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科學復(fù)習 第10講 運動和力(課件 29張PPT+學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科學復(fù)習 第10講 運動和力(課件 29張PPT+學案+練習)

資源簡介

(共29張PPT)
浙教版 七年級下
第10課時 運動和力
考點梳理
考點一 描述參照物的概念[a]
1. 參照物:在判斷物體運動情況時,被選作    的物體。
2. 參照物的選擇應(yīng)根據(jù)研究需要和方便而定,一般沒有特別指明,則選地面或相對于地面    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標準
靜止
考點二 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a]
如果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物體就是      的,否則就是
     的。同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跟所選的      有關(guān),所以,運動和靜止
是     。
運動
靜止
參照物
相對的
【提醒】 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都可以被選作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同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不同。
考點梳理
考點三 描述勻速直線運動[a]
勻速直線運動:    不變的直線運動。
【提醒】勻速直線運動包含著速度大小和方向兩個方面不變。
速度
考點四 知道速度的概念[b]
1.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              。它被用來表示        。
2.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                 ;
(2)                 。
單位時間內(nèi)所通過的路程
比較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比較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
物體運動的快慢
考點梳理
考點五 知道速度的單位[a]
  速度的單位:米/秒(m/s)、千米/時(km/h)。1米/秒=    千米/時。
3.6
考點六 應(yīng)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c]
  速度公式:v=    。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得:s=    ,t=    。
考點七 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b]
  二力平衡:如果一個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保持    或          ,則這兩個力相互平衡。
v·t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考點梳理
考點八 說明二力平衡的條件[b]
  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兩個力      ;       ;作用在      上;作用
在      上。
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
同一直線
同一物體
考點九 應(yīng)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有關(guān)現(xiàn)象[c]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最根本區(qū)別是:相互作用的兩個力作用在    物體上,平衡力作用
在    物體上。
兩個
同一
【提醒】解題的過程中,常常忽略一對平衡力必須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涉及二力平衡時,要注意運動的方向性。一般需從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要注意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與所受力的互推關(guān)系。
考點梳理
考點十 根據(jù)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釋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原因[c]
1. 兩種情況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①    ;②受到    。 
2.     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一個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物體一定受到了力,并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3. 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4. 分析物體受力情況:包括分析物體受什么力作用,各個力的方向,有時需要分析各個力之間的大小和方向的關(guān)系,分析力的變化情況等。在進行受力分析時,建議通過力的示意圖或圖示來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分析某些力時出現(xiàn)遺漏和錯誤。
不受力
平衡力

慣性
考點梳理
1.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物體只有在外力推動下才運動,外力停止,運動也就停止。即力是產(chǎn)生和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伽利略理想實驗(如圖所示)。伽利略實驗推理: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3.笛卡兒的觀點:當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考點十一 牛頓第一定律的發(fā)展史[a]
考點梳理
4.牛頓第一定律實驗(如圖)。
接觸面 小車受到阻力(均選填“大”“較大”或“最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均選填“短”“較長”或“最長”)
毛巾        
棉布        
木板        


較大
較長
最小
最長
(1)實驗表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時所受的阻力越 ________,運動的距離越 ______,速度減小得越 __________。猜想: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它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頓第一定律是在 基礎(chǔ)上 得到的。



永遠作勻速直線運動
實驗
推理
考點梳理
考點十二 描述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a]
1.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    的作用時,總保持    狀態(tài)或
         狀態(tài)。
2. 牛頓第一定律中,條件是      ,結(jié)果是原來運動的物體將做        ,原來靜止的物體將保持     。

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
不受外力
勻速直線運動
靜止
考點梳理
考點十四 用慣性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b]
  牛頓第一定律指出的是物體在 作用時的運動狀態(tài),是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而慣性是物體保持 的一種性質(zhì),所以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是有區(qū)別的。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是否運動或運動快慢無關(guān)。在應(yīng)用慣性解釋有關(guān)常見現(xiàn)象時,不能說物體受到慣性的作用,因為慣性是物體的屬性,應(yīng)該說物體 。
不受外力
原來運動狀態(tài)
具有慣性
考點十三 概述慣性的概念[b]
1.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      和           的性質(zhì),這種性質(zhì)就叫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2.慣性大小只與    有關(guān)。    越大,慣性越大。慣性是物體的性質(zhì),慣性作用的 說法是 的。
保持靜止
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質(zhì)量
質(zhì)量
錯誤
例1 請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圖片,判斷甲、乙兩船的運動情況 (  )
A.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可能靜止
B.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
C.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
D.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可能向左運動
C
【解析】圖中岸上的旗桿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旗向左飄,說明此時風向左吹。甲船上旗幟向左,有三種可能:一是甲船不動,風把旗幟吹向左;二是甲船向右運動,風相對于旗幟向左,把旗幟吹向左;三是乙船向左運動但運動的速度小于風速,此時風仍能把旗幟吹向左。對于乙船,風向左刮,要使乙船的旗幟向右飄,只有使乙船向左運動。根據(jù)分析可知:乙船一定向左運動,甲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向右運動或向左運動但速度小于風速,故選C。
重點一 參照物
考題精講
訓練1 在勻速直線行駛的敞篷車上,小明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小明和地面上的小東看到的小球的運動軌跡分別是圖中的(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②
【解析】由于小球有慣性,會和車子一起前進,所以車上的小明看到的是題圖①,地上的小東看到的是拋物線圖②。
A
對點訓練
重點二 速度的計算
例5 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是 (  )
A. 甲和丙 B. 甲和乙 C. 乙和丙 D. 甲、乙和丙
【解析】由題圖可知,甲的速度是4 m/s,乙的速度是6 m/s,丙的速度是4 m/s。
A
考題精講
訓練2 經(jīng)測定,某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即圖中“反應(yīng)過程”所用時間)是0. 4 s。在某次實驗中,該志愿者駕車以72 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3 m,則經(jīng)過    m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若志愿者邊打電話邊駕車,以72 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在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9 m,此時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是    s。由此研究可知,駕駛時打電話,駕駛員的剎車反應(yīng)會    (選填“變快”“變慢”或“不變”)。
8
0.7
變慢
對點訓練
例3 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 的作用,F 的大小與時間t 的關(guān)系和物體速度v 與時間t 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 該物體在6~9 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B. 該物體在3~6 s內(nèi)受到的摩擦力為6 N
C. 該物體在0~3 s內(nèi)受到的摩擦力為2 N
D. 該物體在3~6 s內(nèi)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解析】0~3 s內(nèi)物體處于靜止狀態(tài),靜摩擦力大小就等于拉力,因此摩擦力大小等于2 N。3~6 s內(nèi)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受非平衡力作用,拉力為6 N,但摩擦力大小不變,滑動摩擦力大小跟勻速直線運動時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由圖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4 N。6~9 s內(nèi)物體在做勻速直線運動,摩擦力和拉力大小相等,為4 N。
重點三 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
考題精講
B
對點訓練
訓練3 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較一對相互作用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某實驗小組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整個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長木板A和木塊B疊放在一起,兩個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C、D的一端分別與A、B相連,C的另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
(1)在理想情況下,B對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    (選填“C”或“D”)的示數(shù)。
(2)實驗中使木板A保持靜止,木塊B處于      (選填“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讀取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2。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若    ,則滑動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對相互作用的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
C
勻速運動
F1=F2
考題精講
例4 如圖所示,讓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運動到C點時,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則小球會沿路線是( )
A.a B.b C.c D. d
重點四 牛頓第一定律
【解析】由牛頓第一運動定律可知,物體不受外力時將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因此讓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運動到C點時,有水平向左的速度,若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則小球的運動狀態(tài)不會改變,故小球?qū)⒀豣路線做勻速直線運動。
B
訓練4 圖是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做的一個實驗:她將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細線,放手后發(fā)現(xiàn)小球 在空中;然后輕輕撥動小球,小球作 運動,若轉(zhuǎn)動中突然剪斷細線,小球?qū)? 運動。
對點訓練
懸停(靜止)
勻速圓周
勻速直線
例5 運輸機參加抗震救災(zāi),在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間隔相同時間從飛機上靜止釋放四個相同的物資,如圖1所示。圖2中能正確表示物資著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氣阻力不計)(  )
圖1 圖2
C
重點五 慣性及其現(xiàn)象解釋
【解析】飛機沿水平向右作勻速直線運動過程中,間隔相同時間從飛機上靜止釋放四個相同的物資,物資由于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繼續(xù)向前飛行,投擲四件救災(zāi)物資在下落過程中,都是以原來的速度向前運動,因此落到地面上后間隔的距離也相等,按照落地先后順序排列是①②③④。
考題精講
訓練5 在甲、乙兩艘遮蔽門窗的船上,分別觀察到小球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小球原靜止在光滑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
A. 甲船向左勻速運動,乙船靜止
B. 甲船向右勻速運動,乙船靜止
C. 甲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 乙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
對點訓練
重點六 探究二力平衡條件
考題精講
例6 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小張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甲的實驗。
(1)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兩邊的鉤碼質(zhì)量不相等時,木塊運動;質(zhì)量相等時,木塊靜止,說明二力平衡的一個條件是兩個力的 。
(2)接著小張將木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到小
木塊不能平衡,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
在 。
(3)在另一小組實驗中,小李用小車代替木塊,如圖
乙所示,同學們認為小李的實驗裝置優(yōu)于小張的實
驗裝置,其主要原因是 。
【解析】(1)當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兩邊的鉤碼質(zhì)量不相等時,木塊運動,質(zhì)量相等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的大小必須相等;(2)把木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二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木塊將發(fā)生轉(zhuǎn)動,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必須作用在同一直線上;(3)實驗時要減小摩擦力的影響,乙實驗小車的滾動摩擦力遠遠小于滑動摩擦力,因此乙實驗優(yōu)于甲實驗。
滾動摩擦力小于滑動摩擦力
大小相等
同一直線上
訓練6 為研究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時,才能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下實驗。
(1)選用輕薄塑料片作為圖甲實驗研究對象的原因是 。
(2)將圖甲中靜止的研究對象轉(zhuǎn)到虛線位置,松手后發(fā)現(xiàn)研究對象發(fā)生轉(zhuǎn)動。據(jù)此可以得出結(jié)論: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需要滿足的條件是 ,物體才處于靜止狀態(tài)。8
(3)如圖乙,若啟動電動機繼續(xù)進行研究: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物體重力大小相等時、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物體重力大小不相等時,再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這項研究的目的是 。
對點訓練
減小研究對象的自重對實驗的影響
在同一條直線上
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滿足什么條件,才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課時訓練
1.清晨,英林同學背書包騎自行車行駛在上學的路上,我們說他靜止是以下列的哪個物體為參照物的(  )
A. 路邊的樹 B. 迎面走來的人 C. 背著的書包 D. 路面疾馳而去的汽車
C
2.某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s-t 圖像如圖所示,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0~t1做加速直線運動
B. t1~t2做勻速直線運動
C. 0~t1比t2~t3運動的路程長
D. 0~t1比t2~t3運動的速度大
D
課時訓練
3.金屬球用細繩掛在車廂內(nèi),并相對于車靜止,位置如圖甲所示。下列選項中能導致球突然從如圖甲所示位置變成如圖乙所示位置的是(  )
A.車向西啟動
B.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C.車向東直線運動時加速
D.車向東直線運動時減速
C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B.馬拉車前進,馬對車施力,但反過來車對馬也有力的作用
C.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不會有力的作用
D.之所以二力會發(fā)生平衡,是因為這兩個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B
5.在物理學中,力和運動正確關(guān)系的得出,從亞里士多德到牛頓,歷經(jīng)二千多年。如圖W8-15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從t=0開始,物體的運動情況如圖乙所示。下列對于這個過程,力和運動描述正確的是(  )
A.該物體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B.t=1 s時,若F=3 N,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也為3 N
C.從t=0到t=6 s的過程中,力F 在逐漸增大
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階段的速度為2 m/s
課時訓練
D
6.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上,用F1=30 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塊上,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B物塊所受的摩擦力為   N;若將F2=50 N的水平力按如圖乙所示作用在A物塊上,它們?nèi)砸黄鹱鲋本€運動,則
地面對A物塊的摩擦力為    N。
30
30
7.“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jīng)歷了伽利略、笛卡兒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
(1)伽利略經(jīng)過如圖所示的實驗和推理得出結(jié)論:如果沒有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將會一直運動下去。結(jié)合伽利略的結(jié)論寫出圖中各實驗和推理的先后順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兒在伽利略觀點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完善: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牛頓在他們研究的基礎(chǔ)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兒的觀點有什么不足:
  。
CAB
沒有涉及靜止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
課時訓練
8.為了監(jiān)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shè)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次從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 5 s,第二次從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0. 3 s,若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0. 9 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 m/s,汽車在兩次接收信號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    m,汽車的速度是    m/s。
34
42.5
課時訓練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
第10講 機械運動和力 學案
*考點梳理
考點一 描述參照物的概念[a]
1. 參照物:在判斷物體運動情況時,被選作    的物體。
2. 參照物的選擇應(yīng)根據(jù)研究需要和方便而定,一般沒有特別指明,則選地面或相對于地面    
的物體作為參照物。
考點二 知道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a]
如果被研究的物體與參照物之間的相對位置發(fā)生了變化,物體就是      的,
否則就是     的。同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跟所選的      有關(guān),
所以,運動和靜止是     。
【提醒】 運動的物體和靜止的物體都可以被選作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不同,同一物
體的運動狀態(tài)可能不同。
考點三 描述勻速直線運動[a]
勻速直線運動:    不變的直線運動。
【提醒】勻速直線運動包含著速度大小和方向兩個方面不變。
考點四 知道速度的概念[b]
1.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是          。它被用來表示        。
2.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
(1)             ; (2)             。
考點五 知道速度的單位[a]
速度的單位:米/秒(m/s)、千米/時(km/h)。1米/秒=    千米/時。
考點六 應(yīng)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c]
速度公式:v=    。由上述公式可以推得:s=    ,t=    。
考點七 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b]
二力平衡:如果一個物體在受到兩個力的作用時,保持   或      ,則這
兩個力相互平衡。
考點八 說明二力平衡的條件[b]
二力平衡的四個條件:兩個力      ;     ;作用在      上;作
用在      上。
考點九 應(yīng)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有關(guān)現(xiàn)象[c]
平衡力與相互作用力的最根本區(qū)別是:相互作用的兩個力作用在    物體上,平
衡力作用在    物體上。
【提醒】解題的過程中,常常忽略一對平衡力必須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涉及二力平
衡時,要注意運動的方向性。一般需從水平和豎直兩個方向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要注意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與所受力的互推關(guān)系。
考點十 根據(jù)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釋物體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原因[c]
1. 兩種情況下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①    ;②受到    。 
2.     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一個物體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變化,物體一定受到了力,
并且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3. 是維持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
4. 分析物體受力情況:包括分析物體受什么力作用,各個力的方向,有時需要分析各個力之
間的大小和方向的關(guān)系,分析力的變化情況等。在進行受力分析時,建議通過力的示意圖
或圖示來完成,這樣可以避免分析某些力時出現(xiàn)遺漏和錯誤。
考點十一 牛頓第一定律的發(fā)展史[a]
1.亞里士多德的觀點:物體只有在外力推動下才運動,外力停止,運動也就停止。即力是產(chǎn)生
和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
2.伽利略理想實驗(如圖所示)。伽利略實驗推理:
在理想情況下,如果表面絕對光滑,物體將以恒
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3.笛卡兒的觀點:當運動的物體不受力的作用時,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
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
4.牛頓第一定律實驗(如圖)。
接觸面 小車受到阻力(均選填“大”“較大”或“最小”) 小車運動的距離(均選填“短”“較長”或“最長”)
毛巾        
棉布        
木板        
(1)實驗表明:水平面越光滑,小車運動時所受的阻力越 ______,運動的距離越 ____,
速度減小得越 ______。猜想:如果小車在水平面上運動時不受阻力的作用,那么它
將 ____________________。
(2)牛頓第一定律是在 基礎(chǔ)上 得到的。
考點十二 描述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a]
1. 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    的作用時,總保持    狀態(tài)或 
       狀態(tài)。
2. 牛頓第一定律中,條件是    ,結(jié)果是原來運動的物體將做       ,原來靜
止的物體將保持     。
考點十三 概述慣性的概念[b]
1.慣性:一切物體都具有      和           的性質(zhì),這種性質(zhì)就叫慣
性。一切物體都具有慣性。
2.慣性大小只與    有關(guān)。    越大,慣性越大。慣性是物體的性質(zhì),慣性作用的
說法是 的。
考點十四 用慣性解釋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b]
牛頓第一定律指出的是物體在 作用時的運動狀態(tài),是物體的運動規(guī)律;而
慣性是物體保持 的一種性質(zhì),所以牛頓第一定律與慣性是有區(qū)別的。
慣性是物體的一種屬性,與物體是否運動或運動快慢無關(guān)。在應(yīng)用慣性解釋有關(guān)常見現(xiàn)象
時,不能說物體受到慣性的作用,因為慣性是物體的屬性,應(yīng)該說物體 。
*考題精講
重點一 參照物
例1 請根據(jù)如圖所示的圖片,判斷甲、乙兩船的運動情況 (  )
A.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可能靜止
B.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
C.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
D.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可能向左運動
*對點訓練
訓練1 在勻速直線行駛的敞篷車上,小明豎直向上拋出一個小球,若不計空氣阻力,則小明
和地面上的小東看到的小球的運動軌跡分別是圖中的(  )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①和④ D. ③和②
*考題精講
重點二 速度的計算
例5 甲、乙、丙三輛小車同時、同地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運動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像可知:
運動速度相同的小車是 (  )
A. 甲和丙 B. 甲和乙 C. 乙和丙 D. 甲、乙和丙
*對點訓練
訓練2 經(jīng)測定,某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即圖5中“反應(yīng)過程”所用時間)是0. 4 s。在某
次實驗中,該志愿者駕車以72 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從發(fā)現(xiàn)情況
到汽車停止,行駛距離33 m,則經(jīng)過    m距離后汽車才開始減速;若志愿者邊打電話
邊駕車,以72 km/h的速度在實驗場的水平路面上勻速行駛,在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行駛
距離39 m,此時志愿者的剎車反應(yīng)時間是    s。由此研究可知,駕駛時打電話,駕駛
員的剎車反應(yīng)會    (選填“變快”“變慢”或“不變”)。
*考題精講
重點三 運動和力的關(guān)系
例3 如圖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體,受到方向不變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F的大小與時間t
的關(guān)系和物體速度v與時間t的關(guān)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
A.該物體在6~9 s內(nèi)做勻速直線運動
B.該物體在3~6 s內(nèi)受到的摩擦力為6 N
C.該物體在0~3 s內(nèi)受到的摩擦力為2 N
D.該物體在3~6 s內(nèi)受到的是非平衡力
*對點訓練
訓練3 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較一對相互作用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某實
驗小組設(shè)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整個裝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長木板A和木塊B疊
放在一起,兩個輕質(zhì)彈簧測力計C、D的一端分別與A、B相
連,C的另一端固定在鐵架臺上。
(1)在理想情況下,B對A的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
    (選填“C”或“D”)的示數(shù)。
(2)實驗中使木板A保持靜止,木塊B處于    (選填“勻速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
讀取兩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1、F2。
(3)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若    ,則滑動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對相互作用的滑動摩
擦力大小相等。
*考題精講
重點四 牛頓第一定律
例4 如圖所示,讓小球從A點靜止釋放,運動到C點時,若一切外
力全部消失,則小球會沿路線是( )
A.a B.b C.c D.d
*對點訓練
訓練4 圖是航天員王亞平在太空做的一個實驗:她將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并拉直細線,放手后
發(fā)現(xiàn)小球 在空中;然后輕輕撥動小球,小球作 運動,若轉(zhuǎn)動中突然剪斷細
線,小球?qū)? 運動。
*考題精講
重點五 慣性及其現(xiàn)象解釋
例5 運輸機參加抗震救災(zāi),在水平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的過程中,間隔相同時間從飛機上靜
止釋放四個相同的物資,如圖1所示。圖2中能正確表示物資著地位置的是(地面水平,空
氣阻力不計)(  )
*對點訓練
例5 在甲、乙兩艘遮蔽門窗的船上,分別觀察到小球的運動情況如圖所示(小球原靜止在光滑
水平桌面中央)。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 甲船向左勻速運動,乙船靜止
B. 甲船向右勻速運動,乙船靜止
C. 甲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D. 乙船可能靜止也可能做勻速直線運動
*考題精講
例6 為了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小張同學設(shè)計了如圖甲的實驗。
(1)實驗中發(fā)現(xiàn)兩邊的鉤碼質(zhì)量不相等時,木塊運動;質(zhì)量相等時,木塊靜止,說明二力
平衡的一個條件是兩個力的 。
(2)接著小張將木塊扭轉(zhuǎn)一個角度,松手后觀察
到小木塊不能平衡,說明二力平衡時,兩個
力必須作用在 。
(3)在另一小組實驗中,小李用小車代替木塊,如圖乙所示,同學們認為小李的實驗裝置
優(yōu)于小張的實驗裝置,其主要原因是 。
*對點訓練
訓練6 為研究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滿足什么條件時,才能使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如下實驗。
(1)選用輕薄塑料片作為圖甲實驗研究對象的原因是 。
(2)將圖甲中靜止的研究對象轉(zhuǎn)到虛線位置,松手后發(fā)現(xiàn)研究對象發(fā)生轉(zhuǎn)動。據(jù)此可以
得出結(jié)論:作用在物體上的兩個力需要滿足的條件是 ,物體才處
于靜止狀態(tài)。
(3)如圖乙,若啟動電動機繼續(xù)進行研究: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物體重力大小相等時、
觀察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當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與物體重力大小不相等時,再觀察物體的
運動狀態(tài)。繼續(xù)這項研究的目的是 。
*課時訓練
1.清晨,英林同學背書包騎自行車行駛在上學的路上,我們說他靜止是以下列的哪個物體為
參照物的(  )
A. 路邊的樹 B. 迎面走來的人 C. 背著的書包 D. 路面疾馳而去的汽車
2.某汽車在平直公路上行駛,其s-t 圖像如圖所示,
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 0~t1做加速直線運動
B. t1~t2做勻速直線運動
C. 0~t1比t2~t3運動的路程長
D. 0~t1比t2~t3運動的速度大
3.金屬球用細繩掛在車廂內(nèi),并相對于車靜止,位置如圖甲所示。下列選項中能導致球突然從
如圖甲所示位置變成如圖乙所示位置的是(  )
A.車向西啟動 B.車做勻速直線運動
C.車向東直線運動時加速 D.車向東直線運動時減速
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接觸的兩個物體之間一定有力的作用
B.馬拉車前進,馬對車施力,但反過來車對馬也有力的作用
C.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不會有力的作用
D.之所以二力會發(fā)生平衡,是因為這兩個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5.在物理學中,力和運動正確關(guān)系的得出,從亞里士多德到牛頓,歷經(jīng)二千多年。如圖W8-15
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在水平向右拉力的作用下,從t=0開始,物體的運動情況如圖
乙所示。下列對于這個過程,力和運動描述正確的是(  )
A.該物體一直做勻速直線運動
B.t=1 s時,若F=3 N,則地面的滑動摩擦力也為3 N
C.從t=0到t=6 s的過程中,力F 在逐漸增大
D.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階段的速度為2 m/s
6.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A、B兩物塊疊放在水平桌面
上,用F1=30 N的水平力作用在B物塊上,A、B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B物塊所受的摩
擦力為   N;若將F2=50 N的水平力按如圖乙所示作用
在A物塊上,它們?nèi)砸黄鹱鲋本€運動,則地面對A物塊的摩
擦力為    N。
7.“牛頓第一定律”的形成,經(jīng)歷了伽利略、笛卡兒和牛頓等科學家不斷完善的過程。
(1)伽利略經(jīng)過如圖所示的實驗和推理得出結(jié)論:如果沒有摩擦阻力和空氣阻力的影響,
在水平面上運動的物體將會一直運動下去。結(jié)合伽利略的結(jié)論寫出圖中各實驗和推理
的先后順序:    。(用字母表示)
(2)笛卡兒在伽利略觀點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完善:如果運動中的物體沒有受到力的作用,它
將繼續(xù)以同一速度沿直線運動,既不停下來也不偏離原來的方向。牛頓在他們研究的
基礎(chǔ)上提出了“牛頓第一定律”。相對于“牛頓第一定律”,笛卡兒的觀點有什么不
足: 。
8.為了監(jiān)督司機是否遵守限速規(guī)定,交管部門在公路上設(shè)置了固定測速儀,如圖所示,汽車向
放置在道路中間的測速儀勻速駛來,測速儀向汽車發(fā)出兩次短促的(超聲波)信號。第一
次從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用時 0.5 s,第二次從發(fā)出信號到測速儀接收到信號
用時0.3 s,若發(fā)出兩次信號的時間間隔是 0.9 s,超聲波的速度是340 m/s,汽車在兩
次接收信號間隔過程中行駛的距離是    m,汽車的速度是    m/s。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
第10講 運動和力 每講一練
一、選擇題
1.如圖所示,小明和小紅坐在停靠在站臺的火車車廂里,他們分別向兩側(cè)窗外看,對火車的運
動情況產(chǎn)生了不同的觀點。小明以窗外的站臺為參照物,說火車是靜止的;小紅以窗外行
駛的動車為參照物,說火車是運動的。則(  )
A.只有小明的說法正確 B.只有小紅的說法正確
C.兩個人的說法都正確 D.兩個人的說法都不正確
2.如圖是相向而行的甲、乙兩物體的s-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相遇時兩物體通過的路程均為100m
B.0-30s內(nèi)甲、乙均做勻速直線運動
C.甲的運動速度為10m/s
D.甲、乙是同時出發(fā)的
3.如圖的人或物體運動到最高點時,若外力全部撤銷,能保持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
4.交通部門常用測速儀來檢測車速。測速原理是測速儀前后兩次發(fā)出并接收到被測車反射回
來的超聲波信號,再根據(jù)兩次信號的時間差,測出車速,如圖甲所示。某次測速中,測速儀
發(fā)出與接收超聲波的情況如圖乙所示,x表示超聲波與測速儀之間的距離。則該被測汽車
速度約為(假設(shè)超聲波的傳播速度為340 m/s,且保持不變)(  )
A.28.33 m/s B.13.60 m/s C.14.78 m/s D.14.17 m/s
5.燕子歸巢時,沿圖所示虛線方向勻速滑翔。能正確表示這個過程中空氣
對燕子作用力方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用如圖裝置研究二力平衡時,在輕質(zhì)塑料片兩端的細繩上掛等重的鉤碼,手放開塑料片后,可觀察到塑料片將(  )
A.向左下運動 B.向右上運動
C.仍靜止不動 D.轉(zhuǎn)過一定角度
7.如圖所示,某同學連續(xù)用腳蹬地,滑板車在水平路面上加速前進,停止蹬地后,滑板車慢慢
停下來。關(guān)于圖中滑板車的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運動離不開力
B.滑板車運動的速度越大,慣性越大
C.滑板車受的支持力與滑板車的重力是平衡力
D.用腳蹬地時,該腳所受摩擦力方向向前
二、填空題
8.地球自轉(zhuǎn)的方向為自西向東,太空中的地球同步衛(wèi)星相對于某學校操場是   (選填
“靜止”或“運動”)的;小明在操場進行立定跳遠時,向哪個方向跳成績更好 答:    
(選填“向東”“向西”或“都一樣”)。
9.如圖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車上有A、B兩個物體,兩物體與小車以相同的速度一起
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A的正前方,B的質(zhì)量小于A的質(zhì)量。假設(shè)小車的上表面足夠
長,不計空氣阻力,小車遇到障礙物突然停止后,A、B兩物體   (選
填“會”或“不會”)相撞,原因是    。
10.靜止在水平面上的物體受水平拉力F作用,如圖甲所示。F隨時間t的變化關(guān)系如圖乙所
示;從t=0開始,小金同學每隔2 s記錄的物體位置和時刻如圖丙所示。則物體在第3 s
受到的摩擦力為    N;第9 s受到的摩擦力為    N;第18 s末撤去力F,物體
的運動狀態(tài)將如何改變   。
三、解答題
11.勻速直線運動是指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通過相等路程的直線運動,勻加速直線運動是指
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增加相同速度的直線運動,如從靜止開始,1秒末的速度是2米/秒,
則2秒末的速度是4米/秒,3秒末的速度是6米/秒……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時間t
內(nèi)移動的距離s=vt,在它的v-t圖像中(圖WK6-14甲),矩形陰影的邊長正好是v和t,可
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移動的距離對應(yīng)著v-t圖像中陰影的面積,勻加速直線運動的
物體移動的距離也有類似的關(guān)系。
現(xiàn)有一輛汽車在教練場上由靜止開始沿平直道路做勻加速運動,10秒末速度達到10
米/秒。然后以此速度做50秒的勻速直線運動,最后減速慢慢停下。
(1)從汽車由靜止開始運動并計時,在圖乙中作出汽車在1分鐘內(nèi)的v-t圖像。
(2)求這1分鐘內(nèi)汽車行駛的距離。
(3)汽車在行駛的過程中,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使汽車前進的牽引力F1和阻礙汽車運動的阻
力F2,試分析這1分鐘內(nèi)F1和F2的大小關(guān)系。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C 2.C 3.C 4.D 5.B 6.C 7.D
二、填空題
8.靜止 都一樣
9.不會 當小車突然停止時,兩物體由于慣性,繼續(xù)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不變,在不受摩擦阻力的情況下,兩物體不會相撞
10.2 4 先減速后靜止
三、解答題
11.解:(1)如圖。
(2)前10 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
s1=vt=×10 米/秒×10 秒=50 米,
后50 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s2=vt'=10 米/秒×50 秒=500 米,
1分鐘內(nèi)汽車行駛的距離s=s1+s2=50 米+500 米=550 米。
(3)在前10秒內(nèi),汽車做勻加速運動,牽引力大于阻力,則F1>F2;后50秒內(nèi),汽車做勻速直
線運動,受到的牽引力和阻力是一對平衡力,則F1'=F2。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yīng)用平臺
第10講 《運動和力》課標要求和考試細則
21世紀教育網(wǎng)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
課標要求
考試細則
【課程內(nèi)容】
運動的描述與參照物
1.知道對物體運動的描述與所選的參照
(1)描述參照物的概念:(2)知道運動和靜止
物有關(guān)
是相對的
2.了解速度的定義和單位,能用速度描
2速度
述物體的運動,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
(1)描述勻速直線運動;(2)知道速度的概
計算
念;(3)知道速度的單位;(4)應(yīng)用速度公式
3舉例說明二力平衡的條件和力是物體
進行簡單的計算
運動狀態(tài)變化的原因
3.二力平衡
4.描述牛頓第一定律,能用慣性解釋有
(1)概述二力平衡的概念;(2)說明二力平衡
關(guān)的常見現(xiàn)象
的條件;(3)應(yīng)用二力平衡條件解釋有關(guān)現(xiàn)
【活動建議】
象;(4)根據(jù)物體的受力情況,解釋物體
觀察周圍物體的運動:比較物體運動
動狀態(tài)變化的原因
的快慢。
4.牛頓第一定律
2查閱有關(guān)牛頓的生平和成就的資料并
(1)描述牛頓第一定律的內(nèi)容;(2概述慣性
進行交流
的概念;(3)用慣性解釋有關(guān)常見現(xiàn)象
3探究為什么運動的物體會停下來
微信掃碼,打開小程序,手機查閱,隨時隨地找資源!
微信掃碼,打開小程序,手機查閱,隨時隨地找資源!!!
版權(quán)聲明
21世紀教育網(wǎng)ww.21cnjy.com(以下簡稱“本網(wǎng)站”)系屬深圳市二一教育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本公司”)旗下網(wǎng)站,為維護本公司合法權(quán)益,現(xiàn)依
據(jù)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作出如下鄭重聲明:
、本網(wǎng)站上所有原創(chuàng)內(nèi)容,由本公司依據(jù)相關(guān)法律法規(guī),安排專項經(jīng)費,
運營規(guī)劃,組織名校名師創(chuàng)作完成,著作權(quán)歸屬本公司所有。
經(jīng)由網(wǎng)站用戶上傳至本網(wǎng)站的試卷、教案、課件、學案等內(nèi)容,由本公
司獨家享有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權(quán),其作品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本網(wǎng)站不保證其內(nèi)容
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發(fā)的任何法律糾紛,均由上傳用戶承擔法律責任,本網(wǎng)
站僅有義務(wù)協(xié)助司法機關(guān)了解事實情況
、任何個人、企事業(yè)單位(含教育網(wǎng)站)或者其他組織,未經(jīng)本公司許可,
不得使用本網(wǎng)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復(fù)制、發(fā)行、表演、
廣播、信息網(wǎng)絡(luò)傳播、改編、匯編、翻譯等方式),一旦發(fā)現(xiàn)侵權(quán),本公司將聯(lián)
合司法機關(guān)獲取相關(guān)用戶信息并要求侵權(quán)者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
四、一旦發(fā)現(xiàn)侵犯本網(wǎng)站作品著作權(quán)的行為,歡迎予以舉報。
舉報電話:4006379991
舉報信息一經(jīng)核實,本公司將依法追究侵權(quán)人法律責任!
五、本公司將結(jié)合廣大用戶和網(wǎng)友的舉報,聯(lián)合全國各地文化執(zhí)法機關(guān)和相
關(guān)司法機關(guān)嚴厲打擊侵權(quán)盜版行為,依法追究侵權(quán)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責任!
特此聲明!
深圳市二一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冶市| 赤水市| 涟源市| 仙居县| 襄汾县| 高雄县| 红河县| 台安县| 东乌| 厦门市| 五莲县| 邵阳市| 鲁山县| 老河口市| 延寿县| 饶阳县| 永新县| 丰宁| 淅川县| 丰都县| 平度市| 青阳县| 南召县| 遂宁市| 拜城县| 遂平县| 惠东县| 景谷| 武陟县| 县级市| 康乐县| 和政县| 曲水县| 博白县| 孟州市| 星座| 崇义县| 广汉市| 海淀区| 鄂托克前旗| 清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