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5張PPT)書法提《詠竹》(宋·黃庭堅)竹筍才生黃犢角,蕨芽初長小兒拳。試尋野菜炊香飯,便是江南二月天。詩人眼中這些像黃牛角的春筍使你們聯想到了哪個筆畫呢?提畫小牛的角形似提畫竹林里的春筍形似提畫動腦想一想,怎樣才能把提畫寫得漂亮?提畫的運筆從左下方朝右上方逐步向上提起,由粗重變輕細直至離開紙面。提畫要怎樣寫?① 折鋒向右下頓筆,鋪毫,調鋒,蓄勢。② 向右上邊提邊收。③ 提筆出鋒,鋒從中出,力送盡頭。跟我學:運筆步驟示意圖提畫病筆病筆一:釘頭病筆二:散病筆三;過尖細病筆四:軟弱病筆五:偏鋒病筆六:飄范字賞析與練習“云”字外形扁而寬,上點居中,長橫舒展。撇折的撇畫起筆與上點對正,下點稍長,與撇畫呈對應之勢。“理”字外形方正,左窄右寬。左邊稍長,兩橫一提間距大致相近;右邊橫畫平行,長短不一,間距均勻。左右兩部分避讓迎就,融為一體。對比思考提問:“云”和“理”字的提畫完全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想想為什么不一樣?“云”字提畫較平,“理”字更斜。角度不同,是為了使字的上下筆畫之間相承接呼應。對比與欣賞課后小故事黃庭堅與蘇東坡常常在一起互相炫耀家鄉風光。蘇東坡一說就搬出“天府之國”、“大佛臨江”等等來夸耀眉山地方好。黃庭堅也不示弱,把雙井說得天上人間,舉世無雙。還說雙井四十八進士,百零八舉人,村夫野老個個識文斷字,讀書的風氣熾盛極了。有一天,蘇東坡在雙井見一老人貼對聯,啞然失笑。拉著黃庭堅離開老漢家就說:“仁兄說貴鄉個個識文,人人斷字,眼前這個老漢只怕是個目不識丁呢!”黃庭堅順著他指的地方一看,真糟糕!老漢大概確實不識字,好端端一個“福”字貼在大門楣上貼倒了。黃庭堅心中暗暗叫苦,嘴上卻又不想服輸。也是情急生智,他心中一動,故意裝著沒有發現什么破綻似的說:“先生未與他交談,怎見得他目不識丁呢?”蘇東坡說:“若不是目不識丁,怎么好端端個福字會貼倒呢?”黃庭堅故意問道:“什么?”“福字貼倒了!”“請先生再說一遍。”“福字貼倒了!”“請先生再說。”蘇東坡不耐煩地說:“福倒了!”“請先生連著說說。”“福倒了,福倒了,福倒,福倒……”說了幾遍,蘇東坡似乎覺察到了什么,聲音越來越小,再也不好連下去了。黃庭堅哈哈大笑,說:“對了!對了!福倒了!福倒了!一字貼倒,玩味無窮,不是敝鄉人文風盛,學問高,誰人玩味得出來!先生這回該有所見識了吧!”說著依然哈哈大笑。蘇東坡也跟著大笑,連說:“有理,有理,禮儀之邦,詩書之鄉,名不虛傳,名不虛傳……”直至今天,貼福字多半倒著貼。有的“春”字、“吉”字也倒著貼,取“春到”、“吉到”之意。據說這一切都和黃庭堅糊弄蘇東坡有關呢!課后作業布置臨寫帶提畫的硬筆字10個,注意字形結構以及筆畫形態。同學們!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