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中考鎖分】 專題二十二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中考鎖分】 專題二十二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學案(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考鎖分】中考生物一輪復習學案
專題二十二 生物的遺傳和變異
考點一:相對性狀
1.生物的性狀
(1)遺傳和變異
項目 概念 舉例
遺傳 親子間的相似性 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變異 親子間和子代間的差異 一母生九子,連母十個樣
遺傳和變異是生物的特征之一,是通過生殖和發育過程實現的。遺傳是物種得以延續的重要內因,變異促進了生物的進化和發展。
(2)性狀
遺傳學中把生物體所表現的形態結構、生理和行為特征等統稱為性狀,包括生物體所有特征的總和。
(3)相對性狀
①概念: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
②舉例:番茄果實的紅果與黃果、人眼的單眼皮和雙眼皮、雞的光腿與毛腿等。
2.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
(1)轉基因生物的培育告訴我們: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親代遺傳給子代的不是性狀,而是基因;子代因為得到了親代的基因(遺傳信息)才表現出親代的性狀。
(2)有很多性狀很明顯地表現為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考點二:基因、DNA和染色體
基因、DNA和染色體
(1)染色體是存在于細胞核內的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基因是由遺傳效應的DNA片段,一個DNA分子有許許多多的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
(2)在生物的體細胞(除生殖細胞外的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的。人的細胞中23對染色體包含46個DNA分子,含有數萬對基因。
考點三:基因經精子和卵細胞的傳遞
基因經精子和卵細胞的傳遞
(1)圖解
(2)在形成精子或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或卵細胞,其上的基因也隨著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開,進入不同的生殖細胞中。
(3)受精卵中的每對染色體都是一條來自父方,另一條來自母方,成對的基因也是如此。
(4)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過程中,染色體數目減半,在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中,染色體的數目加倍,與體細胞相同,染色體上的基因也經歷同樣的過程。
考點四: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孟德爾實驗:
1.孟德爾在1858年開始了一系列豌豆實驗,在八年時間里他一共研究了28000株豌豆,獲得了大量的實驗數據,發現了重要的遺傳規律。
2.實驗材料是豌豆,選擇豌豆的原因有:①豌豆的相對性狀明顯;②豌豆是自花傳粉,且為閉花授粉,容易獲得純合子。
3.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孟德爾實驗的解釋:相對性狀具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種個體雜交時,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叫做顯性性狀。未表現的性狀叫做隱性性狀。
考點五:近親結婚
1.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禁止結婚。
2.人類的許多疾病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致病基因有顯性致病基因和隱性致病基因之分。顯性遺傳病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容易察覺,但是隱性遺傳病比較復雜。
3.如果一個家族中曾經出現過某一種遺傳病,或攜帶致病基因,其后裔攜帶該致病基因的概率大,如果有親緣關系的后裔之間結婚生育,這種遺傳病出現的幾率就增大。
考點六:男女染色體的差別
男、女體細胞、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組成
性別 體細胞(23對) 生殖細胞(23條)
常染色體 性染色體 常染色體 性染色體
男性 22對 1對(XY) 22條 1條(X或Y)
女性 22對 1對(XX) 22條 1條(X)
(1)體細胞在形成生殖細胞時,染色體的數目減半。
(2)生殖過程染色體數目的變化:2N(體細胞)→N(生殖細胞)→2N(受精卵)
(3)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4)生男生女由男性決定(或由精子的類型決定)
考點七:生男生女機會均等
女性的生殖細胞只有一種(22條常染色體+X),男性的生殖細胞有兩種(22條常染色體+X或22條常染色體+Y)。當含有X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就生女孩,當含有Y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就生男孩。生男生女的幾率為1:1。
考點八: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1.變異的概念
親代與子代之間,以及子代與子代之間性狀的差異現象。自然界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各種相對性狀,都是通過變異產生的。生物的變異是不定向的,有的變異對自身生存和發展有利,有的變異對自身生存和發展不利。
2.變異的類型
可遺傳變異: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引起的,可遺傳給后代。如紅綠色盲。
不可遺傳的變異:單純由環境引起的變異,不可遺傳給后代。如經常在太陽底下工作的人,皮膚黝黑。
(注:變異根據其對生物的生存是否有利,還可分為有利變異和不利變異)
考點九: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1、人工選擇育種
通過生物繁殖后代會出現各種變異,不斷從中選擇繁殖具有優良性狀的個體,從而產生具有優良性狀的新品種的方法,如人工選育高產奶牛等。
2、雜交育種
不同種群、不同基因組成的個體間進行雜交,并在其雜種后代中通過選擇而育成純合品種的方法,如雜交水稻等。
3、誘變育種
通過采用射線照射和藥物處理等手段,使種子里的遺傳物質發生改變而培育出新品種的方法,如太空椒、無籽西瓜等。
4、轉基因育種
通過轉基因技術將具有特殊經濟價值的外源基因導入生物細胞內,并使得被轉入細胞表現出新基因的特性,從而培育出新品種的方法,如轉基因豬等。
考點一:相對性狀
1.下列選項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豬的黑毛和貓的白毛
B.人的雙眼皮和能卷舌
C.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綠色
D.人有耳垂和無耳垂
【答案】D
【解析】豬和貓是兩種生物,因此豬的黑毛和貓的白毛不屬于相對性狀,A不符合題意;人的雙眼皮和能卷舌,是兩種性狀,因此不屬于相對性狀,B不符合題意;棉花和青椒是兩種生物,因此棉花的白色和青椒的綠色不屬于相對性狀,C不符合題意;人的有耳垂和無耳垂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因此屬于相對性狀,D符合題意。
2.下列各對生物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
B.波斯貓的藍眼和棕眼
C.豌豆的紅花和豌豆的高莖
D.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
【答案】B
【解析】狗的短毛和狗的卷毛、豌豆的紅花和豌豆的高莖,分別都是兩種性狀,因此不是相對性狀;波斯貓的藍眼和棕眼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因此是相對性狀;羊和兔是兩種生物,因此羊的黑毛和兔的白毛不是相對性狀。因此各對生物性狀中,屬于相對性狀的是波斯貓的藍眼和棕眼。
考點二:基因、DNA和染色體
3.如圖表示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的關系,圖中1、2、3、4依次表示( )
A.細胞核、染色體、DNA,基因
B.染色體、細胞核、基因、DNA
C.DNA、基因、細胞核、染色體
D.基因、DNA、染色體、細胞核
【答案】D
【解析】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遺傳信息的片段。控制生物性狀的基因有顯隱性之分,它們控制的生物性狀就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它們的包含關系,如圖:
4.下列表示細胞核中染色體、DNA、基因三者之間關系的示意圖,最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是遺傳信息的載體,主要存在于細胞核中,DNA分子為雙螺旋結構,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因此,染色體>DNA>基因。即:
考點三:基因經精子和卵細胞的傳遞
5.親代的許多性狀之所以在子代身上體現,原因是( )
A.親代把控制性狀的基因傳遞給子代
B.總在一起生活,長相就會相像
C.親代把所有基因傳遞給子代
D.親代把性狀傳遞給子代
【答案】A
【解析】生物體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與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如圖:
因此,親代的許多性狀之所以在子代身上體現,原因是親代把控制性狀的基因傳遞給子代。
6.親代的許多性狀之所以在子代中體現,原因是( )
A.精子和卵細胞中攜帶著親代的性狀
B.精子和卵細胞中攜帶著來自父母的控制性狀的基因
C.總在一起生活,長相就會相像
D.父母所有的性狀都遺傳給了子代
【答案】B
【解析】生物體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把基因傳遞給了子代,在有性生殖過程中,精子與卵細胞就是基因在親子代間傳遞的橋梁。故B符合題意。
考點四:基因的顯性和隱性
7.孟德爾用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進行雜交,所得種子長成的子一代植株都是高莖的,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是一對相對性狀
B.高莖植株不含隱性基因
C.豌豆莖的高矮是由基因決定的,與種植條件無關
D.矮莖由隱性基因和顯性基因共同控制
【答案】A
【解析】“孟德爾用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進行雜交,所得種子長成的子一代植株都是高莖的”,表明矮莖是隱性性狀,高莖是顯性性狀。假設高莖用D表示,則矮莖的隱性基因用d表示,因此矮莖的基因組成是dd,高莖的基因組成是DD或Dd,親代遺傳給子代矮莖的基因一定是d,因此親代高莖的基因組成是Dd。遺傳圖解如圖:
豌豆的高莖和矮莖是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因此是一對相對性狀,故A正確;從遺傳圖解看出,子代高莖植株的基因組成是Dd,因此高莖植株含有隱性基因d,而不是不含隱性基因,故B錯誤;豌豆莖的高矮是由基因決定的,也受環境的影響,而不是與種植條件無關,故C錯誤;矮莖由純隱性基因控制,而不是由隱性基因和顯性基因共同控制,故D錯誤。
8.科研人員對愛斯基摩犬正常體形和侏儒體形這一相對性狀(基因用A、a表示)進行研究。正常體形的兩只愛斯基摩犬交配后,其后代既有正常體形,也有侏儒體形,推測顯性性狀和親本的基因型分別是(  )
A.正常體形、AA和Aa B.正常體形、Aa和Aa
C.侏儒體形、AA和AA D.侏儒體形、aa和aa
【答案】B
【解析】親代都是正常體型,子代中出現了侏儒體形,侏儒體形是新出現的性狀(或者丁組親代正常體形×侏儒體形,子代只有正常體形),說明正常體型是顯性性狀,侏儒體形是隱性性狀。親代正常體型的基因是Aa,侏儒體形的基因是aa,遺傳圖解如圖所示:
考點五:近親結婚
9.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直系血親之間結婚,后代患遺傳病的可能性為100%
B.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結婚,后代患遺傳病的可能性為50%
C.一個家族中曾經有過某種隱性遺傳病,后代就一定攜帶該致病基因
D.有血緣關系的后代之間結婚生育,下一代出現遺傳病的機會增加
【答案】D
【解析】近親帶有相同隱性遺傳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較大,因此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遺傳病的可能性較大。所以我國婚姻法規定: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之間禁止結婚。
10.我國婚姻法規定“禁止直系血親和三代以內的旁系血親”的男女結婚,其理論依據是( )
A.后代隱性遺傳病的患病率增大
B.后代一定患遺傳病
C.后代顯性遺傳病的患病率增大
D.后代患傳染病的患病率增大
【答案】A
【解析】近親結婚的后代患有遺傳病的幾率要比隨機婚配的后代大得多。這是因為近親之間具有共同的祖先,近親男女之間具有的相同基因比較多,帶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也比較大,這些致病的基因往往通過生殖傳遞給子女。
考點六:男女染色體的差別
11.如圖是某人的體細胞染色體排序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圖中形態差別較大的一對染色體是性染色體
B.正常情況下,此人產生的精子含X染色體或Y染色體
C.此人所生后代是男孩的幾率是50%
D.此人的體細胞中X染色體來自父方或母方
【答案】D
【解析】AB、分析圖示可知:圖中的第23對染色體一條大、一條小,為XY染色體,因此圖表示男性的體細胞中的染色體的組成,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AB正確;
C、人的性別遺傳過程如圖:
從性別遺傳圖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各是50%,C正確;
D、從性別遺傳圖解看出,男性體細胞中X染色體來自母方,Y染色體來自父方,D錯誤。
12.下列各項中,能正確表示正常男性體細胞及精子中的染色體組成的是(  )
A.44+XY和22+X B.44+XY和22+X、22+Y
C.44+XY和X、Y D.22+XY和X、Y
【答案】B
【解析】染色體是細胞核中容易被堿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質,染色體是由DNA和蛋白質兩種物質組成;DNA上決定生物性狀的小單位,叫基因。基因決定生物的性狀。基因在細胞里大多有規律地集中于細胞核內的染色體上,而且每一種生物細胞內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都是一定的。人的性別主要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女性體細胞中的一對性染色體組成是XX.男性體細胞中的一對性染色體組成是XY.染色體和基因在體細胞中成對,在生殖細胞中成單。因此正常男性體細胞的染色體是22對+XY;精子中的染色體組成的是22條+X或22條+Y。
考點七:生男生女機會均等
13.下列有關人類性別決定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男性的每一個體細胞都只含有X、Y兩條染色體
B.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形成的受精卵發育成男孩
C.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是均等的
D.自然狀態下,世界各國新生兒男女比例接近1:1
【答案】A
【解析】人的性別遺傳過程如圖:
從性別遺傳圖解看出:
A、男性的每一個體細胞中都含有23 對染色體,可表示為22對+XY,A錯誤;
B、人的性別是在受精卵時形成的,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結合發育成男孩XY,B正確;
C、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均等,各占50%,C正確;
D、男性產生X型和Y型兩種精子,且比例是1:1,女性只產生一種X型卵細胞,男性產生的兩種精子與卵細胞結合的機會相等。所以,自然狀態下,世界各國新生兒男女比例接近1:1,D正確。
14.如圖是人體細胞中性染色體組成示意圖,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男性產生含X或Y染色體的精子
B.女性產生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
C.新生兒的性別僅由母親決定
D.新生兒的性別比例接近1:1
【答案】C
【解析】A、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A正確;
B、女性則只產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B正確;
C、受精時,如果是含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發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發育成為男性。因此,新生兒的性別主要取決于“父親的精子”,C錯誤;
D、人的性別遺傳過程如圖:
從性別遺傳圖解看出,男性的兩種精子與女性的卵細胞結合是隨機的,結合機會相同,生男生女的機會均等,各是50%.所以在自然狀態下,人類社會中男女性別比例接近1:1,D正確。
考點八:可遺傳變異和不可遺傳變異
15.生物的變異普遍存在,引起的原因多種多樣,下列屬于不遺傳的變異是(  )
A.某人是單眼皮,通過整容手術變成了雙眼皮
B.普通大豆運用轉基因技術,培育出高產大豆
C.普通甜椒的種子經太空漫游后播種,再經過選擇,培育成太空椒
D.用化學藥劑處理甜菜幼苗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含糖量提高
【答案】A
【解析】A、某人是單眼皮,通過整容手術變成了雙眼皮,是由環境因素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發生變化,因此屬于不可遺傳的變異;符合題意;
BCD、此三項都是由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變異,因此都屬于可遺傳的變異。
16.俗話說“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這說明變異現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下列屬于不可遺傳變異的是(  )
A.經太空育種形成的個大質優的太空椒
B.袁隆平院士培育的超級雜交水稻
C.染色體數目加倍、含糖量高的甜菜
D.在水肥充足的環境中,培育出的籽粒飽滿的玉米種子
【答案】D
【解析】ABC、此三項都是遺傳物質改變引起的,可以遺傳給后代,是可遺傳的變異。
D在水肥充足的環境中培育出的籽粒飽滿的玉米種子,是環境改變引起的變異,遺傳物質沒有改變,是不可遺傳的變異。
考點九: 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
17.研究人員對經過衛星搭載進入太空的普通甜椒種子進行播種后,培育出了品質好、產量高的“太空椒”,其中的決定性因素是(  )
A.水肥條件好 B.人工選擇、培育
C.溫度、光照適宜 D.遺傳物質的改變
【答案】D
【解析】普通甜椒經過搭載衛星后播下,培育出太空椒,就是用衛星搭載青椒種子上天,利用太空中特殊的宇宙強輻射、微重力、高真空等條件,使種子在不同于地球上的大氣條件和重力條件下發生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畸變,然后返回地面進行培育種植。長出來的辣椒就叫太空椒。 可見B符合題意。
18.某自花傳粉植物的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用一種化學藥劑處理萌發的種子,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培育出新品種。對該新品種的描述,錯誤的是(  )
A.這種變異能夠遺傳給后代
B.細胞內的DNA分子數加倍
C.體細胞核內的基因都成對存在
D.生殖細胞中有20條染色體
【答案】C
【解析】A、某自花傳粉植物的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用一種化學藥劑處理萌發的種子,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培育出新品種。這種變異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屬于可遺傳的變異,A正確;
B、一條染色體上有一個DNA分子,用一種化學藥劑處理萌發的種子,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所以細胞內的DNA分子數也加倍,B正確;
C、自花傳粉的植物一般都是純合子,假設是AA,經過加倍后就是AAAA,成對出現一般是指兩個而不是四個,C錯誤;
D、某自花傳粉植物的體細胞中有10對染色體,用一種化學藥劑處理萌發的種子,使細胞內染色體數目加倍,即20對染色體,生殖細胞中染色體減半,即20條,D正確。
一、選擇題
1.(2021·鄂州)下列有關基因、DNA和染色體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一條染色體上有多個基因
B. 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
C. 染色體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質構成
D. 決定男性性別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2.(2021·張家界)如圖所示,蘿卜長在地上部分呈綠色,地下部分呈白色,對這種現象解釋合理的是(  )

A. 產生這種差異只受到環境因素的影響
B. 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細胞內控制性狀的基因不同
C. 蘿卜根性狀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
D. 若用地下部分進行組織培養得到的試管苗,在同樣環境下種植,根均為白色
3.(2021·黃石)下列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  )
A. 豌豆的高莖或矮莖 B. 人類的能卷舌或不能卷舌
C. 人類的卷發或黑發 D. 番茄果實的紅色或黃色
4.(2021·齊齊哈爾)單眼皮和雙眼皮是一對相對性狀。雙眼皮是顯性性狀,單眼皮是隱性性狀。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了一個單眼皮的孩子(A表示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這對夫婦的基因組成是(  )
A. Aa和Aa B. Aa和AA C. Aa和aa D. AA和aa
5.(2021·阜新)下列關于基因和性狀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生物的性狀相同,基因組成就一定相同
B. 生物的基因組成相同,性狀就一定相同
C. 具有相對性狀的個體雜交,子一代表現出的性狀就是顯性性狀
D. 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狀是否表現還受環境的影響
6.(2021·咸寧)人群中,能卷舌(A)與不能卷舌(a)是一對相對性狀,如果夫妻雙
方的基因組成都是Aa,理論上他們所生的孩子能卷舌的概率是( )
A. 1 B. 1/2 C. 3/4 D. 1/4
7.(2021·江津)下列各組疾病全部屬于遺傳病的是( )
A. 白化癥、色盲、唐氏綜合征 B. 佝僂病、夜盲癥、壞血病
C. 侏儒癥、乙肝、唐氏綜合征 D. 色盲、甲肝、乙肝、佝僂病
8.(2021·長沙)食指長于無名指為長食指,反之為短食指,這對相對性狀由基因控制。一個長食指的父親和一個短食指的母親,他們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下列推測正確的是( )
A. 長食指一定由顯性基因控制 B. 母親一定含控制長食指的基因
C. 孩子一定含控制長食指的基因 D. 父親一定不含控制短食指的基因
9.(2021·張家界)人類的遺傳病多種多樣,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如果基因是雜合時,且個體表現是無病的,卻攜帶有隱性致病基因,婚配或生育前一般是不清楚的。為了降低遺傳病的發病率可行的措施是(  )
①禁止近親結婚 ②婚前健康檢查 ③婚前遺傳咨詢 ④有效的產前診斷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0.(2021·萍鄉)人的膚色正常和白化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用A,a表示),下圖表示一個家族膚色的遺傳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個體1的基因組成是Aa
B. 個體7的基因組成是Aa的概率為50%
C. 個體1和個體3的基因組成相同
D. 如果個體5和個體6再生一個孩子膚色可能為白化
11.(2021·江津)下列對人體細胞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不論男女,體細胞中都含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性染色體
B. 男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Y
C. 女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X
D. 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
12.(2021·北京)下列關于正常男性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體細胞中有1對性染色體
B. 體細胞中Y染色體一定來自父親
C. 精子中一定不含X染色體
D. 精子染色體數目為體細胞一半
13.(2021·張家界)大熊貓的性別決定與人類相似。大熊貓體細胞中有21對染色體。雄性大熊貓正常精子的染色體組成為
A. X或Y B. 20條+Y C. 20對+X或20對+Y D. 20條+X或20條+Y
14(2021·黃石)下列關于人的性別遺傳敘述錯誤的是(  )
A. 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B. 男女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XY、XX
C. 含X或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機會均等
D. 一個國家的人口中,男女比例一定是1:1
15.(2021·阜新)下列關于性別與性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性染色體組成為XX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是女孩
B. 性染色體組成為YY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是男孩
C. 性染色體組成為Y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是女孩
D. 性染色體組成為X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是男孩
16.(2021·江津)下列對人體細胞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不論男女,體細胞中都含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性染色體
B. 男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Y
C. 女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X
D. 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
17.(2021·北京)下列關于正常男性染色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體細胞中有1對性染色體
B. 體細胞中Y染色體一定來自父親
C. 精子中一定不含X染色體
D. 精子染色體數目為體細胞一半
18.(2021·張家界)大熊貓的性別決定與人類相似。大熊貓體細胞中有21對染色體。雄性大熊貓正常精子的染色體組成為
A. X或Y B. 20條+Y C. 20對+X或20對+Y D. 20條+X或20條+Y
19.(2021·黃石)下列關于人的性別遺傳敘述錯誤的是(  )
A. 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
B. 男女的性染色體組成分別是XY、XX
C. 含X或含Y染色體的精子與卵細胞的結合機會均等
D. 一個國家的人口中,男女比例一定是1:1
20.(2021·阜新)下列關于性別與性染色體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性染色體組成為XX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是女孩
B. 性染色體組成為YY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是男孩
C. 性染色體組成為Y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是女孩
D. 性染色體組成為X的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是男孩
二、實驗探究題
21.(2021·四川)涼山州“寧南縣蠶桑現代農業園區”是四川省第一個也是唯一個蠶桑產業五星級現代農業園區。科研人員發現該農業園區中的家蠶體色有黑色與淡赤色,且黑色家蠶的產絲能力更強,為了給養殖場提供產絲能力強的黑色家蠶,進行了下列三組雜交實驗。
實驗一:淡赤色與淡赤色雜交,子代全為淡赤色
實驗二:黑色與淡赤色雜交,子代中黑色與淡赤色的比例為1:1
實驗三:黑色與黑色雜交,子代中黑色與淡赤色的比例為3:1
請回答下列問題:
(1)雄蠶的體色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________片段,該基因通過________(選填“精子”、“卵細胞”)傳遞給后代。
(2)根據雜交實驗________(選填“一”、“二”、“三”),可以判斷出黑色是顯性性狀。
(3)若用字母A表示這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雜交實驗二中,親代黑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子代淡赤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________。
(4)雜交實驗三產生的子代性狀比例約為3:1,其原因是:
①親代產生的精子(或卵細胞)基因組成及比例為A:a=________;
②受精時,攜帶不同基因的精子、卵細胞隨機結合,且機會是________的。
(5)黑色家蠶的產絲能力強,但也有差別。為了培育出產絲能力最強的黑色家蠶,實驗思路是:利用黑色家蠶繁育,不斷________,數代后就能選育出所需家蠶。
三、綜合題
22.(2020 赤峰)請根據下面有關資料完成問題。
(一)在東北農業大學,中國研究人員培育出的首例綠色熒光蛋白轉基因豬仔順利降生。如圖為熒光豬繁殖過程示意圖。
(1)轉入該基因的豬能發出綠色熒光,說明性狀和基因之間的關系是________。
(2)研究人員說,熒光豬的后代也能發光,這種熒光豬變異類型屬于________。
(二)豬的耳型有垂耳和立耳之分,這是一對相對性狀(由T、t控制),下表為3組豬的交配實驗結果。
交配組合 子代表現型及比例
① 甲(垂耳)×乙(垂耳) 12(垂耳):4(立耳)
② 丙(立耳)×丁(垂耳) 8(垂耳):9(立耳)
③ 戊(立耳)×己(立耳) 全為(立耳)
(3)由交配組合________可以判斷垂耳是顯性性狀。
(4)交配組合②中親本丁的基因組成為________。組合②產生的子代中,表現型為垂耳的雌雄豬相互交配后,后代產生立耳豬的概率是________。
23.(2020 呼和浩特)某實驗小組模仿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進行了雜交實驗,得到子一代高莖豌豆,子一代自花傳粉得到子二代,子二代植株有高莖也有矮莖。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在豌豆形成精子、卵細胞,以及形成受精卵的過程中,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情況是________,這樣保持了遺傳物質的穩定性。
(2)寫出該小組用純種高莖豌豆和矮莖豌豆進行雜交時傳粉的方法:________。
(3)豌豆的高莖性狀是由________控制的。
(4)現從子二代高莖豌豆植株中隨意抽出其中一株,想要確定其基因組成是雜合還是純合,請你寫出一種操作簡便的遺傳實驗方法,并就結果進行討論________。
24.(2020 貴港)人類的正常膚色由顯性基因(A)控制,白化由隱性基因(a)控制。小紅是個八年級的女生,她患有白化病,而父母的膚色正常,請據圖回答問題:
(1)小紅父親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父親傳給小紅的性染色體是________。
(3)小紅父母再生一個正常膚色孩子的概率是________。
25.(2020 南海區)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海水稻”,2020年推廣面積可達10萬畝,此前試驗平均每畝產量約為500公斤。“海水稻”是耐鹽堿水稻的俗稱,和傳統水稻不同,它可以長在灘涂和鹽堿地,是通過雜交育種技術和常規育種方法,選育出的新型耐鹽堿水稻。海水稻的廣泛種植,可緩解耕地壓力、增加糧食產量。
(1)水稻與玉米一樣,都是單子葉植物,水稻種子的營養主要儲存在________(填種子結構名稱)中。海水稻能從鹽堿地有選擇地吸收無機鹽,這體現了細胞膜具有________功能。
(2)水稻根吸收的水分通過由根、莖、葉中的________形成的水分運輸管網,運送到葉等器官,其中絕大部分通過葉片的________作用散失到環境中,少部分用于進行________ 制造有機物,為人類提供食物和能量。
(3)海水稻耐鹽堿、高產等性狀是由________決定的。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科學家還可應用________技術,將海洋生物高耐鹽基因轉入普通水稻,培育耐鹽水稻新品系。
(4)水稻的體細胞中有12對染色體,其卵細胞中有________條染色體,原因是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 D
【解析】A.一般情況下,一條染色體上包含一個DNA分子,一個DNA分子上包含有多個基因,A不符合題意。
B.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的DNA片段,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狀,B不符合題意。
C.染色體是由蛋白質和DNA兩種物質組成,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C不符合題意。
D.在一般情況下,如果母親的卵細胞(含X染色體)與父親的含有X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就是XX,那么此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就是女孩。如果母親的卵細胞與父親的含有Y染色體的精子結合,受精卵的性染色體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發育成的孩子就是男孩。故決定男性性別的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D符合題意。
2.【答案】 C
【解析】A.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與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故產生題干所述差異是基因和環境因素的共同影響,A不符合題意。
B.同一植株的不同體細胞含有相同的基因組成,故蘿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細胞內控制性狀的基因相同,B不符合題意。
C.由分析可知:蘿卜根性狀的表現是基因和環境(有光、無光)共同作用的結果,C符合題意。
D.若用地下部分進行組織培養得到的試管苗,該試管苗的基因組成和原蘿卜相同,故在同樣環境下種植,蘿卜長在地上部分呈綠色,地下部分呈白色,D不符合題意。
3.【答案】 C
【解析】ABD、豌豆的高莖或矮莖、人類的能卷舌或不能卷舌、番茄果實的紅色或黃色都是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形式,稱為相對性狀,不符合題意。
C、而“人類的卷發或黑發”是同種生物的兩種性狀。
4.【答案】 A
【解析】人類的雙眼皮是由顯性基因(A)決定的,單眼皮是由隱性基因(a)決定的。如果一對雙眼皮的夫婦生了一個單眼皮的孩子,單眼皮孩子的基因組成是aa,其中一個a一定來自父親,另一個a來自母親,而父母都是雙眼皮,因此,這對雙眼皮夫婦的基因組成是Aa和Aa。他們的遺傳圖解如下:
5.【答案】 D
【解析】A.性狀相同,基因組成不一定相同。如豌豆高莖基因組成就有DD與Dd.,A不符合題意。
BD.生物的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但有些性狀是否表現,還受到環境的影響。生物體有許多性狀明顯地表現了基因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例如,大家熟悉的蘿卜,長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顏色是有差異的,B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C. 相對性狀有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之分。具有相對性狀的兩個純種個體雜交時,子一代表現出來的性狀是顯性性狀,未表現出來的性狀就是隱性性狀,C不符合題意。
6.【答案】 C
【解析】如果夫妻雙方的基因組成都是Aa,遺傳圖解如圖:
從遺傳圖解中可以看出,其后代的基因組成可能有3種類型(AA、Aa、aa),理論上他們生的孩子表現為能卷舌的概率是3/4(75%)。
7.【答案】 A
【解析】A.結合分析可知:白化癥、色盲、唐氏綜合征都屬于遺傳病,A符合題意。
B.佝僂病是缺乏鈣或維生素D造成的,夜盲癥是由于缺乏維生素A引起的,壞血病是缺維生素C,B不符合題意。
C.侏儒癥是嬰幼兒階段缺少生長激素造成的,乙肝屬于傳染病,唐氏綜合征屬于遺傳病,C不符合題意。
D.色盲屬于遺傳病,甲肝、乙肝屬于傳染病,佝僂病是缺乏鈣或維生素D造成的,D不符合題意。
8.【答案】 C
【解析】A.假如父親的長食指為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aa,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基因為組成為Aa,則母親為短食指雜合體基因組成為Aa,與A結論不符合,A不符合題意。
B.假如父親的長食指為顯性性狀基因組成為AA或Aa,母親為短食指為隱性性狀基因組成為aa,則他們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基因組成為Aa,與B結論不相符,B不符合題意。
C.一個長食指的父親和一個短食指的母親,他們生了一個長食指的孩子,孩子表現出來了長食指的性狀,則孩子一定有長食指的基因,C符合題意。
D.由B可知,當父親的長食指為顯性性狀基因組成為Aa,含有50%短食指的基因,D不符合題意。
9.【答案】 D
【解析】優生優育的措施有:①禁止近親結婚、②婚前健康檢查 、③婚前遺傳咨詢 、④有效的產前診斷等。①禁止近親結婚:原因是近親帶有相同隱性遺傳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較大,近親結婚所生的孩子患有遺傳病的可能性較大,如近親結婚時所生的子女中,單基因隱性遺傳病的發病率比非近親結婚要高出7.8~62.5倍,先天畸形及死產的機率比一般群體要高3~4倍。孩子智力下降,并患有許多先天性疾病
如先天愚型,其危害十分顯著。預防遺傳病發生的有效措施是禁止近親結婚。②通過婚前全面的體檢,可以發現一些異常情況和疾病,從而達到及早診斷、積極矯治的目的,如在體檢中發現有對結婚或生育會產生暫時或永久影響的疾病,可在醫生指導下作出對雙方和下一代健康都有利的決定和安排。③婚前遺傳咨詢,可以避免患有遺傳病的孩子出生。④進行產前診斷,可以監測嬰兒的發育狀況,根據胎兒的胎位,發育情況、有無臍帶纏脖等。
10.【答案】 B
【解析】通過分析,親代2號是白化病,基因組成是aa,子代5號是白化病,基因組成是aa,必由親代各傳遞一個基因a,而親代1號正常,必由一個顯性基因A控制,基因組成是Aa,遺傳圖解如下所示:
可知4號的基因組成是Aa,又可知8號是白化病,基因組成是aa,必由親代各傳遞一個基因a,可知3號的基因組成是Aa,所以遺傳圖解如下所示:
可知,個體7的基因組成是Aa的概率為2/3,個體1和個體3的基因組成相同,均是Aa。個體5患白化病,基因組成是aa,個體6的膚色正常,基因組成可能是AA或Aa,當基因組成是AA時,子代不可能是白化,當基因組成是Aa時,產生A和a兩種配子,子代的基因組成是Aa或aa,這樣子代可能為白化。
11.【答案】 B
【解析】A.不論男女,體細胞中都含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A不符合題意。
B.男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Y或22條+X,B符合題意。
C.由分析可知:女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X,C不符合題意。
D.由分析可知: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D不符合題意。
12.【答案】 C
【解析】A.男性體細胞中有1對性染色體是XY,A不符合題意。
B.男性體細胞中Y染色體一定來自父親,X染色體來自母親,B不符合題意。
C.男性產生的精子有兩種:22條+X或22條+Y。故精子中可能含X染色體,C符合題意。
D.在形成精子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分別進入不同的精子中。故精子的染色體是體細胞的一半,D不符合題意。
13.【答案】 D
【解析】“大熊貓的性別決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貓的性染色體是XY,雌性大熊貓的性染色體是XX,大熊貓體細胞中有21對染色體,其中有20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彼此分離,雄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20條+X染色體的精子或含20條+Y染色體的精子。雌性則只產一種含20條+X染色體的卵細胞。
14.【答案】 D
【解析】A.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在Y染色體上有一段DNA (即基因)與雄性性別的決定有關,X染色體上也有與女性性別有關的基因。因此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也與基因有關,A不符合題意。
B.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B不符合題意。
C.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女性則只產
生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受精時,由于男性可產生數量相等的X精子與Y精子,因此它們與卵子結合的機會相等,C不符合題意。
D.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但是一個國家中男女比例不一定是1: 1,D符合題意。
15.【答案】 A
【解析】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則只產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時,如果是含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發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發育成為男性。
16.【答案】 B
【解析】A.不論男女,體細胞中都含有23對染色體,其中有一對性染色體(男性為XY、女性為XX),A不符合題意。
B.男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Y或22條+X,B符合題意。
C.由分析可知:女性生殖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條+X,C不符合題意。
D.由分析可知:女性體細胞內的染色體組成為22對+XX,D不符合題意。
17.【答案】 C
【解析】A.男性體細胞中有1對性染色體是XY,A不符合題意。
B.男性體細胞中Y染色體一定來自父親,X染色體來自母親,B不符合題意。
C.男性產生的精子有兩種:22條+X或22條+Y。故精子中可能含X染色體,C符合題意。
D.在形成精子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的一條分別進入不同的精子中。故精子的染色體是體細胞的一半,D不符合題意。
18.【答案】 D
【解析】“大熊貓的性別決定和人相同”,因此雄性大熊貓的性染色體是XY,雌性大熊貓的性染色體是XX,大熊貓體細胞中有21對染色體,其中有20對常染色體和1對性染色體。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彼此分離,雄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20條+X染色體的精子或含20條+Y染色體的精子。雌性則只產一種含20條+X染色體的卵細胞。
19.【答案】 D
【解析】A.近幾年的研究發現在Y染色體上有一段DNA (即基因)與雄性性別的決定有關,X染色體上也有與女性性別有關的基因。因此人的性別是由性染色體決定的,也與基因有關,A不符合題意。
B.男性的性染色體是XY,女性的性染色體是XX,B不符合題意。
C.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女性則只產生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受精時,由于男性可產生數量相等的X精子與Y精子,因此它們與卵子結合的機會相等,C不符合題意。
D.生男生女的機會是均等的,但是一個國家中男女比例不一定是1: 1,D符合題意。
20.【答案】 A
【解析】在親代的生殖細胞形成過程中,經過減數分裂,兩條性染色體彼此分離,男性產生兩種類型的精子:含X染色體的精子和含Y染色體的精子,女性則只產一種含X染色體的卵細胞。受精時,如果是含X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X的受精卵并發育成女性;如果是含Y的精子與卵子結合,就產生具有XY的受精卵并發育成為男性。
21.【答案】 (1)DNA;精子(2)三(3)Aa;aa
(4)1:1;相等(5)選擇、繁育
【解析】(1)性狀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是DNA上與遺傳相關的片段。生殖細胞是遺傳的橋梁,基因是通過生殖細胞傳給后代的。因此雄蠶的體色基因是具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該基因通過精子傳遞給后代。
(2)由雜交實驗三可知,親代的體色都是黑色,后代個體中卻出現了淡赤色個體,說明黑色是顯性性狀,淡赤色是隱性性狀。
(3)若用字母A表示這對基因中的顯性基因,a表示隱性基因,則雜交實驗二中,子代中淡赤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aa,分別來自于親代的黑色家蠶和淡赤色家蠶,因此親代黑色家蠶的基因組成是Aa。
(4)雜交實驗三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因此黑色是顯性性狀,淡赤色是隱性性狀,親代是雜合體的即基因組成是Aa,遺傳圖解如下圖:
因此,根據遺傳圖解可知,雜交實驗三產生的子代性狀比例約為3:1,其原因是:①親代產生的精子(或卵細胞)基因組成及比例為A:a=1:1;②受精時精子與卵細胞結合機會是均等的。
(5)人工選擇是在不同的飼養條件下,原始祖先產生了許多變異,人們根據各自的愛好對不同的變異個體進行選擇。經過若干年的選擇,是所選擇的性狀積累加強,最后選育出不同的品種。黑色家蠶的產絲能力強,但也有差別。為了培育出產絲能力最強的黑色家蠶,可以利用黑色家蠶繁育,不斷選擇、繁育,數代后就能選育出所需家蠶。
22.【答案】(1)基因控制著生物的性狀(2)可遺傳的變異;(3)①;(4)Tt;25%
【解析】(1)通過轉基因克隆豬產生的過程可知,注射過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細胞發育成綠色熒光豬,而未注射綠色熒光蛋白基因的細胞發育成普通豬,通過對比可知豬是否發綠色熒光是由綠色熒光蛋白基因控制的,轉入該基因的豬能發出綠色熒光說明基因控制著生物的性狀。
(2)熒光豬是遺傳物質基因改變引起的變異,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因此熒光豬的后代也能發光。
(3)在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過程中,子代個體中出現了親代沒有的性狀,新出現的性狀一定是隱性性狀。從表中所示遺傳結果,親代都是垂耳×垂耳,而后代中出現了立耳的個體,說明立耳是隱性性,垂耳是顯性性狀。所以由交配組合①可判斷垂耳是顯性性狀。
(4)交配組合②中親本:丙(立耳)×丁(垂耳),子代個體中出現了立耳,說明丁(垂耳)個體中存在隱性基因t,丁的基因型為Tt,丙的基因tt,丙、丁交配組合②tt×Tt后代有兩種基因型為Tt和tt。其中后代表現型為垂耳的雌雄豬相互交配,遺傳圖解如圖所
示:
根據遺傳圖解可知:后代產生立耳豬的概率是25%。
23.【答案】(1)在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形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
(2)把矮莖豌豆的花粉授給去掉雄蕊的高莖豌豆
(3)顯性基因
(4)①用這株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②用這株高莖豌豆進行自花傳粉
【解析】(1)體細胞中染色體是成對存在,在豌豆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細胞分裂過程中,染色體都要減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對染色體中各有一條進入精子和卵細胞。生殖細胞中的染色體數是體細胞中的一半,成單存在。當精子和卵細胞結合形成受精卵時,染色體又恢復到原來的水平,一條來自父方,一條來自母方,這樣保持了遺傳物質的穩定性。
(2)孟德爾用純種高莖豌豆和純種矮莖豌豆進行雜交時傳粉的方法是把矮莖豌豆的花粉授給去掉雄蕊的高莖豌豆,這樣可以避免自花傳粉。
(3)孟德爾實驗中,作為親代的豌豆有一方為高莖,子一代全部為高莖,這體現了親自
之間的相似,屬于遺傳現象。親代純種高莖與矮莖雜交,子一代全是高莖,說明高莖是顯性性狀,由顯性基因控制的,矮莖是隱形性狀,由隱性基因控制。
(4)假設控制豌豆高莖與矮莖的基因是D與d,現從子二代高莖豌豆植株中隨意抽出其中的一株,要確定其基因組成有兩處方法:①用這株高莖豌豆與矮莖豌豆雜交,如果后代全是高莖豌豆,說明其基因組成是DD,如果其后代出現近一半矮莖豌豆,說明其基因組成是Dd;②用這株高莖豌豆進行自花傳粉,如果后代出現矮莖豌豆,說明其基因組成是Dd,如果后代全是高莖豌豆,說明其基因組成為DD。
24.【答案】(1)Aa;(2)X;(3)75%。
【解析】(1)人類的正常膚色由顯性基因(A)控制,白化由隱性基因(a)控制。小紅是個八年級的女生,她患有白化病,而父母的膚色正常,說明小紅的父母除含有一個正常的顯性基因外,都攜帶一個隱性的白化病基因,則小紅的父母的基因組成是Aa。
(2)人的性別遺傳過程如圖:
根據遺傳圖解可知:父親傳給女兒小紅的性染色體是X染色體。
(3)根據(1)的解答可知,小紅的父母正常的基因組成是Aa,其遺傳圖解如圖所示:
根據遺傳圖解可知:小紅父母再生一個正常膚色孩子的概率是75%。
25.【答案】(1)胚乳;控制物質進出;(2)導管;蒸騰;光合;
(3)基因;轉基因;(4)12;在形成生殖細胞時,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減半。
【解析】(1)水稻是單子葉植物,其種子的結構包括種皮、胚和胚乳,其中胚乳的作用是儲存營養;綠色開花植物有根、莖、葉、花、果實、種子六大器官,其中完整的大米籽粒屬于果實。普通水稻不能在鹽堿地生長的原因是水稻根細胞液的濃度小于鹽堿地中土壤溶液濃度,使水稻的根不能從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無機鹽而無法正常生長。根據所學的知識推斷海水稻根細胞液的濃度可能大于普通水稻根細胞液的濃度,但海水稻本身不咸,是因為其細胞膜可將多余的鹽排出,具有控制物質進出功能。
(2)導管是植物體內把根部吸收的水和無機鹽由下而上輸送到植株身體各處的管狀結
構。其中絕大部分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環境中,可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少部分用于進行光合制造有機物,為人類提供食物和能量。
(3)生物體的各種性狀都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狀的遺傳實質上是親代通過生殖細胞(精子和卵細胞)把控制性狀的基因傳遞給了子代,隨著生物的傳種接代,基因能一代代地傳遞,海水稻耐鹽堿、高產等性狀是由基因決定的。隨著現代生物技術的發展,科學家還可應用轉基因技術,將海洋生物高耐鹽基因轉入普通水稻,培育耐鹽水稻新品系。
(4)在形成生殖細胞時,經過減數分裂,染色體減半,因而水稻的生殖細胞中含有12條染色體。
了解課標
考點梳理
考點突破
考場演練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靖县| 平罗县| 阳江市| 城固县| 江北区| 武山县| 滦平县| 明水县| 锡林郭勒盟| 始兴县| 明水县| 湟中县| 开封县| 聂拉木县| 郁南县| 望都县| 栖霞市| 独山县| 都兰县| 绿春县| 鄂尔多斯市| 江都市| 德州市| 山东省| 五莲县| 延寿县| 昌黎县| 彭州市| 诸城市| 广宗县| 贵州省| 浮梁县| 兰西县| 西青区| 休宁县| 贵德县| 中卫市| 峨边| 肥乡县| 翁牛特旗| 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