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桐鄉市七中片2012-2013學年第一學期期中素質調研九年級社會與思品試卷出卷學校 石門中學 2012.11.08一、選擇題部分(本大題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2011年3月19日,未經聯合國安理會授權,法英美等西方國家對利比亞實施空襲,造成大量平民傷亡和財產損失。對此,中國多次呼吁通過和平手段解決危機。材料說明( )①當今世界的基本態勢是總體和平,局部戰亂②戰爭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我們反對任何戰爭③聯合國在緩解國際緊張局勢方面已不能發揮積極作用④中國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2、右圖是反映古巴導彈危機的漫畫。漫畫中的兩個人物是蘇聯領 導人赫魯曉夫(左)與美國總統肯尼迪。從漫畫中可以提取的正確歷史信息是 ( )A.美蘇兩國力量平衡 B.美蘇兩國相互制衡 C.蘇聯掌握使用核武器的主動權 D.美國擁有制約蘇聯的絕對實力3、下表是中國某一時期不同所有制企業總產值對比表(單位:%)年代全民集體公私合營私營全體手工業開始年41.53.2430.720.6結束年54.517.127.20.041.2該表中的開始年和結束年是指( )A.1956?,1978?B.1953?; 1956 C.1966; 1976??D.1952?; 19784、右圖是某雜志的封面。從中獲取的歷史信息是,當時( )A.中國人造衛星發射升空 B.雜交水稻培育成功C.浮夸現象十分盛行 D.科教興國戰略初見成效5、下列事件屬于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沒有農民辦不成大事”的是 ( )①土地改革 ②農業社會主義改造③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A . ①②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④6、順口溜是民間流行的一種口頭韻文,承載著時代氣息。以下某地曾流傳的順口溜出現的先后順序是: ①踢得好,砸的對,一村一個革委會 ②深翻二尺五,麥秸能打鼓,深翻三尺三,麥秸做扁擔 ③吃有油,穿有綢,住有樓,還有余錢去旅游 ④騎著摩托滿街跑,樂壞王莊小大嫂,聯產計酬發了家,多賣糧食買手表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④①②③ D. ②①③④7、下圖是中非合作論壇會徽,左翼紅色“C”代表中國,整個標志是字母“a”代表非洲,寓意中非團結與合作,綠色象征和平與發展,紅色表示活力與繁榮。(此圖為黑白)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中非合作是推進南北對話的一次全新嘗試②和平發展合作應成為當今世界的時代潮流?③中非合作有助于推動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④中非合作有利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發展海峽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前提基礎是( )A.堅持一個中國的基本原則 B.遵循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C.貫徹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 D.加強海峽兩岸的交流和合作9、“中國影響世界的最好方式是改革和發展自己”,對此理解正確是 ( )A.改革和發展,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B.中國不必關注國際事務,只要關注國內的改革和發展,把自己的事做好C.中國必須先改革和發展,再對外開放D.中國通過自身的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10、下列不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聯合公報》內容的是 ( )A.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處理兩國關系 B.雙方均不謀求在亞太地區的霸權C.海峽兩岸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D.推動多種力量和諧并存,積極促成世界多極化11、青海玉樹發生7.1級大地震,甘肅舟曲爆發特大泥石流,據有關專家稱:兩次災難與青海、甘肅兩省水土流失荒漠化眼中有很大關系,青海、甘肅生態環境狀況堪憂。材料說明①自然災害威脅生態平衡,威脅人類生存 ②避免自然災害的出路是降低經濟發展的速度 ③自然災害頻發的重要原因是在于不適當的開發自然資源 ④我國的生態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下圖是我國第四次、第五次人口普查的部分數據及比較(不含港、澳、臺地區)。據此,請回答12~13題。?第四次第五次變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5.57%6.69%上升1.39%12、上表反映了我國存在的人口問題是( )?A.素質偏低 B.增長太快 C.數量過多 D.老齡化加速13、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對上題所反映的問題要求我們( )①發展教育 ②加快經濟發展 ③發展醫療衛生 ④完善社會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4、在政府大力扶持下,我國新能源產業發展迅猛。截至2011年低,中國風電裝機容量累計達到6500萬千瓦,躍居世界第一。從經濟角度看,政府扶持新能源產業是因為( )①經濟快速發展對能源需求巨大 ②開發新能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③中國能源供給結構單一 ④可開發利用的新能源種類眾多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②④15、控制全球氣候變暖主要由發達國家承擔和各國積極參與解決,這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有( ) ①持續性原則 ②公平性原則 ③共同性原則 ④共贏原則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6、中國環境文化促進會的一項最新調查表明:一方面,86%的公眾認為環境問題對現代人的健康造成了很大影響,另一方面,公眾的環保意識總體得分為57.05分,環保行為得分為55.17分,均沒過及格線,這些數字警示我們( )①公眾要加強環保立法,嚴格執法 ②應自覺地參與環保行動,保護好我們的家園 ③我國環境保護工作的任務還很艱巨 ④要大力宣傳環保知識,讓環保理念深入人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17、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外交事業的發展又上新高,下列事件中能充分說明這一事實( ) ①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②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及中美正式建交 ③APEC會議在上海召開 ④上海合作組織的成立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①③④ D.④18、右邊漫畫《窒息》說明了 ( ) ①我們必須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人類面臨嚴重的環境問題③人類要禁止使用一切塑料制品 ④我們要植樹造林防止水土流失A.②③ B. ①② C.③④ D. ①④ 19、自1953年以來,我國農村與城市每一名全國人大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數的比例經歷了從8:1到4:1再到1:1的變化。這一比例的變化體現了 ( ) ①公民享有的政治權利更加廣泛 ②社會主義民主政治進一步發展 ③選舉制度要與社會發展相適應 ④人大代表的選舉更具有平等性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③④20、下列曲線圖反映了我國1953—1958、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個時期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率的變化。其中與1959—1964年相對應的是A B C D2012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審議通過溫家寶總理作的政府工作報告;通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據此回答21——22題: 21、材料體現了全國人大( )①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②行使了立法權 ③行使了監督權 ④行使重大事項決定權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2、修改后的《刑事訴訟法》這體現了( )①法律對公民權利的尊重與保障 ②我國民主制度正在不斷完善③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④我國正在實施依法治國方略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3、全球氣候變暖是目前世界最主要的環境問題。全球氣候繼續變暖的后果,會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凍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更威脅人類的食物供應和居住環境。從本質上來說全球氣候變暖屬于環境問題中的( )A.大氣污染 B.生態環境惡化 C. 水體污染 D.工業“三廢”污染24、吳邦國委員長向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形成,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法律體系的形成使“依法治國”的方略( ) A.有法必依 B.執法必嚴 C.有法可依 D.違法必究25、1958年我國才拍出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而現在每天能拍攝40集電視劇。截止2008年年底,全球設立了249所孔子學院,海外學習漢語的人數達5000萬。全球249所孔子學院的設立,充分說明①儒家思想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儒家思想席卷全球,再次成為主流思想③儒家思想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璀璨的奇葩 ④儒家思想對世界文化發展產生深遠影響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二、非選擇題部分(本部分共五小題,總分為50分)2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1分)材料一:仔細觀察“建國以來土地政策和生產關系變化”示意圖材料二:D階段后1978年到1990年之間我國糧食總產量從30477萬噸增加到44624萬噸,農民人均純收入從83.4元提高到686.3元,變化巨大……(1)指出A、B、C、D中哪一階段國家采取的哪一政策使農民的土地所有權問題得到根本解決?(2分)(2)在黨和國家土地政策的法規指導下,B階段生產資料的性質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3)請指出C階段政策的錯誤的原因(2分)(4)材料二的數據變化表明農民生活實現了怎樣的歷史性跨越?D階段后農村實行什么制度?跨越的實現與這一制度間有何聯系?(5分)27、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0分) 材料一:水利普查是一項重大的國情國力調查,是國家資源環境調查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全面了解水利發展狀況,提高水利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實現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保護,國務院決定于2010年至2012年開展第一次全國水利普查。普查的內容一是河流湖泊基本情況;二是水利工程基本情況;三是經濟社會用水情況;四是河流湖泊治理和保護情況;五是水土保持情況;六是水利行業能力建設情況。材料二: 浙江省水資源現狀表項目降水月份總量人均占有量廢污水排放未達標量浙江全國現狀集中在3至9月近4億立方米2000立方米2500立方米六成以上(1)聯系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談談為什么要開展全國水利普查。(2分)(2)結合材料二,說說浙江省水資源現狀的特點。(4分)(3)聯系材料二,請你為解決我省的水資源問題出謀劃策。(4分)28、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9分)2012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3周年。63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征途上,中華民族實現了一個又一個夢想:獨立夢、回歸夢、小康夢、入世夢、奧運夢、飛天夢、--------現在又滿懷豪情地向新夢想大踏步地邁進。(1)實現獨立夢的標志是什么?我們已經實現了小康夢,這個小康有什么特點?(4分)(2)回歸夢是在什么基本方針的指引下實現的?這一方針的前提是什么?(2分)(3)本世紀頭二十年和本世紀中葉我們要實現的新夢想分別是什么?(2分)(4)這些夢想的實現源于走對了一條怎樣的道路?(1分)29、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0分)材料一:2009年7月6日,八國峰會開幕,這次會議的主要議題之一是“減免非洲債務”問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應邀在這里出席 “八國集團與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五國領導人對話會”。材料二:2009年7月7日倫敦發生多起地鐵和公共汽車爆炸案,目前警方已確認死亡人數為56名。恐怖事件發生后,正在英國參加八國峰會的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發表講話 ,強烈譴責發生在倫敦的恐怖襲擊事件,并向在這一事件中不幸傷亡的人員及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材料一、材料二分別反映了當今世界面臨的什么問題?(2分)改變非洲國家貧困落后的根本途徑是什么?作為最大發展中國家的中國該怎么做?(4分)中國應邀出席八國峰會說明了什么?中國對待恐怖主義的立場態度是怎樣的?(4分)30、閱讀材料,回答以下問題(10分)材料一:新農村中新鮮事。畜禽糞便、造紙污泥等常人眼中的廢料,竟成了蚯蚓養殖戶眼中的“寶貝”。蚯蚓作為新的動物蛋白元,應用于生物制藥領域;小蚯蚓在地下活動為人類施肥,它使土壤疏松柔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蚯蚓糞是一種干凈、衛生、氮、磷、鉀含量齊全的高效優質肥料。蚯蚓“制造”出一條農業生產產業鏈。(見下圖)材料二:近年來,居民住宅安裝太陽能熱水器成為時尚;城市“垃圾發電”正在我國興起;能源立法體系的構建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西氣東輸、西電東送等區域調配已使老百姓收益……結合材料一,把右邊的圖示補充完整。(2分)A B 請你談談材料一中小蚯蚓“制造”出的一條農業生產產業鏈有何現實意義。(2分)上述材料對我國堅持可持續發展之路有何啟示(4分)作為青少年,我們能為我國的可持續發展做些什么呢?(至少兩條)(2分)2012學年(上)七中片九年級期中素質調研答案(社會思品)1-5、 DBBCD 6-10 、 BDADD11-15、 BDDAB 16-20 、CBBCC21-25、 ADBCD26、(1) A;土地改革運動(2分) (2) 由私有制向公有制轉變。(2分)(3) 脫離基本國情、違背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對社會主義所處的發展階段認識不足等(2分,言之有理即可,一點一分)(4) 貧困到溫飽(小康不得分)(2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分)。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生產發展,基本解決十多億人口的溫飽問題。(2分,答中兩點即可)27、(1)資源是人類安身立命的基本條件;開展全國水利普查是為了實現水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和保護(每點1分,共2分,符合題意言之有理即可)(2)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平衡;總量豐富;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少;水污染嚴重(每點1分,共4分)(3)依靠科技,開源節流,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立法,嚴格執法,把保護水資源納入法制化軌道;修建水庫等蓄水工程(任選2點,每點2分,共4分,其它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給分)28、(1)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 ; 低水平 不全面 發展很不平衡的(4分)(2)一國兩制 ; 堅持一個中國原則(2分)(3)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 基本實現現代化(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2分)(4)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1分)29、(1)和平問題和發展問題(或和平問題沒解決,當今世界不太平,貧富差距擴大)(2分)(2)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2分)對外: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加強南南合作、南北對話。對內: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自身經濟的發展;加強國防,鞏固內政等(2分,對內對外都至少寫到一點)(3)說明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得迅速發展和綜合國力得提高,我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得作用。(2分)中國反對一切形式的恐怖主義(2分)30、26.(1)A:造紙污染;B:高效優質肥料;(2分)(2)有利于提高資源利用率,節約資源;有利于保護改善環境;有利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有利于農村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每點1分,共2分) (3)依靠科技創新,開源節流并舉;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利用率;依靠法律,將資源保護納入法制軌道;跨區域調配資源等。(每點2分,共4分)(4)加強宣傳,提高環境保護的意識;做到低碳生活,如植樹造林、節約用電等(言之有理即可,共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