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導入新課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主火炬點燃!傳統意義的奧運主火炬北京冬奧會的主火炬你了解北京冬奧會主火炬點燃方式的意義嗎?你是否欣賞這種突破常規的思維方式?1.2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七年級道德與與法治下冊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正確認識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理解和把握青春期的獨立思考、批判性思維,培養批判精神;積極開發自己的創造潛力。能力目標:增強和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創新思維和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坦然面對和接納青春期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熱愛并珍惜青春,接受青春的挑戰。1、青春期我們的思維發展有哪些變化2、怎樣正確認識獨立思維?(獨立思維的要求)3、批判性思維的表現在哪里?4、批判性思維的積極作用?5、如何培養批判精神?6、批判的技巧是什么?7、青少年為什么要開發創造潛力?8、如何做一個勇于創造的少年?自主學習教材 P8-13 思考下列問題請你發揮想象力,也寫一句青春寄語。青春像一座山峰,意味著銳意進取······暢 想 青 春青春像兩顆連在一起的心,意味著純潔的友誼······青春像一鉤彎月,帶給我們無限的詩意······青春是一張豎琴,彈奏出歡快的樂章······青春像一個書架,沒有書的青春是不結果的花兒······青春像一面理想的旗幟,引領我們前進的方向······青春像標尺,衡量著心與心之間的距離······青春像小山,讓人激情澎湃,勇于攀登······青春像太陽,給人五無盡的光明與溫暖······青春像崎嶇的路,也許艱難,只要不放棄就能到達彼岸······生理發育是青春成長的重要信號,與之相隨的還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變化。一位哲人曾經說過,人是能思想的葦草。雖然生命有時像葦草一樣脆弱,但思想使我們強大。只有當思想日漸成熟,我們才能真正成長。01學會獨立思考探究新知探究一 學會獨立思考《小馬過河》思考:(1)小馬遇到了什么問題?他是怎么做的?無法過河。聽從別人的意見。(3)這個故事啟示我們在現實生活中應該怎么做?(2)媽媽的話讓他明白了什么道理?面對問題和困難,要不斷地去嘗試。既要聽取他人的意見,又要有自己的主見。要有自己的主見。知識拓展:思維獨立性是思維的品質之一。指善于獨立地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思維特征。思維的獨立性表現為一個人能夠獨立地進行思考,不容易受他人的暗示和影響,對別人提出的原理和結論,不盲目接受,而要經過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評價,創造性地去認識現實,尋求解決問題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從而提出新的解釋和結論。與思維的獨立性相聯系的另一種品質乃是思維的批判性。步入青春期,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發展,對問題開始有更多的見解。我們的思維逐漸具有獨立性,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1.為什么獨立思考?①步入青春期,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發展,對問題開始有更多的見解。②我們的思維逐漸具有獨立性,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下圖反映的是青春的獨立性思維嗎?真真假假看微信…… 本輪流感堪比SARS:近日,不少人受到了流感“侵襲”,微信朋友圈很多人都在轉發“此次的流感堪比當年的SARS”。 水煮蛋蛋黃綠了會致癌:最近網上到處在傳一個小視頻,說煮雞蛋時如果雞蛋黃外面發綠,就可能致癌。 路由器開24小時會釋放甲醛:有網友稱,家里的無線路由器周圍50厘米范圍內測到的空氣中甲醛含量超標10倍。 久煮火鍋湯會讓人中毒:冬天,很多人愛吃火鍋,但近日網上卻有人稱火鍋煮的時間越長,亞硝酸鹽的濃度越高,會對人體有致癌風險,還有可能導致急性中毒。獨立思考并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獨特,而是表現為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能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獨立思考一味追求獨特2.獨立思考的含義?合作與探究:如何看待這位喝酒的男士?2020年1月29日中午1點左右,陜西西咸交警在對過往車輛進行查控,發現一名男子雖然體溫不高,但是酒精含量卻非常高,交警對該男子進行了酒精含量檢測,結果為32.4mg/100mL,已經涉嫌酒后駕駛,當交警詢問原因時,該男子振振有詞,怕感染病毒。男子在網上看到,這種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也知道一般的酒也沒有什么用,對身體起不到什么保護作用,聽說75度酒精能消毒,還有可食用的75度酒精,于是買了幾桶這種酒精,為了保護自身安全,該男子便直接飲用了這種75度酒精,想要開車出門散散心。專家辟謠:75%的酒精能夠殺滅病毒,可沒說“喝”! 2020年1月22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李蘭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56℃30分鐘,病毒就死亡了,75%的酒精是能夠殺滅這個病毒的。因此,話題“新型冠狀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登上熱搜,與之相關的“飲高度酒對抗冠狀病毒”的消息也不脛而走。當月23日,李蘭娟表示,酒精能用于消毒,但不代表多喝酒能消毒。喝進身體的高度酒,只會被吸收代謝,不會作用于病毒。①步入青春期,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發展,對問題開始有更多的見解。我們的思維逐漸具有獨立性,對未知的事物充滿好奇。②思維的獨立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獨特,而是意味著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同時接納他人合理、正確的意見。一、發展獨立思維做文明網民不造謠 不信謠 不傳謠1、怎樣正確認識思維的獨立性?培養批判精神02人教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材第三十課《愛迪生救媽媽》。原文大致內容:愛迪生的媽媽得了急性闌尾炎。愛迪生利用鏡子反射光線,幫助醫生完成了手術。其實醫學史上對于闌尾炎手術最早的論述,是在1886年。而愛迪生生于1847年,也就是說,愛迪生7歲時,世上還沒有闌尾炎手術。這樣的話,愛迪生又怎么救媽媽?教材那些事~小學語文三年級課文《西門豹》插圖中,一位年輕女性手里捧著一個托盤,盤中放著一串葡萄。而實際上西門豹治鄴的故事發生在戰國初年,葡萄卻是三百年之后西漢武帝劉徹時才從國外傳入的。這是史實錯誤。“學貴有疑”,在學習中,我們需要批判的精神和勇氣。1、思維批判性有哪些表現?(P10)①表現在對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并且敢于發表不同的觀點,②敢于向不合理的事情說“不”③敢于向權威挑戰。材料一:甌海中學8名學生發現城市里的“牛皮癬”很多,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形象。他們開展社會調查,寫出了《如何治理城市“牛皮癬”》的調研報告,并將報告寄給了市委書記。 陳書記表揚他們的同時,批示有關部門研究此報告。材料二:多次失敗后,袁隆平開始質疑壟斷科學界的“無性雜交”學說,決定改變方向,并經過多年不懈努力,終于成功培育出了雜交水稻,使水稻產量從平均畝產300公斤左右先后提高到500公斤、700公斤、800公斤、900公斤。兩則材料分別說明了思維的批判性對我們有什么意義?分享與交流:你能看懂圖片的意思嗎,說出來與大家分享2.批判性思維的作用/意義?背誦①批判性思維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探索解決方案。② 批判能調動我們的經驗,激發我們新的學習動機,促使我們解決問題,改進現狀。運用你的批判精神上映的《流浪地球》口碑炸裂了。電影最后,特別鳴謝了劇中一個配角劉培強的扮演者——吳京先生。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大過年的,卻被罵成了篩子。你是如何看待這些大肆開罵的網民們?你是如何看待這些大肆開罵的網民們?只會攻擊、質疑別人,而不會反思自己。憑借主觀印象,對人而不對事。缺乏批判精神,表達觀點后卻沒有提出改進措施。如此批判可以嗎①要有質疑的勇氣,有表達自己觀點、提出合理化建議的能力;②要考慮他人的感受,掌握批判的技巧,更有利于解決問題。③掌握批判的技巧: 3、如何培養批判性思維?(要求/方法)P11批判批判只針對事情本身,而不是對人的攻擊。1批判要具有一定的建設性,能有效地解決問題。2對事不對人有建設性03開發創造潛力1、青少年為什么要開發創造潛力?原因:P12D1(1)青春凝聚著動人的活力,蘊含著偉大的創造力,為我們的成長帶來無限可能。(2)青春的我們思想活躍,感情奔放,朝氣蓬勃,充滿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擁有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創造潛力。(3)青春韶華,我們要爭當勤奮學習、自覺勞動、勇于創造的好少年,這是時代的要求。結合圖片,你認為青春的我們,怎樣才能有所創造?關注他人與社會,看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打破常規,追求創新與生活的非富多彩。探究新知探究三 開發創造潛力你們知道什么是創造嗎?創造離不開實踐。人世間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離不開勞動和創造。社會實踐是創造的源泉,給了我們廣闊的創造空間,激發我們創造的熱情。青春的創造意味著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2、如何開發創造潛力?做法:P12D2①+P12D2②+P13D1③(1)在遵守法律和道德規范的前提下,要敢于打破常規,追求創新與生活的豐富多彩,開創前人未走之路。(2)關注他人與社會,看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做一名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創造者 。(3)創造離不開實踐。青春的創造意味著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去嘗試、探索、實踐,通過勞動改變自己,影響世界。課堂小結我們的獨立意識不斷發展獨立思考的要求批判性思維的表現培養批判精神的意義與要求青春蘊含著偉大的創造力創造離不開實踐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精神開發創造潛力1【2021 德州】七年級學生顧則行,在翻看《中國歷史地圖冊》時,發現被標注為北魏孝文帝時期的銅錢“宣和通寶”應為宋徽宗時期所造。該書責任編輯張懷表示,將“宣和通寶”放在孝文帝時期確有不妥,考慮在明年修改教材時將這一處圖文刪掉。顧則行( )A.學貴有疑,具有批判精神B.求全責備,善于挑剔他人C.懷疑一切,敢于挑戰權威D.獨立思考,凡事特立獨行課堂練習A2 【2021 丹東】青春凝聚著動人的活力,蘊含著偉大的創造力,為我們的成長帶來無限可能。開發創造潛力,我們( )①要敢于打破常規,開創前人未走之路②要關注他人與社會,看重創造的意義和價值③要積極參與實踐活動④只要有足夠的想象力,就一定能夠創造科學奇跡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A3 【2021 濟南】“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沖破傳統學術觀點的束縛,帶領團隊不斷創造水稻高產新紀錄,從根本上解決了中國人吃飯難的問題,為保障世界糧食安全和解除貧困作出巨大貢獻。這告訴我們( )①獨立思考,一味追求獨特②承擔責任,為世界添光彩③學貴有疑,培養批判精神④善于合作,集體才有力量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1.2成長的不僅僅是身體課件40張.pptx 北京冬奧會開幕式精彩回顧:點火儀式百年首創.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