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2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測試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 1.某電視劇描述了1957年一個中國普通家庭的生活故事。在這一年,劇中的主人公可能經歷的是 ( )A.從廣播里聽到了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的新聞B.聽說鄉下的親戚加入了農業生產合作社C.從報紙上看到“一五”計劃的各項指標超額完成D.在電視上看到全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大躍進運動”2.我國開始向社會主義工業化邁進的時間和標志是 ( )A.1949年 新中國成立 B.1953年 三大改造完成C.1957年 “一五”計劃完成 D.1978年 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2012年12月20日是澳門回歸祖國十三周年紀念日。中國收回澳門這篇文章,是鄧小平的“天才創造”。這一“天才創造”是指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一國兩制”的科學構想C.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D.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011年5月19日,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白瑪赤林介紹西藏和平解放60年來的發展成就時說,今天的西藏,經濟發展、民生改善、文化繁榮、社會穩定、人民幸福,正處于歷史上發展的最好時期。回答4~5題。4.與浙江省比較,西藏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是 ( )①堅持改革開放政策 ②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③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④堅持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原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5.西藏的發展成就有利于 ( )①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 ②鞏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民族關系③實現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④西藏與全國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意味著東西方兩大集團對峙格局終結的標志性事件是 ( )A.北約東擴 B.中國崛起 C.德國統一 D.東歐劇變,蘇聯解體7.1946年,發表“鐵幕演說”,發出“冷戰”信號的西方政治家是 ( )A.杜魯門 B.艾德禮 C.丘吉爾 D.戴高樂8.1990年, 的獨立標志著殖民時代的終結 ( ) A.印度 B.納米比亞 C.南非 D.埃及9.1980年,生活于下列城市的人,有可能吃到肯德基、麥當勞等洋快餐的是 ( )A.杭州 B.深圳 C.廣州 D.福州10.8月20日,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并原則通過《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草案)》。這體現了我國政府 ( ) ①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 ②把防治環境污染作為當前的中心工作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 ④觀努力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1.由于全球氣候變化所導致的自然災害日益嚴重。氣候問題越來越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也是世界經濟論壇、八國集團首腦會議、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和聯合國大會等眾多國際會議的重要議題。這體現了可持續發展需要遵循的( )A.公平性原則 B.一致性原則 C.共同性原則 D.持續性原則采用現代技術,將垃圾高溫焚燒、發電,是對垃圾無害化、資源化處理的有效途徑。目前浙江省已有8家垃圾焚燒、發電企業,幾年來已累計消化垃圾120萬噸,產生電量3.7億千瓦時。據此回答12~13題:12.垃圾發電,在我國由夢想變成變成現實,說明了 ( )A.我國的資源利用率已領先世界 B.開源節流是解決資源問題的好辦法C.科技的力量能使資源取之不盡 D.我國的資源問題已得到根本解決13.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角度看,垃圾發電的意義在于 ( )①減少污染,改善環境 ②滿足人們對資源的需求 ③促進科技的發展,加快科教興國 ④提高資源利用率,促進經濟發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14.巨化合成氨廠通過技術改造,對高溫氣化爐碳黑水進行熱能回收利用。據初步測算,一年就可以從廢水中“撈”出百萬。這說明 ( )①環境問題的實質是發展問題 ②節能減排有利于實現可持續發展③環境問題與資源問題密切相關 ④我國既是資源“大國”又是資源“小國”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如右圖所示,要想“中國號”騰飛,在另一邊機翼上應該是 ( )A.以人為本 B.科教興國 C.科學發展 D.改革開放16.下列選項能夠直接反映我國現階段社會的主要矛盾的是( )①許多地方初中生難以升入優質高中就讀②春運期間交通運輸緊張,人們出行很不方便③自西南干旱之后,又遭遇南方暴雨災害④今年國慶天安門廣場掃出8噸垃圾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17.面對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國家的根本任務是 ( )A.超越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B.堅持對外開放C.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D.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8.在我國現階段的分配制度中,處于主體地位的分配方式是 ( )A.平均分配 B.按勞分配 C.按需分配 D.按生產要素分配19.在我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是 ( )A.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B.最高國家權力機關C.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D.最高國家行政機關20.人口普查是一項重要的國情調查,其作用在于 ( )①直接我國推動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②人口普查資料是我國制訂科學的人口政策的前提和依據 ③為我國人口、資源、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決策依據 ④全面了解我國人口數量、素質、結構和分布等基本情況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二.綜合題(本小題有5小題,共60分)21.(12分)共和國的歷史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閱讀李文琪同學的國慶征文《我家的歷史》,回答問題。新中國成立時爺爺12歲,1950年家里分得了土地,1956年入社,爺爺最想不明白的是1958年報紙上總說某地水稻畝產十萬斤,可他們怎么努力也只有四五百斤。(1)“我家”50年代發生的三件大事,分別與當時國家哪些政策(事件)有關?(4分)爺爺說1967年出生的爸爸是趕上了好時候:聯產承包后家里有了糧食,能夠吃飽飯;1992年爸爸從深圳打工回來,開辦了一家制襪的家庭工廠,三年后工廠搬出了家,10年后產品走出了國門……(2)“爸爸”能趕上好時候是得益于國家的哪些改革舉措?(6分)22.(10分) 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2012年6月17日,尼日利亞再次發生教堂恐怖襲擊案,造成目前至少24人死亡。僅根據媒體報道中可統計的數據統計顯示,僅2012年,尼日利亞因教堂襲擊案死去的人數已達299人。材料二:據世界銀行統計,集中在發達國家的占世界人口1/6的人,壟斷了全球近80%的收入。而63個發展中國家占世界人口60%的人,僅得到世界收入的6%。(1)材料一、二分別表明當今世界存在什么問題?(4分)(2)造成材料一、二反映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4分)(3)你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2分)23.(12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溫州農村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變化一:農民紛紛走上自主創業的道路。溫州形成了千家萬戶辦家庭企業、千軍萬馬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局面。至1985年,全市共有農村家庭工廠10.7萬個。變化二:在黨的基本路線指引下,農民不斷開拓創新,農村經濟迅速發展。溫州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從1991年的突破千元到2002年的突破五千,再到2009年的突破萬元,短短十幾年,實現了三次飛躍。(1)溫州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得益于國家制訂了怎樣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4分)(2)個體、私營經濟均屬于哪一種所有制經濟?現階段,國家對這種所有制經濟采取怎樣的政策?(4分)(3)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什么?(2分)(4)請舉一個實例,說明溫州人具有開拓創新、自主創業的精神。(2分)24.(10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降低經濟增長速度、節能減排、結構調整、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也已成為很多地方謀發展、促轉變的共識。匯總各地舉措可以看出:一方面,“減法”是必須的,即從源頭是減少污染源,讓經濟從根兒上“綠”起來;另一方面,“加法”是高效的,即探索節能減排市場交易試點,為節能減排參加更多的“技術含量”。材料中各地采取的措施體現了我國實施的哪些國策和哪些戰略?(4分)為幫助各地做好“加減法”,你有什么好的建議?(6分)25.(16分)結合材料和所學知識,回答問題:材料一:2012年3月3-14日,十一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聽取和審議了《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審議和通過了《刑事訴訟法修正案》。材料二:自《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城市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實施以來,全國絕大多數農村和城市已經進行了6次以上的村(居)民委員會換屆選舉。(1)材料一體現全國人大行使了哪些權利?(4分)(2)材料一、二分別體現的是我國哪一項政治制度?(4分)(3)上述政治制度表明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誰?(2分)(4)上述政治制度各自具有哪些優勢?(6分)2012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社會·思品期中測試試 卷 Ⅱ(綜合題 共60分)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二.綜合題(本小題有5小題,共60分)21.(12分)(1)“我家”50年代發生的三件大事,分別與當時國家哪些政策(事件)有關?(2)“爸爸”能趕上好時候是得益于國家的哪些改革舉措?22.(10分) (1)材料一、二分別表明當今世界存在什么問題?(4分)(2)造成材料一、二反映問題的最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4分)(3)你認為解決上述問題的根本途徑是什么?(2分)23.(12分)(1)溫州農村發生的巨大變化得益于國家制訂了怎樣的基本經濟制度?這一基本經濟制度是由什么決定的?(4分)(2)個體、私營經濟均屬于哪一種所有制經濟?現階段,國家對這種所有制經濟采取怎樣的政策?(4分)(3)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什么?(2分)(4)請舉一個實例,說明溫州人具有開拓創新、自主創業的精神。(2分)24.(10分)(1)材料中各地采取的措施體現了我國實施的哪些國策和哪些戰略?(4分)(2)為幫助各地做好“加減法”,你有什么好的建議?(6分)25.(16分)(1)材料一體現全國人大行使了哪些權利?(4分)(2)材料一、二分別體現的是我國哪一項政治制度?(4分)(3)上述政治制度表明在我國,一切權力屬于誰?(2分)(4)上述政治制度各自具有哪些優勢?(6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題有20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各題中只有一個正確答案,請選出最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題號12345678910答案CCBDADABBC題號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BBADACBCD二.綜合題(本小題有5小題,共60分)21.(12分)(1)土地改革;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大躍進運動。(6分)(2)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行經濟體制改革;實行對外開放政策。(6分)22.(10分)(1)材料一:和平問題;材料二:發展問題。(4分)(2)恐怖主義;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4分)(3)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2分)23.(12分)(1)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者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這是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和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4分)(2)非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和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4分)(3)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2分)(4)示例:蒼南農民依靠自己的力量建成中國第一座農民城。(2分)24.(10分)(1)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4分)(2)做好“減法”,比如嚴厲打擊破壞生態環境、濫捕濫殺野生動物的行為,大力推進節能減排等。做好“加法”,比如積極開發利用新能源,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資源利用率。(6分)25.(16分)(1)監督權和立法權。(4分(2))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基層群眾自治制度。(4分)(3)一切權力屬于人民。(2分)(4)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保障了人民當家作主,又保證了國家機關協調高效運轉,維護了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保證人民直接行使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和民主決策等權利,管理基層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是人民當家作主最有效、最廣泛的途徑。(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