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6《地球的形狀》教案【教材解析】《地球的形狀》是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太陽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球和月球》的第六課。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是曲折又漫長的,由于科學技術水平的限制,人們最早人為地球是方形的,即“天圓地方”,這種認識能解釋一些人們看到的現象,然后也出現了很多無法解釋的難題。直到麥哲倫環球航行成功,人們才逐漸接受地球是球體的這一觀點,本節課我們將經歷古人探究地球形狀的過程,并通過兩個模擬實驗來推理出地球的形狀。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將學會面對復雜而抽象問題應該如何進行解答,怎樣剝繭抽絲,運用簡答的材料來完成抽象問題的模擬實驗。21教育網【學情分析】三年級的學生圖片、視頻等已經知道太陽和月球 ( http: / / www.21cnjy.com )都是球形,初步建立地球也是球形的前概念。但是他們并不了解人類探究地球形狀的過程,但缺少對結論的思辨。通過本課,讓學生站在歷史的角度,從新思考這一問題,并通過猜想、 預測、實驗、總結等過程,逐步深入的探索科學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邏輯思維能力。21·cn·jy·com【教學目標】一、科學概念目標1. 地球和太陽、月球一樣,都是一個球體。2.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行星。二、科學探究目標1. 學會運用模擬實驗的方法收集證據,推理、解釋、描述地球是球形的觀點。2. 重新經歷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探索過程。三、科學態度目標1. 感受古人在認識自然規律時孜孜不倦的求索,提高科學探究的興趣。2. 積極參加模擬實驗,樂于和同學分享自己的發現及思考。四、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 了解技術的進步可以不斷讓人們更好認識自然現象,發現更多的自然規律。2. 感受自然規律的發現需要人們的不斷的去探究。【教學重難點】重點:理解模擬實驗的內在設計思路,能通過實驗結果思考及推理。難點:培養抽象問題具象化解決的思維能力。【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船模、塑料球、手電筒、立方體、球體、白板或白紙(屏)。【教學過程】1、聚焦1. 我們知道太陽和月球都是球體,而月球是地球的衛星,那么地球是什么形狀的呢?(球體)2. 同學們回答的很對,我們知道地球是球體,是因 ( http: / / www.21cnjy.com )為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生活中、與人交流中,善于傾聽,這是一個固定的結論,那大家想一想,在古代,科技水平比較落后,那時候的人們覺得地球是什么形狀呢?21cnjy.com3. 今天就讓我們重走古人探索地球的旅程,和他們一起探索地球的形狀。二、探索1. 古人的觀點:天圓地方1)教師出示“天圓地方”的圖片。古人一開始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你覺得他們為什么這樣說?2)古人肉眼直接觀察的世界是:天邊是弧形的,地面時平坦的遼闊。所以他們直觀的得出結論 “天圓地方”?www.21-cn-jy.com3)請同學們思考,在生活中你觀察到的什么現象能反駁這種觀點,什么現象是這種觀點所解釋不了的。4)學生自由發言討論。5)教師匯總后,引出書中給的例子: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的船,從是先看到帆頂,再看到帆船。月食時,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2. 模擬實驗1) 實驗材料:小船模模擬真實的帆船,塑料球模擬球形的地球,課桌模擬方形的地球。2) 小組合作實驗。教師引導學生用平視的方法去觀察小船。3) 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 ( http: / / www.21cnjy.com )動:小船在球面上運動時,遠方的人先看到帆頂,再看到船身。小船在平面上運動時,遠方的人看到帆頂和船身一起出現。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射的影子:正方體的投影是正方形的。球體的投影是圓形的。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4) 班級發言討論:哪種實驗現象與我們生活中實際觀察到的現象是一樣的。教師小結:從實驗現象可以推出,地球是球形的而不是方形的。2·1·c·n·j·y3. 實踐證據:麥哲倫環球航海1. 理論性的實驗,其說服力相對較弱,因此仍然有非常多的人不認可這個觀點。麥哲倫環球航形是很好的實踐例子。【來源:21·世紀·教育·網】2. 如果地球是球形,那么沿著一個方向走,繞著地球一周就能回到原點。出示航海路線圖,學生發現航行的起點與終點時一致的,證明地球是封閉的球體。3. 教師播放視頻并講解。1519年,麥哲倫帶領船隊朝著一個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隊又回到了出發地。三、研討1. 回顧及總結,在模擬實驗中,你觀察到的哪些信息可以說明地球是球體?用語言精簡的描述出你的依據?2. 人們認識地球是球形的過程是怎樣的?學生發言討論,教師補充資料。【板書設計】3.6地球的形狀猜想: 球體 天圓地方證據: 帆船月食麥哲倫航海……證據與猜想一致,證明地球是球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8張PPT)太陽、地球和月球教科版 三年級下3.6 地球的形狀教科版三年級下冊《太陽、地球和月球》單元聚 焦聚 焦太陽和月球都是球體,地球呢?探索1很多古人的觀點:天圓地方這種觀點能解釋我們看到的一些自然現象嗎?探索2從哪些生活現象中我們能證明地球是球體呢?在海邊,人們用望遠鏡觀察遠方的船,從是先看到帆頂,再看到帆船。帆頂探索2月食時,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總是圓形的。圓弧從哪些生活現象中我們能證明地球是球體呢?探索2實驗探究實驗材料模擬真實的帆船模擬球形的地球模擬方形的地球探索2實驗探究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球面觀船我們先看到了_______,再看到________。保持平視探索2實驗探究水平面觀船:我們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動探索2實驗探究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射的影子正方體的投影是__________。探索2實驗探究球體的投影是_________。對比觀察正方體和球體投射的影子探索3航行路線麥哲倫環球航行實踐證據出發地:西班牙到達地:西班牙歷時:3年航向:沿著以一個方向一只向前航行探索3研 討1. 在模擬實驗中,你觀察到的哪些信息可以說明地球是球體?球體的投影是圓形,正方體的投影是正方形。研 討2. 人們是怎樣認識到地球是球體的?天圓地方—— 推測——實踐驗證——確認謝謝觀看!教科版三年級下冊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6《地球的形狀》同步練習一、判斷題1. 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顆衛星。( )2. 站在遠處看向海天交接的地方,首先看到的是船體。( )3. 人類探索地球的形狀的經歷是個漫長的過程。( )4. “天圓地方”是中國古人對地球形狀的猜測。( )5. 地球和月球一樣,都是球體。( )二、選擇題1. 在研究“對比觀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的移動”實驗時,一開始就觀察到了整個船模,說明了他是在( )上移動;先觀察到船模帆的頂部,之后又觀察到了整個船模,說明他是在( )上移動。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A.球面 B.平面 C. 兩個面都可以的2. 他用手電筒照射一球形物體,得到該物體的投影是( )。A. 方的 B. 圓的 C.都有可能3. 通過閱讀了解到,1519年航海家麥哲倫帶領船隊繞地球航行了一圈,證明了地球是( )。A.球形的 B.方的 C.無法判斷4. 在模擬月食的實驗中,小球模擬的是( )A.地球 B.月球 C.太陽5. 古人認識地球形狀的漫長過程可概括為( )A.觀察猜測——實踐證明——現象推斷B.觀察猜測——現象推斷——實踐證明C.現象推斷——觀察猜測——實踐證明6. 在模擬帆船在球面和平面上的航行實驗時,觀察者的眼睛要保持( )A.俯視 B.仰視 C.平視參考答案一、判斷題1. ×2. ×3. √4. √5. √二、選擇題1. B A2. B3. A4. A5. B6. 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3.6《地球的形狀》教案.doc 3.6《地球的形狀》練習(含答案).doc 3.6《地球的形狀》課件(18頁PPT).pptx 麥哲倫環球航行.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