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1我國法治建設的歷程學習目標 核心素養 重點難點1.通過查閱歷史資料了解中華法系的相關內容,感悟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的貢獻。 2.了解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闡釋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增強法治意識和政治認同。 政治認同:堅持依法治國,認同我國法治發展的成就。 科學精神:辯證分析我國法治發展的曲折歷程。 法治意識:繼續推動依法治國進程。 1.教學重點:了解馬克思主義 法律思想的意義、具體觀點。 2.教學難點:法律的產生和作用,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一、我國法律發展的歷史1.法律的產生、性質和作用(1)產生:法律是人類社會發展到________的產物。(2)性質:法律體現著統治階級的意志,是實現國家職能的工具。(3)作用:法律既維護________秩序,也保障正常的社會生活。2.法律發展的歷史(1)在古代社會:法律確認和保護人剝削人的等級制度,特權階層常常凌駕于法律之上。(2)近代以來:法律的地位和權威不斷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漸成為現實,法治代替了_______,成為一種全新的_______方式。3.中華法系(1)含義中華法系,是以儒家思想為理論基礎、在中國古代法律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法律文明,它強調法律與倫理道德的統一,代表性法典為《唐律疏議》(2)形成①春秋戰國時期,我國開始制定________法,并通過鑄刑鼎、書竹簡等方式發布法律。②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政治生活的________思想,強調禮法結合。③唐朝時期,我國形成了較為完備的封建法典,并為以后歷代封建王朝所傳承和發展。(3)重要性中華法系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法律文明,古老的中國為人類法治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4.近代中國的嘗試1840年鴉片戰爭后,中國逐漸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一些仁人志士試圖將近代西方國家的法治模式移植到中國,但最終失敗。①一定歷史階段②公共管理③人治④國家治理⑤成文⑥主導二、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1.法的產生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________和_____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2.法的本質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________和共同意志。3.法的決定因素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________決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指與人類生存相關的地理環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生產方式________, 是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也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4.法的類型①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四種歷史類型的法,即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②我國當代的法是________。5.法的特點(1)法是維持________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①法反映并調整一定 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②在我國,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國家、集體和個人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統-一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既平等地享有權利,也平等地________。(2)法是由國家制定或________的社會規范。制定和________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①制定:指國家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通過相應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修改和廢止各種規范性文件以確立規則的活動。②認可:指國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存在的某種行為規則以法律效力的活動。(3)法是由________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在任何國家,違反法律規定的行為都將由專門國家機關依照法定程序追究行為人的法律責任,責任人將受到法律的制裁。(4)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________①法的政治職能: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②法的社會職能:指法管理一定社會________的作用。③法所具有的這兩種職能體現在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各領域中。⑦階級⑧國家⑨根本利益⑩社會 物質生活條件 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對立統一 社會主義法 社會秩序 履行義務 ⑥認可 國家強制力 社會職能 公共事務三、新中國法治建設的成就1.新中國的法治建設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________和________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的。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 主張、理念,也是中國人民的實踐。2.在黨的領導下,新中國法治建設的巨大成就(1)形成了以________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①在現行憲法基礎上,制定并完善了一大批法律、法規,法律體系日趨完備,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方面實現了有法可依。②立法的________、民主化水平和________斷提高,法律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公民權利、確保國家權力正確行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斷提高①通過建立健全科學完備的________和________體制,保證了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行使權力、履行職責。②行政機關不斷簡政放權、優化服務,嚴格規范文明執法,法治政府建設不斷推進。③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依法________行使審判權、檢察權,堅持以________為依據、以________為準繩,堅持公民在________一律平等,維護和實現司法公正和權威。(3)人權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①在通過經濟社會發展改善人民的生存權和________的同時,國家高度重視通過憲法和法律保障公民的________和________,我國將人權保障貫穿法治建設的各個環節,使人權法治保障達到了新的高度。②事實表明,中國人民享有越來越廣泛、越來越充分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權利。1. 國情 社會制度 憲法 科學化 立法質量 行政執法 司法 獨立 事實 法律 法律面前 發展權 基本權利 自由【重點01】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馬克思主義法律思想產生、本質、內容、類型、作用、創制、實施和職能法的產生 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隨著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的出現而逐步產生的法的本質 在階級社會中,法反映的是該社會中在經濟上、政治上居于統治地位的階級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法的內容 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指與人類生存相關的地理環境、人口和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法的類型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四種歷史類型的法,即奴隸制法、封建制法、資本主義法和社會主義法法的作用 法是維持社會秩序、 調整社會關系的一種社會規范。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法確認、保護和發展有利于統治階級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法的創制 法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社會規范。制定和認可是國家創制法律規范的兩種基本形式。制定,是指國家根據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通過相應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修改和廢止各種規范性文件以確立規則的活動。認可,是指國家以一定形式賦予在社會生活中已經存在的某種行為規則以法律效力的活動法的實施 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社會規范法的職能 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職能,又具有社會職能。法的政治職能是指法維護一定階級統治的作用。法的社會職能是指法管理一定社會公共事務的作用【重點02】我國社會主義法正確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法的概念和作用我國社會主義法 具體表現制定和 實施主體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由國家制定并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本質 我國社會主義法體現了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它是由我國的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所決定的內容 我國社會主義法用規定法律上的權利和義務的方式,確認、保護和發展社會主義的社會關系和社會秩序作用 我國社會主義法是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和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保障1.中國共產黨和我國社會主義法的關系全面依法治國這件大事能不能辦好,最關鍵的是方向是不是正確、政治保證是不是堅強有力。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正確認識把握黨和法的關系。這是一個根本問題,處理得好,則法治興、黨興、國家興;處理得不好,則法治衰、黨衰、國家衰。在我國,法是黨的主張和人民意愿的統一體現,黨領導人民制定憲法法律,黨領導人民實施憲法法律,黨自身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這就是黨的領導力量的體現。黨和法、黨的領導和依法治國是高度統一的。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既是加強黨的領導的應有之義,也是法治建設的重要任務。要進一步健全黨領導全面依法治國的制度和工作機制,繼續推進黨的領導制度化、法治化,把黨的領導貫徹到全面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方面,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從嚴治黨提供長期穩定的法治保障。2. 禮法結合禮法結合,是指傳統的倫理道德規范與法律規范完全融為一體,法律的評判標準與道德的評判標準完全一致。這是中國古代法律文化最基本的特點。一、選擇題1.一位哲人曾說過“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銅表上,而是銘刻在公民的內心里。”這一名言說明A.社會生活中必須有法律 B.公民樹立法治觀念的重要性C.重要的法律由國家制定 D.公民都會自覺接受法律2.從馬克思主義關于法的觀點來看,法的本質具體表現在①法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是隨著公有制國家的出現而產生的②生產方式是法產生、存在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③法所反映的統治階級意志的內容最終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④經濟以外的其他社會因素對法的產生和發展也有一定的影響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3.學生劉某出于好奇,撥打電話“119”謊稱學校失火。當消防隊員開著消防車到達學校后,才發現是劉某在說謊。后來公安機關依法追究了劉某的法律責任。案例說明A.法律維護人們的合法權益B.我們要依法辦事,遵守各種法律法規C.人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辦事D.我們要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4.社會規范是調整人與人之間社會關系的行為規則。主要包括法律規范、道德規范、宗教規范、政策規范、社團規范等。法律規范與其他社會規范相比,在主要內容方面的區別是A.法在國家治理中既執行政治職能,又執行社會職能B.法反映并調整一定的社會關系,用規定權利和義務的方式規范人們的行為C.法是相應的國家機關按照法定程序制訂、修改和廢止的規范性文件D.法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具有普遍約束力5.在包頭至大連的K56次列車上,旅客劉某不僅霸占他人座位、拒絕讓座,還謾罵乘警,危害了公共安全。乘警在對其多次警告無果后,將其強制帶離現場。最終劉某被依法行政拘留。這一案例警示我們(①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違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價②“霸座”行為必受刑事處罰③我們要珍視自由,依法行使權利④有邊界就有秩序,守底線才能享受自由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將尊重和保障人權置于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更加突出的位置,開啟了中國人權法治化建設的新時代。保障人權需要①完善立法體制,保障落實公民立法權益②深入推進依法行政,讓行政權力運行更加規范③加強法治建設,為人權提供法律保障④法治社會建設向縱深發展,提高政府執法能力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7.法治,是這個時代的共識。面對侮辱烈士名譽事件,鼓勵“罵回去”的少了,呼吁為英雄烈士人格利益權立法的人多了:看到因延誤而大鬧機場者少了,認可“黑名單”制度者多了。這體現了()①公眾法治意識在穩步提升 ②公民都能自覺守法了③法治意識呵護社會文明 ④信奉法治者越來越多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8.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下列古語能體現依法治國的是①為平直必以準繩 ②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③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④唯奉三尺之律,以繩四海之人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再次高漲的“憲法熱”背后,意味著國民法治意識的提高和我國依法治國的重大進步。設立國家憲法日有利于①確保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 ②弘揚憲法精神,增強法治意識③確立憲法的根本法地位 ④全面推動依法治國方略的實施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0.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在法治理論和法治實踐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這些成就集中表現為①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等不斷發展②建立了完備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③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的統一④全面實施依法行政,深化司法體制改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當前我國正處于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更加需要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的領導。成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黨對全面依法治國集中統一領導的需要;是研究解決依法治國重大事項重大問題、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的需要;是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法治保障的需要。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更加需要依靠法治 (12分)參考答案與解析單選題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B B C B D C D D非選擇題答:①法治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②一國的法治總是由該國的國情和社會制度所決定并與其相適應。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是中國人民的主張、理念和實踐。③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依靠法治,有利于依法解決重大事項重大問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和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建設,為推動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提供法治保障,不斷推進各項工作的法治化。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