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 全面依法治國第八課 法治中國建設第二框 法治政府一、教學目標:1.理解法治政府的內涵。2.明確建設法治政府的意義。3.說明建設法治政府的措施和要求。4.建設法治政府不是減少政府職能。二、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認同法治政府的標準及建設法治政府的措施。科學精神:用辯證思維與歷史思維獨立思考,以建設性批判的態度,回應社會轉型的復雜變化,有所作為。法治意識:以維護公平正義和法律尊嚴的自覺行動,投身于法治中國建設。公共參與:能夠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復雜情境問題,回應各種指向公共機構的質疑,解釋公民在公共參與過程中與各領域、各層面公共機構的相互作用,闡述公民有序參與的意義與價值。1.教學重點:法治政府的內涵及要求;建設法治政府的內涵及要求。2.教學難點:法治政府的內涵及要求;建設法治政府的內涵及要求。1課時一、法治政府的內涵1.要求:政府職能依法全面履行; 制度體系完備;行政決策 ;憲法法律嚴格公正實施;行政權力規范透明運行; 切實有效保障; 能力普遍提高。2.內涵:法治政府就是職能科學、 、 、公開公正、 、的政府。(1)職能科學:①明確職責:政府不能 ,也不能該管的不管。②科學配置:政府部門之間、上下級政府之間關系的配置必須 。③基本職能: 、市場監管、 、公共服務、 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須承擔的基本職能。(2)權責法定:①必要性:如果政府權力沒有嚴格的法律界定,就會出現權力行使的 等現象。②要求:需要完善行政組織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進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3)執法嚴明:①要求:執法嚴明重在 、 、違法必究,要求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從事執法活動。②意義:只有執法嚴明,才能保證政府 ,服務社會公眾,確保憲法和法律的實施。(4)公開公正:①要求:全面推進 ,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公正執法要求將 作為政務誠信的基本準則,將其貫徹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②意義:通過公開公正執法,能夠增強政府 ,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5)廉潔高效:①廉潔:政府必須清廉,不得利用 謀求私人或團體利益。②高效:政府必須高效運行,通過優化流程、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不斷提高。(6)守法誠信:①守法:政府要帶頭 ,嚴格依法辦事。②誠信:做到 ,不能朝令夕改、言而無信。要建立健全 機制,準確記錄并客觀評價各級人民政府和公務員對職權范圍內行政事項以及行政服務質量承諾、期限承諾和保障承諾的履行情況。二、建設法治政府1.總體要求:(1)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 軌道,讓政府用 思維和 方式履行職責,確保行政權在 框架內運行。(2)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堅持有法必依、 、違法必究,嚴格規范 ,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2.具體措施:(1)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2)完善 體系。(3)推進行政決策 。(4)堅持 執法。(5)強化對行政權力的 。(6)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員的 和依法行政能力。3.重大意義:(1)能夠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權力,積極履行職責,提高 ,實現善政。(2)能夠更好地促進政府和公民、社會組織的溝通,形成 的新型關系。1.我國正在建設法治政府,因此我國政府是全能的政府。( )2.總攬全局、協調各方是法治政府必須承擔的基本職能。( )3.行政人員擁有自由裁量權,政府權力可以隨情況行使。( )4.執法嚴明重在程序正當、權責統一、有權必有責,要求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從事執法活動。( )5.公正執法,要求將誠實守信作為政務誠信的基本準則,將其貫徹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 )6.通過依法執政,能夠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 )7.只要不利用公權力謀求個人利益,就不違背廉潔政府的要求。( )8.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是建立守法誠信的政府的要求。( )9.建設法治政府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黨紀軌道。( )10.建設法治政府必然消除不依法行政現象。( )探究一 公開公正的政府互動探究某市發生了一起豪車撞人事件,“百萬豪車”“農村打工者”等信息迅速引起輿論熱炒,將當地交警推上了風口浪尖。當地政府堅持事件處理與新聞發布同步安排、同步推進、及時回應,連續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事件的細節,及時解答社會公眾和新聞媒體的疑慮。結合上述案例,討論政府應如何樹立和維護公信力。解惑提高1.提高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性政府公信力直接影響政府的權威和形象。政府公信力高,就會在人民群眾中樹立起良好形象,贏得人民群眾的信任和支持,各項政策措施就能落到實處;反之,就會削弱人民群眾對政府的信任和支持,相關政策措施就難以貫徹實施。不僅如此,政府公信力在整個社會誠信體系建設中具有重要作用,是社會各領域誠信建設的最終保障,直接關系到社會誠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既是誠信建設的執行者,又是誠信建設的裁判員,具有示范和導向作用。近年來,各級政府大力提高公信力,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有的地區、有的領域還存在損害政府公信力的現象。比如,有的部門一套班子一個思路,朝令夕改,政策缺乏連續性、穩定性;有的地方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陽奉陰違;有的政府工作人員有法不依、執法不嚴,不關心群眾安危冷暖;等等。這些都對政府公信力造成了損害。因此,提高政府公信力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2.提高政府公信力的路徑第一,政策制定應體現科學性和連續性。通過各種渠道聽取群眾意見,拓寬人民群眾參與決策的渠道,努力提高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政策制定好就要堅持貫徹下去,一屆接著一屆干,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提高群眾對政府和政策的信任度。第二,政策執行應體現權威性和實效性。政府職能主要通過政策措施來實現,把政策措施執行好是政府效能的根本體現。但在有些情況下,政策執行受個人因素影響,隨意性太大,這就破壞了政策的權威性和實效性,進而損害政府公信力。因此,提高政府公信力,必須把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第三,政策效力應體現人民性和持久性。各級政府應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理念,特別是在復雜形勢面前,政府工作人員應拋開自身利益、超越個別利益,公平公正解決好矛盾和問題,在群眾中樹立良好形象,進而提高公信力。議題二 建設法治政府互動探究城管與攤販的矛盾如何破解,這是長期困擾城市管理執法的一個突出問題。尤其是當新鮮瓜果上市之時,“貓鼠游戲”就會在一些城市上演。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橘子成熟的季節,某市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繪制了一幅特殊的“地圖”。工作人員全面搜集了本地橘農的橘子品種、產量以及上市時段等信息,通過市民網絡投票設置了15個橘子疏導點,繪制成“橘子地圖”。這些疏導點基本上分布在種植地附近,或者靠近菜市場、農貿集市,橘農可以在這里放心地大聲吆喝做生意。“橘子地圖”上還標注了采摘信息,有興趣的市民可以根據“橘子地圖”直奔目的地采摘購買。分析“橘子地圖”體現的執法智慧。解惑提高 在新時代奮力實現法治政府建設新突破1.切實加強黨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領導。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最根本保證,必須堅持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發揮各級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把黨的領導貫徹到法治政府建設各方面。2.進一步深化法治政府建設頂層設計。《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實施以來,對指導、推動我國法治政府建設發揮了重大作用。要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對法治政府建設的重大部署,適應深化依法治國實踐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著手研究起草2020年后推進法治政府建設新的規劃綱要,以更加明確的標準、更加嚴格的要求、更加有力的舉措,為建設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法治政府制定新的綱領性文件。3.統籌打出更多更有力的法治政府建設“組合拳”。當前,要著力抓好全面實行重大行政決策合法性審查和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三項制度”,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切實加強法規規章、規范性文件清理和備案審查,大力推進相對集中復議權的行政復議體制改革,扎實開展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活動等各項重點工作。4.壓緊壓實法治政府建設責任。法治政府建設要取得實效,必須緊緊抓住各級領導干部特別是黨政主要負責人這個“關鍵少數”,嚴格執行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強化考核評價和督促檢查,逐層傳導壓力、層層落實責任。1.某市舉行市政府任命的國家工作人員向憲法宣誓儀式。市長監誓并講話,勉勵大家牢記誓詞諾言,不忘初心使命,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履行職責,為城市發展作出應有貢獻。這有利于( )①提高國家工作人員依法行政意識②政府依法行政,防止行政權力缺失和濫用③加強廉政建設,增強公職人員的憲法觀念④加快推進政府職能轉變,提高行政效率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某省在建設服務型政府過程中,對公共服務“做加法”,對增加辦事門檻和費用負擔的中介服務“做減法”。截至2017年1月,“公共服務清單”新增2505個服務項目,增幅135%;“中介服務清單”取消或規范147個項目,精簡比例達43%。兩個清單的形成和公布,意義在于( )①減少政府財政支出,降低公共管理成本 ②拓展政府的基本職能,健全公共服務體系③明確政府服務內容,提高公共管理水平 ④方便社會監督,防止政府的缺位和權利濫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近年,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已經減少1000多項,“建設服務型政府”被寫進了十九大報告。一項項改革措施,不僅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獲得感,還大幅優化了國內營商環境。此舉的政治意義在于( )①降低交易風險和交易成本,推動經濟社會發展②轉變政府職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③促進公民對決策的理解,推動決策的實施④深化簡政放權,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國務院出臺的《重大行政決策程序暫行條例》明確了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定為必經程序,規定了重大行政決策未經法定程序不得隨意 變更或者停止執行,要求建立重大行政決策過程 記錄和材料歸檔制度,并對嚴重失誤的決策進行 倒查追責。 上述規定旨在( )①確保決策程序正當和責任明確②促使行政機關克服懶政怠政現象③推進行政決策的民主化和法治化④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某市積極推進行政審批做減法、讓權力瘦身的改革,開通了行政審批網上服務大廳,企業和個人可以通過“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辦理行政審批、投資服務和在線咨詢,同時查詢相關部門事項辦理進度。這說明( )①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②政府對市場的監管力度在降低 ③政府更好地為人民提供服務 ④政府轉變職能,落實簡政放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行政訴訟法》將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限制競爭的,違法集資、攤派費用的,沒有依法支付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等行政行為納入了行政訴訟受理范圍。該修改( )①拓寬了公民民主參與的渠道 ②進一步規范了政府權力行使 ③更好地保護了公民合法權益 ④進一步擴大了政府職能范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知識梳理】參考答案一、1.依法行政 科學民主合法 人民權益 依法行政 2.權責法定 執法嚴明廉潔高效 守法誠信 (1)①什么都管 ②科學合理 ③宏觀調控 社會管理 環境保護 (2)①錯位、缺位和越位 ②法定化 (3)①有法必依 執法必嚴 ②有效履行職能 (4)①政務公開 公平正義 ②公信力和執行力 (5)①公權力 ②行政效率和水平 (6)①遵守法律 ②誠實守信 守信踐諾二、1.(1)法治 法治 法治 法治框 (2)執法必嚴 公正文明執法 2.(2)依法行政制度 (3)科學化、民主化、法治化 (4嚴格規范公正文明 (5)制約和監督(6)法治思維 3.(1)行政服務水平 (2)互信互助【易錯提示】參考答案1.× 解析 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該管的不管,并不是全能的。2.× 解析 中國共產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3.× 解析 如果政府權力沒有嚴格的法律界定,就會出現權力行使的錯位、缺位和越位等現象。4.× 解析 執法嚴明重在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要求行政機關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從事執法活動。5.× 解析 公正執法,要求將公平正義作為政務誠信的基本準則,將其貫徹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6.× 解析 通過公開公正執法,能夠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7.× 解析 政府必須清廉,不得利用公權力謀求私人或團體利益。8.× 解析 守法誠信的政府要求建立健全守信踐諾機制。9.× 解析 建設法治政府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10.× 解析 建設法治政府有利于減少不依法行政行為。【探究學習】參考答案探究一 公開公正的政府答案提示: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公正執法,要求將公平正義作為政務誠信的基本準則,將其貫徹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的各個領域。通過公開公正執法,能夠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議題二 建設法治政府答案提示:建設法治政府,就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納入法治軌道,讓政府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履行職責,確保行政權在法治框架內運行。各級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堅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規范執法自由裁量權,加大關系群眾自身利益的重點領域執法力度。【自我檢測】參考答案1. C 2. D 3. D 4. B 5. D 6. C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