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單元《神奇的能量》單元概要分析一、單元整體解讀與學情分析能量,簡稱能,是物質運動的一種量度。一切物質都在運動,運動的形式多種多樣,有機械運動、化學運動、分子運動、電磁運動、生命運動等。物質運動形式的多樣性,決定了能量形式的多樣性。對應于不同的運動形式,有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機械能、化學能、熱能、電磁能、核能等。我們雖然看不見能量,但是它無處不在:熱水冒出“白氣”,喇叭發出聲音,太陽發出光和熱……事實上,任何物體只要有移動、發熱、冷卻、生長、發光或發聲等現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可以說,能量驅動著宇宙萬物的運行。現代公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離不開能量知識。通過之前《人的呼吸和消化》《物體的運動》《冷和熱》《熱傳遞》《物質的變化》等單元的進階學習,為構建能量概念奠定了基礎。根據《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要求和六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材安排了一系列科學探究活動,這些活動體現了在“做”中體驗、理解科學概念的思想。通過動手探究、科學閱讀、觀察實驗、設計制作、交流研討等方式,認識能量存在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認識一切物體的活動都離不開能量,能量有多種表現形式,能量可以從一種形式轉換成另一種形式——這是能量的一個重要特點。通過具體指導學生認識動能、勢能,體驗動能與勢能、熱能、電能等的相互轉換,幫助學生辨別、分析能量的各種形式,描述、體會能量的轉換,為今后學習物理學最普遍的定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打下基礎。通過對搜集到的事實證據進行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整理加工,幫助學生進一步體驗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發展科學論證能力,培養善于傾聽、合作分享、質疑反思等科學態度。本單元的設計關注了難易程度的把控。教材對“能量”概念采用描述性定義,沒有提及“能量守恒”這個概念,符合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課標要求。二、單元目標解讀與概念分析(1)本單元通過一系列動手、動腦活動,落實《課程標準》高年段的課程目標。科學知識:知道不同能量之間的轉換。科學探究: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可探究的科學問題。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從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等角度提出有針對性的假設,并能說明假設的依據。能基于所學的知識,制訂比較完整的探究計劃,初步具備實驗設計的能力和控制變量的意識,并能設計單一變量的實驗方案。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實驗、查閱資料、調查、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事物的信息。能基于所學的知識,用科學語言、概念圖、統計圖表等方式記錄整理信息,表述探究結果。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運用分析、比較、推理、概括等方法得出科學探究的結論,判斷結論與假設是否一致。能基于所學的知識,采用不同的表述方式,如科學小論文、調查報告等方式,呈現探究的過程與結論;能基于證據質疑并評價別人的探究報告。能對探究活動進行過程性反思,及時調整,并對探究活動進行總結性評價,完善探究報告。科學態度:表現出對事物的結構、功能、變化及相互關系進行科學探究的興趣。在尊重證據的前提下,堅持正確的觀點;當多人觀察、實驗結果出現不一致時,不急于下結論,而是分析原因,再次觀察、實驗,以事實為依據作出判斷。能大膽質疑,從不同視角提出研究思路,采用新的方法、利用新的材料,完成探究、設計與制作,培養創新精神。能接受別人的批評意見,反思、調整自己的探究;在進行多人合作時,愿意溝通交流,綜合考慮小組各成員的意見,形成集體的觀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了解科學技術可以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了解在科學研究與技術應用中必須考慮倫理和道德的價值取向。了解人類的好奇和社會的需求是科學技術發展的動力,技術的發展和應用影響著社會發展。(2)本單元學習內容基于《課程標準》課程內容中“物質科學領域”的高年段要求。6.6.1 自然界中存在多種能量的表現形式。知道聲、光、熱、電、磁都是自然界中存在的能量形式。6.6.2 一種表現形式的能量可以轉換為另一種表現形式。調查和說明生活中哪些器材、設備或現象中存在動能(機械能)、聲能、光能、熱能、電能、磁能及其之間的轉換。三、單元構成與邏輯分析本單元由《什么是能量》《各種各樣的能量》《能量的轉換》《電磁鐵》四課組成。第一課從總體上認識能量;第二課了解各種各樣的能量;第三、四課研究能量的轉換,在總體認識能量的基礎上,具體體驗機械能、熱能、電能、聲能、光能、化學能、磁能等各種各樣的能量在生活中客觀存在的現象,并認識到這些能量之間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電磁鐵就是把電能轉換成磁能的裝置。《什么是能量》指出了能量存在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說明一切物體的活動都離不開能量,動能和勢能是能量的兩種基本形式。《各種各樣的能量》通過觀察和體驗,指出生活中能量的存在形式多種多樣,能量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能量的轉換》引領學生體驗各種形式的能量之間是如何轉換的,為學生今后學習能量守恒定律打下感性認識的基礎。《電磁鐵》通過一系列活動,認識電磁鐵及其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突出了制作與探究技能的訓練,體現了在“做”中體驗、理解科學概念的思想。四、單元教學目標(1)通過觀察、體驗、制作等活動,能描述能量的定義,意識到能量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性,能量能使物體工作或運動。(2)學會區分各種各樣的能量,能舉例說明能量可以轉換與傳遞。(3)學會制作電磁鐵,并能探究影響電磁鐵磁力大小的因素,體會電磁鐵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4)愿意合作與交流,樂于把科學探究中獲得的知識、方法運用于新的情境,用學到的科學知識改善生活。五、單元活動導圖六、課時安排序號 課題 課時1 什么是能量 12 各種各樣的能量 13 能量的轉換 14 電磁鐵 1總課時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