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 人民當家作主第六課 我國的基本政治制度第三框 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一、教學目標:1.明確基層群眾自治的含義,了解村委會和居委會。2.說明發展基層民主的原因。3.明確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4.辨析與評價:發展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的原因和要求。二、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跟進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動搖。科學精神:針對突發事件,理性澄清有關信息和觀點,回應各種不確定性,創造性地提出解決方案。法治意識:能夠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復雜情景問題,結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實踐,闡釋全面依法治國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意義。公共參與:能夠面對具有挑戰性的復雜情景問題,回應各種指向公共機構的質疑,解釋公民在公共參與過程中與各領域、各層面公共機構的相互作用,闡述公民有序參與的意義和價值。1.教學重點:委會、居委會的性質、職能、產生、意義;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2.教學難點:委會、居委會的性質、職能、產生、意義;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途徑。1課時一、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1.基層群眾自治含義:人民群眾在城鄉基層 領導下,在居住地范圍內,依托 ,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實行 、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村民委員會:(1)性質: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 。(2)職能:辦理本村的 和公益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維護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要求、意見和提出建議等。(3)成員的產生:由村民 產生,向 、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4)途徑:制定 或 ,是村民規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為,運用 的辦法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務的有效途徑。3.城市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居民委員會:(1)性質、職能、產生、居委會與居民會議的關系等與村委會相同。(2)居民參與自治的意義:極大調動了廣大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 ,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參與政治生活的 和能力。二、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1.發展基層民主的意義:(1)發展基層民主,保障人民群眾享有更多更切實的 ,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2)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 政治制度,擴大基層民主是社會主義民主 而深刻的實踐,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 工程。2.基層民主實踐:(1)民主選舉:村委會成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社區居委會選舉向更高比例的居民發展。(2)民主協商:本著有序參與的原則,基層民主協商在不同層次展開,貫穿于基層治理的。(3)民主決策:凡關系到村(居)民 的事項都由村(居)民以直接或間接參與的方式 作出決定。(4)民主管理:基層公共事務的管理屬于本村(區)全體村(居)民。依法制定 和,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5)民主監督:居委會和村委會都掌握一定的權力。村(居)民通過村(居)務公開、民主評議等方式加強 。1.人民群眾依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依法間接行使民主權利。( )2.村民(居民)委員會是我國的基層政權機關。( )3.基層群眾自治實行共同管理、共同教育、共同服務、共同監督。( )4.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黨支部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 )5.村民委員會成員由村黨員選舉產生,向村黨支部負責并報告工作。( )6.在農村,通過民主評議對村委會實行民主監督的職能,主要由村黨支部委員會承擔。( )7.居民委員會成員要向居委會黨支部負責并報告工作。( )8.在農村,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間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 )9.村民或居民合理表達意見和建議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 )10.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探究一 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互動探究有同學在社會實踐活動中拍到這樣一張照片:李家村的辦公樓掛著三塊牌子,分別是“中國共產黨李家村支部委員會”“李家村村民委員會”“李家村村務監督委員會”。圍繞這張照片,大家提出不少問題。它們都是層級相同的村級組織,是不是相互監督的關系 村務監督委員是不是要監督另外兩個組織的日常工作 三塊牌子掛在一起,說明組成人員是一樣的吧 村黨支部委員會和村委會是什么關系 它們管的事情是一樣的嗎 村委會是如何產生的 查找資料,為同學答疑解惑。解惑提高 我國的基層群眾自治組織與基層政權組織的關系(1)區別:我國的基層政權組織是指鄉鎮一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政府。我國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包括村民委員會、城市居委會和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等,它們不是國家機關,而是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組織形式。(2)聯系:一是指導與被指導的關系。我國的基層政權組織對村委會和居委會的工作給予指導、支持和幫助,但不得干預依法屬于村委會和居委會自治范圍內的事情。二是協助與被協助的關系。村委會和居委會協助基層政權組織開展工作。議題二 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互動探究某市舉行居民用自來水價格調整聽證會,引起當地群眾的普遍關注。有27位包括相關專家、經營方還有居民代表等相關利益方代表到場,還有一些群眾來到現場旁聽。在聽證會上大家積極發言。據此,有人認為,政府召開聽證會,允許公民建言獻策,就能實現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請你運用《政治與法治》的相關知識評析這一說法。解惑提高1.為什么要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 ①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是由我國的國家性質決定的。②人民民主是最廣泛、最真實、最管用的民主,創新民主形式,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③依法參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新要求。④能否有序的政治參與,決定著公民能否真正享受民主生活,這也是對公民政治素養的檢驗。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有利于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政治素養和參與政治生活的能力。⑤依法有序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有利于黨和國家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有利于改進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工作,有利于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2.有序和無序的政治參與的區別是什么 ①是否遵循憲法、法律、規則、程序參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②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③是否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1.“村民說事”,是某縣委探索推進基層協商民主建設、提高基層治理能力的創新機制。“村民說事”堅持以黨組織為核心引領,以“共商共信、共建共享”為遵循,融合了“說事、議事、辦事、評事”環節。“村民說事”制度對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積極作用表現在 ( )①發揮了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密切了基層組織和村民的聯系②搭建民意表達平臺,切實保障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和決策權③推進協商民主,落實基層管理和服務目標,促進基層政權建設④創新民意評價方式,加強基層民主監督,規范村級權力運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某社區讓外來務工人員參與到社區治理中,引導他們融入社區、管理社區。該社區共治議事會代表一半是本地居民,另一半則是外來務工人員。這一模式 ( )①改變了基層群眾自治的主體②尊重了外來務工人員的政治權利③創新了基層群眾自治組織形式④豐富了居民自治的具體實現形式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一塊屋場,幾條板凳,沒有主席臺,不用音箱話筒,無須講話稿,聊的是田頭村事,談的是致富之經。這是深受村民點贊的屋場會。貧困戶、村干部、駐村工作組等幾十人圍坐一起,傾聽百姓心聲,解讀扶貧政策,說實話,解決實際問題。屋場會 ( )①有利于增強服務意識,融洽干群關系,為群眾誠心辦實事②是黨的群眾路線的一種創新,有助于調動村民參與村務管理的熱情③實現了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形式的多樣化④是對鞏固基層政權的有益嘗試和探索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0年6月1日,某社區正式出臺《文明養狗公約》。在《文明養狗公約》出臺之前,居委會開門納諫,充分了解民情民意,在征集多方意見的基礎上達成了共識。該社區的做法 ( )①規范了基層政府行為,提高了決策的執行力②便于居民意見的表達,擴大了居民自治權利③激發了基層自治的活力,彰顯了民主管理的價值④體現了社區自治功能,有利于維護社區的公共利益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知識梳理】參考答案一、1.黨組織 基層群眾自治組織 自我管理 自我監督 2.(1)群眾性自治組織 (2)公共事務 (3)選舉 村民會議 (4)村民自治章程 村規民約 民主 3.(2)積極性 素質二、1.(1)民主權利 (2)基本 廣泛 基礎性 2.(1)直接選舉 (2)全過程(3)公共利益 集體 (4)自治章程 議事規則 (5)民主監督。【易錯提示】參考答案1.× 解析 人民群眾依托基層群眾自治組織,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2.× 解析村民(居民)委員會是我國的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不是我國的基層政權機關。3.× 解析基層群眾自治實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自我監督。4.× 解析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5.× 解析村民委員會成員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6.× 解析在農村,通過民主評議對村委會實行民主監督的職能,主要由村民會議承擔。7.× 解析居民委員會成員要向居民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8.× 解析在農村,村委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的產生采取村民直接選舉的辦法,實行無記名投票、公開計票,選舉結果當場公布。9.× 解析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議事規則,推動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層民主管理工作的關鍵。10.× 解析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層群眾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探究學習】參考答案探究一 我國基層群眾自治的組織形式答案提示:村黨支部與村委會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村民委員會是農村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其主要職能是辦理本村的公共事務和公共事業,調解民間糾紛,協助社會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見、要求和提出建議等。村民委員會成員由村民選舉產生,向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負責并報告工作。村黨支部是農村一切組織和全部工作的領導核心,在政治上對村委會實施領導,這是由黨的執政地位決定的。黨支部的主要職責是:組織制定本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對本村重大事項和重要問題作出決策建議,審議村委會及其他村級組織提交的重要事項和村集體較大支出請示等,然后根據法律和有關規定提交黨員大會(黨員代表會議)或村民大會(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由村委會或其他村級組織進行實施,并負責對實施過程及最終結果進行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議題二 人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的生動實踐答案提示:(1)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要遵循憲法、法律、規則和程序參與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依法享有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否則就會導致無序甚至混亂的局面。(2)民主決策是公民有序參與政治生活的途徑之一,公民有序政治參與的途徑還有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監督和民主管理等。政府召開聽證會,允許公民建言獻策,為公民參與民主決策提供了有效渠道,但無論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還是民主監督,都必須遵循憲法、法律、規則和程序的規定,依法享有政治權利,履行政治義務,正確處理權利和義務的關系。因此該觀點是片面的。【自我檢測】參考答案1. C 2. C 3. A 4.D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