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3共同關注的環境問題 教學設計---人教版(人文地理)下1.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我國主要的環境問題及危害。能力目標:能結合具體的環境問題,從不同角度分析造成我國生態破壞或環境污染的原因,認識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學時重點 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及形成的原因。學時難點 環境問題形成的原因。2. 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導入新課2021世界十大環境問題近年來,隨著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快,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越來越迅速,但是同時也帶來了許多的環境問題,也使得環境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防止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維持生態平衡,已成為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現在巴拉排行榜網小編為大家說說2021世界十大環境問題,全球氣候變暖排榜首,想了解更多的朋友們一起往下看吧!由于人口的增加和人類生產活動的規模越來越大,向大氣釋放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不斷增加,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將會對全球產生各種不同的影響,較高的溫度可使極地冰川融化,海平面每10年將升高6厘米,因而將使一些海岸地區被淹沒。全球變暖也可能影響到降雨和大氣環流的變化,使氣候反常,易造成旱澇災害,這些都可能導致生態系統發生變化和破壞,全球氣候變化將對人類生活產生一系列重大影響。2、臭氧層的耗損與破壞在離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氣平流層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氣體,在離地面25千米處臭氧濃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約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層,稱為臭氧層。它能吸收太陽的紫外線,以保護地球上的生命免遭過量紫外線的傷害,并將能量貯存在上層大氣,起到調節氣候的作用。但臭氧層是一個很脆弱的大氣層,如果進入一些破壞臭氧的氣體,它們就會和臭氧發生化學作用,臭氧層就會遭到破壞。臭氧層被破壞,將使地面受到紫外線輻射的強度增加,給地球上的生命帶來很大的危害。研究表明,紫外線輻射能破壞生物蛋白質和基因物質脫氧核糖核酸,造成細胞死亡;使人類皮膚癌發病率增高;傷害眼睛,導致白內障而使眼睛失明。《生物多樣性公約》指出,生物多樣性“是指所有來源的形形色色的生物體,這些來源包括陸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態系統及其所構成的生態綜合體;它包括物種內部、物種之間和生態系統的多樣性。”在漫長的生物進化過程中會產生一些新的物種,同時,隨著生態環境條件的變化,也會使一些物種消失。所以說,生物多樣性是在不斷變化的。 近百年來,由于人口的急劇增加和人類對資源的不合理開發,加之環境污染等原因,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及其生態系統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生物多樣性也受到了很大的損害。有關學者估計,世界上每年至少有5萬種生物物種滅絕,平均每天滅絕的物種達140個,估計到21世紀初,全世界野生生物的損失可達其總數的15%~30%。在中國,由于人口增長和經濟發展的壓力,對生物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生物多樣性所遭受的損失也非常嚴重,大約已有200個物種已經滅絕;估計約有5000種植物已處于瀕危狀態,這些約占中國高等植物總數的20%;大約還有398種脊椎動物也處在瀕危狀態,約占中國脊椎動物總數的7.7%左右。因此,保護和拯救生物多樣性以及這些生物賴以生存的生活條件,同樣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任務。3、生物多樣性減少1、全球氣候變暖2015年2月28日,前央視記者柴靜推出了她自費拍攝的霧霾深度調查《穹頂之下》引發網友熱議。柴的女兒,這個在2013年1月那場侵襲25個省市的大霧霾中被懷上的小生命,居然一出生就被診斷為腫瘤。柴靜隨即辭職,展開歷時一年、自費上百萬的深度調查,去尋找霧霾元兇。正如她所說,這是一個母親和霧霾之間的私人恩怨。(師)柴靜在紀錄片中提出了三個疑問:霧霾是什么?怎么來的?該怎么辦?這也正是我們今天這堂課要學習的——直面中國的環境問題活動2【講授】新課教學(新課教學)一、中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師)結合你的身邊實際或所了解的信息,說一說你知道的環境問題有哪些?(學生回答)出示圖片,讓學生判斷屬于環境問題的哪一種,并歸納出生態環境破壞: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我國環境問題的主要表現環境污染:廢氣、廢水、固體廢棄物污染1、生態破壞——以荒漠化為例讓學生觀察圖8—29,思考:我國荒漠化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區?(西北地區)出示《正在荒漠化的呼倫貝爾草原草原》,(1)結合七年級所學內容,從位置、氣候、降水幾個方面說明呼倫貝爾地區的自然條件。●位置:大興安嶺以西●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西北風盛行。●降水:年降水量230-350毫米,多集中在7-9月(2)結合圖8-30,分析呼倫貝爾草原的荒漠化,除了自然原因,還有哪些人為因素?(過度開墾和放牧)(3)荒漠化會給區域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發展造成哪些負面影響?●生態:使土地退化,土壤結構破壞,土壤養分流失。●人口:帶來饑荒,使很多人陷入貧困。●經濟:影響農作物的種植和生長;影響牧草的生長,使適于牲畜食用的草種逐漸減少甚至完全消失,草場載畜能力大為下降。2、環境污染——以黃河水污染為例(1)出示圖8-34,說出受到污染的黃河河段和支流。(黃河中下游的水體不同程度的受到污染,其支流大黑河、渭河、洛河、湟水和汾河污染嚴重。)(2)活動:你還知道哪些關于黃河遭受污染的報道?(3)結合圖8-35,分析黃河水污染的原因。(黃河流域工業結構不合理,長期以來沿襲低投入、高消耗、重污染的發展模式,小造紙廠、小化工廠、小制革廠等嚴重污染企業發展很快,數量不斷增多,防治污染能力差。此外,黃河流域的生活污水也處于治理不佳的狀態。)(師)綜合前面的內容,我們來概括一下我國環境問題的成因。二、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1、正處于工業化快速發展和人口持續增長的階段。2、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較低的技術、管理水平,都使人與環境的關系漸趨緊張。(承轉)近年來,我國環境問題日益突出,由環境問題導致的直接或間接經濟損失巨大。三、環境問題的危害出示一組圖片,分析說明環境問題的危害:制約我國經濟的發展,危害人們的健康,影響社會安定,成為威脅中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重大問題。(師)正如柴靜所說,每一天我們都在呼吸,每一天我們都被傷害,我們又豈能等待?——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我們該怎么辦?四、解決環境問題的對策(問)針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你認為國家、企業、公民個人分別應當怎么做?學生各抒己見,最后歸納總結。國家: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加強立法,打擊破壞環境行為,及時治理環境問題,倡導全民保護環境。企業:遵守國家保護環境的法規,在生產中注重環保,利用科技減少生產中的廢氣廢水等的排放。個人:宣傳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樹立環保意識;遵守環境保護的法規,與破壞環境行為作斗爭;在日常生活中,堅持保護環境,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活動3【活動】課堂總結(課堂總結)讓學生再次體驗我們只有一個地球,我們要珍惜、愛護,我們要與自然和諧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