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章 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三節 神奇的微生物(第2課時)一、教學設計:本節課教授內容所用教材為蘇教版八1年級上冊,本節課為真菌的第二課時。本節課的內容包括真菌的特征和真菌與人類的關系兩部分內容。對學生而言,學生已學過細菌的知識,為學習真菌知識奠定了基礎。本節課采用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為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本節教學中設計 “調查匯報”、“合作探究”、“實驗觀察”、“自主學習”、“討論交流”等教學活動,全面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性,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自主地探究所學內容,全面提高課堂效率。另外,真菌與人們的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學生對這一部分內容有許多感性認識,在教學活動中通過事例與生產生活實際相聯系,使學生已有的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二、教學目標:1. 知識目標(1)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2)舉例說出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2. 能力目標(1)通過探究霉菌的生活環境和顯微鏡觀察酵母菌實驗,進一步提高動手操作的實驗技能。(2)通過閱讀、討論、分析。培養獲取信息、處理信息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通過探究霉菌的生活環境和顯微鏡觀察酵母菌實驗,養成合作意識和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2)用事例討論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認同真菌對自然界的意義,對人類的影響。三、教學重難點: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四、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視頻引入 這個果盆,誘人吧!可是,我只不過多放了幾天,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有什么變化!(播放錄像) 這些漂亮的水果蔬菜去哪兒了? 水果腐爛,不僅有細菌的分解,還有真菌等的參與。真菌也是大自然的清潔工,今天我們來學習《真菌》有關的知識。 觀看視頻二、構建新知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將要了解真菌的形態特征、生活特點、與人類的關系等等。 1. 真菌的主要類群及形態特征 據統計,自然界中的真菌約有10萬種以上,大體可以分為三類,蕈類、霉菌類和酵母菌類。 (1)觀察蕈( 蘑菇) 蕈生長在樹林或草地上,俗稱蘑菇,是常見的大型的真菌,廣泛分布在世界各地,有很多可以實用。下面我們請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匯報本地野生真菌和食用真菌的調查。 學生匯報:南京地區野生真菌和食用真菌調查 (2)觀察霉菌 在發霉的物體還能上能找到另一種真菌——霉菌。下面請同學們帶著三個問題觀看霉菌的相關視頻 自然界中有哪些常見的霉菌 (出示圖片) 霉菌喜歡生長在營養(有機物)豐富的地方。 (出示圖片)霉菌是多細胞真菌。菌絲由多個細胞組成。 霉菌的菌絲呈分枝狀,菌絲聚集在一起生長形成菌落,肉看看到的菌落有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狀的。 霉菌是單細胞還是多細胞真菌? 霉菌是多細胞 每個菌落有許多分枝狀的菌絲組成。長到一定時候,菌絲頂端會長出它的生殖細胞孢子。 當拿起發霉的橘子,抖動一下,就會升起青灰色的煙霧,里面就有數不清的青霉孢子。孢子很小,成熟后就會隨風飄散,到適宜的地方長成新的霉菌, 什么樣的環境條件適合霉菌的生長呢?請同學根據背景資料來談一談. 背景資料:每年六月,南京地區進入梅雨期,連綿的細雨下個不停 ,天氣溫暖而潮濕,受潮的食物、衣物上特別容易發霉長毛。 那么也就是光、水分、溫度都可能對霉菌生長有影響,那我們分組進行探究…… 合作探究:探究霉菌的生活環境 任務布置,推薦實驗材料。 探究試驗要注意:為了保證實驗的可靠性,大家要記得做對照實驗,在實驗中控制單一的實驗變量。 指導學生根據推薦器材設計實驗,實驗方案可以文字、畫圖、表格歸納等多種形式完成實驗設計。 說說梅雨季節怎么保存糧食和水果 現在我們知道,霉菌是呈分枝狀的多細胞真菌,和其他真菌一樣,在溫暖潮濕、營養豐富的環境里長得最好。 (3)觀察酵母菌 酵母菌長得比較微小,在水果、蔬菜表面、果園土壤中、人類的食物酒釀、發酵的面團中可以找到它的身影。目前已知有1000多種酵母,要看到它們的廬山真面目,得借助顯微鏡。 觀察活動:顯微鏡觀察酵母菌 教師指導實驗的注意事項 當同學們觀察到酵母菌時要注意觀察酵母菌的形狀是怎樣的?是單細胞個體還是多細胞個體? 2. 真菌的細胞結構 自主學習:真菌的細胞結構 據科學家觀察,各種真菌的形態有差異,但它們的細胞結構基本相同. 下面請同學們將課本翻到29頁,從最后一段開始自主閱讀,完成以下問題。 1、閱讀對照課本30頁第一段和圖14-33,說出真菌的基本結構和功能。 2、某海關實習人員用顯微鏡對在進口花生醬檢疫時,發現一種單細胞的病原微生物,他不能確定是細菌,還是真菌,你能幫助他嗎? 3、有人說蘑菇能從地里長出來,而且個體很大,應該屬于植物。你認為是這樣嗎? 真菌沒有葉綠體,必須依靠現成的有機物生活,你能說說它們的營養方式嗎? 草叢里的蘑菇和面包上的霉菌;引起灰指甲的霉菌。 3. 真菌與人類的關系 真菌廣泛分布在自然界中,與我們人類關系密切,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了解。 哪位同學能說說真菌對人類的影響? (食用、環保、制藥、危害) 大多數真菌是有益的,但也有一些是有毒,還有些會致病。所以我們還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才能減少真菌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觀察圖片 學生代表進行調查匯報 觀看視頻 回答問題 根據背景資料說出可能的溫暖的?潮濕的?陰暗的? 實驗觀察 學生4人小組合作設計,部分小組同學到講臺前進行交流, 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展示提前完成的實驗的結果 學生2人一組觀察酵母菌 自主學習,討論交流 舉例交流分享三、總結提高 同學們,你有哪些收獲呢?可以暢所欲言,說說自己心得 播放視頻 練習提高 說出收獲四、課后拓展 課后同學們嘗試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真菌細胞的平面或立體模型,相互交流,進一步鞏固我們的學習。 今天的課就上到這里。同學們,再見! 繼續探究四、板書設計:一、形態特征蕈:大型傘狀霉菌:多細胞分枝狀酵母菌:單細胞球形二、細胞結構(真核生物)三、生活環境溫暖潮濕、營養豐富的環境四、與人類關系有利:食品、制藥、環保有害:有毒、致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