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年中考科學復習 第13講 浮力(課件 28張PPT+學案+練習)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年中考科學復習 第13講 浮力(課件 28張PPT+學案+練習)

資源簡介

(共28張PPT)
浙教版 八年級上
第13講 浮力
考點梳理
考點一 知道浮力的概念[a]
1. 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     的力。
2. 方向:浮力的方向是      的。物體在氣體中也會受到浮力的作用。
3.施力物體: 。
4. 測量: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為G,測出物體浸在液體中的示重為G',則F浮=  。 
向上托
豎直向上
G-G'
液體或氣體
考點二 描述阿基米德原理[a]
1.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
(1)溢水杯中的水事先要 。
(2)小燒杯中的水是物體 的水,用量筒測出 。
(3)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浮力= ,G排= 。
2. 公式: 。
3. 比較“全部浸入”和“部分浸入”:當物體全部浸入液體(或
氣體)時,V排   V物;當物體部分浸入液體(或氣體)時,V排   V物。
4.浮力的影響因素: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跟 和 有關,與物體的質量、體積、 、 等無關。
4. 阿基米德原理既可用于液體浮力的計算,也可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
裝滿水
=
<
F浮=ρ液gV排液
物體排開的液體受到的重力
排開
排開水的體積
F1-F2
ρ水gV排
液體的密度
排開液體的體積
形狀
深度
考點梳理
上浮 下沉 懸浮 漂浮 沉底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  G F浮+N=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處于動態(運動狀態不斷改變),受非平衡力作用 可以停留在液體的任何深度 是“上浮”過程的最終狀態 是“下沉”過程的最終狀態
 處于靜止狀態,受平衡力作用 考點三 物體的浮沉條件[a]
1. 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    和    。
2. 物體的浮沉條件:取決于 和 的大小關系。
重力
浮力
重力
浮力
考點梳理
>
<
=
=
G
>
<
=
>
<
3.漂浮問題的“五規律”:
(1)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 物體的重力。
(2)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所受浮力 。
(3)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 。
(4)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的密度就是液體密度的幾分之幾。
(5)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豎直向下的外力 液體對物體增大的浮力。
等于
相同

等于
考點梳理
液體的密度
上小下大
排水量
自身重力
小于
4.浮沉條件的應用:
考點梳理
考點四 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計算[b]
【提醒】常用的計算浮力的方法有如下三種:
①稱重法:F浮=G-F示;
②原理法: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③平衡法:F浮=G物(懸浮或漂浮時)。
考點梳理
考題精講
重點一 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
例1 物塊在空氣中和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所示,g取10 N/kg。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 物塊受到的浮力是1 N
B. 物塊的體積是2×10-4 m3
C. 物塊的密度是3×103 kg/m3
D. 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解析】①根據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和指針的位置讀出物塊的重力和物塊全部浸入水中時的示數,然后根據稱重法求出物塊受到水對它的浮力。②由阿基米德原理求出V排,V物=V排。③由公式G=mg求出質量,再根據密度公式即可求出物塊的密度。④根據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物體浸沒在液體中受到浮力大小只與液體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
B
對點訓練
訓練1 如圖1所示,在底面積為10-2m2的容器中有一重物,現利用彈簧測力計將其拉出水面,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2所示,根據圖象信息,計算:(g取10N/kg)
(1)物體被拉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2)物體的密度。
(1)F浮=G-F=54N-34N=20N;
(2)V物=V排=F浮/ρ水g=2×10-3m3;
物體的質量:m=G/g=54N/(10N/kg)=5.4kg;
物體的密度:ρ物=m/V物=2.7×103kg/m3;
重點二 物體的浮沉條件
考題精講
例2 將重為4 N的物體投入一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 g。若不計水的阻力,當物體靜止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g取10 N/kg) (  )
A. 物體上浮,F浮=7 N B. 物體懸浮,F浮=4 N
C. 物體漂浮,F浮=4 N D. 物體沉底,F浮=3 N
D
【解析】物體的浮沉取決于F浮與G物的大小關系。由于物體投入一裝滿水的溢水杯中,則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體受到的浮力F浮=G排=m排g=0.3kg×10N/kg=3N。由于G=4N>F浮,
所以物體沉在水底。
訓練2 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體積都不同的鹽水,將同一個小球先后放入杯中,當小球在鹽水中靜止時兩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圖所示。則 (  )
A.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 甲杯中鹽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鹽水的密度
D. 圖中,鹽水對甲杯底的壓強小于鹽水對乙杯底的壓強
C
對點訓練
例3 小明利用18cm長的吸管、細銅絲、石蠟等材料自制密度計。
(1)將自制的密度計放入水中,發現密度計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 。
實驗改進后,小明將密度計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測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長度是10.8cm,將該密度計放入某液體中,吸管浸入液體的深度為9cm;此密度計能測量液體的最小密度是
kg/m3。(ρ水=1.0×103kg/m3)
(2)小明的同學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計,他發現密度計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太小,導致用此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時誤差較大。為此同學們提出了如下改進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換大的容器做實驗 B.換細的吸管制作密度計
C.換稍長的吸管制作密度計 D.適當減少密度計的配重.
重心偏上
【解析】(1)不能直立漂浮是由于重心太高,可以多繞細銅絲。因為同一密度計在水中和在液體中,都是漂浮狀態,所以F浮水=F浮液=G,ρ水gSh水=ρ液gSh液,代入即可解得ρ液=0.8×103kg/m3。
(2)因為△V=sh,所以使h變大,應減小S即可,具體做法是:用更細的吸管。
0.8×103kg/m3
B
重點三 自制密度計
考題精講
訓練3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繞上一段細鐵絲,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計,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測量過程中杯內液體總量沒有變化。
(1)當密度計在杯中漂浮時,液面高度在A處(如圖甲所示)。此時,密度計受到的浮力    (選填“<”“=”或“>”)重力。
(2)使用中,小柯發現細鐵絲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變這段細鐵絲的形狀,并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密度(如圖乙所示),杯中液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處”)。
仍在A處
=
對點訓練
例4 某實驗小組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銅塊、蠟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
(1)探究銅塊的下沉條件.實驗中,他們用兩種方法測量了銅塊受到的浮力;
方法1:測量過程及示數如圖甲所示,可得銅塊所受的浮力為 N。
方法2:測量過程與示數如圖乙所示,可由銅塊排開水的體積計算出浮力為 N。通過以上實驗可得出銅塊浸沒在水中下沉的條件是: 。
(2)探究蠟塊上浮的條件.要測量蠟塊浸沒時的浮力,
應選用 。(填“方法1”或“方法2”)
考題精講
重點四 與浮力相關的探究問題
【解析】(1)由甲圖可得:金屬塊所受的浮力:F浮=G-F
=2.2N-2N=0.2N;由乙圖知可求受到的浮力:F浮=G排
=ρgV排=0.2N;金屬塊浸沒在水中下沉的條件:F浮<G;
(2)由于蠟塊不下沉,不能直接測量蠟受到浮力的大小,
要測量蠟塊浸沒時的浮力應選方法2.
0.2N
0.2N
F浮<G
訓練4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時,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步驟。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石塊重為   N。
(2)排開的水重為   N。
(3)為了使實驗結論更為可信,將小石塊換成
鉤碼等其他物體再進行幾次實驗,其主要目的
是  (填序號)。
A.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以減小偶然誤差
B. 多次測量找規律,排除偶然性
C. 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4)實驗是通過比較物體的重力與         的重力而得出結論的。
1.4
1.4
對點訓練
B
排開的液體
1.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 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
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課時訓練
D
2.某科學小組制作的潛水艇模型如圖所示。通過膠管A從燒瓶中向外吸氣或向燒瓶中吹氣,就可使燒瓶下沉、上浮或懸浮。當燒瓶處于如圖所示的懸浮狀態時,若向A管內用力吹氣,燒瓶將會 (  )
A.上浮,它受到的重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減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變
D.上浮,它受到的重力減小
D
課時訓練
3.如圖所示,小船上放有較大的石頭,當人將石頭放入池塘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對池塘底部的壓強增大
B.水對池塘底部的壓強減小
C.水對船底的壓強不變
D.水對船底的壓強增大
B
課時訓練
4.如圖所示,容器內盛有部分水,氣球下面懸掛一石塊,它們恰好懸浮在水中,若將手指伸入水中,則石塊將(  )
A.上浮 B.下沉
C.靜止 D.上浮后下沉
B
課時訓練
5.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兩只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兩個相同的物塊在液體中靜止時,兩燒杯液面相平,則 (  )
A.甲液體中的物塊所受浮力大
B.乙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
C.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強一樣大
D.兩物塊排開液體的質量一樣大
D
課時訓練
6.如圖所示,已知雞蛋的質量為55克,體積為50立方厘米。將雞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雞蛋沉入杯底(圖甲);逐漸將食鹽溶解在水中,雞蛋恰好懸浮(圖乙);繼續溶解食鹽,最終雞蛋漂浮(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雞蛋所受浮力為0.55牛
B.圖乙中鹽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
C.圖丙中雞蛋所受浮力大于雞蛋自身重力
D.圖中三種狀態下浮力的大小關系是F甲<F乙<F丙
B
課時訓練
7.如圖所示,A、B兩物塊以不同方式組合,分別靜止在甲、乙兩種液體中,由此可判斷ρ甲   ρ乙;若物塊A在兩種液體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    F乙。(均選填“>”“<”或“=”)
>
>
課時訓練
8. 小桐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繞上一段細鐵絲,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計,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測量過程中杯內液體總量沒有變化。
(1)當密度計在杯中漂浮時,液面高度在A處(如圖甲所示)。此時,密度計受到的浮力    (選填“<”“ =”或“>”)重力。
(2)密度計在使用中,細鐵絲很容易滑落,于是小桐改變這段細鐵絲的形狀,并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如圖乙所示,再次測量同一杯液體的密度。待密度計靜止后,與之前相比,
容器中的液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若按原刻
度讀數,所測液體的密度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
不變
偏小
課時訓練
9.小敏將質量為20 g,體積為25 cm3的塑料塊放入水平平衡的容器內(如圖甲所示),放手后容器右端下降。撤去塑料塊,往容器內緩慢倒入一定量的水,使容器再次水平平衡(如圖乙所示),將該塑料塊輕輕放入容器內的水中如圖丙所示位置,放手后容器最終將     (選填“左低右高”“左高右低”或“水平平衡”)。此時,塑料塊所受浮力為   N。
0.2
水平平衡
課時訓練
10.2019年12月17日,由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如圖甲所示),正式交付海軍。該艦標準排水量為5萬噸,可同時停放36架“殲-15”艦載機。若每架艦載機質量為25 t。
(g取10 N/kg,海水的密度取1.03×103 kg/m3)
(1)艦載機起飛時(如圖乙所示),以艦載機為參照物,航母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在標準排水量時,航母所受的浮力為  。
(3)當36架艦載機全部飛離航母后,航母排開海
水的體積減小了    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答案】 (1)運動 (2)5×108 N (3)873.8
課時訓練
11.小金學了浮力的知識后,想制造一個浮力秤,他將一段密度為0. 5×103 kg/m3,粗細均勻的木料,先進行不吸水處理,再將其豎立在水中,如圖13-6所示,這段木料長40 cm,橫截面積為0. 1 m2,其上表面可以作為秤盤。問:(g取10 N/kg,ρ水=1. 0×103 kg/m3)
(1)質量為0的刻度線的位置在哪里
(2)距離上表面10 cm處的刻度對應的質量為多少
課時訓練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3講 浮力 復習練習
一、選擇題
1.下圖表示跳水運動員從入水到露出水面的過程,其中運動員受到水的浮力不斷增大的階段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2.將兩個完全相同的小球分別放入裝有不同液體的甲、乙兩燒杯中,球靜止時兩燒杯液面相
平,如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兩小球所受浮力大小相等 B.乙燒杯中液體的密度大
C.乙燒杯中小球排開的液體質量大 D.甲燒杯底部受到液體的壓強小
3.用圖所示實驗裝置驗證阿基米德原理,當物塊浸入溢水杯時,水會流入
空桶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實驗前溢水杯未裝滿水,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B.物塊浸入水中越深,水對溢水杯底部的壓強越大
C.物塊浸入水中越深,左側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大
D.通過計算可知實驗所用物塊的密度為2×103 kg/m3
4.如圖是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一施工現場。起重船“振華30”將長方體物體放入水至全部浸
沒的過程中,“振華30”主船體所受浮力的變化是( )
5.一個大物塊甲,先后兩次分別在小物塊乙和小物塊丙的作用下,其上表面恰好與水面相平,
甲、乙之間用繩連接,如圖所示。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兩種情況下,甲物塊所受浮力相等 B.乙物塊的密度比水小
C.繩的拉力與丙物塊的重力大小相等 D.乙物塊的質量比丙大
6.小明用礦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一個“浮沉子”(如圖所示)。他將裝有適量水的小玻璃
瓶瓶口朝下,使其漂浮在礦泉水瓶內的水面上,礦泉水瓶內留有少量空氣,擰緊瓶蓋使
其密封,用力擠壓礦泉水瓶側面時“浮沉子”下沉,松手后“浮沉子”即上浮。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
A.“浮沉子”下沉時,所受重力大于它受到的浮力
B.無論怎樣擠壓礦泉水瓶側面,“浮沉子”不可能懸浮在水中
C.“浮沉子”上浮時,小瓶內的壓縮空氣會將內部的水壓出
D.潛水艇與“浮沉子”浮沉的原理相同
二、填空題
7.將一個新鮮的雞蛋分別浸入水和濃鹽水中,靜止后如圖所示,則雞蛋在兩
液體中的浮力關系是F甲________F乙 ,若雞蛋的質量為50g,則雞蛋在乙
杯鹽水中所受到的浮力為________N。(g取10 N/kg)
8.如圖甲所示,將一實心物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待其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
數為7.2 N,當把物體的1/3浸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
示數變為5.2 N,此時物體受到的浮力為    N。若把該物體放入密度
為1.5×103 kg/m3且足夠多的另一液體中,待其穩定時,物體所受的浮力為
    N。(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9.學習了浮力知識后,小明利用一根吸管制作了一個簡易的密度計。
(1)小明把一些細銅絲塞入吸管的下端,并用石蠟將吸管的下端封閉起來,使吸管能豎
直地漂浮在液體中。
(2)在兩個相同的容器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液體,小明把這支吸管分別放入兩種液體
中,靜止時如圖甲、乙所示,則吸管在兩種液體中所受的浮力F甲浮 F乙浮,
=放入吸管后,兩種液體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的變化量△p甲 △p乙。=
(3)小明把這支吸管分別放入水、鹽水和植物油中,在同一液面相平處分別標上這三種
液液體的密度,則圖丙中幾種刻度的標示合理的是: 。C
(4)小明又把吸管中的細銅絲拿出來,纏繞在吸管的下端,如圖丁所示,再用這支密度
計去測量鹽水的密度,則測出的鹽水密度值 大于
實際值。
三、解答題
10.一個邊長為10cm的立方體木塊,細線的一端跟木塊底部相連,另一端固定在容底如圖甲
所示(容器高比細線與木塊邊長之和大得多),現向容器中慢慢加水,如圖乙所示。用
F浮表示木塊受到的浮力,用h表示容器中水的深度,則圖丙可以正確描述F浮隨深度h
變化的關系圖象。(g取10N/kg)
(1)當F浮=4N時,木塊處于 (填
“漂浮”、“懸浮”或“下沉”)狀態。
(2)木塊的密度為多少?
(3)水對木塊所做的功是多少?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1.A 2.A 3.D 4.A 5.B 6.B
二、填空題
7.小于 0.5
8.2 7.2
9.(2)=;=;(3)C;(4)大于
三、解答題
10.(1)漂浮
(2)木塊的密度為0.4×103kg/m3
(3)水對木塊所做的功是0.6J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3講 浮力 學案
*考點梳理
考點一 知道浮力的概念[a]
1. 定義: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液體對它     的力。
2. 方向:浮力的方向是      的。物體在氣體中也會受到浮力的作用。
3.施力物體: 。
4. 測量: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在空氣中的重力為G,測出物體浸在液體中的示重為G',則
F浮=  。
考點二 描述阿基米德原理[a]
1. 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體里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   。
(1)溢水杯中的水事先要 。
(2)小燒杯中的水是物體 的水,用量筒測出 。
(3)用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浮力= ,G排= 。
2. 公式: 。
3. 比較“全部浸入”和“部分浸入”:當物體全部浸入液體(或氣體)時,V排   V物;當
物體部分浸入液體(或氣體)時,V排   V物。
4.浮力的影響因素:液體對物體的浮力跟 和 有關,與物體的質量、
體積、 、 等無關。
4. 阿基米德原理既可用于液體浮力的計算,也可用于氣體浮力的計算。
考點三 物體的浮沉條件[a]
1. 前提條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且只受    和    。
2. 物體的浮沉條件:取決于 和 的大小關系。
3.漂浮問題的“五規律”:
(1)規律一:物體漂浮在液體中,所受的浮力 物體的重力。
(2)規律二: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所受浮力 。
(3)規律三:同一物體在不同液體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體里浸入的體積 。
(4)規律四:漂浮物體浸入液體的體積是它總體積的幾分之幾,物體的密度就是液體密
度的幾分之幾。
(5)規律五:將漂浮物體全部浸入液體里,需加豎直向下的外力 液體對物體
增大的浮力。
4.浮沉條件的應用:
考點四 直接運用阿基米德原理或公式的變形進行簡單計算[b]
【提醒】常用的計算浮力的方法有如下三種:
①稱重法:F浮=G-F示;
②原理法:F浮=G排液=ρ液gV排液;
③平衡法:F浮=G物(懸浮或漂浮時)。
*考題精講
重點一 阿基米德原理的應用
例1 物塊在空氣中和浸沒在水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所示,g取10 N/kg。下列判
斷正確的是(  )
A. 物塊受到的浮力是1 N
B. 物塊的體積是2×10-4 m3
C. 物塊的密度是3×103 kg/m3
D. 物塊浸沒在水中時,所受浮力隨深度增加而增大
*對點訓練
訓練1 如圖1所示,在底面積為10-2m2的容器中有一重物,現利用彈簧測力計將其拉出水面,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隨時間變化的圖象如圖2所示,根據
圖象信息,計算:(g取10N/kg)
(1)物體被拉出水面之前受到的浮力;
(2)物體的密度。
*考題精講
重點二 物體的浮沉條件
例2 將重為4 N的物體投入一裝滿水的溢水杯中,溢出水300 g。若不計水的阻力,當物體
靜止時,下列判斷正確的是(g取10 N/kg) (  )
A. 物體上浮,F浮=7 N B. 物體懸浮,F浮=4 N
C. 物體漂浮,F浮=4 N D. 物體沉底,F浮=3 N
*對點訓練
訓練2 甲、乙兩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密度和體積都不同的鹽水,將同一個小球先后放入杯
中,當小球在鹽水中靜止時兩杯中的液面相平,如圖所示。則(  )
A.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大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B. 小球在甲杯中受到鹽水的浮力小于在乙杯中受到的浮力
C. 甲杯中鹽水的密度大于乙杯中鹽水的密度
D. 圖中,鹽水對甲杯底的壓強小于鹽水對乙杯底的壓強
*考題精講
重點三 自制密度計
例3 小明利用18cm長的吸管、細銅絲、石蠟等材料自制密度計。
(1)將自制的密度計放入水中,發現密度計不能直立漂浮,其原因可能是 。
實驗改進后,小明將密度計放入水中,用刻度尺測出吸管露出水面的長度是10.8cm,
將該密度計放入某液體中,吸管浸入液體的深度為9cm;此密度計能測量液體的最
小密度是 kg/m3。(ρ水=1.0×103kg/m3)
(2)小明的同學也用吸管制作了密度計,他發現密度計相鄰兩刻度線之間的距離太小,
導致用此密度計測量液體密度時誤差較大。為此同學們提出了如下改進方案,其中
可行的是 。
A.換大的容器做實驗 B.換細的吸管制作密度計
C.換稍長的吸管制作密度計 D.適當減少密度計的配重.
*對點訓練
訓練3 小柯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繞上一段細鐵絲,制成一支自制密度計,用它
來測量液體密度,測量過程中杯內液體總量沒有變化。
(1)當密度計在杯中漂浮時,液面高度在A處(如圖甲所示)。
此時,密度計受到的浮力   (選填“<”“=”或“>”)
重力。
(2)使用中,小柯發現細鐵絲很容易滑落,于是他改變這段細
鐵絲的形狀,并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再次測量同一杯液
體密度(如圖乙所示),杯中液面將   (選填“上升”“下降”或“仍在A處”)。
*考題精講
重點四 與浮力相關的探究問題
例4 某實驗小組探究物體的浮沉條件時,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彈簧測力計、量筒、燒杯、
銅塊、蠟塊、細線、水及其他簡單輔助器材。
(1)探究銅塊的下沉條件.實驗中,他們用兩種方法測量了銅塊受到的浮力;
方法1:測量過程及示數如圖甲所示,可得銅塊所受的浮力為 N。
方法2:測量過程與示數如圖乙所示,可由銅塊排開水的體積計算出浮力為 N。
通過以上實驗可得出銅塊浸沒在水中下沉的條件是: 。
(2)探究蠟塊上浮的條件.要測量蠟塊浸沒時的浮力,應選用 。(填“方法1”
或“方法2”)
*對點訓練
訓練4 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時,實驗進行了如圖所示的步驟。請回答下列問題:
(1)小石塊重為   N。
(2)排開的水重為   N。
(3)為了使實驗結論更為可信,將小石塊換成鉤碼等其他物體再進行幾次實驗,其主要目
的是  (填序號)。
A. 多次測量求平均值以減小偶然誤差
B. 多次測量找規律,排除偶然性
C. 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4)實驗是通過比較物體的重力與       的重力而得出結論的。
*課時訓練
1.如圖為金魚吐出的某個氣泡在溫度恒定的水中上升過程的示意圖。該過程中氣泡密度和受
到浮力的變化情況,敘述正確的是( )
A.密度和浮力都不變 B.密度和浮力都變大
C.密度變小,浮力不變 D.密度變小,浮力變大
2.某科學小組制作的潛水艇模型如圖所示。通過膠管A從燒瓶中向外吸氣或向燒瓶中吹氣,
就可使燒瓶下沉、上浮或懸浮。當燒瓶處于如圖所示的懸浮狀態時,若向A管內用力吹氣,
燒瓶將會 (  )
A.上浮,它受到的重力增大
B.下沉,它受到的浮力減小
C.下沉,它受到的浮力不變
D.上浮,它受到的重力減小
3.如圖所示,小船上放有較大的石頭,當人將石頭放入池塘后,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水對池塘底部的壓強增大
B.水對池塘底部的壓強減小
C.水對船底的壓強不變
D.水對船底的壓強增大
4.如圖所示,容器內盛有部分水,氣球下面懸掛一石塊,它們恰好懸浮在水中,若將手指伸
入水中,則石塊將(  )
A.上浮 B.下沉
C.靜止 D.上浮后下沉
5.如圖所示,水平桌面上兩只相同的燒杯中分別盛有甲、乙兩種不同液體,
兩個相同的物塊在液體中靜止時,兩燒杯液面相平,則 (  )
A.甲液體中的物塊所受浮力大
B.乙液體對燒杯底部的壓強大
C.兩燒杯對桌面的壓強一樣大
D.兩物塊排開液體的質量一樣大
6.如圖所示,已知雞蛋的質量為55克,體積為50立方厘米。
將雞蛋放在盛有清水的玻璃杯里,雞蛋沉入杯底(圖甲);逐漸將食鹽溶解在水中,雞
蛋恰好懸浮(圖乙);繼續溶解食鹽,最終雞蛋漂浮(圖丙)。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甲中雞蛋所受浮力為0.55牛
B.圖乙中鹽水的密度是1.1×103千克/米3
C.圖丙中雞蛋所受浮力大于雞蛋自身重力
D.圖中三種狀態下浮力的大小關系是F甲<F乙<F丙
7.如圖所示,A、B兩物塊以不同方式組合,分別靜止在甲、乙兩
種液體中,由此可判斷ρ甲   ρ乙;若物塊A在兩種液
體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F甲、F乙,則F甲    F乙。(均
選填“>”“<”或“=”)
8.小桐在一根一端密封的空心玻璃管下端繞上一段細鐵絲,制
成一支自制密度計,用它來測量液體密度,測量過程中杯內液體總量沒有變化。
(1)當密度計在杯中漂浮時,液面高度在A處(如圖甲所示)。此時,
密度計受到的浮力    (選填“<”“ =”或“>”)重力。
(2)密度計在使用中,細鐵絲很容易滑落,于是小桐改變這段細鐵
絲的形狀,并把鐵絲置于玻璃管內,如圖乙所示,再次測量同
一杯液體的密度。待密度計靜止后,與之前相比,容器中的液
面    (選填“上升”“下降”或“不變”);若按原刻度讀數,所測液體的密度 
   (選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9.小敏將質量為20 g,體積為25 cm3的塑料塊放入水平平衡的容器內(如圖甲所示),放手后
容器右端下降。撤去塑料塊,往容器內緩慢倒入一定量的水,使容器再次水平平衡(如圖乙
所示),將該塑料塊輕輕放入容器內的水中如圖丙所示位置,放手后容器最終將
      (選填“左低右高”“左高右低”或“水平平衡”)。此時,塑料塊所受浮
力為   N。
10.2019年12月17日,由我國自主建造的第一艘國產航母—“山東艦”(如圖甲所示),正式
交付海軍。該艦標準排水量為5萬噸,可同時停放36架“殲-15”艦載機。若每架艦載機
質量為25 t。(g取10 N/kg,海水的密度取1.03×103 kg/m3)
(1)艦載機起飛時(如圖乙所示),以艦載機為參照物,航母
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在標準排水量時,航母所受的浮力為  。
(3)當36架艦載機全部飛離航母后,航母排開海水的體積
減小了    m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11.小金學了浮力的知識后,想制造一個浮力秤,他將一段密度為0. 5×103 kg/m3,粗細均勻的
木料,先進行不吸水處理,再將其豎立在水中,如圖13-6所示,這段木料長40 cm,橫截面積
為0.1 m2,其上表面可以作為秤盤。問:(g取10 N/kg,ρ水=1.0×103 kg/m3)
(1)質量為0的刻度線的位置在哪里
(2)距離上表面10 cm處的刻度對應的質量為多少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沂水县| 彰化县| 盐源县| 桃源县| 郸城县| 石林| 图木舒克市| 四会市| 美姑县| 安塞县| 博爱县| 肥城市| 淮滨县| 黔西| 佛山市| 洞口县| 平阳县| 永善县| 临夏市| 琼中| 阳春市| 青海省| 安庆市| 甘肃省| 澄江县| 岐山县| 宣汉县| 绵阳市| 万宁市| 临桂县| 方山县| 类乌齐县| 石嘴山市| 两当县| 汕尾市| 读书| 杂多县| 苏尼特右旗| 都匀市| 呈贡县| 苍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