎?答案 (1)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之一,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之一,在事關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2)①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事關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的作用。②中國理念越來越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同與支持,中國方案也在應對全球性挑戰問題上發揮著愈發重要的作用。1.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與作用地位 中國是國際政治經濟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在事關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務上享有否決權,是聯合國中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作用 ①中國堅持以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維護世界和平 ②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促進共同發展 ③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典例2 幾十年來,中國一直按時、足額繳納聯合國會費,還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衛生組織、工業發展組織、難民署、婦女署等聯合國機構提供大量捐助,涉及預防沖突、維和人員安全、反恐、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幫助難民移民等。這說明中國( )①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②以互利合作實現各國共同發展③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④在聯合國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 D解析 題中中國支持聯合國的工作,說明中國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中國為聯合國作出巨大貢獻,說明中國在聯合國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③④符合題意;①②觀點與題干不符,排除。2.如何理解中國對聯合國的支持(1)對于聯合國的活動,我國是有原則地支持和參與的。(2)我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也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我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根據憲章精神所進行的各項工作,積極參加聯合國及其專門機構有利于推動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為聯合國的事業作出了重要貢獻。(3)對于少數西方大國推行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企圖通過聯合國壟斷和操縱國際事務的行徑,對于那些違背《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不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做法,我國不僅不參加、不支持,而且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典例3 聯合國秘書長發言人斯特凡·杜加里克向中國足額繳納2019年會費表達感謝,并用中文說道:“謝謝。”下列關于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中國是聯合國的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②中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支持聯合國的一切工作③中國積極支持聯合國的改革工作④中國積極參加聯合國組織的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 B解析 中國支持聯合國一切有益于人類社會進步的活動,并非支持聯合國的一切工作,②觀點錯誤。①③④是對雙方關系的正確認識。[知識小結]一、選擇題題組一: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歷史演變1.中國重返聯合國是在( )A.1949年 B.1956年C.1971年 D.1972年答案 C2.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復雜曲折的過程,是因為( )①美國的無理阻撓②新中國成立之初綜合國力不強③聯合國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局限性④臺灣地區長期占據中國的席位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答案 C解析 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復雜曲折的過程,是因為美國的無理阻撓,也反映了聯合國在特定歷史時期的局限性,因此①③符合題意;②與題意不符;臺灣地區長期占據中國的席位是中國與聯合國的關系經歷了復雜曲折的過程的具體體現,并非其原因,因此④不選。故選C項。3.聯合國自成立以來,在防止大規模戰爭沖突方面雖然發揮了一定作用,但在解決一些重大危機時,往往不被重視,起不到應有的維護世界和平的作用。其原因是( )A.在聯合國中,廣大第三世界國家毫無發言權B.一些大國為謀取霸權,推行強權政治,無視有關國際公約C.聯合國成立以來,美國完全操縱了聯合國D.世界多極化格局還沒有真正形成答案 B4.1971年10月,中國重返聯合國,之所以說“重返”,是因為( )A.中國歷盡艱辛,費盡周折才進入聯合國B.新中國成立后中國先加入聯合國,后來又退出了C.美國、蘇聯操縱聯合國,不讓中國加入D.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中國是其創始國之一答案 D5.1971年中國重返聯合國,最主要的原因是( )A.蘇聯的支持B.中國在解決國際事務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C.中美關系改善D.第三世界國家的支持答案 B題組二:中國在聯合國的地位和作用6.與其他聯合國會員國相比,中國在聯合國中具有更加特殊的地位和作用,這是因為( )A.中國人口眾多,幅員遼闊,歷史悠久B.中國是亞洲唯一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C.中國肩負著維護世界安全的特殊責任D.中國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中唯一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答案 D解析 中國在聯合國的特殊性表現在: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國家,是發展中國家、社會主義國家中唯一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應選D。7.下列關于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觀點正確的是( )①中國支持聯合國的一切活動②中國是聯合國擁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③中國尊重聯合國的權威地位④中國反對聯合國正在進行的各項改革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 B解析 中國支持聯合國在《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下進行的各項活動,積極參加聯合國的各項工作,以維護聯合國的權威,③正確,排除①;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聯合國中擁有重要影響的國家之一,②符合題意;中國是聯合國改革的最早倡導者和有力支持者之一,④錯誤。8.朝核問題是當今世界的熱點之一,也是周邊國家重要的安全因素之一。為和平解決這一問題,中國進行了積極的外交斡旋,成功主辦了關于朝核問題的六方會談并繼續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在朝核問題上積極斡旋,體現了( )A.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B.中國在事關和平與安全的問題上享有否決權C.中國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D.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是我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出發點答案 C解析 題干中我國在朝核問題上積極斡旋,促進了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體現了中國在人類和平與發展事業中發揮著積極作用,C符合題意。我國的國家利益是我國處理國際關系的根本出發點,D觀點錯誤;A、B不符合題意。9.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說,伊斯蘭國家將尋求讓聯合國宣告美國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無效。對此,中國外交部稱支持按照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國際共識解決耶路撒冷地位問題。這表明( )①聯合國的決定具有法律效力②聯合國可以為成員國解決爭端提供途徑③中國支持聯合國的一切決議④中國支持在聯合國框架下解決問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D解析 聯合國的決定不具有法律效力,故①錯誤;伊斯蘭國家將尋求讓聯合國宣告美國政府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的決定無效,表明聯合國可以為成員國解決爭端提供途徑,故②符合題意;中國外交部稱支持按照聯合國有關決議和國際共識解決耶路撒冷地位問題,表明中國支持在聯合國框架下解決問題,故④符合題意;③錯誤,中國支持聯合國按照《聯合國憲章》精神和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決議。10.中國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4次會議上發表題為“促進和保護人權,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宣布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及其對推動國際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受到與會各國普遍贊賞。這充分反映了中國( )①積極參與聯合國一切工作②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③國際話語權進一步加強④引領和主導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答案 C解析 中國提出的“促進和保護人權,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受到與會各國普遍贊賞,充分反映了中國國際話語權進一步加強,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②③符合題意;中國積極參與聯合國按照《聯合國憲章》精神所從事的各項工作,而不是參與聯合國一切工作,①說法錯誤;④夸大了中國的作用。11.當前,聯合國對華援助資金與項目覆蓋農業、工業、環境、醫療衛生、社會福利等眾多領域,對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起到了積極作用。上述材料表明( )A.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B.聯合國對中國特別照顧C.聯合國不斷推進和加強與中國的合作D.聯合國與中國逐步融為一體答案 C解析 聯合國對華援助對中國起到了積極作用,不能體現中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也不能表明聯合國對中國特別照顧,更談不上聯合國與中國逐步融為一體,排除A、B、D。只有C符合題意。12.中國是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中堅力量,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軍事人員最多的國家。近年來,面對日益復雜的世界維和形勢,中國承諾加入新的聯合國維和能力待命機制,率先組建常備成建制維和警隊,建設維和待命部隊。這說明中國( )①堅持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②是聯合國改革的有力支持者③在維和行動中發揮核心作用④在全球發展中承擔更多責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A解析 材料說明中國堅持多邊主義實現共同安全,是聯合國改革的有力支持者,①②符合題意;③夸大了中國的作用;中國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而不是更多責任,④說法錯誤。13.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首次被寫入聯合國大會決議,聯大敦促各方以此來加強阿富汗及地區的經濟發展,呼吁國際社會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安全保障環境。材料表明( )①聯大對國際的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②聯大在推動共同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③聯大的決議對國際社會具有法律約束力④中國在人類發展事業中發揮建設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答案 D解析 安理會對國際的和平與安全負有主要責任,①錯誤;聯大呼吁國際社會為“一帶一路”倡議提供安全保障環境,這說明聯大在推動共同發展方面發揮重要作用,②正確;聯大的決議對國際社會并沒有法律約束力,③錯誤;中國政府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首次被寫入聯合國大會決議,這表明中國在人類發展事業中發揮建設性作用,④正確。14.對于聯合國改革,中國贊同安理會擴大,主張優先增加發展中國家的代表,中國希望聯合國改革兼顧歷史和現實因素,在安全和發展兩方面均應有所建樹,特別是扭轉聯合國工作“重安全、輕發展”的趨勢,加大在發展領域的投入,推動落實千年發展目標。中國的表態( )①有利于維護聯合國的團結和安理會的權威②反映了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③說明發展已成為當今時代唯一的主題④有利于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結盟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答案 D解析 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故③錯誤;我國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不與任何國家結盟,故④錯誤。15.在某國反政府武裝快要被消滅,該國國內和平有望的時刻,一些西方國家在安理會炮制出一份要求交戰雙方停火的決議草案。對此,中國政府投了反對票,此決議草案未獲通過。這體現出( )①中國政府決定了聯合國安理會的議事規則②安理會對實質性問題實行“大國一致”原則③中國在事關發展問題上享有否決權④中國在人類和平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 C解析 ①錯在“決定”。材料體現的是和平與安全問題,不是發展問題,③不選。二、非選擇題16.1945年,董必武受中共中央委派,作為中共和解放區的代表隨中國代表團出席了在美國舊金山召開的聯合國國際組織會議,并在《聯合國憲章》上簽字。與會期間,董必武欣然賦詩,記述此行感受:“世界安全要共謀,橡林建議早綢繆。主盟壇坫推三國,薈集衣冠合五洲。爭論中心為委托(英文veto音譯,否決權),商量大事不糊涂。憲章簽字施行日,庶使勞民得小休。”請你解讀董必武的這首詩,并結合歷史知識,說一說中國與聯合國關系的淵源。答案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是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主要成員國,參與了醞釀、籌建聯合國的過程。中國是舊金山制憲會議發起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2)1949年,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各族人民推翻國民黨政權,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政府要求取代已經根本不能代表中國的舊政府,參加聯合國工作。但是,美國采用各種手段,對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席位設置重重障礙。17.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34次會議首次將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載入決議中。呼吁各國繼續加強國際合作,全力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促進全面享有人權,實現合作共贏和共同發展。中國在會上發表題為“促進和保護人權,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宣介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及其對推動國際人權事業發展的重要意義,顯示了中國的境界與擔當。運用中國在聯合國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知識,闡明中國具有這樣的境界與擔當的道理。答案 中國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大理念指引下,推動國際人權事業朝著積極方向發展,說明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在人類發展事業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中國堅持以互利合作實現共同繁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