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溫州市經開區六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1八上·溫州期中)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指太平天國( )A.沒有實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C.沒有徹底學習西方 D.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答案】D【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1843年,在羅孝全的幫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基督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創立了拜上帝教,利用宗教發動了太平天國運動。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缺乏科學理論,最終失敗。題干材料中的“采用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段話說明領導太平天國運動的農民階級缺乏科學理論指導,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能領導革命走向成功,這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識記運用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2021八上·溫州期中)19世紀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親眼目睹了國家遭到列強入侵。便決定加強外語能力,以便為盡一國之力。他應該進入下列什么地方學習( )A.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B.京師大學堂C.京師同文館 D.黃埔軍校【答案】C【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在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是洋務派創辦的近代第一所外語學校。如果是生活在19世紀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親眼目睹國家遭到列強入侵,決定提高外語能力,以便為國盡一己之力,最有可能進入京師同文館。A項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是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不符合題意;B項京師大學堂創辦于戊戌變法期間,是中國近代最早的一所體制完備的高等學府,不符合題意;C項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符合題意;D項黃埔軍校是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興辦的新式學堂。掌握洋務運動興辦的新式學堂相關知識。3.(2021八上·溫州期中)鴉片戰爭后和甲午中日戰爭后開放的口岸變化反映了( )A.中國開放通商口岸由被動到主動B.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C.中國從封建社會變為完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清政府從“天朝上國”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答案】B【考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簽訂的《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都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甲午中日戰爭后,1895年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基本都屬于長江沿岸靠港口城市。其變化反映了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長江中下游地區。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的侵略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明確列強侵略勢力是有由東南沿海逐步深入到中國腹地的。4.(2021八上·溫州期中)有學者提出:“維新運動絕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敗。從一開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陣思想的巨浪。當1895年以后政治的活動展開時,它所喚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過來又加深和擴大了這陣巨浪。”這表明該學者認為戊戌變法( )A.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B.有利于科學技術的傳播C.是一場救亡圖存的運動 D.是一次成功的政治變革【答案】A【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思想的巨浪”可知,反映了戊戌變法思想啟蒙的作用。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5.(2021八上·溫州期中)《辛丑條約》簽訂后,美國公使說,“事實上,外國公使已成為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可以“任意斥責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這一言論表明( )A.中國已完全成為美國的殖民地B.帝國主義完成了對中國的瓜分C.外國公使幫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已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答案】D【考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規定: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外國公使可以“任意斥責中國官員”,這都充分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成為了“洋人的朝廷”。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清政府已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6.(2021八上·溫州期中)比較法是學習歷史常用的方法。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兩件重大的歷史事件,二者的共同點包括( )①是農民階級領導的起義 ②都提出了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③都是被中外勢力聯合鎮壓 ④都建立了與清廷相對立的政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C【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是農民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群眾為主體、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的農民運動,都是利用宗教結社形式來發動、組織群眾,都具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共同原因是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故①③ 正確。都沒有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義和團運動沒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故②④錯誤。C項①③是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共同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義和團運動與太平天國運動的共同之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7.(2021八上·溫州期中)下面我國省級行政區域中,少數民族分布個數最多的是( )A.西藏 B.新疆 C.云南 D.黑龍江【答案】C【考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少數民族個數最多的是云南省,故C符合題意,AB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少數民族的分布,屬于容易題。(2021八上·溫州期中)觀察下面四個省級行政區域輪廓圖,回答問題。8.上圖四個省級行政區域中,有黃河干流流經的省份是(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9.上圖四個省級行政區域“丁”的主要地貌特征是( )A.戈壁荒漠,綠洲點點 B.地面平坦,一望無垠C.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D.千溝萬壑,地表破碎【答案】8.B9.A【考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有關內容,難度適中。8.根據所學可知,甲是浙江,乙是山東,丙是云南,丁是新疆。黃河流經的是山東省。故答案為: B9.丁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A符合題意;B是內蒙古自治區,C是黃河高原的特征,D是青藏高原。故答案為: A10.(2021八上·溫州期中)下列關于浙江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地處中國東南,東臨東海; ②主要地形類型有丘陵和平原;③簡稱浙,省會杭州; ④氣候特點是冬暖夏涼四季如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考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①②③的說法符合浙江。浙江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故④說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浙江的氣候,屬于容易題,用排除法即可。二、非選擇題11.(2021八上·溫州期中)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見證了晚清的風雨飄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無盡屈辱】材料一:【A條約】“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B條約】“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滿目傷痕】材料二:“在120多年前,一群強盜打開了北京的大門,撲進紫禁城,開始瘋狂掠奪城中的各種珍寶,連陳設在庭院中的鎏金大銅缸也不放過。強盜們用刺刀刮銅缸上的金子,直至缸體的鎏金層嚴重剝落。這些刺刀傷痕,成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傷痕。”(1)面對強敵,坐在紫禁城的統治者們作出了艱難的決策。請依次寫出上述A、B條約的名稱,并分別用一句話概述它們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2)“這些最深的傷痕”源于哪一事件 為什么說它們“成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傷痕” 【答案】(1)A:《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從此,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考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1)由材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這是《南京條約》的內容,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由材料“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可知,這是《馬關條約》的內容。《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根據材料二中的“在120多年前,一群強盜打開了北京的大門,撲進紫禁城,開始瘋狂掠奪城中的各種珍寶,連陳設在庭院中的鎏金大銅缸也不放過。強盜們用刺刀刮銅缸上的金子,直至缸體的鎏金層嚴重剝落。這些刺刀傷痕,成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傷痕”可知“這些最深的傷痕”源于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爆發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與八國聯軍在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故答案為:(1)A:《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從此,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列強的侵華戰爭。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12.(2021八上·溫州期中)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艱難的近代化探索”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實業救國】材料一:洋務派創辦的企業 前期 后期工廠名稱 安慶內軍械所 江南制造總局 福州船政局 上海輪船招商局 電報總局 漢陽鐵廠建立時間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1872年 1880年 1880年【感悟啟示】材料三: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推行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維新派是在不掌握權力的情況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條陳奏折,由皇帝頒發詔書的方式來進行維新的。維新變法運動失敗了,但它卻揭開了具有完整意義上的中國近代化的序幕……【感悟啟示】材料三: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推行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維新派是在不掌握權力的情況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條陳奏折,由皇帝頒發詔書的方式來進行維新的。維新變法運動失敗了,但它卻揭開了具有完整意義上的中國近代化的序幕……(1)根據材料一,說明洋務派創辦的企業在性質上有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企業對近代中國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康有為批評洋務運動是“小變”的原因,并概括康有為的政治主張。(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綜合上述探究你從中獲得了什么啟示 【答案】(1)變化:前期以軍事工業為主,后期以民用企業為主。影響: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2)原因:僅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觸及封建專制制度;主張:廢除封建專制體制,謀求制度變革(或在政治上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3)原因:不符合中國國情;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勢力過于強大;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遠離群眾,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兩點即可)啟示: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資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改革道路等等。【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第一小問,由“洋務派創辦的企業”表可以看出,洋務運動前期軍事工業為主,后期以民用工業為主。第二小問,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標志。(2)據材料二“康有為在上書光緒帝的奏折中曾批評了慘淡經營30年的洋務運動,認為洋務運動帶來的‘購船置械’‘設郵使,開礦務’等,雖有圖強的意愿,然而觸及的僅僅是局部的東西,這種只是‘小變’”,康有為認為洋務運動是“小變”的原因是認為洋務運動帶來的“購船置械”“設郵使,開礦務”等,雖有圖強的意愿,然而觸及的僅僅是局部的東西。康有為認為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技術,沒有觸及政治制度。根據材料他認為“日本改定國憲,變法之全體也”,乃是鑿破封建政治體制,是“全變”,認為今變行新法,固為治強之計”,康有為的“強國”應改變封建專制的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3)第一小問原因,根據”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推行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可歸納出不符合中國國情;根據“維新派是在不掌握權力的情況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條陳奏折,由皇帝頒發詔書的方式來進行維新的。”可歸納出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勢力過于強大;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第二小問啟示,是開放性題目,符合史實,之有理即可,如: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封建統治者的自救不能使中國富強;資產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改革道路等。故答案為:(1)變化:前期以軍事工業為主,后期以民用企業為主。影響: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2)原因:僅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觸及封建專制制度;主張:廢除封建專制體制,謀求制度變革(或在政治上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3)原因:不符合中國國情;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勢力過于強大;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遠離群眾,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兩點即可)啟示: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資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改革道路等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近代探索相關知識的掌握。中國近代化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13.(2021八上·溫州期中)讀詩詞和“沿我國北緯30°地形剖面圖”,結合已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七律·長征》材料二: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材料三:沿我國北緯30°地形剖面圖(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兩句詩詞描寫了紅軍長征時曾渡過的長江水系,這條河流流經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的地形單元有甲 高原、乙 盆地。(填空)(2)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丙”所示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為 氣候。(填空)(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結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圖,說說我國地勢有什么特點?這種地勢特點對我國的河流流向和氣候有什么影響?【答案】(1)青藏;四川(2)亞熱帶季風(3)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影響:對河流:使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對氣候: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考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是青藏高原 、乙是四川盆地。(2) 根據題意,乙地是四川盆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3)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影響:對河流:使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對氣候: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點評】地勢總的特征是西部高、東部低,呈三級階梯狀。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為主,青藏高原雄居在內,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存在于青藏高原的北邊和東邊,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但局部地區低于500米;第三級階梯以東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其攜帶的泥沙由于水流變緩而沉積下來,形成廣大的沖積平原。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2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浙江省溫州市經開區六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一、選擇題1.(2021八上·溫州期中)李大釗說“太平天國禁止了鴉片,卻采用了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是他們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這段話指太平天國( )A.沒有實行宗教改革 B.不能充分依靠人民C.沒有徹底學習西方 D.缺乏科學理論指導2.(2021八上·溫州期中)19世紀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親眼目睹了國家遭到列強入侵。便決定加強外語能力,以便為盡一國之力。他應該進入下列什么地方學習( )A.江南機器制造總局 B.京師大學堂C.京師同文館 D.黃埔軍校3.(2021八上·溫州期中)鴉片戰爭后和甲午中日戰爭后開放的口岸變化反映了( )A.中國開放通商口岸由被動到主動B.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C.中國從封建社會變為完全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D.清政府從“天朝上國”淪為帝國主義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4.(2021八上·溫州期中)有學者提出:“維新運動絕不能算作是完全的失敗。從一開始,它的下面便是一陣思想的巨浪。當1895年以后政治的活動展開時,它所喚起的感情和注意力反過來又加深和擴大了這陣巨浪。”這表明該學者認為戊戌變法( )A.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B.有利于科學技術的傳播C.是一場救亡圖存的運動 D.是一次成功的政治變革5.(2021八上·溫州期中)《辛丑條約》簽訂后,美國公使說,“事實上,外國公使已成為中國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從而可以“任意斥責對待外國人不稱職的中國官吏”。這一言論表明( )A.中國已完全成為美國的殖民地B.帝國主義完成了對中國的瓜分C.外國公使幫助清政府管理官吏D.清政府已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6.(2021八上·溫州期中)比較法是學習歷史常用的方法。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兩件重大的歷史事件,二者的共同點包括( )①是農民階級領導的起義 ②都提出了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③都是被中外勢力聯合鎮壓 ④都建立了與清廷相對立的政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7.(2021八上·溫州期中)下面我國省級行政區域中,少數民族分布個數最多的是( )A.西藏 B.新疆 C.云南 D.黑龍江(2021八上·溫州期中)觀察下面四個省級行政區域輪廓圖,回答問題。8.上圖四個省級行政區域中,有黃河干流流經的省份是(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9.上圖四個省級行政區域“丁”的主要地貌特征是( )A.戈壁荒漠,綠洲點點 B.地面平坦,一望無垠C.冰川廣布,雪山連綿 D.千溝萬壑,地表破碎10.(2021八上·溫州期中)下列關于浙江的說法,正確的是( )①地處中國東南,東臨東海; ②主要地形類型有丘陵和平原;③簡稱浙,省會杭州; ④氣候特點是冬暖夏涼四季如春。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二、非選擇題11.(2021八上·溫州期中)1420年建成的紫禁城,見證了晚清的風雨飄搖。閱讀材料,回答問題。【無盡屈辱】材料一:【A條約】“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B條約】“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滿目傷痕】材料二:“在120多年前,一群強盜打開了北京的大門,撲進紫禁城,開始瘋狂掠奪城中的各種珍寶,連陳設在庭院中的鎏金大銅缸也不放過。強盜們用刺刀刮銅缸上的金子,直至缸體的鎏金層嚴重剝落。這些刺刀傷痕,成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傷痕。”(1)面對強敵,坐在紫禁城的統治者們作出了艱難的決策。請依次寫出上述A、B條約的名稱,并分別用一句話概述它們給中國社會帶來的影響。(2)“這些最深的傷痕”源于哪一事件 為什么說它們“成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傷痕” 12.(2021八上·溫州期中)某校八年級(1)班同學以“艱難的近代化探索”為主題展開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實業救國】材料一:洋務派創辦的企業 前期 后期工廠名稱 安慶內軍械所 江南制造總局 福州船政局 上海輪船招商局 電報總局 漢陽鐵廠建立時間 1861年 1865年 1866年 1872年 1880年 1880年【感悟啟示】材料三: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推行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維新派是在不掌握權力的情況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條陳奏折,由皇帝頒發詔書的方式來進行維新的。維新變法運動失敗了,但它卻揭開了具有完整意義上的中國近代化的序幕……【感悟啟示】材料三: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推行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維新派是在不掌握權力的情況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條陳奏折,由皇帝頒發詔書的方式來進行維新的。維新變法運動失敗了,但它卻揭開了具有完整意義上的中國近代化的序幕……(1)根據材料一,說明洋務派創辦的企業在性質上有何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些企業對近代中國的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康有為批評洋務運動是“小變”的原因,并概括康有為的政治主張。(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綜合上述探究你從中獲得了什么啟示 13.(2021八上·溫州期中)讀詩詞和“沿我國北緯30°地形剖面圖”,結合已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毛澤東《七律·長征》材料二: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材料三:沿我國北緯30°地形剖面圖(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這兩句詩詞描寫了紅軍長征時曾渡過的長江水系,這條河流流經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的地形單元有甲 高原、乙 盆地。(填空)(2)材料三地形剖面圖中“丙”所示區域的主要氣候類型為 氣候。(填空)(3)“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結合材料三地形剖面圖,說說我國地勢有什么特點?這種地勢特點對我國的河流流向和氣候有什么影響?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D【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解析】【分析】1843年,在羅孝全的幫助下,洪秀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宗教思想,借用、吸收西方基督教中的平等、互助的思想,創立了拜上帝教,利用宗教發動了太平天國運動。由于農民階級的局限性,缺乏科學理論,最終失敗。題干材料中的“采用宗教;不建設民國,而建設天國”這段話說明領導太平天國運動的農民階級缺乏科學理論指導,不是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不能領導革命走向成功,這是太平天國運動失敗的根本原因。ABC三項和題干材料不符,不符合題意;D項缺乏科學理論指導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對歷史知識的識記運用能力和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2.【答案】C【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解析】【分析】在洋務運動期間,洋務派為適應中外交涉和開展洋務運動的需要,開始興辦新式學堂,1862年成立的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是洋務派創辦的近代第一所外語學校。如果是生活在19世紀60年代的一位北京青年,親眼目睹國家遭到列強入侵,決定提高外語能力,以便為國盡一己之力,最有可能進入京師同文館。A項江南機器制造總局是洋務派創辦的近代軍事工業,不符合題意;B項京師大學堂創辦于戊戌變法期間,是中國近代最早的一所體制完備的高等學府,不符合題意;C項京師同文館是洋務派創辦的第一所新式學堂,符合題意;D項黃埔軍校是1924年5月,國民黨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洋務運動興辦的新式學堂。掌握洋務運動興辦的新式學堂相關知識。3.【答案】B【考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鴉片戰爭后簽訂的《南京條約》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都是中國東南沿海的港口城市甲午中日戰爭后,1895年簽訂了中日《馬關條約》,開放沙市、重慶、蘇州、杭州為通商口岸,基本都屬于長江沿岸靠港口城市。其變化反映了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長江中下游地區。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B項列強侵略勢力由東南沿海深入到中國腹地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B。【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近代史上列強的侵略等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明確列強侵略勢力是有由東南沿海逐步深入到中國腹地的。4.【答案】A【考點】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根據題意中“思想的巨浪”可知,反映了戊戌變法思想啟蒙的作用。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材料分析能力和戊戌變法的相關知識,屬于容易題。5.【答案】D【考點】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根據題干和所學可知,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規定:劃定北京東郊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派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外國公使可以“任意斥責中國官員”,這都充分說明了清政府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成為了“洋人的朝廷”。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D項清政府已淪為列強統治中國的工具理解正確,符合題意;故答案為D。【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丑條約》的影響,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6.【答案】C【考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據所學知識可知,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都是農民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群眾為主體、以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的農民運動,都是利用宗教結社形式來發動、組織群眾,都具有濃厚的迷信色彩,太平天國和義和團運動失敗的共同原因是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故①③ 正確。都沒有提出切合實際的革命綱領;義和團運動沒建立與清政府對峙的政權。故②④錯誤。C項①③是太平天國運動和義和團運動的共同點,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義和團運動與太平天國運動的共同之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7.【答案】C【考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少數民族個數最多的是云南省,故C符合題意,ABD說法正確。故答案為: C【點評】本題考查少數民族的分布,屬于容易題。【答案】8.B9.A【考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點評】本題考查我國省級行政區劃的有關內容,難度適中。8.根據所學可知,甲是浙江,乙是山東,丙是云南,丁是新疆。黃河流經的是山東省。故答案為: B9.丁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A符合題意;B是內蒙古自治區,C是黃河高原的特征,D是青藏高原。故答案為: A10.【答案】A【考點】我國的行政區劃【解析】【分析】根據所學可知,①②③的說法符合浙江。浙江省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低溫少雨,夏季高溫多雨,故④說法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 A【點評】本題考查浙江的氣候,屬于容易題,用排除法即可。11.【答案】(1)A:《南京條約》, 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從此,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考點】鴉片戰爭;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義和團運動與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解析】【分析】(1)由材料“今大皇帝準將香港一島給予大英國君主暨嗣后世襲主位者,常遠據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可知,這是《南京條約》的內容,它使中國由封建社會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由材料“中國約將庫平銀二萬萬兩交與日本,作為賠償軍費。……日本臣民得在中國通商口岸、城邑任便從事各項工藝制造”可知,這是《馬關條約》的內容。《馬關條約》 大大加深了中國的民族危機,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根據材料二中的“在120多年前,一群強盜打開了北京的大門,撲進紫禁城,開始瘋狂掠奪城中的各種珍寶,連陳設在庭院中的鎏金大銅缸也不放過。強盜們用刺刀刮銅缸上的金子,直至缸體的鎏金層嚴重剝落。這些刺刀傷痕,成了中華民族近代史上最深的傷痕”可知“這些最深的傷痕”源于1900年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900年爆發的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戰敗,被迫與八國聯軍在1901年簽訂了《辛丑條約》,使中國完全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故答案為:(1)A:《南京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的半殖民地化程度。(2)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清政府被迫簽訂了《辛丑條約》,從此,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近代列強的侵華戰爭。注意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識記。12.【答案】(1)變化:前期以軍事工業為主,后期以民用企業為主。影響: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2)原因:僅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觸及封建專制制度;主張:廢除封建專制體制,謀求制度變革(或在政治上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3)原因:不符合中國國情;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勢力過于強大;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遠離群眾,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兩點即可)啟示: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資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改革道路等等。【考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清末變法圖強的嘗試與文教革新【解析】【分析】(1)第一小問,由“洋務派創辦的企業”表可以看出,洋務運動前期軍事工業為主,后期以民用工業為主。第二小問,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對外國經濟勢力的擴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是中國近代化開始的標志。(2)據材料二“康有為在上書光緒帝的奏折中曾批評了慘淡經營30年的洋務運動,認為洋務運動帶來的‘購船置械’‘設郵使,開礦務’等,雖有圖強的意愿,然而觸及的僅僅是局部的東西,這種只是‘小變’”,康有為認為洋務運動是“小變”的原因是認為洋務運動帶來的“購船置械”“設郵使,開礦務”等,雖有圖強的意愿,然而觸及的僅僅是局部的東西。康有為認為洋務運動只學習西方的技術,沒有觸及政治制度。根據材料他認為“日本改定國憲,變法之全體也”,乃是鑿破封建政治體制,是“全變”,認為今變行新法,固為治強之計”,康有為的“強國”應改變封建專制的政治體制,實行君主立憲制。(3)第一小問原因,根據”康有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維新的要義為藍圖,在中國推行變法,但是沒有認識到日本與中國國情不同”可歸納出不符合中國國情;根據“維新派是在不掌握權力的情況下,只是靠不停地向皇帝條陳奏折,由皇帝頒發詔書的方式來進行維新的。”可歸納出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勢力過于強大;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第二小問啟示,是開放性題目,符合史實,之有理即可,如: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封建統治者的自救不能使中國富強;資產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改革道路等。故答案為:(1)變化:前期以軍事工業為主,后期以民用企業為主。影響:引進了西方先進生產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工業企業;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對外國資本的入侵也起了一定抵制作用。(2)原因:僅學習西方先進技術,沒有觸及封建專制制度;主張:廢除封建專制體制,謀求制度變革(或在政治上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3)原因:不符合中國國情;資產階級維新派力量薄弱;封建勢力過于強大;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遠離群眾,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兩點即可)啟示:中國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資階級改良的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要選擇適合本國國情的改革道路等等。【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近代探索相關知識的掌握。中國近代化經歷了洋務運動、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運動,重點識記內容與影響。13.【答案】(1)青藏;四川(2)亞熱帶季風(3)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影響:對河流:使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對氣候: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考點】地勢和地形;氣候多樣,季風顯著【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甲是青藏高原 、乙是四川盆地。(2) 根據題意,乙地是四川盆地,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3)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地勢特點: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分布;影響:對河流:使許多河流自西向東流;對氣候:有利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降水。【點評】地勢總的特征是西部高、東部低,呈三級階梯狀。第一級階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為主,青藏高原雄居在內,號稱世界屋脊;第二級階梯存在于青藏高原的北邊和東邊,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海拔迅速下降到1000-2000米左右,但局部地區低于500米;第三級階梯以東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許多大河滾滾東流,其攜帶的泥沙由于水流變緩而沉積下來,形成廣大的沖積平原。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浙江省溫州市經開區六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學生版).docx 浙江省溫州市經開區六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期中聯考試卷(歷社部分)(教師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