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版 知識梳理及精典考題】五年級科學下冊1.4蚯蚓的選擇(教科版2017)基礎知識梳理實驗:了解蚯蚓對環境的選擇實驗方法:①找一個長方形的盒子,把盒子的里面涂成黑色,將盒蓋的一端剪掉一塊,在盒子底部鋪上吸水紙。②將蚯蚓10條一組放在盒子內黑暗與明亮的交界處,蓋好蓋子,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做好記錄。③反復做幾次,并記錄下我們在實驗中獲得的信息。實驗現象:實驗次數 待在明亮一端的蚯蚓數 待在盒子中間的蚯蚓數 待在黑暗一端的蚯蚓數1 0 0 102 0 0 103 0 1 9實驗結論:蚯蚓適宜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1.蚯蚓適宜生活在黑暗、潮濕的環境中。2.反復進行多次實驗,可以避免偶然因素干擾實驗結果,使實驗結論更科學、更準確、更有說服力。3.不同的動物對環境有不同的需求,動物在長期生活繁衍的過程中也形成了適應環境的生存技巧。4.其他動物對環境的不同需求動物 生活環境 適應環境的特征企鵝 南極:常年寒冷、植物稀少,但海洋生物豐富 ①身體儲存大量脂肪有利于抵御嚴寒。②身體呈流線型,趾間有蹼,善于游泳,有利于捕食天鵝 湖泊、沼澤:水資源豐富、富有蘆葦和水草 ①嘴堅硬,有利于挖出淤泥中的食物。②善于長途飛行,會遷徙尋找合適的生活環境青蛙 稻田、池塘等:有水且生活有大量植物和昆蟲 ①體色與環境色致,有利于自我保護。②舌長且速度快,有利于用舌捕食。③冬眠度過寒冬狼 草原、森林、荒漠、丘陵等地 ①換毛適應季節變化。②具有鋒利的爪和尖銳的牙齒,有利于捕食蜥蜴 亞熱帶或熱帶,沙漠 ①體色與環境色一致,有利于自我保護。②后肢有力,奔跑速度快★常考題型★判斷題1.在探究蚯蚓是否適宜生活在黑暗的環境中時,我們只需要做一次實驗。( × )解析:為避免偶然現象的出現,應多做幾次實驗,以減小誤差,從而得到較真實的結論。2.不同的環境里生活著不同的生物。( √ )3.生活在北極的北極狐,冬天會換上白色的毛,這是動物適應環境的結果。( √ )4.青蛙和蛇等動物在冬天就會死去。( × )選擇題1.下列比較容易找到蚯蚓的地方是( B )。A.黃泥漿里B.菜地里C.沙堆里2.狗在春秋兩季換毛是為了( B )。A.換新鮮的毛,更干凈、更美B.適應溫度的變化C.沒有作用3.魚必須在水里生活,一旦離開水,過不了多久它就會死亡。這是因為( A )。A.生物依賴環境B.生物適應環境C.生物影響環境4.青蛙的體色與它周圍的環境色彩相似,很難被發現,這種體色有利于青蛙捕食和躲避敵害。這種現象說明( B )。A.青蛙影響環境B.青蛙適應環境C.青蛙依賴環境5.蚯蚓喜歡生活在( C )的土壤中。A.潮濕、明亮B.干燥、黑暗C.潮濕、黑暗6.蚯蚓的生命活動過程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這說明( A )。A.生物影響環境B.生物依賴環境C.生物適應環境實驗探究題小科在抓鼠婦(俗稱西瓜蟲)的過程中發現,只有在花壇邊黑暗、潮濕的石塊下可以找到鼠婦,而在明亮、干燥的地面上找不到鼠婦。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響鼠婦的分布呢,是光亮程度還是潮濕程度?A明亮區域 B中間區域 C黑暗區域為此,他進行了探究。他在一個長方形的鐵盤上,布置了A、B、C三個環境區域(如圖),鼠婦可在三個區域之間自由移動。然后在鐵盤的中間區域放入15只鼠婦,每隔兩分鐘統計一次各區域中鼠婦的數量。請回答下列問題。(1)小科在探究什么因素對鼠婦生活的影響?光亮程度。(2)小科用了15只鼠婦做實驗,原因是( B )。A.沒什么原因,隨便拿的B.為了防止偶然性,使實驗結論更具科學性(3)小科在第2分鐘統計數據時,發現鼠婦在三個區域都有分布,便得出結論:“該研究因素對鼠婦的生活沒有影響。”這個結論( B )。A.科學B.不科學C.無法判斷解析:時間太短,不足以說明問題。(4)經過10分鐘后,小希發現鼠婦全部集中在C區域,說明( A )。A.鼠婦會選擇合適的環境生活B.生活環境對鼠婦沒有什么影響C.生活環境決定鼠婦的外形特征(5)如果小科想繼續探究另一個因素是否影響鼠婦的分布那么A和C區域應該設置怎樣的環境?分制設置潮濕和干燥的環境,其他條件相同。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