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2.2細胞(二)顯微鏡導學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顯微鏡的結構是怎樣的?如何使用顯微鏡觀察物體?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由什么決定?4、從顯微鏡觀察到像與物體有什么關系。【預習范圍】—————【自主預習】—————一、細胞的發現1、人類很早就開始對植物和動物進行觀察和研究。2、顯微鏡的發明為細胞發現提供了條件。二、認識顯微鏡—————【自主預習】—————1、認識顯微鏡的結構:(見P41圖2-10)————【突破點撥】————1反光鏡如何使用?2準焦螺旋與物鏡升降的關系?3顯微鏡的放大倍數由什么決定? ——————【沙場練兵】————1、①是 ,②是 ,用于放大物像。2、③是 ④是 ,兩者用于調節視野亮度。在 下方的遮光器上有大小不一的圓孔,稱 ,若使暗視野變亮些,③用 (填“大”或“小”)光圈,④用 面鏡(填“平”或“凹”);若使亮視野變暗些,③用 光圈,④用 面鏡。3、⑤是 ,⑥是 ,兩者用于調焦,使用時先 后 (填序號)。旋轉⑤時,鏡筒升降范圍較 ,旋轉⑥時,鏡筒的升降范圍較 (填“大”或“小”)三、顯微鏡的使用-----------------------------------------【自主預習】------------------------------------------安放取鏡:左手托鏡座,右手握鏡臂,輕拿輕放。放置:靠光源,靠體前略偏 (填“左”或“右”),鏡筒在 ,鏡臂在 (填“前”或“后”)。對光轉動物鏡轉換器,讓 倍物鏡正對通光孔。轉動遮光器,讓較大光圈對準通光孔。用 眼通過目鏡觀察, 眼必須張開,直到調節反光鏡看到一個明亮的圓形。放片將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兩端用壓片夾壓住。調焦①眼睛從側面盯住 鏡,向 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 ,物鏡靠近載玻片時,注意不要讓物鏡碰到載玻片。②用左眼能過目鏡觀察,右眼張開,慢慢向 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 ,③看到物像時停止調節 焦螺旋,輕微來回轉動 準焦螺旋,直到像清晰。注意如果視野中有異物,應用擦鏡紙擦凈目鏡或物鏡鏡頭,觀察時視野高度要合適。鏡筒的升降口訣:先粗后細,向前降,向后升。放片、調焦口訣:先壓片,盯物鏡,降下物鏡再觀察,向后旋,鏡筒升,看見物像再調細。-----------------------------------------【突破點撥】------------------------------------------1、物與像的關系(左右相反,上下對調)實驗中我們觀察了寫有字母“e”的裝片,你在顯微鏡中觀察到的像是怎樣的?2、高倍鏡與低倍鏡(高倍鏡視野小,低倍鏡視野小)右圖是同一裝片在物鏡A和物鏡B下觀察到的物像:a.物鏡A與B,哪一個是高倍鏡?b.在尋找視野中物像時,你會選用哪個?c.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視野會變亮還是變暗呢?3、觀察顯微鏡時,裝片移動將引起物像移動。(裝片與物像移動方向相反)a.當裝片向右移時,物像向 移;當裝片向上移時,物像向 移。b.如果要把位于視野右上角的物體移到視野中央,應將裝片往 移動。(提示:像在哪,裝片就往哪移)-----------------------------------------【沙場練兵】------------------------------------------1、如果在玻片上寫一個“上”字,在顯微鏡下看到的圖象是__________。2、下圖是顯微鏡觀察某生物裝片時的視野,若使視野甲轉變成乙,則移動裝片時,應向哪個方向移動裝片才能達到這個要求( )A、右上方 B、左上方C、左下方 D、右下方使3、用顯微鏡觀察臨時裝片時,轉動粗準焦螺旋使筒下降,此時眼睛應注視著( ) A、目鏡 B、物鏡 C、反光鏡 D、鏡筒4、用顯微鏡觀察裝片時,如果光線較弱,應使用反光鏡的 對著光源。若光線較強,應使用反光鏡的 對著光源。5、有一臺光學顯微鏡,它的兩個目鏡分別標有5×、10×;兩個物鏡分別標有45×、75×,那么這臺顯微鏡的最高放大倍數是 ,最低放大倍數 。【課堂鞏固】1、在用顯微鏡觀察細胞結構裝片時,為使視野內看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用下列哪組鏡頭( )A.目鏡5×、物鏡10× B. 目鏡10×、物鏡10× C.目鏡5×、物鏡40× D.目鏡15×、物鏡40× 2、若要使位于視野右上角的圖象移至視野中央,玻片應移向( )A.右上角 B.右下角 C.左上角 D.左下角3、水和無機鹽可以進入細胞,而有害的物質不能進入細胞,這主要是由于( ) A.細胞壁的全透性 B.細胞壁的保護功能C.細胞核的傳種接代作用 D.細胞膜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4、調焦和物鏡升降的關系:向前轉動準焦螺旋,物鏡會 ,向后轉動會 。5、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觀察物象,最好使用( )A、低倍物鏡、較小光圈、平面反光鏡;B、高倍物鏡、較小光圈、凹面反光鏡;C、低倍物鏡、較大光圈、凹面反光鏡;D、高倍物鏡、較大光圈、平面反光鏡;6、用油性筆在載玻片上寫了小小的“F”,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你看到的形狀是( )A、 B、 C、 D、7、用顯微鏡觀察可以發現,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呈長方形,番茄果肉細胞近似球形,這種細胞不同形態的維持,主要依賴于下列哪種結構( )A、細胞膜 B、細胞壁 C、細胞質 D、細胞核8、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先用低倍鏡觀察,后高倍鏡觀察,這時觀察到的表皮細胞數目和大小如何變化?( )A、細胞數目變少,細胞變大;B、細胞數目變少,細胞變小;C、細胞數目變多,細胞變大;D、細胞數目變多,細胞變小;9、用高倍鏡觀察的操作順序是 ( )1、轉動轉換器使高倍物鏡對準通光孔2、在低倍鏡下把要放大觀察的部分移到視野中心3、慢慢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慢慢上升 4、輕微來回轉動細準焦螺旋A、2341 B、1243 C、2143 D、231410、在使用低倍鏡觀察頭發直徑時,發現視野內頭發粗細大約為3.0厘米,如果你用的目鏡是10倍,物鏡是40倍,那么你的頭發實際直徑大約為( )A、7.5微米 C、75微米 B、750微米 D、300微米11、顯微鏡觀察時,若要使目標向右上方移動,就要將玻片怎么移 ( ) A.右上方移動 B.右下方移動 C.左上方移動 D.左下放移動12、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時,發現視野偏暗。下列三項措施中。能起到增加視野亮度作用的是( )①增大光圈 ②減小光圈 ③換用倍數較大的目鏡 A.① 8.② C.①③ D.②③13、小明用顯微鏡觀察不經染色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在視野中能清晰地看到細胞壁和細胞核,但看不清液泡。下列措施能幫助小明看清液泡的是( ) ①將反光鏡由平面鏡改用凹面鏡 ②將反光鏡由凹面鏡改用平面鏡③增大光圈,增加通光量 ④減小光圈,減少通光量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4、如圖是顯微鏡下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裝片過程中的兩個視野,從視野甲到視野乙的操作順序正確的是(A)移動裝片,轉動粗準焦螺旋 (B)轉動轉換器,轉動細準焦螺旋 (C)移動裝片,轉動轉換器,轉動細準焦螺旋(D)調節光圈,轉動轉換器,轉動粗準焦螺旋15、觀察玻片標本時,若視野的上方較暗下方較亮,應調節那一部位?( ) A目鏡 B物鏡 C光圈 D反光鏡16、下面是有關顯微鏡的幾個操作步聚,圖甲是在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物像,要將圖甲轉換成圖乙,下列操作次序正確的是( )①轉動粗準焦螺旋 ②轉動細準焦螺旋 ③調節光圈 ④轉動轉換器 ⑤移動載玻片A ①②③④ B ④③②⑤ C ⑤④③② D④⑤①③17、使用顯微鏡的低倍鏡觀察玻片時,在視野中發現一個黑點,當移動玻片時,小黑點不動;轉動目鏡時小黑點仍在原處、對這種現象最可能的解釋是--------( )A、光圈太小 B、目鏡不干凈 C、反光鏡不干凈 D、物鏡不干凈18、如右圖所示,1、2為物鏡長度;3、4為目鏡長度;5、6為觀察時物鏡與標本切片距離大小。欲獲得最大倍數的觀察效果,其正確的組合是( )A 1、3、5 B 2、4、6 C 2、3、5 D 2、4、519、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裝片時,如果目鏡不變,而物鏡由“10×”轉向“40×”,這時視野內細胞大小和數目變化正確的是( ) A. 變大、變多 B. 變小、變多 C. 變大、變少 D. 變小、變少20、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上升,轉動細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B.調節反光鏡對光,光線較強時用凹面鏡,光線較弱時用平面鏡C.觀察微小結構時,應先使用低倍鏡,再使用高倍鏡D.物像的放大倍數 = 物鏡的放大倍數 + 目鏡的放大倍數21、某同學用顯微鏡觀察水中微小生物,圖甲表示顯微鏡視野中微生物游走方向,為了不使該微生物從視野中消失,則載玻片移動的方向是圖乙中的------------------------------------------( )A.A方向 B.B方向 C.C方向 D.D方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