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教版七下2.4 光和顏色 學案(知識精講+典型例題+鞏固訓練)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教版七下2.4 光和顏色 學案(知識精講+典型例題+鞏固訓練)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
核心考點一: 光源
知識歸納
自身會發光的物體叫作光源,如太陽、發光的電燈和點燃的蠟燭等。
光源是自身會發光的物體,但“發光”的物體并不一定都是光源,關鍵要看它自身是否會發光,如太陽、燃燒的火炬、點燃的燭焰、通電發光的燈泡等都是光源,夜空中的明月雖亮,閃閃的寶石雖發光,但它們只是反射光,自身都不會發光,因此都不是光源.【來源:21·世紀·教育·網】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1】(多選)(2021秋 衡東縣校級期末)月亮、太陽、點燃的火把、螢火蟲,其中都屬于光源的是( ?。?br/>A.太陽和月亮 B.太陽和點燃的火把
C.太陽和螢火蟲 D.月亮和點燃的火把
【答案】BC
【解答】解:月亮本身不會發光,只能反射太陽發出的光,不是光源;太陽、點燃的火把、螢火蟲都能夠發光,屬于光源,故BC正確。www-2-1-cnjy-com
故選:BC。
【變式1】(2021秋 市中區期末)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體都能夠發光,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光芒萬丈的太陽 B.發光水母
C.璀璨奪目的鉆石 D.色彩斑斕的屏幕
【答案】C
【解答】解:A、太陽自身能夠發光,是光源,故A不符合題意;
B、水母自身能發光,是光源,故B不符合題意;
C、璀璨奪目的鉆石自身不能夠發光,是反射和折射外界的光,不屬于光源,故C符合題意;
D、色彩斑斕的屏幕自身能夠發光,是光源,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核心考點二:光的傳播
知識歸納
1.光的直線傳播: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線也會發生彎曲。
光能在真空中傳播,還能在空氣、水、玻璃等物質中傳播。
2.光線:表示光傳播路線和方向的一條帶箭頭的直線。
①注意光線是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理想化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只是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出來的,像這種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是科學中研究問題的重要方法。21*cnjy*com
②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標明光的傳播方向。
③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取決于成像的物體,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和光屏到小孔的距離都有關?!景鏅嗨校?1教育】
3.光速:單位時間內光傳播的距離。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3.0×108米/秒,即3.0×105千米/秒。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稍小一點。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21*cnjy*com
4.光年:光在一年時間里傳播的距離約等于9.46×1012千米,這個距離叫作一光年,天文學上常用它來計量天體之間的距離。
(1)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因此不能說光的傳播速度是3.0×108米/秒。
(2)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長度單位,不是時間單位。1光年千米。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2】 (2021秋 福田區校級期末)下列光現象與影子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br/>A.湖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彎折的筷子
【答案】B
【解答】解:A、湖中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屬于光的反射現象,故A不符合題意;
B、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符合題意;
C、雨后彩虹是光色散現象,實質上是光折射現象形成的,故C不符合題意;
D、筷子看起來在水面處向上“折斷”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看到的水中的筷子是折射形成的虛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變式2】(2021秋 江寧區期末)小明同學在課外用直徑不同的紙筒制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外筒左側中央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點燃蠟燭并置于小孔前一段距離,貼在內筒左側半透明紙上能看到清晰的像。關于小孔成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半透明紙上成的是整個蠟燭倒立的實像
B.像的形狀不是三角形,而是圓形的亮斑
C.增大蠟燭到小孔的距離并向右拉動內筒,像變大
D.其他不變,僅移動內筒,既可成放大也可成縮小的像
【答案】D
【解答】解:
A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物體經過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實像,而不是光斑,像的形狀與物體相同,而與小孔的形狀無關;由于燭焰發射的光比蠟燭其他部分反射的光要強得多,所以,在半透明紙上看到 清晰像是燭焰倒立的實像,而不是整個蠟燭的實像,故AB均錯誤。
C、像的大小和物體與小孔的距離、小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增大蠟燭到小孔的距離并向右拉動內筒,像變小,故C錯誤;
D、其他不變,僅移動內筒,當小孔到光屏的距離大于物體與小孔的距離可成放大的像,當小孔到光屏的距離小于物體與小孔的距離可成縮小的像,故D正確。
故選:D。
核心考點三:光的色散
知識歸納
1.不能再分解的光叫作單色光,如紅、橙、黃、綠、藍、靛、紫光。
2.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作復色光,如白光。
3.光的色散
太陽光是復色光,經棱鏡后能分解成各種單色光。實驗中紅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光的色散的實質是光的折射,各種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從而使各種色光按一定的順序分散開。其中,紅光的偏折程度最小,而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3】(2021秋 深圳校級期末)“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如圖所示為太陽光射到空氣中的小水珠(圖中圓模擬小水珠)形成彩虹光路示意圖,a、b為兩種單色光。圖中彩虹形成過程中涉及到的光現象有( ?。?br/>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以上都有
【答案】D
【解答】解:根據圖片可知,太陽光斜射入空氣中的小水珠時,光線的傳播方向發生了改變,屬于光的折射現象;折射光線會在小水珠內部發生反射現象;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的折射情況不同,所以會出現光的色散現象,綜上所述,D正確。
故選:D。
【變式3】(2021 武昌區一模)如果沒有三棱鏡,也可以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進行光的色散實驗。在深盤中盛一些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平面鏡下部浸入水中,讓陽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鏡上,并反射到白墻或白紙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帶,下列不正確的說法或本實驗不包含的內容是( ?。?br/>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折射時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
D.反射出來后的光不再有紅外線
【答案】D
【解答】解:在深盤中盛一些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平面鏡下部浸入水中,讓陽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鏡上,太陽光從空氣中斜射入水中時會發生折射現象;水中的光線通過水中的平面鏡會發生反射現象;被平面鏡反射的光線從水中斜射入空氣中時會發生折射,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的偏折情況不同,所以光線照射到白墻或白紙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帶,在紅光的一邊有紅外線;綜上所述,該實驗包含了ABC,沒有包含D。
故選:D。
核心考點四:物體的顏色
知識歸納
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其透過的光的顏色決定的。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其反射的光的顏色決定的。
透明物體只讓和它自身顏色一樣的色光透過,其他色光幾乎都被吸收,不透明物體只反射與其自身顏色一樣的色光,其他色光幾乎都被吸收。21cnjy.com
3. 白色物體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黑色物體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①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光,無論什么顏色的光照射到黑色物體上,物體都是呈現黑色;白色物體反射所有顏色的光,什么顏色的光照射到白色物體上,物體就呈現什么顏色。2-1-c-n-j-y
②人看到物體,是因為眼睛接收到了物體反射的光。當眼睛接收到了來自物體的光,眼睛接收到哪種顏色的光,感覺物體就是哪種顏色,如果沒有光進入眼睛,就感覺物體是黑色的。
4.紅、綠、藍三種色光叫作光的三原色,這三種色光混合能夠產生各種色彩。
色光的混合 顏料的混合
紅光 黃色 紅色 灰色
綠光 綠色
紅光 品紅 紅色 紫色
藍光 藍色
綠光 青色 綠色 淡藍
藍光 藍色
紅光 白色 紅色 黑色
綠光 黃色
藍光 藍色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4】(2021秋 浦東新區期末)如果將一束日光穿過三棱鏡,結果白光會分散成許多不同顏色的光,這種現象稱為    現象。在各種不同色光中,紅、   和    叫做三原色光。
【答案】光的色散;綠;藍
【解答】:①當太陽光經過三棱鏡后,由于棱鏡對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會分解成紅、橙、黃、綠、藍、靛、紫七種單色光,這是光的色散現象。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②紅光、綠光、藍光叫做三原色光。
故答案為:光的色散;綠;藍。
【變式4】(2021秋 蘇州期末)國慶夜晚,金雞湖畔,路燈下的五星紅旗紅的耀眼,國旗下方懸掛的塑料燈籠通體透紅,燈籠內置發光的白色LED燈。國旗看起來“紅”是因為國旗表面    紅光,燈籠看起來“紅”,是因為燈籠能透過    光,其他色光被    。21·世紀*教育網
【答案】反射;紅;吸收
【解答】:國旗看起來“紅”是因為國旗表面反射紅光,所以呈現紅色;
燈籠看起來“紅”,是因為燈籠能透過紅光,其他色光被吸收。
故答案為:反射;紅;吸收。
核心考點五:看不見的光
知識歸納
1.紅外線
(1)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紅外線,紅外線的頻率范圍在3×1011~3.9×1014赫之間。
紅外線特點:具有熱效應,穿透云霧的能力強。
①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
②太陽的熱主要以紅外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
(2)紅外線應用廣泛,如紅外線電視遙控器、紅外線探測儀、紅外制導導彈、紅外線照相機、紅外線夜視儀等?!境鎏帲?1教育名師】
在色散實驗中,若把非常靈敏的溫度計放到彩色光帶的紅光外側,溫度計的示數會上升。
自然界中所有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外輻射紅外線,且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強。人類利用物體的這一特點,制成了紅外線探測器、紅外線照相機來辨別溫度不同的物體;紅外線夜視儀能夠在漆黑的夜晚隱蔽自己而觀察到需要追蹤的目標。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2.紫外線
(1)紫外線的頻率范圍是7.5×1014~3×1016赫,是位于紫光之外的一種不可見光。地球上的紫外線主要來源于太陽。
特點:能使熒光物質發光、有利于骨骼發育、消毒殺菌。
(2)應用:紫外線能殺死微生物,常用來殺菌消毒,紫外線還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可以用來鑒別紙幣的真偽;適量的紫外線照射有利于人體健康。
(3)紫外線與臭氧層:地球周圍大氣的平流層內的臭氧層能吸收大部分來自太陽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線的照射。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5】(2021秋 蘇州期末)蘇州軌道交通在站點配置了熱成像儀,該儀器能檢測出進站乘客的體溫,極大提高了車站運行效率,該熱成像儀利用了(  )
A.超聲波 B.次聲波 C.紅外線 D.紫外線
【答案】C
【解答】解:紅外線的熱作用很強,體溫槍是利用紅外線來工作的。
故選:C。
【變式5】(2021 濰坊二模)公廁節水裝置又叫廁所節水器、公廁紅外節水沖水裝置等,適用于雨淋管小便池沖洗,傳統的沖洗方法是長流水,日耗水量較大,浪費嚴重。安裝了遠紅外節水器以后,當有人用廁時,遠紅外傳感器接收到人體信號、即對便池自動沖洗7秒,當用廁人使用完畢離開,再自動沖洗7秒,以保證節水與衛生。下列不可見光的應用與此原理相同的是( ?。?1教育網
A.促進骨骼生長和身體健康
B.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發光,用于防偽
C.電視機遙控器
D.醫院手術室、病房里的滅菌消毒
【答案】C
【解答】解:當有人用廁時,遠紅外傳感器接收到人體信號、即對便池自動沖洗7秒,是利用了紅外線。
ABD是利用了紫外線;C是利用紅外線。
故選:C。
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
【題1】.成語“白紙黑字”喻指證據確鑿,不容抵賴。從“光”的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白紙和黑字分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進入人的眼睛
B.白紙和黑字分別反射不同顏色的光進入人的眼睛
C.白紙上看到黑字是因為黑字在白紙上發生了漫反射
D.白紙能反射所有色光進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答案】D
【詳解】成語“白紙黑字”喻指證據確鑿,不容抵賴。從“光”的角度看,白紙能反射所有色光進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故D正確,而A、B、C錯誤。
故選D。
【題2】.如圖,讓一束太陽光照射三校鏡,射出的光射到豎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若在白屏與三棱鏡之間豎直放一塊紅色玻璃,則白屏上其他顏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紅色
B.若在白屏與三棱鏡之間豎直放一塊藍色玻璃,則白屏上藍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顏色的光
C.若把一張紅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紅紙上看到彩色光帶
D.若把一張綠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綠紙上看到除綠光外的其他顏色的光
【答案】A
【詳解】由于不同顏色的光的波長不同,通過三棱鏡的折射程度不同,所以白光經三棱鏡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現了紅、橙、黃、綠、藍、靛、紫的色帶。說明太陽光有這七種顏色組成。
A.如果在白屏前放一塊紅色玻璃,則白屏上的其他顏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紅色。這表明,其它色光都被紅色玻璃吸收了,只有紅光能夠透過;故A正確;
B.如果在白屏前放置一塊藍色玻璃,則白屏上只呈藍色光,其他顏色的光消失,故B錯誤;
C.紅色只能反射紅光,如果把一張紅紙貼在白屏上,所以在紅紙上不看到彩色光帶,只看到紅光;故C錯誤;
D.如果把一張綠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綠紙上看不到除綠光外的其他顏色的光,故D錯誤。
故選A。
【題3】.為了研究影子的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
(1)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的數據如下表:
點光源的高度H/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長度L/厘米
30
15
10
7.5
6
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還可發現:在點光源逐漸上移的過程中,若點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則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影子長度可能與點光源的高度有關 減小 控制點光源的高度和短木條的長度不變,改變短木條的位置,測量多組L和s的值
【詳解】(1)從圖中可以看出,影子的長短和點光源的位置的關系,所以此實驗是驗證
影子長度可能與點光源的高度有關
(2)光源高度每增加10cm后,影子長度的變化量分別為15cm;5cm;2.5cm;1.5cm,
所以點光源高度增加量相同時,則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減??;
(3)根據控制變量法知,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當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點光源的高度不變,改變短木條的位置。
【題4】.晴天正午,小明與同學從樹蔭下走過時,發現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如圖所示。光斑形狀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對此他們馬上進行了探究。他們猜想光斑形狀:a.與樹葉形狀有關,光斑是樹葉的影子;b.與樹葉間空隙形狀有關;c.與樹葉間空隙大小有關。
(1)根據所學知識,可確定猜想a_______(合理/不合理)。
(2)通過探究,他們得到了以下結論,無論是大孔還是小孔形成的光斑都是由于_______形成的,其中______(小孔/大孔)形成光斑的形狀與孔的形狀有關,______(小孔/大孔)形成的光斑的大小與孔到地面的距離有關。
【答案】不合理 直線傳播 大孔 小孔
【詳解】(1)[1]猜想a是光斑是樹葉的影子,因為光斑是小孔成像現象,不是影子,所以不合理。
(2)[2]小孔成像是由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
[3]在光屏與小孔的距離相同的條件下,如果孔較小,通過孔形成的光斑是小孔成像現象,光斑形狀與孔的形狀無關;
[4]如果孔太大,通過孔形成的光斑不再是小孔成像現象,而是影子的原因,則光斑形狀與孔的形狀有關;如果光屏與小孔的距離較遠時,通過孔形成的光斑屬于小孔成像現象,像的大小與孔到光屏的距離有關。
【題5】.在四月和煦的陽光中,那漫山遍野的桃花,顯得嫵媚而令人陶醉。我們看到紅色的桃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桃花土反射______的緣故;六月,個大味甜的白桃即可走進千家萬戶,享譽國內外,大白桃的桃肉部分是由______發育來的。
【答案】紅光 子房壁
【詳解】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物體反射的色光決定的。不透明物體只反射和它相同的色光,其他色光都被不透明物體吸收。桃花屬于不透明物體,桃花是紅的,太陽光照射到紅色的桃花上,把太陽光的紅光反射到人的眼睛里,人們感覺桃花是紅色的,其他的色光被桃花吸收。大白桃的桃肉部分屬于果皮,是由子房壁發育而成的。
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
【題1】(2020 寧波自主招生)夜晚,人們仰望天空,有時能看到閃爍的人造地球衛星。地球赤道處有一觀察者,在日落4小時后看到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赤道正上方高空中經過,設地球半徑為R,則這顆人造地球衛星距赤道地面的高度至少為( ?。?br/>A. B.R C.2R D.4R
【答案】B
【解答】解:假設地球是正圓形,最后看到太陽時它位于所處點的切線方向,日落后4小時即地球轉過60度。沿轉60度后的那一點畫地球切線,將人所在點和地心連線并延長,兩條線的交點即為衛星的最低高度,最后再將地心和60度點相連,即成一個一銳角為30度的直角三角形,地心和衛星和連線為斜邊,那么得出地球在4小時內轉過的角度為×4=60°,由此可知是直角三角形,所以可以求得高度h=R。
故選:B。
【題2】今年1月31日晚,上海市民一飽眼福目睹“超級月亮”、“紅月亮”和“藍月亮”三碰頭的罕見天文現象,上一次發生該天象還是在1866年3月31日,可謂百年一遇。下列對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超級月亮是指該晚的月亮在當月中最明亮
B.紅月亮是指太陽光中的紅光在地球大氣層中的折射程度最強而導致月球表面呈現暗紅色的現象
C.藍月亮是指太陽光中的藍光在地球大氣層中因受到散射的影響最小,通過大氣層折射導致月球表面呈現淡藍色的現象
D.當天發生該現象時,月亮處于地球本影區即發生的是月全食現象
【答案】D
【解答】解:A、當月亮位于近地點時,從地球上用肉眼觀測,月亮看起來比平時更大,我們看到的月亮便是“超級月亮”,但該晚的月亮在當月中不是最明亮的,故A錯誤;www.21-cn-jy.com
BD、當發生月全食時,即當太陽、地球和月球處在一條直線上時,處在中間的地球擋住了太陽直接照射到月球上的光,月亮處于地球本影區(整個月球在地球的影子里);此時穿過大氣層的陽光中波長較短的藍綠色光都被地球的大氣層所吸收或散射,射抵月球上的光就主要以波長較長的紅色和橙色光線為主,從而使月球表面呈現出橘紅色,被稱為“紅月亮”,故B錯誤,D正確;
C、“藍月亮”并不是說月亮會變成藍色,而是一個天文術語,“藍月亮”有兩個定義,一個是指季度里的第四次滿月稱為藍月亮,即季度藍月亮。也有天文愛好者認為,藍月亮是指一個月中的第二次滿月,即月份藍月亮,故C錯誤;
故選:D。
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
【題1】.少先隊員們正在湖邊進行篝火晚會以慶賀自己的節日,在一片銀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隊員們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悅。以下能稱得上光源的是( )
A.少先隊員們的目光 B.一片銀白色的月光 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 D.在湖邊燃燒的篝火
【答案】D
【解析】能夠自己發光的物體叫光源。目光、月光、湖面上映出的篝火,都是反射的其他光源的光,而不是自己發光,都不是光源,故A、B、C錯誤;燃燒的篝火自己發光,為光源,故D正確。
【題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白光是單色光
B.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C.黑色物體吸收各種顏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各種顏色的光
D.不同的物體,對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過情況不同,因此呈現不同的顏色
【答案】A
【解析】太陽光為白光,經過三棱鏡的折射后,分解為七種顏色的色光,這說明白光不是單色光,而是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故A錯誤符合題意,B正確不合題意;
黑色物體吸收各種顏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各種顏色的光 ;不同的物體,對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過情況不同,因此呈現不同的顏色,故C、D正確不合題意。
【題3】下列光現象與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雨后彩虹 C.手影游戲 D.樹下彩虹
【答案】B
【解析】日食是月球投射到地球上的影子,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分析各個現象的原理即可。
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A不合題意;
B.雨后彩虹,是太陽光通過空氣中大量的小水珠時發生的折射現象,故B符合題意;
C.手影游戲 ,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C不合題意;
D.樹下彩虹,是光沿直線傳播透過樹葉間的縫隙形成的,故D不合題意。21·cn·jy·com
【題4】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有以下四種說法:
a.薄膜上出現的燭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
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燭焰的像更明亮。
對于這四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abcd B.acd C.ab D.cd
【答案】A
【解析】a.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上面的光線通過小孔到達下面,下面的光線通過小孔到達上面,因此薄膜上出現的燭焰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確;
b.在小孔成像中,如果像距大于物距,那么成放大的實像;如果像距小于物距,那么成縮小的實像,因此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故b正確;
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那么像距增大,因此燭焰的像變大,故c正確;
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那么像距減小,像變小,但是燭焰的像更明亮,故d正確。
【題5】在探究樹陰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華設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在探究小孔大小對小孔成像的影響的實驗中,要改變小孔的大小,但控制孔的形狀不變,這樣才能比較是否是因為孔的大小影響像的形狀。D選項中的三角形,當卡片乙向左移動時,小孔的水平和上下方向的尺度都在變小,但形狀依然是原來的三角形;A、B、C選項中,當卡片乙向左移動時,孔的形狀會發生變化,故D符合題意,而A、B、C不合題意。
【題6】在“地面上的圓形光斑是什么?”活動中,小科看到樹蔭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圖所示的光斑.這圓形光斑是   通過小孔成的像.為什么圓形光斑呈橢圓形而不是正圓形?小科思考后終于想通了,并推斷這個像在寧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圓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圓形的在  ?。ㄌ睢跋闹痢被颉岸痢保┤照绲臅r候.
【解答】答:茂密的樹葉縫隙形成許多小孔,沿直線傳播的太陽光經過小孔后在地面上形成太陽的像,即我們看到的圓形光斑,地上的圓斑就是太陽經此小孔成的像.光斑的大小不同是因為小孔到地面的距離不同.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最大,也最接近正圓形.
故答案為:太陽;夏至.
【題7】如圖所示是一個彩色的手機屏幕,小紅洗手時不小心將水滴到了手機屏幕上,透過水滴她驚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現多個不同顏色的小格子。當水滴滴到圖中________(選填“紅色”“綠色”“藍色”或“白色”)區域時能同時看到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小格子,手機屏幕上豐富的色彩,就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________實驗證明了太陽光也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陽光中除了可見光之外,還存在不可見光,其中的________具有顯著的熱效應,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________。
【答案】白色;色散;紅外線;紅外線燈(或紅外線遙控器等合理即可)
【解析】(1)當水滴滴到圖中白色區域時能同時看到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小格子,手機屏幕上豐富的色彩,就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2)著名的光的色散實驗證明了太陽光也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3)太陽光中除了可見光之外,還存在不可見光,其中的紅外線具有顯著的熱效應,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紅外線燈(或紅外線遙控器等)。【來源:21cnj*y.co*m】
【題8】小東與幾位同學做手影游戲時發現,手影大小經常在改變,影子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與光源到物體的距離有關,他們借助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影子高度與光源到物體距離的關系。實驗中,把手電筒正對黑板擦由近及遠先后放在距離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分別測量影子在墻面上的高度。記錄數據如表:
手電筒到黑板擦距離L/cm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高度H/cm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數據他們發現:若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當手電筒由近處逐漸遠離黑板擦時,影子的高度隨之   。
(2)為了進一步發現其中的規律,他們根據數據繪制了影子高度H隨手電筒到黑板擦距離L變化的圖象(如圖).由圖象可知,當手電筒到黑板擦的距離L=35cm時,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cm。
(3)當手電筒距黑板擦較遠時,觀察圖象的變化趨勢發現,影子變小得   (填“快”或“慢”);當手電筒距離黑板擦足夠遠時,影子大小將  ?。ㄌ睢爸饾u變大”“逐漸變小”或“基本不變”)
【解答】解:(1)由記錄的數據表可以看出,當手電筒由近處逐漸遠離黑板擦時,影子的高度隨之減??;
(2)由坐標圖象可知,當L=35cm時對應的H大致高度為15.5cm;
(3)從圖象中曲線的變化趨勢可發現,當手電筒距黑板擦較遠時影子變化較慢,當手電筒距離黑板擦足夠遠時,影子大小基本不變;
故答案是:(1)減小;(2)15.5;(3)慢;(4)基本不變。
【題9】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陽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為小鐵球。
(1)標出小鐵球A在甲圖中位置時,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點表示即可);
(2)若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沿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動,請在圖乙框中畫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運動的軌跡。
【解答】解:(1)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太陽光被小球擋住,所以在地面上的影子是從A點向地面作垂線,和地面的交點,即為影子。
(2)雖然小球沿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動,但是在每一點的影子,都是從這一點向地面作垂線,影子都在地面上,由于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沿圓形軌跡運動,根據圓的對稱性,所以影子的軌跡在地面上是一條線段。
如圖:
【題10】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固定一只與小孔等高的小燈泡,小燈泡發光時,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燈絲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動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_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
【答案】倒立;變大;不變
【解析】(1)如圖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固定一只與小孔等高的小燈泡,小燈泡發光時,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燈絲倒立的像;
(2)若水平向左移動易拉罐,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距和物距的比值增大,因此像變大;
(3)若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像的形狀不變。2·1·c·n·j·y
1章
第四節
光和顏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確認什么是光源,能從幾個物體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傳播和聲音傳播的區別,使學生了解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知道在不同物質中光速不同,記住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x10 m/s
4.通過觀察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
5.知道不透明物體和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
【過程與方法】
1.能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完成“陽光下的樹蔭中圓形光斑成因”的探究活動。
2.學會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我國古代科學家的光學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2.通過了解光速測定史,培養學生自信心和正確對待挫折與失敗,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3.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光現象的認識,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養成質疑的習慣,培養思維的批判性、辯證性。
【重點】
認識在同一種物體中光以直線傳播,并能解釋某些現象。
【難點】
太陽光的組成;透明物體與不透明物體顏色的成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知識精講 有的放矢
核心考點一: 光源
知識歸納
自身會發光的物體叫作_______,如太陽、發光的電燈和點燃的蠟燭等。
光源是自身會發光的物體,但“發光”的物體并不一定都是光源,關鍵要看它自身是否會發光,如太陽、燃燒的火炬、點燃的燭焰、通電發光的燈泡等都是光源,夜空中的明月雖亮,閃閃的寶石雖發光,但它們只是反射光,自身都不會發光,因此都不是光源.【來源:21·世紀·教育·網】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1】(多選)(2021秋 衡東縣校級期末)月亮、太陽、點燃的火把、螢火蟲,其中都屬于光源的是( ?。?br/>A.太陽和月亮 B.太陽和點燃的火把
C.太陽和螢火蟲 D.月亮和點燃的火把
【變式1】(2021秋 市中區期末)日常生活中有許多物體都能夠發光,下列物體不屬于光源的是(  )
A.光芒萬丈的太陽 B.發光水母
C.璀璨奪目的鉆石 D.色彩斑斕的屏幕
核心考點二:光的傳播
知識歸納
1.光的直線傳播:
光在同一種均勻介質中是沿______傳播的。如果介質不均勻,光線也會發生彎曲。
光能在真空中傳播,還能在空氣、水、玻璃等物質中傳播。
2.光線:表示光____________和______的一條帶箭頭的直線。
①注意光線是表示光的傳播路線的一種理想化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只是為了研究方便而假想出來的,像這種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是科學中研究問題的重要方法。21*cnjy*com
②畫光線時必須用箭頭標明光的傳播方向。
③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實像,像的形狀取決于成像的物體,與小孔的形狀無關;像的大小與物體到小孔的距離和光屏到小孔的距離都有關?!景鏅嗨校?1教育】
3.光速:單位時間內光傳播的距離。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為______米/秒,即______千米/秒。
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比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稍小一點。光在水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是真空中的 。21*cnjy*com
4.光年:光在一年時間里傳播的距離約等于9.46×1012千米,這個距離叫作一______,天文學上常用它來計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光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速度不同,因此不能說光的傳播速度是______米/秒。
(2)光年是天文學上常用的長度單位,不是時間單位。1光年____________千米。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2】 (2021秋 福田區校級期末)下列光現象與影子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br/>A.湖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彎折的筷子
【變式2】(2021秋 江寧區期末)小明同學在課外用直徑不同的紙筒制成如圖所示的裝置做小孔成像實驗,如果外筒左側中央有一個很小的三角形小孔,點燃蠟燭并置于小孔前一段距離,貼在內筒左側半透明紙上能看到清晰的像。關于小孔成像,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br/>A.半透明紙上成的是整個蠟燭倒立的實像
B.像的形狀不是三角形,而是圓形的亮斑
C.增大蠟燭到小孔的距離并向右拉動內筒,像變大
D.其他不變,僅移動內筒,既可成放大也可成縮小的像
核心考點三:光的色散
知識歸納
1.不能再分解的光叫作______,如紅、橙、黃、綠、藍、靛、紫光。
2.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作______,如白光。
3.光的色散
太陽光是______,經棱鏡后能分解成各種單色光。實驗中紅光的偏折程度最小,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光的色散的實質是光的折射,各種色光的折射程度不同,從而使各種色光按一定的順序分散開。其中,紅光的偏折程度最小,而紫光的偏折程度最大。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3】(2021秋 深圳校級期末)“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如圖所示為太陽光射到空氣中的小水珠(圖中圓模擬小水珠)形成彩虹光路示意圖,a、b為兩種單色光。圖中彩虹形成過程中涉及到的光現象有( ?。?br/>A.光的折射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以上都有
【變式3】(2021 武昌區一模)如果沒有三棱鏡,也可以用如圖所示的裝置來進行光的色散實驗。在深盤中盛一些水,盤邊斜放一個平面鏡,使平面鏡下部浸入水中,讓陽光照射到水下的平面鏡上,并反射到白墻或白紙上,就可以看到彩色的光帶,下列不正確的說法或本實驗不包含的內容是( ?。?br/>A.光的反射
B.光的折射
C.折射時不同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
D.反射出來后的光不再有紅外線
核心考點四:物體的顏色
知識歸納
1.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決定的。
2.不透明物體的顏色是由__________________決定的。
透明物體只讓和它自身顏色一樣的色光透過,其他色光幾乎都被吸收,不透明物體只反射與其自身顏色一樣的色光,其他色光幾乎都被吸收。21cnjy.com
3.______色物體反射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______色物體吸收所有照射在它表面的光。
①黑色物體吸收所有顏色的光,無論什么顏色的光照射到黑色物體上,物體都是呈現黑色;白色物體反射所有顏色的光,什么顏色的光照射到白色物體上,物體就呈現什么顏色。2-1-c-n-j-y
②人看到物體,是因為眼睛接收到了物體反射的光。當眼睛接收到了來自物體的光,眼睛接收到哪種顏色的光,感覺物體就是哪種顏色,如果沒有光進入眼睛,就感覺物體是黑色的。
4.______、______、______三種色光叫作光的三原色,這三種色光混合能夠產生各種色彩。
色光的混合 顏料的混合
紅光 黃色 紅色 灰色
綠光 綠色
紅光 品紅 紅色 紫色
藍光 藍色
綠光 青色 綠色 淡藍
藍光 藍色
紅光 白色 紅色 黑色
綠光 黃色
藍光 藍色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4】(2021秋 浦東新區期末)如果將一束日光穿過三棱鏡,結果白光會分散成許多不同顏色的光,這種現象稱為    現象。在各種不同色光中,紅、   和    叫做三原色光。
【變式4】(2021秋 蘇州期末)國慶夜晚,金雞湖畔,路燈下的五星紅旗紅的耀眼,國旗下方懸掛的塑料燈籠通體透紅,燈籠內置發光的白色LED燈。國旗看起來“紅”是因為國旗表面    紅光,燈籠看起來“紅”,是因為燈籠能透過    光,其他色光被    。21·世紀*教育網
核心考點五:看不見的光
知識歸納
1.紅外線
(1)自然界的一切物體都在不停向外輻射紅外線,紅外線的頻率范圍在3×1011~3.9×1014赫之間。
紅外線特點:具有______,穿透云霧的能力強。
①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具有熱效應。
②太陽的熱主要以紅外線的形式傳送到地球。
(2)紅外線應用廣泛,如紅外線電視遙控器、紅外線探測儀、紅外制導導彈、紅外線照相機、紅外線夜視儀等?!境鎏帲?1教育名師】
在色散實驗中,若把非常靈敏的溫度計放到彩色光帶的紅光外側,溫度計的示數會上升。
自然界中所有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外輻射紅外線,且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的紅外線越強。人類利用物體的這一特點,制成了紅外線探測器、紅外線照相機來辨別溫度不同的物體;紅外線夜視儀能夠在漆黑的夜晚隱蔽自己而觀察到需要追蹤的目標。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2.紫外線
(1)紫外線的頻率范圍是7.5×1014~3×1016赫,是位于紫光之外的一種不可見光。地球上的紫外線主要來源于太陽。
特點:能使____________發光、有利于骨骼發育、消毒殺菌。
(2)應用:紫外線能殺死微生物,常用來殺菌消毒,紫外線還能使熒光物質發光,可以用來鑒別紙幣的真偽;適量的紫外線照射有利于人體健康。
(3)紫外線與臭氧層:地球周圍大氣的平流層內的臭氧層能吸收大部分來自太陽的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大量紫外線的照射。
典型例題 珠聯璧合
【例題5】(2021秋 蘇州期末)蘇州軌道交通在站點配置了熱成像儀,該儀器能檢測出進站乘客的體溫,極大提高了車站運行效率,該熱成像儀利用了(  )
A.超聲波 B.次聲波 C.紅外線 D.紫外線
【變式5】(2021 濰坊二模)公廁節水裝置又叫廁所節水器、公廁紅外節水沖水裝置等,適用于雨淋管小便池沖洗,傳統的沖洗方法是長流水,日耗水量較大,浪費嚴重。安裝了遠紅外節水器以后,當有人用廁時,遠紅外傳感器接收到人體信號、即對便池自動沖洗7秒,當用廁人使用完畢離開,再自動沖洗7秒,以保證節水與衛生。下列不可見光的應用與此原理相同的是( ?。?1教育網
A.促進骨骼生長和身體健康
B.使鈔票上的熒光物質發光,用于防偽
C.電視機遙控器
D.醫院手術室、病房里的滅菌消毒
鞏固訓練 初露鋒芒
【題1】.成語“白紙黑字”喻指證據確鑿,不容抵賴。從“光”的角度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A.白紙和黑字分別發出不同顏色的光進入人的眼睛
B.白紙和黑字分別反射不同顏色的光進入人的眼睛
C.白紙上看到黑字是因為黑字在白紙上發生了漫反射
D.白紙能反射所有色光進入人的眼睛,而黑字不反射光
【題2】.如圖,讓一束太陽光照射三校鏡,射出的光射到豎直放置的白屏上。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A.若在白屏與三棱鏡之間豎直放一塊紅色玻璃,則白屏上其他顏色的光消失,只留下紅色
B.若在白屏與三棱鏡之間豎直放一塊藍色玻璃,則白屏上藍色光消失,留下其他顏色的光
C.若把一張紅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紅紙上看到彩色光帶
D.若把一張綠紙貼在白屏上,則在綠紙上看到除綠光外的其他顏色的光
【題3】.為了研究影子的長度與哪些因素有關,某科學興趣小組的同學做了如圖所示實驗:在水平地面上豎直固定一根長桿,長桿上裝有一個可以上下移動的點光源A,再在地面上豎立一根短木條(短木條始終低于點光源A)。
(1)保持短木條的長度和位置不變,該同學將點光源A從圖示位置逐漸向上移動,測得的數據如下表:
點光源的高度H/厘米
20
30
40
50
60
影子長度L/厘米
30
15
10
7.5
6
該科學興趣小組同學做此實驗想要驗證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上述實驗數據還可發現:在點光源逐漸上移的過程中,若點光源高度的增加量相同,則影子長度L的變化量________(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3)圖中s可表示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如果要研究影子長度L與點光源到短木條的距離s的關系,應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題4】.晴天正午,小明與同學從樹蔭下走過時,發現地面上有許多大小、形狀不同的光斑,如圖所示。光斑形狀與什么因素有關呢?光斑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對此他們馬上進行了探究。他們猜想光斑形狀:a.與樹葉形狀有關,光斑是樹葉的影子;b.與樹葉間空隙形狀有關;c.與樹葉間空隙大小有關。
(1)根據所學知識,可確定猜想a_______(合理/不合理)。
(2)通過探究,他們得到了以下結論,無論是大孔還是小孔形成的光斑都是由于_______形成的,其中______(小孔/大孔)形成光斑的形狀與孔的形狀有關,______(小孔/大孔)形成的光斑的大小與孔到地面的距離有關。
【題5】.在四月和煦的陽光中,那漫山遍野的桃花,顯得嫵媚而令人陶醉。我們看到紅色的桃花,是因為太陽光照射到桃花土反射______的緣故;六月,個大味甜的白桃即可走進千家萬戶,享譽國內外,大白桃的桃肉部分是由______發育來的。
走進重高 拓展視野
【題1】(2020 寧波自主招生)夜晚,人們仰望天空,有時能看到閃爍的人造地球衛星。地球赤道處有一觀察者,在日落4小時后看到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從赤道正上方高空中經過,設地球半徑為R,則這顆人造地球衛星距赤道地面的高度至少為( ?。?br/>A. B.R C.2R D.4R
【題2】今年1月31日晚,上海市民一飽眼福目睹“超級月亮”、“紅月亮”和“藍月亮”三碰頭的罕見天文現象,上一次發生該天象還是在1866年3月31日,可謂百年一遇。下列對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br/>A.超級月亮是指該晚的月亮在當月中最明亮
B.紅月亮是指太陽光中的紅光在地球大氣層中的折射程度最強而導致月球表面呈現暗紅色的現象
C.藍月亮是指太陽光中的藍光在地球大氣層中因受到散射的影響最小,通過大氣層折射導致月球表面呈現淡藍色的現象
D.當天發生該現象時,月亮處于地球本影區即發生的是月全食現象
課后訓練 鯤鵬展翅
【題1】.少先隊員們正在湖邊進行篝火晚會以慶賀自己的節日,在一片銀白色的月光照耀下,燃起了一堆篝火。少先隊員們的目光中流露出莫大的喜悅。以下能稱得上光源的是( )
A.少先隊員們的目光 B.一片銀白色的月光 C.湖面上映出的篝火 D.在湖邊燃燒的篝火
【題2】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白光是單色光
B.白光是由各種色光混合而成的
C.黑色物體吸收各種顏色的光,白色物體反射各種顏色的光
D.不同的物體,對不同色光的反射、吸收和透過情況不同,因此呈現不同的顏色
【題3】下列光現象與日食的形成原因不同的是( )
A.小孔成像 B.雨后彩虹 C.手影游戲 D.樹下彩虹
【題4】用自制針孔照相機觀察燭焰,有以下四種說法:
a.薄膜上出現的燭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燭焰的像可能是縮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
c.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后拉動內筒,增加筒長,燭焰的像變大;
d.保持小孔和燭焰的距離不變,向前推動內筒,燭焰的像更明亮。
對于這四種說法,其中正確的是( )
A.abcd B.acd C.ab D.cd
【題5】在探究樹陰下光斑的綜合實踐活動中,為了研究孔的大小對光斑形狀的影響,小華設計了四種開有不同形狀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張卡片乙覆蓋在甲上,如圖所示。接著,從圖示位置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乙,觀察光斑形狀的變化情況。下列合乎要求的是( )
A. B. C. D.
【題6】在“地面上的圓形光斑是什么?”活動中,小科看到樹蔭下的水平地面上有如圖所示的光斑.這圓形光斑是   通過小孔成的像.為什么圓形光斑呈橢圓形而不是正圓形?小科思考后終于想通了,并推斷這個像在寧波的水平地面上不可能是正圓形的,一年中最接近正圓形的在  ?。ㄌ睢跋闹痢被颉岸痢保┤照绲臅r候.
【題7】如圖所示是一個彩色的手機屏幕,小紅洗手時不小心將水滴到了手機屏幕上,透過水滴她驚奇地看到屏幕上出現多個不同顏色的小格子。當水滴滴到圖中________(選填“紅色”“綠色”“藍色”或“白色”)區域時能同時看到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小格子,手機屏幕上豐富的色彩,就是由這三種色光混合而成的。著名的光的________實驗證明了太陽光也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太陽光中除了可見光之外,還存在不可見光,其中的________具有顯著的熱效應,它在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如:________。
【題8】小東與幾位同學做手影游戲時發現,手影大小經常在改變,影子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他猜想:影子的大小可能與光源到物體的距離有關,他們借助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影子高度與光源到物體距離的關系。實驗中,把手電筒正對黑板擦由近及遠先后放在距離黑板擦不同位置,保持其他因素不變,分別測量影子在墻面上的高度。記錄數據如表:
手電筒到黑板擦距離L/cm 20 30 40 50 60 70
黑板擦影子高度H/cm 20 17 14.5 13.5 13 12.6
(1)分析數據他們發現:若保持其他因素不變,當手電筒由近處逐漸遠離黑板擦時,影子的高度隨之   。
(2)為了進一步發現其中的規律,他們根據數據繪制了影子高度H隨手電筒到黑板擦距離L變化的圖象(如圖).由圖象可知,當手電筒到黑板擦的距離L=35cm時,影子的高度H大致是   cm。
(3)當手電筒距黑板擦較遠時,觀察圖象的變化趨勢發現,影子變小得  ?。ㄌ睢翱臁被颉奥保?;當手電筒距離黑板擦足夠遠時,影子大小將  ?。ㄌ睢爸饾u變大”“逐漸變小”或“基本不變”)
【題9】如圖甲所示,一束平行太陽光垂直水平地面MN射下,A為小鐵球。
(1)標出小鐵球A在甲圖中位置時,其影子A′在地面MN上的位置(用點表示即可);
(2)若小球在豎直平面內沿圖中圓形虛線軌跡運動,請在圖乙框中畫出小球的影子在地面上運動的軌跡。
【題10】某興趣小組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戳個小圓孔,將頂部剪去后,蒙上一層塑料薄膜,制作成一個簡易針孔照相機。如圖所示,將其水平放置,在左側固定一只與小孔等高的小燈泡,小燈泡發光時,可在塑料薄膜上看到燈絲________(選填“倒立”或“正立”)的像。若水平向左移動易拉罐,像的大小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只將小圓孔改為三角形小孔,則像的形狀________(選填“改變”或“不變”)。
1章
第四節
光和顏色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確認什么是光源,能從幾個物體中找出哪些是光源。
2.理解光傳播和聲音傳播的區別,使學生了解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3.知道在不同物質中光速不同,記住光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是3x10 m/s
4.通過觀察了解太陽光的組成,知道白光是復色光。
5.知道不透明物體和透明物體的顏色的成因。
【過程與方法】
1.能用科學探究的方法完成“陽光下的樹蔭中圓形光斑成因”的探究活動。
2.學會用光的直線傳播原理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介紹我國古代科學家的光學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
2.通過了解光速測定史,培養學生自信心和正確對待挫折與失敗,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良好的意志品質。
3.通過對日常生活中光現象的認識,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動機,養成質疑的習慣,培養思維的批判性、辯證性。
【重點】
認識在同一種物體中光以直線傳播,并能解釋某些現象。
【難點】
太陽光的組成;透明物體與不透明物體顏色的成因。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家居| 诏安县| 易门县| 奉化市| 察哈| 根河市| 阳朔县| 九寨沟县| 抚顺县| 乐亭县| 新蔡县| 巴南区| 富平县| 益阳市| 合江县| 湟源县| 屏边| 增城市| 鹰潭市| 邢台市| 沅江市| 屏山县| 湛江市| 巴塘县| 新密市| 广德县| 恭城| 托克逊县| 长葛市| 巴彦县| 肃南| 山东省| 岱山县| 冀州市| 阳谷县| 永城市| 理塘县| 清镇市| 洛浦县| 定结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