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新版 知識梳理及精典考題】五年級科學下冊1.5當環境改變了(教科版2017)基礎知識梳理1.四季的變化與青蛙的行為春 夏 秋 冬蝌蚪 青蛙捕食 青蛙挖洞 青蛙冬眠季節 氣候 草木 蝴蝶 青蛙春 溫暖 發芽 由卵孵化成幼蟲 由卵孵化成蝌蚪夏 炎熱 茂盛 幼蟲→蛹→成蟲 蝌蚪→青蛙秋 涼爽 枯落 產卵,死亡 挖洞動 寒冷 凋零 以卵的形式越冬 冬眠2.丹頂鶴適應環境改變的行為(1)丹頂鶴是有遷徙行為的鳥類,需要潔凈而開闊的濕地環境作為棲息地,對濕地環境變化非常敏感。每年春季,丹頂鶴會離開越冬的地方遷往東北的繁殖地。(2)入秋后,因為氣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變化,丹頂鶴又要從東北的繁殖地遷飛到溫暖的南方越冬。3.其他動物適應環境變化的行為(1)麻雀的脂肪和毛量在冬天會變多,以抵御寒冷。(2)北極狐的毛色和毛量會隨季節變化:冬季全身體毛為白色,僅鼻尖為黑色,毛量變多;夏季體毛為灰黑色,腹面顏色較淺,毛量較少。(3)雷鳥羽色因季節而異,而與環境一致:冬季羽毛為白色,與雪地一致;春夏則為有橫斑的灰褐色,以配合凍原地區的植被顏色。★常考題型★判斷題1.變色龍可以根據環境的變化隨時改變自身的顏色,既有利于隱藏自己,又有利于捕捉獵物。( √ )2.冬天溫太低,青蛙無法適應環境而死亡。(x)3.冬天,冬青的葉子不會掉落,所以它不能適應季節的變化。( X)解析:每種生物應對季節變化的方式不同,不是所有的樹木在秋冬季節都會落葉。冬青的葉子表面有厚厚的蠟質層,可以減少水分蒸發及養料散失,以此來應對環境的變化。選擇題1.北極狐的毛色在冬季變為白色,毛量變多,這主要是為了( A )。A.抵御寒冷,隱藏自己B.好看C.求偶2.下列屬于生物為了適應環境變化而做出改變的是( C )。A.植物進行光合作用B.鴨子游水C.變色龍變成巖石顏色3.入秋后,由于氣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變化,丹頂鶴會( C )。A.筑巢、配對B.長出厚厚的羽毛C.飛到溫暖的南方越冬(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