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共25頁)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共25頁)

資源簡介

2022年春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
第一單元 生物與環境
1.1.種子發芽實驗
設計實驗驗證種子發芽所必需的條件,并寫出實驗計劃。
綠豆種子發芽和 的關系實驗計劃 研究的問題: 預測: 相同的條件: 不同的條件: 實驗的方法: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記錄的是綠豆種子發芽所必需條件的實驗方案。學生先獨立地從“研究的問題”“預測”“相同的條件”“不同的條件”“實驗的方法”等角度進行思考并記錄,為之后的研討活動做準備。在研討交流中,學生將從以上幾方面逐一研討、修改與完善,為課后有效開展實踐活動做鋪墊。在交流實驗設計活動中,教師需引導學生認真聽取他人的發言,針對不同的想法開展獨立思考來完善自己對實驗方案設計的認識。在此基礎上,要求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堅持每天觀察并記錄綠豆種子萌發狀況,從而讓學生經歷一個完整的研究過程。
參考答案:
綠豆種子發芽和土壤的關系實驗計劃 研究的問題:綠豆種子必須要在土壤里才能發芽嗎? 預測:綠豆種子必須要在土壤里才能發芽。 相同的條件:溫度、水、大小相同的綠豆種子各3粒、陽光、空氣。 不同的條件:提供土壤和不提供土壤。 實驗的方法: A.準備兩個盆; B.在一個盆里鋪上一層土壤,另一個盆里放紙巾; C.在兩個盆里各放3粒綠豆; D.給兩個盆里定期澆同樣多的水。
1.2.比較種子發芽實驗
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 的實驗記錄表
種子總數 已發芽數 未發芽數 我們的解釋
1號組( )
2號組( )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要求學生在交流研討活動中將與自己相同研究主題的小組數據進行匯總,從種子總數、已發芽數、未發芽數三方面進行記錄,并通過組內研討而形成自己的解釋。表中1號組與2號組直接寫實驗中改變的條件,如在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土壤實驗中,如果1號組是沒有土壤,那么2號組就是有土壤。
參考答案:
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土壤的實驗記錄表
種子總數 已發芽數 未發芽數 我們的解釋
1號組(有土壤) 18 17 1 綠豆種子的發芽不一定需要土壤,土壤并不是綠豆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
2號組(無土壤) 18 17 1
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溫度的實驗記錄
種子總數 已發芽數 未發芽數 我們的解釋
1號組(18度) 18 17 1 種子發芽需要適宜的溫度。
2號組(3度) 18 2 16
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光照的實驗記錄
種子總數 已發芽數 未發芽數 我們的解釋
1號組(有光照) 18 18 0 光照的有無對種子發芽影響不大。
2號組(無光照) 18 17 1
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空氣的實驗記錄
種子總數 已發芽數 未發芽數 我們的解釋
1號組(有空氣) 18 18 0 種子發芽需要足夠的空氣。
2號組(無空氣) 18 0 18
1.3.綠豆苗的生長
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記錄表
高度 莖、葉的顏色 莖的粗細 我們的解釋
陽光下的 綠豆苗
黑暗處的 綠豆苗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要求學生記錄綠豆苗分別在兩種不同環境下(陽光下和黑暗處)生長一周后的高度,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由于同時播種的綠豆有多粒,所以在進行高度計算時,教師需提醒學生計算綠豆苗的平均高度。接著通過組內分享、交流形成對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共同認識。
參考答案:
綠豆苗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記錄表
高度 莖、葉的顏色 莖的粗細 我們的解釋
陽光下的 綠豆苗 矮一些 莖的顏色偏綠,葉的顏色是綠色的,比較大。 莖比較粗壯 綠豆苗的生長需要陽光。
黑暗處的 綠豆苗 又瘦又長 莖的顏色是黃綠色的,葉子偏黃色 莖比較細
1.4.蚯蚓的選擇
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實驗記錄表
實驗次數 待在明亮一端 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 的蚯蚓數 待在黑暗一端 的蚯蚓數 我們的解釋
1
2
3
蚯蚓對干燥或潮濕壞境的選擇實驗記錄表
實驗次數 待在干燥土壤 里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 的蚯蚓數 待在潮濕土壤 里的蚯蚓數 我們的解釋
1
2
3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分別就蚯蚓對光照和環境濕度的選擇兩個實驗進行如實記錄。為獲得精確的實驗數據,學生要挑選多條蚯蚓,分3次實驗進行記錄,最后通過組內研討形成解釋。
在兩個實驗中,都有5分鐘的等待時間。教師可利用這段時間組織學生開展有依據的預測,鼓勵學生將預測、觀察到的現象與自己的觀點聯系起來。
參考答案:
蚯蚓對光照的選擇實驗記錄表
實驗次數 待在明亮一端 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 的蚯蚓數 待在黑暗一端 的蚯蚓數 我們的解釋
1 1 3 6 蚯蚓喜歡陰暗的生活環境,不喜歡光亮的生活環境。
2 0 2 8
3 0 0 10
蚯蚓對干燥或潮濕壞境的選擇實驗記錄表
實驗次數 待在干燥土壤 里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 的蚯蚓數 待在潮濕土壤 里的蚯蚓數 我們的解釋
1 0 1 9 蚯蚓喜歡生活在潮濕的環境中。
2 1 2 7
3 0 1 9
1.5.當環境改變了
四季的田野記錄表
季節 氣候 草木 蝴蝶 青蛙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要求學生針對春夏秋冬四季的氣候、草木、蝴蝶、青蛙四個方面進行交流并記錄其中的關鍵詞。其中氣候主要記錄溫度,草木主要記錄它們的生長狀況,蝴蝶作為青蛙的食物之一記錄它的生長階段,青蛙則記錄其行為。
參考答案:
四季的田野記錄表
季節 氣候 草木 蝴蝶 青蛙
春 溫暖 發芽 由卵孵化成 幼蟲 由卵孵化成 蝌蚪
夏 炎熱 茂盛 幼蟲變成蝴蝶 青蛙以蝴蝶 為食
秋 涼爽 凋零 蝴蝶逐漸死亡 青蛙吃得 胖胖的
冬 寒冷 死亡 蝴蝶死亡 青蛙 冬眠
1.6.食物鏈和食物網
1.尋找并記錄綠豆苗周圍的生物。
2.用箭頭表示它們之間的食物關系。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要求學生分兩步進行記錄。
第一步要求學生在課前的實踐觀察活動中將綠豆苗周圍的生物記錄在圓圈內。
第二步要求學生在課堂上在教師的引導下基于生物之間的食物關系用畫箭頭的方法表示誰被誰吃的食物關系。
參考答案:
1.7.設計和制作生態瓶
生態瓶設計方案
種類、數量 草圖
生物
非生物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確定生態瓶中飼養什么動物,接著從該動物生長需求的角度出發,分析制作生態瓶所需要的生物材料和非生物材料,并記錄下來。接著用畫草圖的方式,將如何利用這些生物、非生物材料制作生態瓶的想法展示在右邊框內。
在組內研討活動中,教師要提醒學生及時聽取他人的好想法、好點子來修改自己的草圖,改進自己的生態瓶設計方案。
參考答案:
第二單元 船的研究
2.1.船的歷史
比較兩種船的特點。
項目 搖櫓木船 輪船
體積
船體材料
動力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活動手冊中的“比較兩種船的特點”表格,要求學生比較搖櫓木船和輪船的特點。兩種船有同有異,但教科書著重于船的技術發展變化,所以課堂活動記錄應側重于記錄兩種船的不同。
學生活動手冊中的表格最左一列只列舉了體積、船體材料和動力三個比較點,教師最好加以拓展,引導學生發現搖櫓木船和輪船更多的不同,更全面地了解造船技術的巨大進步以及船的發展歷史與趨勢。
參考答案:
比較兩種船的特點。
項目 搖櫓木船 輪船
體積 小 大
船體材料 木料 鋼鐵
動力 人力 機械動力
載重量 小 大
速度 慢 快
2.2.用浮的材料造船
比較獨木舟和竹筏。
項目 獨木舟 竹筏
體積
載重量
穩定性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中的“比較獨木舟和竹筏”表格,列舉了“體積”“載重量”“穩定性”三個項目。相對而言,竹筏體積和載重量更大,穩定性也更好。除這3項比較內容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從“是否容易浸水”“牢固程度”等方面進一步比較,發現兩者更多的不同之處,為進一步改進船的材料和結構做鋪墊。
參考答案:
比較獨木舟和竹筏。
項目 獨木舟 竹筏
體積 小 大
載重量 小 大
穩定性 差 好
是否容易浸水 否 是
牢固程度 很牢固 不太牢固
2.3.用沉的材料造船
讓橡皮泥和鋁箔漂浮在水面上。
設計圖 測試記錄
橡皮泥船
鋁箔船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在活動手冊中的表格要求學生畫出橡皮泥船和鋁箔船的設計圖,并將兩種船裝載金屬墊圈的測試個數記錄下來。如果有條件,可以讓學生把多次設計和測試的動態過程記錄下來。
參考答案:
設計圖 測試記錄
橡皮泥船 20個金屬墊圈
鋁箔船 15個金屬墊圈
2.4.增加船的載重量
設計鋁箔船并測試載重量。
船型1 船型2 船型3
示意圖
最大載重量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共有1項內容。
表格中的“示意圖”一欄對應探索活動1和探索活動2,讓學生用畫圖的形式展示設計方案,并可在三種船型示意圖的下面添加完成制作后的體積計算過程。
表格中“最大載重量”一欄填寫每一種船型最多能承載幾個墊圈,這個實驗可多做幾次,取最大值。這一欄中的數據可以和上面的船型體積大小數據進行更直觀的比較,得出實驗結論。
參考答案:
船型1 船型2 船型3
示意圖
最大載重量 16個墊圈 20個墊圈 29個墊圈
2.5.給船裝上動力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限于篇幅,學生活動手冊中沒有安排本課內容,建議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簡單的記錄表。
參考答案:
2.6.設計我們的小船
畫出小船設計圖,并標上材料、結構等名稱(1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共有1項內容,用于制訂方案部分的記錄。此部分要畫出小船設計圖,并標上材料、結構等名稱。教師要在學生畫圖前提醒他們綜合考慮船體和動力裝置的配比大小,要用鉛筆制圖,便于后期修改。教師還可讓學生仿照教科書上的設計圖,在圖示下面添加經費預算和其他組的建議等信息。
參考答案:
畫出小船設計圖,并標上材料、結構等名稱(1小格代表1平方厘米)。
2.7.制作與測試我們的小船
在設計、制作和測試中,對自己的工作進行評價。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共有1項內容。
船的設計、制作和測試評價量表用于測試、評估與改進活動中,學生可參照標準改進自己的小船。評價量表要盡量前置,讓學生的活動有標可依、有標可檢。
參考答案:

第三單元 環境與我們
第1課地球——宇宙的奇跡
畫一畫我們的地球,標出與生命活動有關系的部分,并標出地球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生存環境。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記錄是畫一畫我們的地球,標出與生命活動有關系的部分。因為虛線框內的面積比較小,可以畫地球的一部分,建議由教師示范。
參考答案:
畫一畫我們的地球,標出與生命活動有關系的部分,并標出地球為生命提供了哪些基本生存環境。
第2課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
整理并分析一個環境問題的表現及其產生的影響。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記錄是完成一個環境問題的氣泡圖,建議在探索部分使用。各小組選一項環境問題進行討論、填寫,并作為展示和分享的依據。
參考答案:
整理并分析一個環境問題的表現及其產生的影響。
第3課珍惜水資源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限于篇幅,學生活動手冊中沒有安排本課內容,建議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設計簡單的記錄表。
第4課解決垃圾問題
1.給垃圾分類。
把各種生活垃圾的名稱,試著按照“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的標準,填入表格中。
可回收物 有害垃圾 廚余垃圾 其他垃圾
2.對于解決垃圾問題,說一說我們還能夠做些什么。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內容是探索活動2的記錄,第一題可以把各種垃圾名稱寫在小紙片上,粘貼在相應方格內,也可以直接填寫;第二題可以記錄個人或小組的意見,作為匯報、交流的依據。
參考答案:
1.給垃圾分類。
垃圾分類:
1、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廢紙、塑料、玻璃、金屬和布料五大類。
(1)廢紙:主要包括報紙、期刊、圖書、各種包裝紙等。但是,要注意紙巾和廁所紙由于水溶性太強不可回收。
(2)塑料:各種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裝、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礦泉水瓶等。
(3)玻璃:主要包括各種玻璃瓶、碎玻璃片、鏡子、暖瓶等。
(4)金屬物:主要包括易拉罐、罐頭盒等。
(5)布料:主要包括廢棄衣服、桌布、洗臉巾、書包、鞋等。
2、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幾類垃圾之外的磚瓦陶瓷、渣土、衛生間廢紙、紙巾等難以回收的廢棄物及塵土、食品袋(盒)。采取衛生填埋可有效減少對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氣的污染。
3、廚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飯、骨頭、菜根菜葉、果皮等食品類廢物。經生物技術就地處理堆肥,每噸可生產0.6~0.7噸有機肥料。
4、有害垃圾含有對人體健康有害的重金屬、有毒的物質或者對環境造成現實危害或者潛在危害的廢棄物。包括電池、熒光燈管、燈泡、水銀溫度計、油漆桶、部分家電、過期藥品、過期化妝品等。這些垃圾一般使用單獨回收或填埋處理。
2.對于解決垃圾問題,說一說我們還能夠做些什么。
第5課合理利用能源
密封袋內外溫度升高情況記錄表
時間 密封袋內℃ 密封袋外℃ 我們的發現
初溫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4分鐘
5分鐘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學生活動手冊記錄的內容是探索活動2“模擬溫室效應”的實驗記錄,要求學生即時記錄。在“我們的發現”方框內,學生可以填寫小組同學對數據的分析意見。
參考答案:
時間 密封袋內℃ 密封袋外℃ 我們的發現
初溫 21 21 塑料袋內的空氣溫度上升得比塑料袋外的快。據此分析,溫室氣體像塑料袋那樣,阻止了一部分熱量的散發,導致了氣溫升高,持續的溫室效應會使氣候變暖。
1分鐘 22 21
2分鐘 23 22
3分鐘 24 22
4分鐘 25 23
5分鐘 27 23
第6課讓資源再生
節約用紙我踐行,看看誰的辦法最多。
1
2
3
4
5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手冊內容是探索活動4的記錄。學生在小組交流過程中做好記錄,還可以在班級交流后再補充一些內容,使記錄更加全面。
參考答案:
節約用紙我踐行,看看誰的辦法最多。
1、節約使用練習本,不要隨便扔掉白紙,充分利用紙的空白處。
2、呼吁社會課本循環使用。課本循環使用有助于節約資源,保護環境,也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讀書、愛書習慣。
3、拒絕過分包裝、裝飾的物品。
4、不用或少用貼膜紙張、一次性水杯、飲料紙包裝等不可再利用的紙制品。購買紙張時盡量選擇再生紙。
5、把廢書報、廢紙等集中回收再利用。
6、用過的紙另一面可以寫草稿、便條或自制成筆記本使用;過期的掛歷紙可以用來包書皮。
7、減卡救樹,盡量以打電話、發E-mail、電子賀卡或手機短信息等方式代替紙質賀卡。
第7課分析一個實際的環境問題
選擇其中一個角色(普通市民、湖區漁業養殖戶、湖景區游船船主、環湖地區房地產開發商),并用自己的話填寫下面的記錄表。
1.我們小組扮演 角色。 2.小組討論:我們哪些行為會加劇城中湖的環境污染程度? 3.我們小組的解決方法。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的活動手冊內容是探索活動2的討論記錄,要求學生從扮演的身份角度來思考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法。
參考答案:
選擇其中一個角色(普通市民、湖區漁業養殖戶、湖景區游船船主、環湖地區房地產開發商),并用自己的話填寫下面的記錄表。
1.我們小組扮演 湖區漁業養殖戶 角色。 2.小組討論:我們哪些行為會加劇城中湖的環境污染程度? 湖區漁業養殖戶可能涉及向城中湖投放飼料、放置網箱,一些養殖的水產品可能因為死亡而污染湖水,養殖戶也會排放生活污水。 3.我們小組的解決方法。 漁業養殖戶減少養殖規模、搬遷養殖場地,也可以轉業另謀生計,政府給予就業指導和幫助。
1.我們小組扮演 湖景區游船 角色。 2.小組討論:我們哪些行為會加劇城中湖的環境污染程度? 湖景區游船會排放燃油產生的廢氣、廢液,當然也同樣會排放生活污水,甚至一些游客會把垃圾扔到湖里。 3.我們小組的解決方法。 湖景區游船船主放棄燃油發動機,改為電動游船,景區管理部門適當給予經濟補貼。
第四單元 熱
第1課溫度與水的變化
水沸騰后的變化記錄表
停止加熱 繼續加熱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溫度變化
水的變化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活動手冊的內容是水沸騰后的變化記錄。可先讓學生梳理水的形態變化與溫度的關系,回憶并寫出水結冰時的溫度和水沸騰時的溫度,然后開始實驗。通過實驗,學生觀察水加熱時的變化,并記錄水沸騰后的變化。
將燒杯里的熱水加熱至沸騰后,停止給水加熱,進行記錄,記錄停止加熱1分鐘、2分鐘和3分鐘時水溫度的變化,觀察并記錄水的變化。繼續給燒杯里的水加熱,按照1分鐘、2分鐘、3分鐘的時間記錄溫度,并觀察和記錄水的形態變化。
學生研討“水的沸騰”過程跟什么有關。全班根據數據和形態變化,進行研討、交流并得出結論。
參考答案:
停止加熱 繼續加熱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1分鐘 2分鐘 3分鐘
溫度變化 99 97 94 100 100 100
水的變化 不再沸騰 不再沸騰 不再沸騰 沸騰,冒大量的熱氣 沸騰,冒大量的熱氣 沸騰,冒大量的熱氣
第2課水的蒸發和凝結
水蒸氣凝結過程觀察記錄表
燒杯內加冰塊 燒杯內加冰塊和鹽
時間
溫度計的示數
水蒸氣的凝結現象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學生活動手冊是觀察并記錄水蒸氣凝結過程的時間、溫度和現象。教師要提醒學生根據時間測量燒杯內加冰塊的溫度變化,按時觀察溫度計的示數,觀察并記錄水蒸氣的凝結現象。
根據一段時間的溫度變化以及水蒸氣的凝結現象,教師組織學生交流與研討水蒸氣的凝結過程,并總結水蒸氣凝結與什么因素有關。
參考答案:
水蒸氣凝結過程觀察記錄表
燒杯內加冰塊 燒杯內加冰塊和鹽
時間 1分鐘 3分鐘 5分鐘 1分鐘 3分鐘 5分鐘
溫度計的示數 65 59 50 63 52 40
水蒸氣的凝結現象 燒杯外壁上有水霧出現。 燒杯外壁上水霧變多。 燒杯外壁上開始有水珠。 燒杯外壁上有很多水霧。 燒杯外壁上開始有水珠。 燒杯外壁上有水珠變多。
第3課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
溫度變化記錄表 將記錄表中的數據制成折線圖。
涼水溫度 熱水溫度
2分鐘
4分鐘
6分鐘
8分鐘
10分鐘
12分鐘
14分鐘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學生活動手冊的內容為思考并探究溫度不同物體在相互接觸后溫度變化的實驗設計過程。根據溫度變化記錄表,每隔2分鐘記錄一次涼水和熱水的溫度數據。按照記錄的數據,繪制涼水和熱水的溫度變化折線圖。
參考答案:
溫度變化記錄表 將記錄表中的數據制成折線圖。
涼水溫度 熱水溫度
2分鐘 20 60
4分鐘 22 52
6分鐘 23 43
8分鐘 24 37
10分鐘 25 32
12分鐘 26 28
14分鐘 26 26
第4課熱在金屬中的傳遞
推測熱在金屬條、金屬片中的傳遞路徑,并用示意圖或文字記錄。
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 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1 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2
我的發現: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學生活動手冊部分是探索活動的課堂記錄,推測熱在金屬條、金屬片中的傳遞路徑,并用示意圖或文字記錄。在實驗中,學生觀察金屬條上蠟熔化的變化現象,用示意圖或文字記錄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同樣地,在觀察熱在金屬圓片中的傳遞的實驗中,學生根據蠟(或感溫油墨)的變化情況,畫出熱的傳遞過程。在該實驗中,包括:1在金屬圓片邊緣的一個點上加熱;2在金屬圓片的中心加熱。
填寫“我的發現”時,可以參考教科書第67頁拓展部分三種熱傳遞方式的手繪圖,寫出熱在金屬中的傳遞方式屬于三種熱傳遞方式中的哪一種。
參考答案:
推測熱在金屬條、金屬片中的傳遞路徑,并用示意圖或文字記錄。
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 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1 熱在金屬片中的傳遞2
我的發現:熱量的傳遞有一定的方向性,通常熱從溫度高的物體傳向溫度低的物體,或從溫度高的部分傳向溫度低的部分。
第5課熱在水中的傳遞
推測熱在水中的傳遞路徑,并用示意圖或文字記錄。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活動手冊中的內容是用示意圖或文字記錄熱在水中的傳遞路徑。
學生需要在加熱試管的示意圖上,將水變熱的猜測情況用箭頭表示出來。示意圖上呈現熱在試管里傳遞的方向,可以圖文并茂。
參考答案:
推測熱在水中的傳遞路徑,并用示意圖或文字記錄。
第6課哪個傳熱快
不同材質勺柄溫度變化記錄表
30秒 30秒 30秒 30秒 30秒
金屬勺
木勺
塑料勺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學生活動手冊的內容是設計實驗,通過實驗驗證不同材質勺柄的導熱性能,學生設計實驗的方法和步驟,并將得到的實驗數據填入相應的表格內。
學生觀察勺柄上蠟的變化,30秒為一個觀察時間節點,觀察5次變化,并將變化情況記錄在表格中。如果使用的是溫度傳感器,則直接可以記錄勺柄的溫度數據。
參考答案:
不同材質勺柄溫度變化記錄表(℃)
30秒 60秒 90秒 120秒 150秒
金屬勺 35 47 60 75 88
木勺 24 25 27 28 29
塑料勺 25 28 30 31 32
金屬傳熱最快,然后是塑料,木頭傳熱最慢。
第7課做個保溫杯
各種方法保溫效果記錄表
自制保溫杯的記錄表
優點 需要改進的地方
學生活動手冊說明
本課活動手冊的內容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測試、比較各種方法的保溫效果,并將實驗中的數據記錄在表格中。記錄五種不同狀況的杯子開始的溫度和10分鐘后的溫度,并計算降溫幅度。
第二部分為自制保溫杯的記錄表。表中有兩欄,分別是“優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對于“優點”,需要學生根據自己制作保溫杯的方法和材料進行闡述。對于“需要改進的地方”,學生可測量保溫效果后,進行實驗測評,提出改進的方法和意見。
參考答案:
各種方法保溫效果記錄表(℃)
開始溫度 10分鐘后溫度 降溫多少
無蓋的杯子 50 31 19
加蓋的杯子 50 35 15
外包毛巾的杯子 50 36 14
加蓋、外包毛巾的杯子 50 43 7
嵌入泡沫塑料的杯子 50 45 5
自制保溫杯的記錄表
優點 需要改進的地方
保溫、簡易、材料容易獲得 只能固定在某個地方,不易攜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读书| 新郑市| 治县。| 尼玛县| 衡水市| 定襄县| 德州市| 城固县| 昌吉市| 舟山市| 龙海市| 高唐县| 横峰县| 明溪县| 大丰市| 白城市| 明星| 德阳市| 临邑县| 周口市| 石林| 达孜县| 海宁市| 内丘县| 利川市| 涟源市| 阜新市| 阳春市| 澜沧| 卢龙县| 吉安县| 确山县| 湖南省| 西安市| 保靖县| 博野县| 九龙坡区| 鸡西市| 收藏| 山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