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第2節 群落的主要類型(導學案)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1.說出陸地生物群落的主要類型。2.通過比較不同生物群落中生物的主要特征,闡述群落中的生物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征。3.闡明群落中的生物彼此相互適應,占據了不同的生態位,形成統一的有機整體。 1.生命觀念:群落的適應性是以群落為整體來研究的,體現了生命的系統觀。分析陸地生物群落類型,建立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觀點。2.科學思維:“不同森林群落中植物對環境的適應性”的“思考·討論”活動。知識梳理知識點一 陸地生物群落的主要類型1.陸地群落分類依據根據群落的外貌和物種組成等方面的差異,可以將陸地的群落大致分為荒漠、草原、森林等類型。2.荒漠生物群落(1)分布:荒漠分布在極度干旱區,這里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勻。(2)特點:荒漠里物種少,群落結構非常簡單。(3)生物與環境的適應①生物特性:荒漠中的生物具有耐旱的特性。②與環境適應a.仙人掌具有肥厚的肉質莖,葉呈針狀,氣孔夜晚才開放。b.駱駝刺根可長達15 m。c.蛇和蜥蜴表皮外有角質鱗片,蛋殼堅硬;體溫是變化的。3.草原生物群落(1)分布:草原主要分布在半干旱地區、不同年份或季節雨量不均勻的地區。(2)特點:草原上動植物的種類較少,群落結構相對簡單。在草原上,各種耐寒的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占優勢,有的草原上有少量的灌木叢,喬木非常少見。(3)生物與環境的適應①草原上的植物往往葉片狹窄,表面有茸毛或蠟質層,能抵抗干旱。②草原上的動物大都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特點。4.森林生物群落(1)分布:森林分布在濕潤或較濕潤的地區。(2)特點:森林中生物種類繁多,群落結構非常復雜且相對穩定。森林中陽生植物多居上層,陰生植物生活在林下,樹棲和攀緣生活的動物種類特別多。(3)生物與環境的適應陰生植物的莖細長,葉薄,細胞壁薄,機械組織不發達,但葉綠體顆粒大,呈深綠色。5.我國陸地生物群落分布規律(1)在我國東部濕潤區往往隨處可見森林。(2)在內陸半干旱區,分布有大片的草原。(3)在西部干旱區,則出現荒漠群落。知識點二 群落中生物的適應性及其他生物群落類型1.群落中生物的適應性(1)適應非生物環境:某地的群落類型,受水分、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很大。生活在這一地區的物種能夠形成群落,是因為它們都能適應所處的非生物環境。(2)適應生物環境:群落中不同種群之間通過復雜的種間關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形成有機整體,從而維持種群之間的協調和平衡。(3)在不同的森林群落中,生物適應環境的方式不盡相同。每一種生物都有自己適宜的生存環境。群落是一定時空條件下不同物種的天然群聚。2.其他生物群落(1)濕地生物群落①分布:濕地分布在沼澤、河流、湖泊等地。②特點:動植物物種十分豐富,既有水生生物也有陸生生物。(2)海洋生物群落特點:微小浮游植物數量眾多,淺海區生長著大型藻類,動物種類繁多。 概念檢測①不同群落在物種組成、群落外貌和結構上都有不同特點。( )②荒漠群落結構較森林群落結構復雜。( )③不同生物群落中的生物具有適應各自生活環境的特征。( )答案?、佟獭、凇痢、邸?br/> 大型群居動物為什么不能生活在森林里?提示:群居動物,指以群體為生活方式,在生活中無論進食、睡覺、遷移等行為都以集體為單位,彼此間相互關照,相互協助的動物。而森林中活動空間并不充足,容易被敵人發現,難以逃脫。 課堂小結筆記空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