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體對外界環境的感知 眼和視覺1.新設計本節課通過拼圖游戲讓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識別和解讀眼球的基本結構圖,可以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合作精神。通過蠟燭凸透鏡成像實驗的觀察以及觀看圖片和思考問題,理解視覺形成的原理。運用教師設計的演示教具理解近視形成的原因,從而突破本節課的教學難點及概述近視的成因,使學生明確了預防近視背后的科學道理,從而重視并逐步形成用眼衛生的良好習慣。2.教學目標知識目標描述眼球的結構及各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概述視覺的形成、近視的成因。說出預防近視、保護眼睛的措施。能力目標通過仔細觀察眼球的結構示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拼圖游戲,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能力。嘗試觀察瞳孔的大小變化情況并做出解釋,通過觀看實驗現象推測視覺形成過程,發展邏輯思維能力。情感目標認同視覺衛生,注意保護自己的眼睛,關愛有視覺障礙的人群。3.重點難點重點描述眼球的結構以及各主要組成部分的功能。概述視覺的形成、近視的成因。難點概述近視的成因。重視并逐步養成用眼衛生的習慣。4.教學過程【導入】眼和視覺師:上課之前,我們一起來欣賞一組圖片。孩子們,老師最喜歡的一位詩人顧城曾經說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是的,眼睛不僅可以尋找光明,還能看到五彩繽紛的世界,我們從外界獲得的信息大多來自視覺,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眼和視覺。設計意圖:引起學生對眼球結構的好奇,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動】一、眼球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師:讓我們先來看看眼睛的結構。眼睛包括睫毛、上下眼皮、淚腺、眼球等幾部分結構,其中最主要的部分就是眼球,接下來我們就來學習眼球的結構和功能。首先,請同學們看書79頁,并完成導學案上的學習任務一(板書 眼和視覺 一、眼球的結構和功能)請一位同學來講講你的答案。1、拼圖游戲師:看來大家的自學能力很強,想必接下來的這個小游戲對你們也是小菜一碟了。游戲分三個環節:第一,我能合作,小組合作完成這幅拼圖,你們要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拼圖,就需要分工,請小組長安排5個人每人貼一塊,另一人負責寫名稱。第二,我會表達,看著你們拼好的圖練習說出各結構的名稱、特點和功能。第三,我敢展示,我會抽同學上臺展示你們拼好的圖,并向全班同學講出各結構的名稱、特點和功能。師:完成了拼圖的小組請6個人一起舉手,好的,現在再給大家2分鐘的時間嘗試看著拼圖說出各結構的特點和功能。生:小組代表上臺展示,并向全班同學講出各結構的名稱、特點和功能,按照從外到內,從前往后的順序。師:請大家認真聽小老師的講解,如果他說的不對,請你舉手糾正,如果他沒說完整,請你補充。生:補充、更正。設計意圖:小組合作完成拼圖和說出眼球各部分結構特點功能,更能提高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2、反饋師:兩位小老師講得很不錯,大家都學會了嗎?好的,我們一起來看看。展示眼球結構的圖片,請同學們集體說出各結構名稱和功能。教師適當補充一點知識,比如虹膜上的色素不同就使得人的眼睛呈現不同的顏色,白內障患者的晶狀體變混濁,強調視網膜上有許多對光線敏感的細胞。設計意圖:眼球的結構和功能是一個重點,知識容量很大,教師適當總結和補充講解可以對知識進行鞏固。瞳孔大小的調節師:在眼球的結構中,瞳孔不僅是光線的通道,它還有一個特殊的本領。是什么呢?讓我們仔細來看看貓的瞳孔,請問在亮處和暗處有什么區別?為什么會有這種區別 生:亮處瞳孔小,減少進入眼球的光量,避免眼球內部結構受到刺激。暗處瞳孔大,使進入眼球的光量增多,能看清東西。師:貓的瞳孔是這樣,人的瞳孔是否也是這樣呢 生:是的。師:對了,人的瞳孔也會隨著光線的強弱而發生改變。展示人眼瞳孔變化的圖片。鞏固:通過剛才的學習,聰明的同學一定能回答這樣一個問題了吧。展示地震中救人的圖片,為什么從廢墟里邊救出來的人要蒙上眼睛呢?生:這個人在廢墟中黑暗的環境中呆久了,瞳孔很大,突然出來的時候,光線很亮,瞳孔會突然縮小,眼睛很不適應,如果不蒙上眼睛就可能傷害眼球。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貓的瞳孔和人的瞳孔,進一步了解瞳孔的特點和功能。【活動】二、視覺的形成師:剛才我們已經學習了人眼球的結構,大家肯定很想知道眼睛是怎么看到東西的?為了弄清這樣一個問題,我們來學習視覺的形成。板書:二、視覺的形成師:首先,我請一位小助手來幫助我完成一個小實驗,請一位同學拿著光源“F”、凸透鏡(豎立放在一塊木板上,距離已經固定好),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教師拿著白色紙板,紙板上出現一個倒立的F。教師講授:紙板上之所以會出現倒立的像是因為F反射回來的光線經過了凸透鏡的折射。師:看了實驗之后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眼球中的哪個結構相當于凸透鏡,哪個結構相當于白紙?生1:晶狀體 生2:視網膜師:在視網膜上成了像之后是不是就形成了視覺呢?不是的,還要經過一個步驟,我用一個動畫來為大家展示一下。展示動畫視覺形成,請大家仔細觀看這個動畫。播放動畫第一步,這只是第一步,還要經過這一步,視覺才能形成,讓我們來詳細描述一下視覺形成的路線。生(集體):外界物體反射的光線,通過角膜、瞳孔、晶狀體、玻璃體、在視網膜上成像(視網膜上有一些對光線敏感的細胞),師:這個時候有沒有形成視覺?沒有,蠟燭是倒的,而我們看到的是正立的。通過視神經傳遞到到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最后到這里時是不是蠟燭就正立過來了呀?因為經過了大腦皮層的處理)。所以,視覺形成的部位是哪里呢 生: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教師補充解釋,由此可見,視覺要形成的話,眼球、視神經和大腦3個都要正常才行。請大家在79頁的圖上把光線通過的路線用一條線畫出來。師:都畫好了嗎?很好。學習了視覺的形成之后呢,你們都可以成為小醫生了,我這里有1位病人,請在坐的小醫生們來診斷一下她是哪里生病了?展示1個練習題,抽同學回答。設計意圖:通過演示實驗引入這部分知識,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眼球結構和實驗裝置中的凸透鏡和白紙的對比,學生更易理解視覺形成的原因。再通過光看動畫,學生更能順利說出視覺形成的路線。通過兩個生活中的病例,對本部分知識進行反饋,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活動】三、近視及預防1、近視的成因師:如果我們不保護好眼睛,也可能成為病人哦,比如像我這樣得了近視眼,所以下邊我們就來學及預防。師:現在中學生的近視率很高,咱們班有多少呢,近視的同學請舉手。這么多人都近視了呀,看來保護眼睛迫在眉睫了!師:要想保護好眼睛,先要知道近視是怎樣形成的,請看書81頁完成導學案上的學習任務三。(板書:三、近視及預防)看到同學們完成了導學案上的題之后。師:現在請大家嘗試著說出近視形成的原因,準備好之后我請一位小老師上臺為大家講講。生1:上臺。師:請你拿著木板和鐵絲做成的模型,給大家講解一下吧。生1:正常情況下,物體是在視網膜上成像的,近視的時候,由于遺傳或者不良的用眼習慣等原因導致眼球前后徑增長(拉動鐵絲,時前后徑增長),物體成的像就只能落在視網膜的前方了,所以就看不清東西了。師:講得真好,我有一個問題想問問老師,除了眼球前后徑增長以外,還有沒有別的原因會導致近視呢?生1:晶狀體曲度過大,形成的物象也會落在視網膜的前方,也會導致近視。學生講解的同時教師展示圖片(近視的成因)。師:同學們有問題請向小老師提問喲。師:展示近視成因圖片。指著圖片說:哦,老師,我明白了,原來在正常情況下,我們看到的東西所成的像是落在視網膜上的,當我們近視的時候,因為眼球的前后徑邊長或者晶狀體的凸度過大,就使得這個像落在了視網膜的前方,所以就看不清東西了。那近視之后我們要佩戴哪種透鏡來矯正呢?生:凹透鏡。師:展示帶上凹透鏡,物象落在視網膜上的圖片。解釋道:凹透鏡就是中央薄邊緣厚的透鏡,大家可以把眼鏡摘下來,摸一摸是不是中央要薄一些。設計意圖:通過調查本班近視學生,使學生更能明白保護眼睛的重要性。在學生迫切想要保護眼睛時,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然后請學生用模型講解,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滿足了他們想要展示自己的心理。老師和學生都可以對小老師進行提問,鞏固了所學知識,發散了思維。2、預防近視師:近視的原因我們已經知道,那我們應該怎樣預防近視或者讓視力不再下降呢?請一位眼睛沒有近視的同學給大家傳授一下你的秘訣吧。生:三要四不要,眼睛和書的距離約33厘米,看書1小時休息一下遠眺幾分鐘,定期檢查視力,認真做眼保健操。不要在強光或弱光下看書。不走路看書,不躺臥看書。師:謝謝你把祖傳秘方透露給我。哎,我以前就是沒有做到這幾點,我的眼睛就近視了。不過沒關系,只要我們以后堅持做到這7點,我相信,不管是近視的還是沒近視的,我們的眼睛一定會越來越好。師:展示角膜捐獻的圖片,說:我們不僅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還要幫助一些視力有障礙的人。一些盲人就是因為接受了別人捐獻的角膜,重獲光明。這些角膜捐獻者在某種意義上重獲新生,讓我們為他們的行為點個贊吧!師:很幸運的是我們都有一雙明亮的眼睛,都能看到這樣一幅圖。這幅圖看起來像不像一個螺旋,實際上不是螺旋而是一些圓圈。再看這幅,兩根線一樣長嗎?師:由此可見,眼睛有時候是會騙人的,所以我們不能光用眼睛看,還要測量。設計意圖:通過自主看書學習保護眼睛的方法和了解角膜捐獻,滲透了情感教育:保護眼睛,幫助視力有障礙的人。通過觀察兩幅圖,知道眼睛有時候不能告訴我們準確的信息,測量是很重要的。今天的內容就學習完了,你學到了多少呢?讓我們來牛刀小試一把吧!練習:見PPT 小組獎勵小結 知識小結師:在本節課快要結束時,讓我們來關注這樣的一群人。一邊播放播放幫助盲人的照片,一邊對每張圖片進行解釋:這是盲人在學習怎樣探路,這是盲人在爭取自己的權利,這是專為盲人設計的盲道,這是盲人演奏家,這是盲人最愛的導盲犬。結束:同學們,這些自強不息的盲人值得我們尊重。眼睛是心靈的窗戶,擁有一雙明亮的眼睛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為了看到更加美麗的世界,更加燦爛的明天,讓我們——關愛盲人,愛護眼睛!(全體同學齊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