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1.1.1 感知數據問題:制訂出游計劃小明是一名高一學生,要與父母從北京出發到上海游玩5天,預算每人5000元。父母請小明來制訂出游計劃。如果你是小明,你會如何制訂呢?你制訂計劃的依據是什么?北 京上 海交通方式酒店預訂問題:制訂出游計劃出游計劃門票預訂……北 京上 海問題:制訂出游計劃交通方式的選擇通過上網查閱相關資料,對于交通方式,得到了以下一些數據。交通方式 所需時間 所需費用飛機 約2h20m 約1300元/人高鐵 約5h30m 約550元/人自駕車 約14h 約1300元/車問題解決問題解決數 據描述了不同交通方式對應的時間及費用。為交通方式的選擇,提供了依據。交通方式 所需時間 所需費用飛機 約2h20m 約1300元/人高鐵 約5h30m 約550元/人自駕車 約14h 約1300元/車看一看請同學們自主學習微課“人類對數據的使用”后,回答問題:人類對數據的使用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呢?人類從遠古時代就開始使用各種符號記錄和使用數據。序號 客觀事物 承載的信息內容 處理工具 數據類型1 某個地區 地址、郵政編碼 人工 字符、數值2 某種商品 國家、制造廠商、 商品代碼 條碼識別器 數值、圖像3 某個人 姓名、性別、住址等 身份證識別裝置 字符、數值、圖像4 某輛車 車牌、行駛證等 人工、電子警察 字符、數值、圖像5 某首歌曲 曲名、曲調等 音樂播放器 音頻圖1 數據的實例表1 數據的實例分析數據的概念及特征猜一猜“155165260170360172”這是什么數據?155165260170360172序號 體重/kg 身高/cm1 55 1652 60 1703 60 172數據可用于描述事物。數據是信息的載體。數據是可加工,可處理的。什么是數據 數據是描述事物的符號記錄,是信息的載體。在計算機科學中,數據是計算機識別、存儲和加工的對象。數據的應用: 1.體質數據有助于人們了解身體狀況。 2.在線學習數據可幫助教師了解學情,調整教學進度,支持學習者的持續發展。 3.營銷數據有助于企業作出決策、組織生產與提供個性化服務等。想一想數據等于數值嗎?數據等于數字嗎?閱讀課本P6(閱讀拓展)課堂檢測題一、選擇題 1.2019年4月21日至5月4日之間,四名受害人在超市手持微信二維碼等待付款時,先后被人從背后掃碼盜刷500~900元不等的資金。民警已于5月13日將嫌疑人彭某抓獲。本案中,作案者專門在超市收銀臺附近游逛,尋找提前拿出付款二維碼準備付款的顧客,再用手機遠程掃描顧客的付款碼,隨后立即轉身離開,全部過程用時僅十幾秒。根據材料,下列描述中正確的是 。A.為了快速結賬,可以提前打開自己的付款二維碼,并不需要遮擋。B.注意保護付款二維碼,僅提供給正規商家。C.為了財產安全,應該避免使用二維碼付款。D.為了財產安全,應取消免密支付。B課堂檢測題 2.下列有關數據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A.數據是數值或者數字B.數據是描述事物的符號C.數據可被加工處理D.數據是信息的載體3.小明堅持每天跑步鍛煉,需要獲取運動數據,以便更加科學地調整運動強度。下列選項中的 設備不能用來獲取運動數據。A.智能手機 B.運動手環 C.智能跑鞋 D.藍牙耳機AD課堂檢測題 4.二維碼的使用給我們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掃碼前要留意該二維碼是否有被篡改過的痕跡B.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付款C.微信朋友圈發布的二維碼可以放心識別D.不要識別不明來源的二維碼5.居民身份證號碼可以反映出常住戶口所在地的行政區劃、出生日期和性別等信息,這主要體現了數據是 。A.計算工具識別、存儲和加工的對象 B.信息的載體C.可處理的 D.可加工的CB課堂檢測題二、判斷題1.數據是數值或者數字。( )2.數據是信息的載體。( )3.結繩記事的“結”不能被計算機加工處理,所以不是數據。( )4.為了快速結賬,可以提前打開自己的付款二維碼,并不需要遮擋。( )5.為了自身信息及財產安全,不要隨意掃描二維碼付款。( )√×√××學號 性別 年齡年級 身高 / m 體重 / kg單項指標 成績 得分 等級體重指數 / kg·m-2肺活量 / mL50 m跑 / s坐位體前屈 / cm立定跳遠 / cm引體向上(男)/ 次1min仰臥起坐(女)/ 次1 000 m跑(男)/ min800 m跑(女)/ 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1.1感知數據.pptx 人類對數據的使用.mp4 體質數據表.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