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初中生物七下4.8.1人類的食物 習題訓練一、選擇題1.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主要能量的營養物質是( )A. 糖類 B. 蛋白質 C. 脂肪 D. 維生素2.下列有關營養物質的說法正確的是( ?。?br/>A. 無機鹽在人體的含量很少,對人體的正常生理活動幾乎沒有作用B. 食物中的“三大產熱營養素”指的是蛋白質、維生素和脂肪C. 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D. 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兒童缺鈣容易患骨軟化癥3.適當進行陽光照射,可以預防骨質疏松癥和佝僂病的原因是人體的皮膚在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下,可以合成( )A. 維生素A B. 維生素B C. 維生素C D. 維生素D4.壞血病人需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是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 )A. 維生素A B. 維生素B1 C. 維生素C D. 維生素D5.對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受損細胞的修復和更新有重要作用的物質是( )A. 蛋白質 B. 脂肪 C. 糖類 D. 維生素6.我國政府啟動的“醬油補鐵工程”,是繼食鹽加碘后實施的又一項全民營養工程,“補鐵”和“加碘”分別可用預防( )A. 夜盲癥、佝僂病 B. 腳氣病、侏儒癥 C. 缺鐵性貧血、地方性甲狀腺腫 D. 呆小癥、壞血病7.1912年英國生物化學家霍普金斯通過一系列動物飼養實驗,發現了“維生素”這種營養物質。下列關于維生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A. 是一種有機物,可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 B. 需經過消化后才能被人體吸收C. 需要量很少,但對人體有重要作用 D. 飲食中缺少維生素C易患夜盲癥8.關于“食物中含有蛋白質、淀粉和脂肪”的實驗中,揉擠面團后,水變白了,紗布上有黃白色膠狀物,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A. 白色物質是淀粉 B. 白色物質可用碘液來檢驗,滴加碘液后,變成了黑色C. 黃白色膠狀物是脂肪 D. 以上說法都不正確9.“吃出健康”正在成為人們飲食方面的追求。下列關于青少年飲食方面說法正確的是( )①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②不吃不喜歡的食物 ③常吃適量魚、禽、蛋和瘦肉④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 ⑤飯菜多加鹽,吃起來才有味道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①②④10.“合理膳食, 均衡營養”是人們的健康理念,下列生活習慣與此不相符的是( )A. 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 B. 夜晚時間長,晚餐應多吃肉少吃菜C. 三餐分配要合理,切忌暴飲暴食 D. 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但食不過量二、實驗探究題11.未來幾年,馬鈴薯將從“放在盤子里”的菜肴變成“拿在手里”的主糧,成為我國繼小麥、水稻、玉米之后的第四大糧食作物。馬鈴薯蛋白質含量高,擁有人體必需的氨基酸比較齊全,維生素的含量也比較全面,特別是含有禾谷類糧食所沒有的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其所含維生素C是蘋果的8倍左右,馬鈴薯還是一個礦物質寶庫,有研究證明,如果人們每天只吃馬鈴薯、即使不補充其他任何食品,身體也能攝取10倍于傳統食物中含有的維生素和1.5倍的鐵。前不久,科研人員將控制某種牛肉蛋白質合成的基因移植到馬鈴薯細胞內,研究出了一種富含牛肉蛋白質的“馬鈴薯”新品種。營養學家特別提醒,不要食用顏色發青和發芽的馬鈴薯,以免龍葵素中毒。(1)與傳統主食小麥、水稻、玉米不同,馬鈴薯的食用部分是其________(器官)。(2)馬鈴薯的淀粉在________消化液的參與下分解成________,被人體吸收利用。(3)馬鈴薯中的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能有效地預防________、干眼癥、皮膚干燥、脫屑等病癥。(4)鐵是________的組成成分,經常食用馬鈴薯可預防貧血。(5)依據材料,某同學提出問題:馬鈴薯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于蘋果? 請幫他完善探究方案:①取2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號為甲和乙,然后注入2毫升________。②用滴管向甲試管滴入馬鈴薯提取液,向乙試管滴入________,邊滴邊震蕩,直到溶液顏色完全褪去③記錄所用提取液的滴數④若________,則說明馬鈴薯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于蘋果三、綜合題12.下面是醫生給病人看病的兩個場景,請你根據病人的口述,幫助醫生完成疾病診治。(1)場景1病人:這幾天,我在傍晚老是看不清東西,這是怎么回事?醫生:來,讓我看看(醫生讓病人伸出手臂,觀察其皮膚,并翻開其眼皮,仔細觀察其癥狀)醫生:你的皮膚粗糙,并且脫屑,傍晚看不清東西,這是典型的________,是由于體內缺乏________所致.沒關系,好在剛剛開始,不用吃藥,回去以后注意多吃一些玉米、________、________之類的食物,過一段時間就會好的.(2)場景2病人:近幾天,我的牙齦經常出血,吃飯、說話都不方便.這到底是怎么回事?請醫生給我看看.醫生:這是由于你的體內缺乏________造成的,以后注意多吃________、水果之類的食物,很快就會好的.如果你體內長期缺乏這種物質,會導致抵抗力下降,還可能引起感冒等其他疾病,甚至患________.(3)場景3病人:我們村很多人生病,脖子變得很大,好難看,醫生,請問我不想我也生這種病,我要怎么樣預防呢?醫生:這是由于人體缺乏含________的無機鹽導致的地方性甲狀腺腫大,如果是兒童長期缺乏的話,就會導致孩子的智力和體格發育出現障礙,平時可以多吃些碘鹽或海帶預防。醫生普及:________是制造紅細胞所必須的無機鹽,如果缺乏它的話,容易貧血,所以平時飲食一定要注意補充。另外,為了營養的均衡,我們不要只吃魚和肉,一定也要多吃“第七類營養素”________。13.某研究員欲探究營養物質X和物質Y對大白鼠體重增加量的影響,利用一批條件相同的大白鼠,平均分成四組進行實驗。研究員先測量各組大白鼠的原始質量,再分別依實驗設計進行不同的處理,如表所示。除此之外,其它喂養條件和生活環境都一樣。然后每周都分別記錄大白鼠的質量,再把各組每周所測得的質量和原始質量相減即為各組的體重增加量,如圖所示:組別 實驗處理甲 提供營養物質X,注射物質Y乙 提供營養物質X,未注射物質Y丙 未提供營養物質X,注射物質Y丁 未提供營養物質X,未注射物質Y(1)根據上表,研究員欲探究“在未提供營養物質X時,注射物質Y對大白鼠體重增加量的影響”,則他應該選取________兩組進行對照,其變量是________。(2)根據所給的資料和數據判斷,有關營養物質X及物質Y在4周內會不會使大白鼠的體重增加量超過100克的推論,下列最合理的選項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A.營養物質X及物質Y都會 B.營養物質X及物質Y都不會C.營養物質X會;物質Y不會 D.營養物質X不會;物質Y會(3)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我們可以建議研究員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 A【解析】食物中含有六大類營養物質:蛋白質、糖類、脂肪、維生素、水和無機鹽,每一類營養物質都是人體所必需的。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和修復等都離不開蛋白質;脂肪是人體內備用的能源物質,同時也參與細胞膜的構建;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供能物質,人體的一切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糖類,糖類也是構成細胞的一種成分。維生素既不構成組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但是生命活動非常重要的物質。2.【答案】 C【解析】A.無機鹽人體含量很少,但作用非常大,如果缺乏就會得病,錯誤。B.食物中的“三大產熱營養素”指的是蛋白質、糖類和脂肪,錯誤。C.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正確。D.鈣是構成骨骼和牙齒的重要成分,兒童缺鈣容易患佝僂病,錯誤。3.【答案】 D【解析】缺乏含鈣的無機鹽或缺乏維生素D,會造成佝僂病、骨質疏松;維生素D的前體(生成維生素D的原料)膽固醇存在于皮膚中,當陽光直射時會發生反應轉化為維生素D,可以預防骨質疏松癥和佝僂病。故D符合題意。4.【答案】 C【解析】A.維生素A能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缺乏維生素A時引起夜盲癥、皮膚干燥、干眼癥,故A不符合題意。B.維生素B1維持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神經系統的正常生理功能,缺乏維生素B1時引起神經炎、腳氣病、消化不良,故B不符合題意。C.維生素C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維持骨肌肉和血液的正常生理作用,增長抵抗力,缺乏維生素C時患壞血病、抵抗力下降,所以壞血病人需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是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 維生素C,故C符合題意。D.維生素D促進鈣、磷吸收和骨骼發育,缺乏維生素D時引起佝僂病、骨質疏松等,小麗患了佝僂病,她多喝牛奶的同時,還應該讓她服用維生素D,故D不符合題意。5.【答案】 A【解析】A、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修復和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A正確。B、脂肪是備用能源物質,B錯誤。C、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C錯誤。D、維生素既不是構成組織的主要原料,也不是供應能量的物質,但它對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有重要的作用,D錯誤。6.【答案】 C【解析】A.補充維生素A可以預防夜盲癥,補充維生素D和鈣可以預防佝僂病,A不符合題意。B.補充維生素B1可以預防腳氣病,補充生長激素可以預防侏儒癥,B不符合題意。C.補充鐵可以預防缺鐵性貧血,補充碘可以預防地方性甲狀腺腫,C符合題意。D.補充碘和甲狀腺激素可以預防呆小癥,補充維生素C可以預防壞血病,D不符合題意。7.【答案】 C【解析】維生素是一種小分子有機物,不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A錯誤;維生素是一種小分子有機物,不用經過消化可直接被人體細胞吸收,B錯誤;維生素需要量很少,但對人體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缺乏維生素會患相應的缺乏癥,C正確;飲食中缺少維生素C易患壞血病,D錯誤。8.【答案】 A【解析】A、淀粉溶于水使水變白,A符合題;B、淀粉遇碘變藍,是淀粉的特性,所以白色物質可用碘液來檢驗,滴加碘液后,變成了藍色,B不符合題意;C、黃白色膠狀物是蛋白質,C不符合題意;D、A說法正確,BC說法錯誤,D不符合題意.9.【答案】 A【解析】①均衡的攝取五類食物,就要做到粗細糧合理搭配,故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正確。②食物要均衡,不能不吃自己不喜歡的食物,錯誤。③魚、禽、蛋和瘦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蛋白質是構成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都離不開蛋白質,因此應當常吃適量魚、肉、蛋等食物,正確。④合理膳食要求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適當,符合合理膳食的要求,正確。⑤過量食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影響身體健康,健康的生活方式要控制飯菜中的食鹽量,不能過量,錯誤。10.【答案】 B【解析】A.食物多樣,谷類為主,粗細搭配,營養全面而且平衡,故A正確。B.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時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飽,晚上吃少,每天攝入的總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為3:4:3,故B錯誤。C.三餐要分配合理,按時進餐,少吃零食,適當吃,切忌暴飲暴食,以免增加胃腸的負擔,故C正確。D.蔬菜水果主要提供維生素,薯類主要是糖類,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但食不過量,故D正確。11.【答案】 (1)營養(2)唾液、腸液、胰液;葡萄糖(3)夜盲癥(4)血紅蛋白(5)高錳酸鉀溶液;蘋果提取液;馬鈴薯提取液的滴數少于蘋果提取液的滴數考點:食物中的營養物質【解析】(1)馬鈴薯的主要食用部分是植物的莖,因此馬鈴薯的食用部分是其營養器官。(2)馬鈴薯的淀粉在唾液、腸液、胰液的參與下分解成葡萄糖,被人體吸收利用。(3)馬鈴薯中的胡蘿卜素可以在人體內轉化成維生素A,能有效地預防夜盲癥、干眼癥、皮膚干燥、脫屑等病癥。(4)血紅蛋白是一種紅色含鐵的蛋白質,因此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經常食用馬鈴薯可預防貧血。(5)①維生素C可以使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取2支潔凈的試管,分別編號為甲和乙,然后注入2毫升高錳酸鉀溶液。②用滴管向甲試管滴入馬鈴薯提取液,向乙試管滴入蘋果提取液,邊滴邊震蕩,直到溶液顏色完全褪去。③記錄所用提取液的滴數。④若馬鈴薯提取液的滴數少于蘋果提取液的滴數,則說明馬鈴薯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于蘋果。12.【答案】 (1)夜盲癥;維生素A;動物肝臟;胡蘿卜(2)維生素C;蔬菜;壞血病(3)碘;鐵;膳食纖維【解析】(1)維生素的種類很多,對人體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中維生素A的作用是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人的正常視覺,缺乏時人體會患夜盲癥,即傍晚看不清東西。維生素A在動物的肝臟中含量豐富,植物性食物中一般不含維生素A,但是玉米、胡蘿卜等植物性食物中含胡蘿卜素,胡蘿卜素在人體內能轉化成維生素A,因此經常食用胡蘿卜、玉米或適量動物肝臟,有助于防治夜盲癥和皮膚粗糙。(2)牙齦出血是壞血病的癥狀,壞血病是缺乏維生素C引起的,維生素C主要含在水果和蔬菜中。因此適當多吃水果和蔬菜能預防壞血病。(3)含碘的無機鹽缺乏,成年人表現為地方性甲狀腺腫;兒童會患呆小癥。即智力和體格發育出現障礙。貧血是由于缺少鐵元素導致血紅蛋白不能合成造成的,平時飲食一定要注意補充。另外,為了營養的均衡,我們不要只吃魚和肉,一定也要多吃“第七類營養素”膳食纖維。13.【答案】 (1)丙和??;是否注射物質Y(2)C;提供營養物質X的大白鼠四周后體重增加量超過100克,未提供營養物質X的大白鼠四周后體重增加量低于100克;注射物質Y的大白鼠體重增加量非常小(3)再挑選幾批大白鼠進行同樣的實驗再多做幾次相同的實驗【解析】(1)根據上表,研究員欲探究“在未提供營養物質X時,注射物質Y對大白鼠體重增加量的影響”,則他應該選取丙和丁,其變量是否注射物質Y,如果選甲和乙的話,有物質Y感擾不能得出正確結論。(2)根據所給的資料和數據判斷,有關營養物質X會使大白鼠的體重增加量超過100克,而物質Y不會。理由是從坐標圖示可以看出:提供營養物質X的大白鼠四周后體重增加量超過100克,未提供營養物質X的大白鼠四周后體重增加量低于100克;注射物質Y的大白鼠體重增加量非常小。(3)為了使實驗結果更準確,我們可以建議研究員再挑選向批大白鼠進行同樣的實驗或多做幾次相同的實驗。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25張PPT)4.8.1 人類的食物北師大版 七年級下本節目標1.嘗試分析食物中的營養成分。2.說明各種營養成分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新知導入新知導入新知導入新知導入大家知道人類的食物來自哪些生物嗎?我們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呢?食物能為我們提供哪些營養物質呢?新知講解分別向甲、乙兩支試管加入3mL蛋清稀釋液和清水,再依次向兩試管中加入雙縮脲試劑A液、B液。觀察比較甲、乙兩試管中溶液發生的顏色變化。實驗結果:裝蛋清稀釋液的試管由無色變成了紫色,裝清水的試管幾乎沒有變化。說明:蛋清稀釋液遇到雙縮脲試劑變成紫色是因為蛋清中含有蛋白質。因此,雙縮脲溶液可以用來檢驗蛋白質。實驗一:蛋白質的檢測取甲、乙兩支試管分別加入3mL維生素C溶液和清水,再向兩試管中各滴加10滴吲哚酚試劑。觀察甲、乙兩試管中溶液發生的顏色變化。實驗結果:吲哚酚溶液在裝維生素C的試管內顏色變淡了,而在裝清水的試管內顏色幾乎無變化。說明:維生素C可以使吲哚酚溶液褪色,因此,吲哚酚溶液可以用來檢驗維生素C。實驗二:維生素C的檢測新知講解通過科學的檢測,我們知道食物中主要包含六種營養物質:新知講解新知講解水:細胞的主要成分,沒有水就沒有生命。人體內的營養物質以及尿素等廢物,只有溶解在水中才能運輸新知講解無機鹽:雖然僅占人體體重的4%左右,但其作用十分重要。例如,含鈣的無機鹽是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兒童缺鈣會患佝僂病等。佝僂病患者的腿部骨骼新知講解維生素: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富含人體需要的多種維生素。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體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對人體的作用卻很大。新知講解糖類:來源:谷類、根莖類等食物作用:主要供能物質,構成細胞的重要成分。新知講解蛋白質:來源:瘦肉、魚、奶、蛋、豆類等食物作用:提供能量,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新知講解脂肪:來源:肥肉、蛋黃、花生、豆類、堅果類食物作用:供給熱量,貯存能源。備用的能源物質,構成組織細胞的成分。合作探究通過合作,共同探究一下,食物中有哪些營養物質?營養物質 主要食物來源 主要作用水無機鹽蛋白質糖類脂肪肉類、豆類、牛奶、蛋等肉類、動物內臟、豆類、奶類、蛋等淀粉、葡萄糖、麥芽糖、蔗糖、果糖等動物油、植物油淡水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補充人體內的礦物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原料。可保溫,又能分解產熱,對于維持體溫的恒定有重要作用。是人體最主要的能源物質,對于肌肉收縮、神經傳導、體內物質運輸有重要作用。維生素 主要食物來源 主要作用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C維生素B1無機鹽的來源及作用糙米、玉米等魚肝油等促進鈣、磷的吸收和骨骼發育。胡蘿卜素、玉米動物物肝臟等促進人體正常發育,增強抵抗力,維持正常視覺。檸檬、青菜、桔子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促進傷口愈合,增強抵抗力。維持正常的新陳代謝,以及神經系統的正常功能。合作探究課堂總結糖類——人體最主要的能源物質蛋白質——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和修復的重要原料脂肪——人體內的儲備能源物質,維持體溫恒定維生素——維持人體的正常生命活動水——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參與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無機鹽——構成人體組織的重要成 分,對人體的生長發育起重要作用營養成分無機物有機物板書設計一、食物中的營養成分1、蛋白質和維生素C的檢測2、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水、無機鹽、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三大產熱營養素:糖類、脂肪、蛋白質)二、食物中的營養成分的作用1、水:是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2、無機鹽:含鐵、含磷的無機鹽是構成牙和骨骼的重要成分。3、糖類:是人體最重要的能源物質。4、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的供能物質。5、脂肪:也是人體重要的供能和儲存能量的物質。6、維生素;可分水溶性維生素和脂溶性維生素1.下列營養物質中,既不參與構成人體細胞,也不提供能量,而且人體的需要量也很小,但它對人體的作用卻很大 。該物質是( )A.蛋白質 B.糖類C.脂肪 D.維生素2.構成細胞的基本有機物主要是( )A.糖類 B.蛋白質C.脂類 D.維生素DB課堂練習課堂練習3.兒童、青少年以及術后病人應多吃一些奶、蛋、魚、肉,是因為這些食物 中含有豐富的( )A.脂肪 B.糖類C.蛋白質 D.維生素4.小軍患了夜盲癥,到了夜晚就看不清東西,這主要是因為他體內缺乏( )A.維生素A B.維生素B1C.維生素C D.維生素DCA5.食物中的營養素主要有水、糖類、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和粗纖維素等七大類,其中的粗纖維素雖然不能被人體消化吸收,但對人體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下列食物中含有豐富粗纖維素的是( )A.魚、蝦 B.雞蛋、豬肉C.菠菜、芹菜 D.牛奶、牛肉6.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經消化即可被人體吸收的是(?。?br/>A.淀粉 B.脂肪C.蛋白質 D.葡萄糖CD課堂練習7.為了促進兒童骨骼的發育,除了給兒童多補充含鈣多的食物外,還應補充( )A.維生素A B.維生素BC.維生素C D.維生素D8.某同學牙齦經常出血,醫生診斷為“壞血病”,該同學應該多吃( ?。?br/>A.動物肝臟 B.新鮮水果和蔬菜C.牛奶 D.面包DB課堂練習9.馬拉松運動員食用的饅頭、雞蛋、巧克力等食物所包含的營養物質中,能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物質是( )A. 水、無機鹽、維生素 B. 糖類、蛋白質、無機鹽C. 糖類、脂肪、蛋白質 D. 糖類、脂肪、維生素10.世界衛生組織號召普遍使用鐵制的炊具,這是因為( )A. 鐵是骨骼和牙齒的重要組成部分 B. 鐵有利于蛋白質的形成C. 鐵是維生素C的重要組成部分 D. 鐵是血紅蛋白的成分CD課堂練習再 見21世紀教育網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4.8.1 人類的食物 學案課題 8.1 人類的食物 章 8 學科 生物 年級 七【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能記敘出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成分,并能說明各種營養成分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方法與過程目標:1、學會收集、整理、積累、使用信息的能力和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交流能力等。2、學習用列表法比較、概括、總結知識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形成關注、關心自身和他人健康,用科學知識指導健康生活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 說明食物中的主要營養成分及其對人體的重要作用;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教學難點】 ①用化學方法檢測蛋白質和維生素C。②蛋白質和維生素對人體的重要作用。③探究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導學方法】 考點精講,講練結合,課后鞏固【課前預習】 1、在實驗“蛋白質的檢測”中,檢測的試劑是________。甲試管中溶液顏色________;乙試管中顏色________。2、在實驗“維生素C的檢測”中,檢測的試劑是________。甲試管中溶液顏色________;試管中顏色________。3、我們吃的食物中都含有糖類________、________、水、________ 和維生互等六大類人體所必需的營養成分。其中糖類、________ 、________ 被稱為“三大產熱營養素”。4、水是人體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質,約占體重的________左右。無機鹽約占體重的 ________左右。5、缺乏維生素A時容易患________癥。體內嚴重缺乏維生素B1會患________ 病。體內缺乏維生素C易患________病,含維生素C豐富的是________。缺乏維生素D會患________。6、在人體內含量最少,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有重要作用的物質是________。在人體內含量最多,并參與各種生理活動的物質是________。7、________是人體內最重要的能源物質,人體各項生命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自________;________ 一般是重要的貯能物質,也能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________ 主要是構成人體組織細胞的基本物質,但也能夠氧化分解為生命活動提供能量。8、青少年身體正迅速生長發育,在飲食中應適當多吃些________,它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是細胞更新的原料。吃粗糙的米面比吃精細的米面好,這是因為粗糙的米面中含有較多的________。學習探究【新知導入】【合作探究】 1、某小組為了進一步探究小腸中的液體對蛋白質的消化作用,在實驗室做了如下實驗:(1)向甲、乙兩試管中各加入等量的牛奶。(2)甲試管中加清水,乙試管中加等量的小腸中的液體,攪拌均勻,兩試管都放入37℃左右的水中一段時間。(3)兩試管中都滴加等量的雙縮脲試劑,觀察。預測實驗現象:甲試管________,乙試管________。(填“不變紫色”或“變紫色” ) 解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表列出了A、B、C、D、E五種食物(各100g)中除水和無機鹽以外的主要成分:食物糖類(克)脂肪(克)蛋白質(克)維生素A(毫克)維生素C(毫克)維生素D(毫克)A0.49064740B48.243840120C8.89.56.571014D52.00.12.5010E182632200(1)根據上表可以知道,食物________有助于防治夜盲癥;食物________能提供較多的能量;食物________適合壞血病患者食用。(2)長期將食物E作為主要食物有哪些缺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堂總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課堂練習】 1、人體內備用的能源物質是 ( )A、脂肪 B、無機鹽 C、蛋白質 D、糖類2、兒童缺鈣會出現 ( )A、骨質疏松癥 B、佝僂病C、骨痛 D、地方性甲狀腺腫3、老年人患骨質疏松,是骨中缺少 ( )A、蛋白質 B、鐵 C、維生素C D、鈣4、既不參與構成 體細胞,又不為人體提供能量的營養物質是 ( )A、蛋白質 B、糖類 C、維生素 D、水5、在一般情況下,人體進行各種生理活動所消耗的能量主要來源于 ( )A、蛋白質 B、無機鹽 C、維生素 D、糖類6、下列哪種物質中含有鐵 ( )A、血紅蛋白 B、維生素A C、脂肪 D、淀粉7、貧血病人應多吃含什么豐富的食物 ( )A、磺和淀粉 B、鐵和蛋白質 C、鈣和脂肪 D、磷和蛋白質8、在一條遠洋海輪上,因新鮮蔬菜不足,多數海員出現了牙齦和血的現象,這是因為膳食中缺乏 ( )A、維生素A B、維生素B C、維生素C D、維生素D9、食物中,能夠為人體生命活動提供能量的物質有 ( )A、糖類、脂肪和蛋白質 B、糖類、脂肪和維生素C、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D、水、脂肪和糖類10、在正常情況下,糖類主要來自我們日常膳食中的 ( )A、蔬菜 B、肉類 C、米飯 D、豆制品參考答案課前預習:1、雙縮脲試劑 變成紫色 略呈淡藍色2、吲哚酚試劑 不變色 變成藍色3、蛋白質 脂肪 無機鹽 蛋白質 脂肪4、60%~70% 4%5、夜盲 腳氣 壞血 蔬菜、水果 佝僂病、骨軟化癥6、維生素 水7、糖類 糖類 脂肪 蛋白質8、蛋白質 維生素B1合作探究:1、變紫色 不變紫色解釋原因:甲試管中清水中沒有消化蛋白質的酶,因此雙縮脲試劑遇到蛋白質呈紫色。乙試管中小腸中的液體含有消化蛋白質的酶,蛋白質被消化了,所以不變紫色。2、(1)B A E(2)缺隱是除維生素C外,糖類、脂肪、蛋白質和維生素A的含量太少,并且缺乏維素D,因此不利于健康。課堂練習:1、A 2、B 3、D 4、C 5、D 6、A 7、B 8、C 9、A 10、C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4.8.1 人類的食物(習題).doc 4.8.1 人類的食物(學案).doc 4.8.1 人類的食物(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