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科學(xué)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實驗報告實驗十六:觀察溫度不同的水相互接觸后的溫度變化實驗材料:試管、燒杯實驗方法:1、取一定量20℃左右的涼水裝在試管中。2、取一只大燒杯,倒入三分之二杯60℃左右的熱水,然后將盛有涼水的試管下端浸入熱水中。3、用兩支溫度計分別測量試管中的涼水和燒杯中的熱水的溫度變化情況,每間隔一定時間記錄讀數(shù)。涼水的溫度逐漸上升,熱水的溫度逐漸下降,最后二者趨于接近。實驗結(jié)論:溫度不同的物體相互接觸時,熱量會從高溫物體傳向低溫物體,導(dǎo)致高溫物體溫度下降,低溫物體溫度升高,直至兩個物體溫度相同。實驗十七::觀察熱在金屬條中的傳遞實驗材料:金屬條、蠟(感溫油墨)、方座支架、實驗方法:1、在一根金屬條表面均勻涂上蠟(或感溫油墨),然后將金屬條固定在支架2、用火加熱金屬條的中部,觀察金屬條上蠟(或感溫油墨)的變化。3、金屬條中部的蠟先開始熔化(感溫油墨顏色變淺),過了一會兒,金屬條兩端的蠟同時熔化(感溫油墨顏色同時變淺)。實驗結(jié)論:酒精燈火焰的熱先傳到金屬條中部,熱再沿著金屬條向兩端傳遞。這說明熱從較熱的一端逐步傳遞到較冷的一端。4、觀察熱在金屬圓片中的傳遞實驗十七:觀察熱在金屬圓片中的傳遞實驗材料:金屬圓片、蠟(感溫油墨)、方座支架實驗方法:1、在涂有蠟(或感溫油墨)的金屬圓片邊緣的一個點上加熱,觀察蠟(或感溫油墨)的變化情況,推測熱在金屬圓片中是怎樣傳遞的。2、在涂有蠟(或感溫油墨)的金屬圓片的中心加熱,觀察蠟(或感溫油墨)的變化情況,推測熱在金屬圓片中是怎樣傳遞的。3、在邊緣加熱:蠟從加熱處開始熔化,熱從加熱處向四周傳遞;在中心加熱:蠟從中心開始熔化,熱從中心向四周傳遞。實驗結(jié)論:熱在金屬圓片中是從較熱的部位傳遞到較冷的部位。實驗十八:比較不同材料的導(dǎo)熱性能實驗材料:木勺、塑料勺、金屬勺、杯子●實驗方法:1、準(zhǔn)備相同大小的木勺、 塑料勺、金屬勺,在三種勺子的勺柄中段涂上蠟(或感溫油墨),晾干。2、在燒杯中加入約100毫升開水,將三種不同材質(zhì)勺子的勺部同時浸入熱水中,觀察勺柄上蠟(或感溫油墨)的變化。3、實驗現(xiàn)象:金屬勺勺柄上的蠟熔化最快,塑料勺次之,木勺最慢。實驗結(jié)論:不同材料制成的物體,導(dǎo)熱性能 不同。金屬勺傳熱最快,塑料勺次之,木勺最慢。實驗十九:比較銅、鋁、鐵傳熱的快慢實驗材料:三根粗細(xì)、長短相同的銅、鋁、鐵棒、蠟(或感溫油墨)、酒精燈實驗方法:1、準(zhǔn)備三根粗細(xì)、長短相同的銅、鋁、鐵棒,分別涂上蠟(或感溫油墨),晾干。2、用酒精燈加熱三根金屬棒,觀察蠟(或感溫油墨)的變化。3、實驗現(xiàn)象:銅棒上的蠟熔化最快,鋁次之,鐵最慢。實驗結(jié)論:鋼傳熱最快,鋁次之,鐵最慢。實驗二十:怎樣使杯中的熱水涼得慢些實驗材料:1、五個杯子的保溫方法如下圖所示,將五個杯子放置在同一張桌子上。2、同時在五個杯子中加入相同溫度、等量的熱水。3、同時測量、記錄各個杯子里水的初始溫度。4、10分鐘后再次同時測量各個杯子里水的溫度,并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結(jié)論:無蓋的杯子保溫效果最差,杯子加蓋并嵌入泡沫塑料中的方法保溫效果最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