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社會法治期末試卷歷史與社會部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錯選、多選、漏選均不給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A B D B C C B C C二、非選擇題(本大題有4小題,共40分)11.(10分)(1)①臺灣;②馬六甲;③印度;④紅;⑤蘇伊士。(5分)(2)B地(1分)。原因:該地是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故房屋墻厚窗小,有利于防風沙,隔熱。(2分)(3)言之有理即可,2分。示例:請和我一起踏上寧波千年文化之旅,探尋城長足跡,解鎖城市密碼,展現寧波1200年的城市文脈與當下城市氣度,弘揚寧波人特有的精神,賦能未來寧波經濟社會發展。12.(10分)(1)稻(粟或黍)。(1分)(2)鐵器農具的使用;牛耕的推廣。(4分)(3)商鞅變法(1分);作用:秦國國力大為增強,提高軍隊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秦國統一全國奠定基礎。(2分)(4)改革是強國之路;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農業生產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等。(2分,寫出任意一點即給分)13.(10分)(1)帝王:秦始皇(或嬴政)(1分);漢武帝(或劉徹)(1分)(2)措施:秦始皇——設御史大夫(2分);漢武帝——建立刺史制度(2分)(3)政策:秦始皇——焚書坑儒(2分);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其他答案,如大力推行儒學教育等,適當給分)14.(10分)(1)分封制(1分)(2)自北向南(少數民族內遷和北民南遷)(1分);給遷入地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和生產工具,促進了遷入地經濟的發展等。(2分)(3)措施:遷都;使用漢語(說漢話)(2分)。影響:促進了民族交融,增強了北魏的實力,推動了中原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2分)(4)制定制度、人口遷移、遷都等。(2分,寫出兩種即可)2021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社會法治期末試卷道德與法治卷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A B D D C B C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題,共20分)11.(10分)(1)①少年有夢,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②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③努力,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不服輸的堅忍和失敗后從頭再來的勇氣,是對自我的堅定信念和對美好的不懈追求。④努力,需要立志,需要堅持。⑤實現夢想需要堅持不懈,發揚艱苦奮斗的精神。(2分,寫出任意一點即可)(2)①贊同小南的觀點。(1分)②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2分)③孝敬雙親長輩,關愛家人,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從現在開始,我們就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1分)(3)①網上交友,需要考慮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②虛擬世界的交往,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③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4分,寫出任意兩點即可)12.(10分)(1)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做負責任的公民;堅強勇敢,臨危不懼;珍愛生命,善待他人生命等。(4分,寫出兩點即可)(2)①拒絕貧乏,充盈生命;②拒絕冷漠,關切他人的生命;③在平凡中創造偉大;④為生活而努力,面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⑤為家庭的美好和社會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⑥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4分,寫出兩點即可)(3)注:單純寫“浙江加油”只給1分示例1:我在“浙”里,“虞”你同行!示例2:加油,我們“甬”遠與你在一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