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程章節 2-3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 說出核酸的種類,簡述核酸的結構和功能。 2. 以特定的染色劑染色,觀察并區分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能力目標 認識核酸,了解遺傳物質。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建立起DNA和RNA是遺傳物質的觀念,形成正確的自然科學價值觀。教學重點 核酸的結構和功能教學難點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教學 媒體 課件課前 準備 教師:課件教 學 過 程學生行為 教師行為(講授內容) 設計意圖及板書強調氨基酸結構的重要性,請同學們上來指出哪部分是R基,三張PPT請三個人上來,利用電子白板讓學生直接在上面畫。 復習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計算的知識 重新講解上節課的習題第七題,重點說明在所有的氨基酸中,N元素都以氨基的形式存在,無論是游離氨基還是在R基中的N。而C在氨基酸中有多種存在的形式,比如烷基、羧基以及芳香族化合物。 通過兩個案例(當年抱錯嬰兒,現在千里尋親,DNA認親以及通過DNA鑒定來確認殺人魔王的作案證據)來引出DNA指紋鑒定技術。 介紹DNA指紋技術以及應用情況。DNA的序列以及電泳跑出來的一些條帶,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強調每個人的DNA序列的排列順序都是不同的,可以作為識別個體的特征來應用。 引入新課標題,正式開始新課的教學。 核酸呢,就是生物體內的遺傳物質,包括DNA和RNA。展示動物細胞和的詳細結構,介紹細胞核內的物質。細胞核中的染色質的主要成分就是DNA。核酸是細胞內攜帶有遺傳信息的有機物,在前面我們學過,細胞內的其他有機物,比如糖類、脂質和蛋白質都能夠通過某些特定的顏色反應來加以鑒定。(復習一下前面三種有機物的鑒定方法)核酸也能夠通過與特殊試劑的顏色反應來進行鑒定的。 介紹核酸染色實驗的過程與結論。 思考與討論,總結關于DNA和RNA分布的知識,需要記憶。 介紹核酸的相關知識。重點需要記憶元素組成,了解核酸分為DNA和RNA兩種,分別是由不同的核苷酸組成。了解核苷酸的結構。 以圖為例來讓學生了解核糖與脫氧核糖的區別以及由此組成的脫氧核糖核苷酸與核糖核苷酸的區別。 介紹DNA和RNA所包含的堿基。 介紹核苷酸分子的配對規則。A-T,C-G,RNA中是A-U,G-C。重點說明DNA一般以雙鏈形式存在,RNA只有在從DNA上獲得信息的時候才會配對。 形象的說明DNA和RNA的雙鏈和單鏈結構。 總結DNA和RNA區別以及核酸的知識。 本節課小結 習題 提高學生興趣,牢固掌握氨基酸結構 利用實例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自然的引入DNA的應用。 板書:第三節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板書:核酸:DNA和RNA 板書:脫氧核糖核苷酸與核糖核苷酸板書 第三節 遺傳信息的攜帶者——核酸 核酸:DNA(脫氧核糖核酸)-脫氧核糖核苷酸 RNA(核糖核酸) -核糖核苷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