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六年級科學下冊5.制作塔臺模型(一課一練)1、選擇題。(1)制作塔臺模型時要盡量多地使用( )結構,可以使塔臺更穩固。A.四邊形 B.三角形 C.圓形 D.正方形(2)搭建塔臺模型時,我們應該先搭( )。A.頂端 B.立柱 C.底座 D.都可以(3)為了防止塔臺傾斜,我們需要做得不包括( )。A.控制底座足夠穩固 B.控制立柱盡量等高C.控制接口固定牢固 D.控制底座盡量小一點(4)以下關于塔臺制作過程中的操作方法不正確的是( )。A.根據設計方案制作塔臺模型,過程中可以隨意修改方案B.塔臺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同時也要考慮節省膠帶C.搭建完成后要及時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是否還有地方需要修補D.搭建結束后給自己的塔臺模型取一個名稱(5)我們用吸管作為材料,搭起來的塔臺是鏤空的,這樣的好處是能增強它的( )。A.抗震能力 B.抗風能力 C.承重能力 D.觀賞度(6)小科學習了塔臺的相關知識之后,設計了甲、乙兩種電線塔(如圖所示),你覺得比較穩定的是( )。A.甲 B.乙 C.一樣穩定 D.無法判斷2、填空題。(1)在搭建塔臺模型時,吸管和吸管之間用_____________固定。(2)小科搭了一個底托很大的塔臺(如右圖所示),它這樣設計的主要目的是增強_____________(填“抗震”或“抗風”)能力。(3)我們制作的塔臺模型要與_____________相一致。3.實驗探究。某學校科學小組的同學們做了幾個塔臺的模型(如圖所示),請你分析比較這幾種模型,并回答下列問題:圍欄防護型 腳手架型 底托抗震型 金字塔型(1)通過觀察發現,這四種塔臺模型中都有大量的三角形結構存在,這是因為三角形具有______________性。(2)同學們在實驗中都是按照( )的順序搭建的。A.先搭底座——再搭立柱——最后搭頂端B.先搭立柱——再搭頂端——最后搭底座C.先搭頂端——再搭立柱——最后搭底座D.先搭底座——再搭頂端——最后用立柱連接(3)通過觀察發現,四個塔臺模型在形狀上的共同點是( )。A.上下等大 B.上小下大 C.上大下小 D.上重下輕4.課外延伸。小科在科學課上學習了如何搭建一座塔臺模型之后,回到家他想用牙簽和胡蘿卜搭一個胡蘿卜高塔,并和哥哥比一比誰的塔更高、更穩定。他們找來幾根新鮮的胡蘿卜,用小刀切成一個個小方塊,再用牙簽將小塊的胡蘿卜穿插起來,建成了胡蘿卜高塔(如圖所示)。小科 哥哥請你仔細觀察并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比賽更加公平公正,小科和哥哥的胡蘿卜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都要相同。(2)哥哥的胡蘿卜塔比小科的高,但是小科的更穩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1. (1)B (2)C (3)D (4)A (5)B (6)A2. (1)膠帶(2)抗震(3)設計方案3. (1)穩定 (2)A (3)B4. (1)大小 數量(2)小明搭的塔上面小下面大,不容易倒,更穩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8張PPT)5 制作塔臺模型教科版 六年級下新知講解設計圖紙是將抽象的設計思想轉化為形象的圖畫、標識等的方案,而模型成品是將設計方案呈現為具體的事物。模型也是改進設計、完成工程任務的重要依據。我們可以依靠對模型的反復測試來查找問題,尋求改進,突破技術難關。由此可見,模型的制作在工程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制作塔臺模型吧!新知講解1.制作模型的注意事項。(1)安全:剪刀、尺子等工具的使用。(2)輕聲:小組制作討論、拿放材料。(3)干凈:材料歸位、收拾物品。2.動手制作。(1)制作塔臺模型的材料。①制作塔臺模型的材料:吸管、膠帶、剪刀、紅筆、滾珠、彈簧、鉤碼等。②各種材料的作用:吸管是用來制作塔臺模型的,膠帶是加固用的,剪刀可以剪膠帶或吸管,滾珠、彈簧或鉤碼是用來抵御大風或地震的。新知講解(2)明確提示與要求。①制作活動的核心:制作塔臺模型要與設計方案相一致。②成本控制:塔臺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同時也要考慮節省膠帶。③塔臺模型的穩固性: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使用三角形結構可以使塔臺穩固。④關注細節: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還有地方需要修補。⑤歸納制作塔臺模型的特點:形狀和主要功能都是給塔臺模型起名字的思路,請為你們建造的塔臺模型起個名稱吧。新知講解開始搭建底座搭建過程中基本搭建完成新知講解自我評估。制作完成后,對照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進行自我評估,記錄下塔臺的優點、不足和自己新的想法。對制作塔臺模型的反思記錄表優點 塔高能達到60厘米的高度;頂端承重為所有小組中的最大;能抵御3級(大風量)風吹;能抵御3級(強)震動;結構合理,外形美觀不足 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組中最高新的想法 可以減少底座三角形結構的個數,只連接底座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分成四個三角形即可,這樣可以在保證塔臺穩固性的基礎上減少成本新知講解2.模型展示。模型名稱 圍欄防護型 腳手架型 底托抗震型 金字塔型模型說明 上、下面為正方形,頂部帶防護欄,底部四角配重用來抗風抗震。 底部方形,頂部三角形,在實現工程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節約材料。 雖然整體結構沒有呈現出上小下大的形狀,但是底部設計了四個三角形組合結構,在保證穩定的基礎上融入抗震設計。 大量三角形結構保證了塔臺的穩定性,底部加重保證抗風抗震能力,各個接口處用大量膠帶固定保證塔臺堅固。新知講解制作塔臺模型新知講解1對照評價表 ,我們認為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會在哪些方面表現較好 在哪些方面會出現問題 根據各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的實際情況回答。比如,某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在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方面表現較好,在材料成本方面出現了問題,因為使用了很多的三角形結構,雖然能夠保證塔臺穩固,但是使用的吸管過多,固定吸管連接處的膠帶也使用過多,導致成本過高。新知講解2我們對自己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滿意嗎 通過實際的搭建活動,我們對塔臺模型的設計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①我們對自己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比較滿意。在制作過程中未使用滾珠、彈簧或鉤碼,抵御大風或地震的能力較弱,在后續的改進方案中可以將這些材料合理地使用在塔臺上。②在實際的搭建活動中,發現可以減少底座三角形的個數,只連接底座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分成四個三角形即可,這樣可以在保證塔臺穩固性的基礎上減少成本。新知講解加固長方形框架實驗目的:感受在長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桿可以加固長方形樞架。實驗材料:長方形框架、竹棍、橡皮筋。實驗步驟:(1)加固長方形框架,在長方形框架中增加斜桿。(2)觀察加固后的長方形框架受力時的現象。(3)思考增加的斜桿起什么作用。實驗現象:在長方形框架中增加斜桿,長方形框架不容易變形。新知講解實驗分析:三角形框架具有穩定性,在長方形框架中加一根斜桿,相當于把一個長方形框架變成了兩個三角形框架。當框架再受到外力作用時,那根增加的斜桿就起到了“推”或“拉”的作用,使加固后的長方形框架更結實,不易變形。斜桿的推力阻止了樞架變形 斜桿的拉力阻止了樞架變形實驗結論:斜桿的推力和拉力阻止了長方形樞架變形。課堂練習判斷題。1.在制作塔臺模型中,要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 )2.使用矩形結構可以使塔臺穩固。( )3.搭建塔臺過程中要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 )4.在制作塔臺模型中,使用膠帶對接口處固定,使用的膠帶越多越好。( )5.在制作塔臺模型中,發現設計存在問題,不能進行修改,必須按照原設計進行制作。( )6.在制作塔臺模型中,若發現吸管數量不足時,可以增加吸管,但會增加材料成本。( )7.制作塔臺模型不必與設計方案相一致。( )×√√××√×課堂練習選擇題1.制作塔臺模型時要盡量多地使用( )結構,可以使塔臺更穩固。A.四邊形 B.三角形 C.圓形 D.正方形2.搭建塔臺模型時,我們應該先搭( )。A.頂端 B.立柱 C.底座 D.都可以3.為了防止塔臺傾斜,我們需要做得不包括( )。A.控制底座足夠穩固 B.控制立柱盡量等高C.控制接口固定牢固 D.控制底座盡量小一點BCD課堂總結制作塔臺模型本課通過動手制作塔臺模型來達成目標。首先,模型要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制作。制作過程檢驗了設計是否合理、科學、全面,是對設計的執行、檢驗和完善。其次,模型成品為測試與評估提供了可能。設計圖紙是將抽象的設計思想轉化為形象的圖畫、標識等的方案,模型成品是將其呈現為具象的實物。板書設計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教科版六下第一單元第5課《制作塔臺模型》教學設計課題 制作塔臺模型 單元 一 學科 科學 年級 六學習目標 1.制作模型是工程設計的重要環節。2.能依照設計方案,制作出塔臺模型。3.能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發現新問題,引發新思考。4.能根據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反思所制作模型的優劣。5.體驗堅持完全按照設計圖進行模型制作。6.意識并感受到小組合作的重要性,能通過溝通交流形成集體的觀點。7.能認識到科學知識和技能對制作優質模型的重要性,進而認識到社會發展需要科學技術做支撐。重點 根據設計方案,制作塔臺模型。難點 能在制作模型的過程中發現新問題,引發新思考。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設計圖紙是將抽象的設計思想轉化為形象的圖畫、標識等的方案,而模型成品是將設計方案呈現為具體的事物。模型也是改進設計、完成工程任務的重要依據。我們可以依靠對模型的反復測試來查找問題,尋求改進,突破技術難關。由此可見,模型的制作在工程設計中具有重要意義。那就讓我們一起來制作塔臺模型吧! 學生匯報交流。 聚焦本課教學重點。講授新課 制作:1.制作模型的注意事項。(1)安全:剪刀、尺子等工具的使用。(2)輕聲:小組制作討論、拿放材料。(3)干凈:材料歸位、收拾物品。2.動手制作。(1)制作塔臺模型的材料。①制作塔臺模型的材料:吸管、膠帶、剪刀、紅筆、滾珠、彈簧、鉤碼等。②各種材料的作用:吸管是用來制作塔臺模型的,膠帶是加固用的,剪刀可以剪膠帶或吸管,滾珠、彈簧或鉤碼是用來抵御大風或地震的。(2)明確提示與要求。①制作活動的核心:制作塔臺模型要與設計方案相一致。②成本控制:塔臺的接口處要固定牢固,同時也要考慮節省膠帶。③塔臺模型的穩固性:控制好立柱的高度,盡量等高,可以防止塔臺的傾斜。使用三角形結構可以使塔臺穩固。④關注細節:檢查接口處是否牢固。還有地方需要修補。⑤歸納制作塔臺模型的特點:形狀和主要功能都是給塔臺模型起名字的思路,請為你們建造的塔臺模型起個名稱吧。開始搭建底座 搭建過程中 基本搭建完成自我評估。制作完成后,對照塔臺模型制作評價表進行自我評估,記錄下塔臺的優點、不足和自己新的想法。對制作塔臺模型的反思記錄表優點塔高能達到60厘米的高度;頂端承重為所有小組中的最大;能抵御3級(大風量)風吹;能抵御3級(強)震動;結構合理,外形美觀不足材料成本在所有小組中最高新的想法可以減少底座三角形結構的個數,只連接底座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分成四個三角形即可,這樣可以在保證塔臺穩固性的基礎上減少成本2.模型展示。研討:對照評價表 ,我們認為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會在哪些方面表現較好 在哪些方面會出現問題 根據各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的實際情況回答。比如,某小組制作的塔臺模型,在塔高、頂端承重、抗風能力、抗震能力方面表現較好,在材料成本方面出現了問題,因為使用了很多的三角形結構,雖然能夠保證塔臺穩固,但是使用的吸管過多,固定吸管連接處的膠帶也使用過多,導致成本過高。我們對自己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滿意嗎 通過實際的搭建活動,我們對塔臺模型的設計又有了什么新想法 ①我們對自己小組建造的塔臺模型比較滿意。在制作過程中未使用滾珠、彈簧或鉤碼,抵御大風或地震的能力較弱,在后續的改進方案中可以將這些材料合理地使用在塔臺上。②在實際的搭建活動中,發現可以減少底座三角形的個數,只連接底座正方形的兩條對角線,分成四個三角形即可,這樣可以在保證塔臺穩固性的基礎上減少成本。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學生小組討論。小組討論,教科書對學生的啟示。學生觀察提示,小組研討交流。學生匯報交流。思考交流。學生匯報交流。學生領取材料,開始制作。學生完成記錄,整理好制作材料。學生展示塔臺模型,進行自評。小組互評。 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與良好學習習慣,為順利開展制作活動奠定基礎。體現出小組合作與交流的重要性,更凸顯出設計環節的重要性,加深了學生對工程科學性與復雜性的理解。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注重證據的科學態度。學生帶著這兩個問題邊思考邊制作,能更好地監控自己的行為,提高制作效果。課堂小結 本課通過動手制作塔臺模型來達成目標。首先,模型要按照設計圖紙進行制作。制作過程檢驗了設計是否合理、科學、全面,是對設計的執行、檢驗和完善。其次,模型成品為測試與評估提供了可能。設計圖紙是將抽象的設計思想轉化為形象的圖畫、標識等的方案,模型成品是將其呈現為具象的實物。板書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制作塔臺模型》教材解讀.mp4 制作塔臺模型.mp4 教科版六下第一單元第5課《制作塔臺模型》教案.doc 教科版六下第一單元第5課《制作塔臺模型》課件.pptx 教科版六下第一單元第5課《制作塔臺模型》(一課一練)教科版 含答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