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節真菌》教學設計一、教材依據江蘇教育出版社《義務教育教科書生物學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 生物的多樣性第 十四 章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第 三 節 神奇的微生物(第二課時)二、教材分析本節內容選自蘇教版八年級上第十四章第三節《神奇的微生物》。本章教材按照宏觀——微觀——宏觀的順序,第一節、第二節讓學生認識常見的動植物,并按生物進化的規律安排。第三節第一課時認識細菌、病毒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學生已經了解細菌分布十分廣泛,并通過細菌的學習了解微生物一些特點。但對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卻不清楚,通過本節學習學生可以在心中明確真菌的主要特征。三、學情分析1.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生課外知識較豐富,所以本節教學從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入手,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和求知欲望,在師生互助,生生互動中不斷的發展自己、完善自己。2.學生的能力水平初二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多數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很感興趣,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旺盛,不滿足教師對教材知識的簡單重復,所以我設計由學生動手探究霉菌的生活環境。學生思維偏重于直觀形象思維,對材料尚缺乏一定的概括分析能力,所以在分析觀察酵母菌、青霉和蘑菇后,共同總結真菌的結構特征。3.學生的情感水平學生對真菌的認識具有片面性,通過學習,幫助學生認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培養愛護環境的情感和熱愛科學的態度。四、設計理念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以新課標理念為指導思想,教學中依據“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把學習的鑰匙交個學生,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的舞臺。首先已黃山毛豆腐的制作流程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自己親身體驗和調查去交流感悟真菌的特征。真菌的共同特征是這節課的重點和難點部分,我創設多種教學情境,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引導學生觀察、討論、分析,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在探究中學習,獲取真菌是真核生物的知識,同時也提高了能力。五、教學目標【知識和技能目標】1.舉例說出各種常見真菌。2.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探究霉菌生活的環境,培養學生觀察、思考、動手和科學探究能力。【情感、情感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交流與合作能力,團結與互助精神。2.認同真菌在生活中的作用,學會辯證的分析問題。3.激發學生生態學觀點,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六、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真菌的主要特征。教學難點:通過對探究實驗結果的分析,總結歸納真菌的結構特點。突破難點:1. 課前復習細菌的特點。2. 充分利用實物、圖片,比較總結歸納真菌的結構特點。七、教學方法教法:示例法、觀察法、實驗法、討論法學法:通過收集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觀察實驗進行探究學習。八、教學準備教師:1.課前讓學生分組進行探究霉菌的生活環境。2. 準備酵母菌培養液、青霉、蘑菇、放大鏡、。3.制作多媒體課件。學生:1. 分組進行探究霉菌的生活環境并報告。九、教學策略本節教學內容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引導為輔,盡量鋪設路子讓學生去表達他們所了解到的真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生主動參與學習,構建知識體系,形成良好科學觀的積極性。十、教學過程設計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復習回顧 1、細菌的結構。 2、細菌的營養方式。 復習回顧 便于后面的總結、比較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展示一盤菜。 教師:視頻展示黃山毛豆腐的制作流程。對于這些令我們既愛又恨的真菌,你最想了解哪些問題? 學生已有生活經驗上,辨認真菌。由學生自己提出不同梯度的問題,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 創設情景,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導入新課。。一、探究:霉菌生活的環境 課前讓學生分組,她扭霉菌生活的環境,寫出實驗報告。 思考:1、不同材料(饅頭和豬肉等)上生長的霉菌是否相同? 2、請同學們討論:防止家中食品或衣物霉變的具體措施? 學生分組展示自己的實驗成果和匯報實驗報告。 思考回答問題。 體現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二、真菌的主要特征 出示問題: 1、除了霉菌外,你還了解哪些真 2、真菌的共同特征? 3、真菌和細菌異同(從形態大小、細胞結構、營養方式三個方面考慮) 帶學生分析總結以上三個問題 自主學習 歸納、總結 培養學生自學、歸納、總結、表達能力。三、真菌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帶學生一起總結: 酵母菌:制饅頭,面包,釀酒。 食用。 藥用。 危害。 學生匯報自己搜集的真菌的應用 學以致用課堂小結 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真菌的形態結構、營養方式,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 學生總結真菌的共同特征: 1.真菌有多細胞的,也有單細胞的。 2.細胞中沒有葉綠體,營養方式是異養。 3.具有細胞核、細胞質、細胞膜、細胞壁。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課外探究 在饅頭或面包制作過程中酵母菌發酵的最佳環境條件題? 提示:選擇好變量 實際對照實驗 驗證實驗結果 學生分組討論,解釋現象,激發學生探討生物奧秘的熱情,產生共鳴。 學以致用 情感升華板書設計第三節 真菌一、霉菌生活的環境:溫暖、濕潤、營養豐富的環境二、真菌的主要特征1、單細胞或者多細胞(菌絲)2、有細胞核——真核生物3、營養方式——異養(多腐生)教學后記:1、新教材要求開發和運用周圍環境和生活中的資源來豐富我們的課堂,使我們的教學活起來,組織學生進行探究活動、收集資料是很好的方式,也是很有效的途徑,課前我已經布置了學生分小組探究,由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收集資料,寫出探究報告,然后小組課上匯報探究報告。2、在整個教學中,注重融入情景教學,努力創造一個和諧、民主、并充滿激情的課堂氛圍,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伙伴。學生也不再是一味地聽與接受,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通過收集資料進行自主學習,通過觀察實驗進行探究學習。學生能夠主動去探究、發現、體驗與感悟,獲得知識的同時提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3、個別學生實驗材料忘帶或處理不當,導致課堂推進有些障礙,課堂預設內容沒有來得及充分展開,如能在問題預設方面再做些改進,課堂效果會更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