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學案1.建立新中國的政治意義及黨領導人民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所取得的成就(重點)2.實行改革開放的地位、本質及意義(難點)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重點)1.建立新中國,中國人民站起來(站起來)(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領導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勝利,建立新中國。(政治意義:為實現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并在社會主義道路上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創造了政治前提。)(2)社會主義革命時期:領導中國人民,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會主義制度。①三年恢復期:1949—1952年,在著重完成包括土地改革、鎮壓反革命等在內的民主革命遺留任務的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致力于恢復被長期戰爭破壞了的國民經濟。②過渡時期總路線和總任務:1953年12月,黨中央提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③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召開,我國第一部社會主義憲法頒布,這是我國在民主政治建設方面取得的新成就。④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標志:1956年底,我國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生產資料公有制已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我國初步確立。意義: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為我國逐步走向國家富強、人民富裕,為當代中國的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制度基礎。(3)社會主義建設時期:領導中國人民進行艱難探索和初步實踐①進行艱難探索和初步實踐的原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確立之后,在中國怎樣堅持和建設社會主義、怎樣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并沒有現成的道路可走,如同革命一樣,也必須在實踐中進行艱苦的探索。②進行艱難探索和初步實踐取得的成就:在社會主義建設的初步實踐中,中國基本上建立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教育、科學、文化、國防等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國際地位逐步提高。③進行艱難探索和初步實踐的意義: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艱辛探索社會主義道路所取得的的物質成就和歷史經驗,為后來的改革開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2.實行改革開放,實現國富民強(富起來)(1)改革開放的時間: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歷史新時期。(2)改革開放的地位: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3)改革開放的目的(3個“就是”)①就是要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使中國人民富起來、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②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過程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4)改革開放的重要意義: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激發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這是中國共產黨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作出的偉大歷史貢獻。3.走進新時代,踏上新征程(強起來)(1)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經過長期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國發展站在新的歷史方位上。(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意義①意味著近代以來久經磨難的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迎來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②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21世紀的中國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在世界上高高舉起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在世界社會主義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③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1.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標志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初步確立。提示:1956年底,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生產資料公有制已經成為我國社會經濟制度的基礎,這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的確立。2.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示: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和總任務是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和社會主義工業化,并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3.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變革提示:實行改革開放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和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1.2020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經歷了不平凡的歷程,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重大歷史變革,譜寫了一首又一首壯麗的詩篇。這其中經歷了( )①完成新民主主義革命,帶領人民當家作主站起來 ②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 ③實行改革開放,躋身于世界發達國家行列 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A ①②符合歷史事實;中國共產黨實行改革開放,帶領中國人民走向民富國強,但我國現在仍然是發展中國家,還不是發達國家,③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雖然進入了新時代,但我國還沒有實現偉大復興,④錯誤。2.歌曲《在祖國和平的土地上》是作者看到祖國各地建設場景有感所作,歌詞中描繪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描繪了人民的建設熱情。該歌曲創作于1954年,在這一時期( )①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已經確立 ②社會主義改造尚未完成 ③建立了獨立的工業體系 ④人民當家成為主人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C 1954年是我國進行社會主義革命的時期,當時社會主義改造尚未完成,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還未完全建立,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成立,人民成為國家主人,②④正確,①錯誤;建立獨立的工業體系是在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不是社會主義革命時期,③錯誤。3.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確立了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這一基本制度的確立 ( )①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 ②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 ③標志著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④使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解析:B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建立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是生產關系由私有制到公有制的一場偉大變革,廣大勞動人民真正成為國家的主人,①②④正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③與題意不符。4.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一股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的闖勁,憑著一股滴水穿石的韌勁,成功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下列對改革開放認識正確的有( )①改革開放目的是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②改革開放的實質就是推動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③改革開放改變了我國的某些社會主義基本制度,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 ④改革開放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解析:改革開放就是要推動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并沒有改變我國的基本制度,排除③。故選C。5.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完成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廣泛和深刻的社會變革。這場變革( )A.是古老中國獲得新生的里程碑B.使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C.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解析:B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使中國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選B;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是古老中國獲得新生的里程碑,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排除A、C、D。6.一位工人興奮地說:“今天廠里開會了,以后不吃大鍋飯了。只要大家努力干,廠子干好了,大家的收入就多了。以后再也不是干多干少一個樣了”。這說明當時我國開始進行( )A.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B.農村經濟體制改革C.國有企業改革D.對外開放解析:C 從1985年起,我國城市改革全面展開,重點是國有企業的改革,在分配制度方面克服長期以來吃“大鍋飯”的弊病,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看到題文中“廠里開會”就應該知道是企業改革,可以排除A、B、D三項,故選C。7.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中國越發展,就越開放,中國開放的大門不可能關閉。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這是因為( )①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必須堅持改革開放 ②只有堅持改革開放,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 ③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根本變革 ④改革開放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A 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是因為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和經濟基礎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貫穿于人類社會發展的始終,在社會主義社會,這一基本矛盾的解決是通過改革實現的, ①②正確; ③錯誤,④與題意不符。8.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人類歷史上多個前所未有的奇跡:最大規模的經濟和社會轉型、最大規模和高速的工業化、持續時間最久的高增長、沒有對外掠奪和殖民的完全和平崛起。這有力地證明了( )①中國成為發達國家 ②改革開放是正確的決策 ③結束了對外侵略的歷史,實現和平崛起 ④社會主義建設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C 中國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①錯誤;③錯誤,排除;改革開放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做出的歷史選擇,從成就來看是正確的選擇,因此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②④正確。9.中國共產黨人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經過近百年的奮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這個新時代要求我們( )①在現有條件下實現人民生活富起來 ②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③全體中華兒女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④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控制人類社會發展進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C 經過改革開放到2000年,我國總體實現小康社會,我國人民基本已經富起來,現階段是富裕程度不斷提高的階段,①錯誤;中國是國際社會的重要成員和積極力量,中國致力于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但不是要控制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④錯誤;②③符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正確認識。10.30年前,面對國際環境風云變幻,面臨全球經濟深刻變革,黨中央作出開發開放上海浦東的重大歷史決策,彰顯了中國推動改革開放的堅定決心和信心,推動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出關鍵一步,掀開了我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篇章。30年后的今天,浦東高舉開發開放的大旗,正在奮力創造新時代改革開放的新奇跡。這啟示我們( )①要堅持黨的領導 ②這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 ③新時代要堅持改革開放 ④新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A 材料強調了黨中央在浦東發展中的作用,①符合題意;材料強調了浦東經過30年發展進入了新時代,②符合題意;材料強調了改革開放的作用,③符合題意;材料沒有涉及中國與世界的關系,④與題意不符。11.在中國共產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新時代”一詞出現了近40次。對“新時代”理解正確的是( )①這是一個中國已經跨越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時代 ②進入新時代,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斷發展,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 ④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踏上偉大的社會主義革命的新征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故①表述錯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踏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④表述錯誤。②③正確切題。故選C。12.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將馬克思列寧主義關于過渡時期的理論在中國進一步具體化了,形成了中國化的過渡時期理論,為中國社會主義改造提供了行動指南。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 )①是社會主義建設和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路線 ②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是黨的基本路線 ③體現了解放生產力與發展生產力的有機統一 ④體現了變革生產關系與發展生產力的有機統一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解析:D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吹響了改革開放的號角,②錯誤。社會主義過渡時期是指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完成。答題卡(請同學們把答案寫在答題卡內)題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答案二、非選擇題13.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0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五年來,天津持續擴大對外開放,天津自貿試驗區勇闖改革“深水區”,從“試驗田”到“豐產田”。截至2019年年底,我市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2.96萬家,合同外資累計達3441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1818.8億美元。第四屆世界智能大會上,美國、德國、比利時、日本等8個國家和地區的17個外資項目通過“云簽約”的方式落戶天津,促進我市對外開放向著更高質量發展。改革開放使天津更加強起來,請回答天津不斷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向更高質量發展的理由?答案解析:此設問主要是在考核教材的改革開放的原因。因為教材主要涉及改革開放的意義。且主要從“三個有利于”的角度回答的,但是要把“天津”與改革開放的意義結合起來。答案:1.天津的改革開放,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增強了天津社會發展活力。2.天津改革開放激發了天津廣大人民群眾的創造性,使天津人民生活顯著改善。3.天津的改革開放使天津的綜合實力,地位顯著提高。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