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年新蘇教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學生活動手冊答案第一單元 顯微鏡下的生命世界1.搭建生命體的“積木”畫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手背皮膚和洋蔥鱗片內表皮的樣子。它們的相同之處:都是由一個個小格子組成的。下面圖片中的細胞是什么形狀的 連一連。2.微小的生命體畫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水樣中生物的樣子。在下面生物中勾選出微生物。( √ )藍藻 ( √ )變形蟲 ( √ )病毒( √ )乳酸菌 ( √ )草履蟲 ( √ )紅細胞( )西瓜蟲 ( √ )大腸桿菌 ( √ )霉( )跳蚤 ( )苔蘚 ( √ )蘑菇科學閱讀。微生物無處不在攝影師將一滴海水在顯微鏡下放大25倍,事實的真相暴露了:這滴海水中竟然包含著蟹幼蟲、菌類、魚卵、浮游動物、硅藻,還有更多各種你想不到的生物。我們全身上下也都遍布著各種微生物,如皮膚上、口腔里、腸道里等。每個人身上有不同的氣味,就與他們身上的微生物有關。空氣中含有相當數量的微生物,主要是霉菌的孢子、細菌的芽孢和某些耐干燥的球菌,如葡萄球菌。這些微生物吸附在塵埃和小液滴上,隨氣流在空氣中傳播。土壤中微生物的種類較多,有放線菌、霉菌、藻類和原生動物等。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也很多,1克土壤中就有幾億到幾百億個。根據以上科學短文,寫出能夠發現微生物的地方: 海水 、 皮膚 、 口腔 、 腸道 、 空氣中的塵埃 、 空氣中的小液滴 、 土壤 。3.發霉與防霉畫出在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各種霉。探究物品發霉的條件。問題:饅頭在什么情況下容易發霉 假設:饅頭放置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容易發霉。實驗設計:序號 條件 實驗方法 實驗結果1 寒冷 潮濕 把裝有濕饅頭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不發霉2 溫暖 潮濕 把裝有濕饅頭片的塑料袋放在陽臺上 發霉3 寒冷 干燥 把裝有干饅頭片的塑料袋放在冰箱里 不發霉4 溫暖 干燥 把裝有干饅頭片的塑料袋放在陽臺上 不發霉實驗結論:饅頭在溫暖、潮濕的條件下容易發霉。4.微生物的“功”與“過”寫出你對微生物的了解。有“功”的事例:制作饅頭、面包、生產調味品有“過”的事例:導致感冒、導致食物變質有“功”也有“過”的事例:熟透的蘋果掉在地上,微生物就會分解蘋果,使蘋果變成腐殖質我認為:如果沒有微生物,世界將會垃圾成山,難以分解;植物難以存活和生長;動物難以生存;人類沒有食物,沒有某些藥品,等等。查資料,了解一些常見傳染性疾病的情況,完成下表。疾病 致病微生物 癥狀 傳播途徑 預防水痘 病毒 發燒,有紅疹 接觸患者, 吸入飛沫 注射疫苗流感 病毒 高燒,喉嚨痛 頭痛,咳嗽 接觸帶病毒的 物體,吸入飛沫 通風,洗手,體育鍛煉,保暖,接種疫苗麻疹 病毒 高燒,喉嚨痛, 咳嗽,眼皮腫脹 吸入飛沫 注射疫苗狂犬病 病毒 恐水,怕風,咽肌痙攣,呼吸困難 被動物咬傷 避免被患病動物 咬傷,接種疫苗食物中毒 各種細菌 腹瀉,腹痛, 嘔吐,昏迷 吃了帶細菌食物 不吃不潔的、 過期的食物流行性 腮腺炎 病毒 腮腺腫脹 接觸患者, 吸入飛沫 注射疫苗破傷風 細菌 下巴和頸部肌肉強直,痙攣,吞咽困難 破損的皮膚 注射疫苗結核病 細菌 全身乏力,發低燒,消瘦,流汗,咳嗽 呼吸道和消化道 注射疫苗第二單元 仿生5.生物的啟示研究蜂巢形狀的奧秘。蜂巢截面 形狀 壁長 /厘米 內切圓 直徑/厘米 4個密鋪后 有幾道壁 4個密鋪后壁的 總長度/厘米 抗壓能力 (書本數)正三角形 4.56 2.64 9 41.04 4正方形 3 3 12 36 3正六邊形 1.86 3.22 19 35.34 5我的結論:許多動物具有與生俱來的特殊本領,你認為可以從它們身上獲得什么啟示 進行哪些發明創造 禿鷲飛得高,能飛上 9000米的高空 發明飛機游泳冠軍旗魚的 時速高達113千米 發明火箭抹香鯨是潛水冠軍, 能潛入海洋2200米深處 發明潛水艇尖尾雨燕是飛行冠軍, 時速可達350千米 發明飛機6.蛋殼與薄殼結構科學閱讀。薄殼結構在自然界中,一些植物的種子外殼、動物的蛋殼和各種貝殼,都是天然的薄殼結構。它們用很少的材料獲得無比堅硬的外殼,以抵御外界的侵襲。以蛋殼為例,通常情況下,蛋殼厚度只有0.38毫米。這么薄的蛋殼,簡直不堪一擊。然而,蛋殼的形狀可以增大它的承受力,凸出向外的曲面能把壓力分散。特別是當它均勻受力時,抗壓性就更強了,遠不是看上去的那么脆弱。人類從蛋殼這樣的天然殼體中受到啟發,利用混凝土以及其他合金材料的可塑性,將各種形式的薄殼結構運用到大跨度的建筑中。這些薄殼結構的建筑能夠達到力學設計的基本要求——用料少,抗壓能力強。尋找生活中的薄殼結構建筑或物品,把它們的照片貼在下面,或把它們的樣子畫在下面。7.海豚與聲吶畫出聲吶、B超診斷儀和雷達的工作原理示意圖。聲吶B超診斷儀 B型超聲診斷儀的基本工作原理超聲波是一種超出人耳聽力范圍的聲波,發射頻率在2萬赫茲以上,通過人體組織后反射回來顯示在熒光屏上,形成很多亮暗不一的光點,構成一幅切面圖像來診斷疾病。雷達科學閱讀。蝙蝠與回聲定位蝙蝠的視力很弱,但是聽覺很靈敏。實驗證明,蝙蝠主要靠聽覺來發現昆蟲。蝙蝠在飛行的時候,喉內發出超聲波。超聲波能夠像波浪一樣向前推進,遇到物體就被反射回來,形成根據物體性質不同而產生不同聲音特征的回聲。蝙蝠能夠用耳朵接收這種回聲,并根據回聲的頻率、音調、聲音間隔等特征,確定物體的性質和位置,判斷探測目標是昆蟲還是障礙物,以及距離它有多遠。蝙蝠的這種探測目標的方式,叫作回聲定位。蝙蝠利用回聲定位來捕捉昆蟲,其靈活性和準確性是非常驚人的。有人統計,蝙蝠在幾秒時間內就能捕捉到一只昆蟲,一分鐘可以捕捉十幾只昆蟲。蝙蝠還能從雜亂無章的充滿噪聲的回聲中檢測出某一特殊的聲音,然后迅速進行分析和辨別,以區別反射聲波的物體是昆蟲還是石塊,或者更精確地判斷是可食昆蟲還是不可食昆蟲。蝙蝠回聲定位的精確性和抗干擾能力,對于人們研究提高雷達的靈敏度和抗干擾能力,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8.我們來仿生仿照示例,觀察身邊的生物,設想仿生兩件物品。序號 身邊的生物 仿生的物品 原理分析1 鴨子的蹼有助于它劃水 模仿鴨蹼的形態和功能設計腳蹼 鴨子劃水十分輕松,模仿鴨蹼發明腳蹼,可以為人們游泳、潛水提供前進動力。2 翠鳥的嘴呈錐形 高速列車的車頭設計成錐形 翠鳥的錐形喙前小后大,在快速入水捕魚時可減小阻力,錐形列車車頭在列車高速行駛時可減小空氣阻力。3 野豬鼻子中塞滿細泥土,過濾掉氯氣 前端裝有活性炭的豬鼻子防毒面具 野豬利用泥土細粒對氯氣的吸附作用,過濾空氣,豬鼻子防毒面具前端進氣口填充有類似細土吸附功能的活性炭。第三單元 地球的運動9.晝夜交替在模擬晝夜交替現象活動中,記錄當一個國家處于某一時段時,哪些國家處于其他時段。清晨 白天 傍晚 夜晚埃及 中國 澳大利亞 巴西蒙古 日本 美國 冰島法國 印度 新西蘭 加拿大科學閱讀。如何發現地球在自轉地球在恒定地自轉,由于引力的作用,地球上的一切也以同樣恒定的速度在旋轉,我們自然感覺不到地球的自轉。就像在一艘封閉的大船上,待在船艙里是無法知道船是行進還是停止的。不過,生活中有5種現象可以讓你發現地球在自轉:1.地球上白天與夜晚以24小時為周期的交替現象說明地球在自轉。2.仰望星空,你會發現北極星附近的星星圍繞北極星轉動,這是因為地球在自轉。3.北半球的旋渦方向通常是逆時針的,南半球的旋渦方向則相反,這是地球自轉的慣性引起的。4.藤蔓纏繞類的植物生長和旋渦類似:在北半球,纏繞方向是逆時針的,在南半球則是順時針的。你是否留心觀察過上述現象呢 除了這些,你知道生活中還有哪些現象與地球自轉有關 水面上漂浮的物體最終都會漂向岸邊。假如我們在北半球,就會因為受到地球自轉偏向力,最終會被沖刷到右岸,而在南半球則會相反。如果你觀察地球南北半球的臺風和颶風,會發現它們的旋轉方向相反,其中北半球為逆時針旋轉,南半球為順時針旋轉。10.晝夜對植物的影響觀察并記錄周圍植物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樣子。植物名稱 白天的樣子 夜晚的樣子睡蓮合歡科學閱讀。植物為什么會選擇不同的開花時間植物都有不同的生長習性,比如開花時間,有的是“晝開夜閉”,有的則是“夜開晝閉”。植物之所以有不同的開花時間,是因為它們適應外界環境的結果。以牽牛花為例,嬌嫩的牽?;▽θ展夂蜏囟鹊囊蠛芴籼?。早上陽光柔和,空氣較為濕潤,牽?;ɑò甑纳媳砥ぜ毎纳L速度高于下表皮細胞,于是花瓣向外彎曲,牽?;ň烷_放了。到了中午,強烈的日光和干燥的空氣會吸收牽?;▼赡刍ǘ涞乃?,于是牽?;ň烷]合了。又如曇花,它的花瓣不僅嬌嫩而且巨大,既害怕白天的光照,又害怕深夜的低溫,所以只能在夏天晚上開花,而且一次只能開兩三個小時,以避免低溫和高溫的傷害。另外,有些花屬于蟲媒花,它們的開花時間跟昆蟲出來采蜜的時間有關。蜜蜂和蝴蝶白天活動,所以有些花便在白天開放;蛾子夜里活動,所以靠蛾子傳粉的植物就只能等到晚上開花。每種植物都會挑選最適合它們開花授粉的時間,因為只有這樣,它們才能結子傳種。科學閱讀可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滿足好奇心。學生通過一節課的學習,會對植物為什么在不同時間開花的原因產生疑問,此內容作為資料補充,解釋原因。11.晝夜對動物的影響調查并記錄周圍夜行性動物在白天和夜晚的不同行為。動物名稱 白天的行為 夜晚的行為 采用的調查方式貓頭鷹 查閱資料蝴蝶 直接觀察晝行性動物有靈長類、有蹄類、蝴蝶蜜蜂類、大多數的禽類等,它們夜晚休息,白天進行攝食、生殖等活動。蛇、貓頭鷹、蚯蚓、蛞蝓、鼠婦、馬陸等夜行性動物白天休息,夜間進行攝食、生殖等活動。采用的方法可以是網絡調查、直接觀察、查閱資料等。科學閱讀。貓在夜晚捕鼠的本領貓喜歡白天睡覺,晚上活動。貓睡覺時非常警覺,稍有動靜就會驚醒。貓眼的瞳孔在白天幾乎閉合成一條細線,而在夜晚,貓眼的瞳孔就會擴大呈卵圓形,讓更多的光線進入。貓眼的晶狀體和角膜非常發達,并且有彎曲能力,眼底還有發達的能集微光的反射板,可將入射光反射為2倍的光照強度,傳遞給視神經。因此即使在黑暗的地方,它也能采集僅有的光線形成影像。貓對聲音很敏感。貓的外耳通常向前面展開,聽聲音時,在頭不動的情況下,貓耳可做180°的轉動。貓對聲音的方向、距離等都能準確分辨,即使在黑暗中,一旦老鼠走動,貓就能辨明老鼠在哪里、有多長的距離、往哪個方向跑等。貓的足結構特殊。趾底有肉墊,行走時沒有聲音,不會驚跑老鼠。趾端銳利的爪能夠伸縮,在休息和行走時爪會縮進去,捕鼠時才伸出來,以免在行走時發出聲響,也防止爪被磨鈍。模仿貓頭鷹的知識卡片,制作一張“貓捕鼠的本領”卡片。貓捕鼠的本領 夜晚貓眼瞳孔會擴大成卵圓形,讓更多的光線進入,所以能在黑暗處采集僅有的光線形成影像。貓耳對聲音很敏感,可做180度轉動,對聲音的方向、距離等都能準確分辨。貓腳有肉墊,行走時沒有聲音。趾端銳利的爪能夠伸縮,在休息和行走時爪子會縮進去,以免行走時發出聲音。12.四季循環閱讀教材中第34頁的圖表,根據本地區一年四季各種現象的變化規律,填寫下面的表格。現象 春 夏 秋 冬氣溫變化情況 較低 高 較低 最低降水情況 少 多 多 少正午物體影子 變化情況 較長 短 較長 最長正午太陽高度角變化情況 較低 高 較低 最低晝夜長短情況 晝夜等長 晝長夜短 晝夜等長 晝短夜長植物生長情況 冒新芽 枝繁葉茂 結果豐收, 樹葉變黃 落葉紛紛動物活動情況 開始繁殖, 冬眠動物蘇醒 養育后代, 開始換毛 準備過冬,有的遷徙,有的儲備過冬食物 動物毛變厚,有的冬眠人們穿著情況 較少 最少 較多 最多從春分到夏至,晝夜等長至晝最長夜最短;從夏至到秋分,晝最長夜最短至晝夜等長;從秋分到冬至,晝夜等長至晝最短夜最長;從冬至到春分,晝最短夜最長至晝夜等長。是什么因素導致這些現象周而復始地出現 地軸傾斜,地球繞著太陽公轉時,各地每天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各不相同,引起了四季的變化。第四單元 簡單機械13.撬重物的竅門記錄用平衡尺研究杠桿的實驗。1.在支點左側10厘米處掛2個鉤碼,要使平衡尺保持平衡,將右側這些位置上應掛的鉤碼數量記錄在表格里。鉤碼 支點左側 支點右側位置/厘米 10 5 10 20數量/個 2 4 2 12.在支點左側15厘米處掛2個鉤碼,要使平衡尺保持平衡,將右側這些位置上應掛的鉤碼數量記錄在表格里。鉤碼 支點左側 支點右側位置/厘米 10 5 10 15數量/個 2 6 3 2分析下面杠桿類工具,用“△”在圖中標出支點的位置,并寫出它們是省力杠桿還是費力杠桿。省力杠桿 省力杠桿 費力杠桿14.擰螺絲的學問記錄研究輪軸在什么情況下更省力的實驗。在軸的右側細繩上掛4個鉤碼,要使輪軸保持平衡,輪的左側細繩上應掛幾個鉤碼 把實驗結果記錄在表格里。鉤碼位置 軸 輪A輪(小) B輪(大)鉤碼數量/個 4鉤碼數量根據實驗器材的規格略有不同,總的來說,B輪比A輪數量少。我的結論:1.換了更大的輪后,所掛鉤碼數量(C)。A.沒有變化 B.增加了 C.減少了2.在輪上用力省力,還是在軸上用力省力 在輪上用力省力。分析下面輪軸類工具,在輪上用力的畫“√”,在軸上用力的畫“○”。√ √ √ ○15.升旗的方法在下圖中用紅色箭頭表示人用力的方向,用藍色箭頭表示重物運動的方向。研究用定滑輪和動滑輪提升物體,把測力計讀數填寫在表格里。鉤碼質量/克 測力計讀數/牛直接垂直提升 用定滑輪提升 用動滑輪提升50 0.49 0.49 0.24100 0.98 0.98 0.49150 1.47 1.47 0.74(拉力與豎直提起鉤碼拉力相等。拉力約是豎直提起鉤碼拉力的一半。)我的結論:拉動同一個物體,動滑輪比定滑輪省力。16.斜坡的啟示測出沿不同坡度拉小車的力,把測力計讀數填寫在表格里。斜面坡度 (書的本數) 1 2 3 4 5 6拉小車的 力/牛 1.05 1.3 1.5 1.85 2.1 2.4我的結論:斜面坡度越大越費力,坡度越小越省力。自行車上用到了各種簡單機械。下圖中,用“○”標出的這些部位分別屬于哪種簡單機械 把序號填寫在表格里。簡單機械 杠桿 輪軸 滑輪 斜面序號 2 1.3 54.6坐墊下面螺旋式套管是斜面。斜面還有:螺母、螺栓。STEM學習 立體小菜園把建造立體小菜園的任務、要求及問題清單填寫在表格里。任務 在陽臺上建一個立體小菜園要求 每周提供兩次以上的湯菜,且不重樣問題清單 種哪幾種菜 種多少 用什么容器 采用什么方式立體種植 怎樣計算湯菜的量 等等。將不同的要求與相符合的蔬菜種類連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