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第6課時 觀察土壤【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知道土壤包含巖石風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顆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質、水和空氣等。科學探究目標1.能夠通過觀察實驗的方法了解土壤的組成成分。2.會用土壤沉積的方法觀察到土壤成分按顆粒大小分層。科學態度目標1.認識到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資源。2.認識到認真、細致的觀察、比較、記錄、描述是十分重要的。【教學重難點】重點:通過實驗觀察分析土壤有哪些物質組成,了解土壤成分。難點:進行沉積實驗,了解土壤成分。【教學準備】教師準備:教學課件。學生準備:新鮮土壤、干燥土壤、白紙、鑷子、盤子、牙簽、放大鏡、玻璃杯、攪拌棒、水。【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聚焦問題1.土壤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土壤中生長的植物。2.思考:說一說:土壤里面有什么呢?3.揭示課題:觀察土壤(板書)二、學單導學,自主實驗探索一: 觀察我們采集到的土壤1.肉眼觀察——放大鏡觀察——聞;注意提示用手衛生。2.學生活動,觀察采集到的土壤。3.全班研討:新鮮土壤中有什么?(板書記錄學生發現與學生猜測形成對比)探索二: 觀察干燥土壤1.提問:剛剛新鮮土壤中有這么多發現,你們覺得土壤中最多的是什么?(預設:小石子、沙子、黏土等)2.引出活動:原來土壤中有這么多的顆粒物,我們再來觀察一份干燥的土壤?看看這些顆粒物具體有什么不同。21教育網3.明確實驗方法與要求:(1)用鑷子挑出不同種類的顆粒物。(2)同類型的顆粒物數量不需要太多!(3)將你所挑出的顆粒物按照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4)用刻度尺來量一量這些顆粒物的大小。探索三:土壤沉積實驗1.提問:土壤中還有什么呢?如果把干燥的土壤倒入水中會怎樣?2.學生猜測。3.播放微課視頻,明確實驗方法。4.學生活動,完成記錄。5.放入水中后你有什么發現?出示土壤沉積實驗圖,讓學生觀察并交流。(分層,為什么會有分層,最上面的是什么?)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三、深入研討,建構認識1.根據觀察和實驗,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2.你對土壤有哪些新認識?四、拓展應用,深化認識觀察植物生長繁茂的地方,這里的土壤有什么特點?【板書設計】3.6 觀察土壤土壤顆粒:沙礫、沙、粉沙、黏土。還有空氣、礦物質、無機鹽等成分。【教學反思】在土壤的組成成分實驗中,水壤出現分層需要長時間的靜置,因此,課前就要完成,課上可用錄像呈現實驗過程,重在觀察結果。21cnjy.com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7張PPT)3.6 觀察土壤教科版 四年級下目 錄CATALOG01020304聚焦探索研討拓展Teaching AnlysisTeaching DesignTeaching ProcessTeaching Refletion聚焦土壤里面有什么土壤對我們人類非常重要,我們吃的許多食物都來自土壤中生長的植物。說一說:土壤里面有什么呢?探索一 觀察我們采集到的土壤注意用手衛生 !聞摸看扇聞小石子、沙、草根、動植物的殘體等探索一 觀察我們采集到的土壤取一勺新鮮的土壤觀察探索二 觀察干燥的土壤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簽把土壤顆粒分開,借助放大鏡仔細觀察實驗方法:1.挑出不同類型顆粒物。2.每種顆粒物數量1-2顆。3.從大到小排列。4.用尺來量一量直徑大約是幾毫米。探索二 觀察干燥的土壤由大到小:砂礫 → 沙 → 粉沙 → 黏土探索三 土壤沉積實驗播放視頻探索三 土壤沉積實驗把水倒進盛有土壤的玻璃杯中,用玻璃棒攪拌說一說:你觀察到了什么?探索三 土壤沉積實驗靜置一會以后,你有什么發現?黏土沙礫植物殘體氣泡(有空氣)沙粉沙研討 經過觀察,你認為土壤是由什么組成的?播放視頻研討 你對土壤有了哪些新認識?拓展 植物生長茂盛地方的土壤有什么特點呢?課堂練習1.動植物殘體在土壤中腐爛后,形成了( )。A.鹽分 B.黏土 C.腐殖質2.干土壤放入水中冒泡,說明土壤含有( )。A.空氣 B.黏土 C.腐殖質CA教科版四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巖石與土壤感謝您的觀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6土壤中有什么.mp4 3.6《觀察土壤》教案.doc 3.6《觀察土壤》課件.pptx 土壤沉積實驗.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