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2高頻考點突破】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四古代西方的政治和思想 學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2高頻考點突破】高考歷史二輪 專題四古代西方的政治和思想 學案(原卷版+解析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四 古代西方的政治和思想
【高頻考點呈現】
考點一 雅典民主政治
考點二 羅馬人的法律
考點三 人文精神的起源
【高頻考點剖析】
考點一 雅典民主政治
[基礎回扣]
1.形成環境
(1)地理環境:海洋文明、多山靠海、良港眾多、海島棋布、平原狹小。
(2)經濟環境:海外貿易條件得天獨厚,工商業發達。
(3)政治環境:小國寡民、獨立自主。
(4)人文環境:寬松自由的社會環境、平等互利的觀念、較高的公民素質。
2.發展過程
(1)奠基:公元前6世紀初,梭倫改革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2)確立: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使地域部落代替血緣部落,打破了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
(3)頂峰:伯利(里)克里(利)執政時,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黃金時代”。
3.主要內容
(1)公民大會: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一切國家大事都由其討論決定。
(2)五百人議事會:國家常設最高行政機關。
(3)陪審法庭:國家最高司法與監察機關。
(4)國家一切官職向各等級公民開放。
4.突出特點
主權在民;輪番而治;法律至上;公民意識。
5.歷史評價
(1)積極性
①創造了法治基礎上的民主運作方式,促進了雅典奴隸制文明的繁榮。
②對后世民主政治的實施和民主思想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
(2)局限性
①民主只屬于成年男性公民,是少數人的民主。
②小國寡民體制下的產物,容易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
[重難點深化]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及評價
(1)特點
(1)經歷了民主政治不斷完善的過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終確立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
(2)經歷了民主范圍不斷擴大的過程:由血緣世襲到以財產、地域為主,由財產等級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貴族共和到公民廣泛參與、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3)民主制度不斷創新:抽簽選舉、差額選舉制度,立法、行政、司法分權制度的嘗試。
(4)少數人的民主:以城邦制為基礎,適合小國寡民,民主權利只屬于雅典少數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婦女、外邦人、奴隸則不享有民主權利。
(2)評價
①進步性
a民主的創舉。提供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民主運作的新方式,為近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b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民主政治重視全體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雅典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從而促進了本國政治、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使古代希臘在文化領域取得眾多輝煌成就。
②局限性
a民主性質的原始性:雅典民主僅是一種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適用于小國 寡民的城邦。
b民主范圍的狹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的,是奴隸主的民主,是極少數人的民主,廣大的奴隸、外邦人和婦女根本沒有公民權。
c運作方式的隨意性: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意味著素養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國家管理權,很可能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
[真題印證]
1.(2021 山東卷·10) 約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間的一件銘文記載了雅典公民大會選拔女祭司的情況:【……】阿科斯提案:勝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應從所有雅典婦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資應為(每年)50德拉克瑪以及公共祭祀(犧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會再次明確規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瑪。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 )
A. 公民大會負責處理城邦重要事務
B. 祭司是享有特權的公民群體
C. 婦女在特定領域擁有政治權利
D. 津貼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礎
【答案】A
【解析】根據“多年后,公民大會再次明確規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瑪”可得出公民大會是城邦的最高權力機關,負責城邦中的重要政治事務,A項正確;材料沒有說明祭司的特權,排除B;婦女沒有政治權利,排除C;津貼制并不是民主政治的基礎,排除D。
2. (2021全國Ⅱ卷·32)古希臘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寫道,雅典某陪審員對他兒子說,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盜竊過公款的溫柔的手”遞給他,并向他鞠躬:經過這么一懇求,他的火氣也就消了,隨即進入法庭。這可以用于說明,在古代雅典( )
A.司法審判不能體現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趨于完善
C.直接民主無法確保正義 D.公民法注重調解經濟糾紛
【答案】C
【解析】雅典陪審員經過別人的懇求就消了火氣,然后進入法庭,這樣就很難保證能夠公正審判,所以說明在直接民主制下,雅典的司法結果難以確保公平正義,故選C項;雅典司法審判的過程是由抽簽選舉出來的陪審員按照民主的程序進行的,應該是民意的體現,排除A項;題干體現的是雅典司法審判的內容,而不是民主制度是否完善的內容,排除B項;公民法是羅馬的法律,而題干體現的是古代雅典的司法問題,排除D項。
3.(2020全國Ⅱ卷·32)有學者認為:“在政體形式這個關鍵問題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數派強大到近乎全體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贊同的人也必須尊重這種政體,才能讓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時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這一論述可以用于說明( )
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 C.羅馬共和政體 D.寡頭政治
【答案】A
【解析】由材料“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數派強大到近乎全體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贊同的人也必須尊重這種政體,才能讓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時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可知為雅典為維護民主政治實行的直接民主(陶片放逐法),故選A項;僭主政治是以非法手段取得政權建立的獨裁統治,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羅馬法共和政體的特點在于國家由元老院、執政官和部族會議三權分立,掌握國家實權的元老院由貴族組成,執政官由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舉產生,行使最高行政權力,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C項;寡頭政治是指由少數人掌握政權,與材料中“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的民主政治相違背,排除D項。
4.(2020全國Ⅰ卷·32)雅典城邦通過抽簽產生的公民陪審團規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階層,負責解釋法律、認定事實、審理案件等。而在羅馬,通常由專業法官和法學家進行司法解釋。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實踐中( )
A.職業法官擁有審判權 B.負責司法解釋的主體與羅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權 D.公民陪審團維護所有人的法律權益
【答案】C
【解析】材料雅典“不同的公民階層負責解釋法律、認定事實、審理案件等”,反映出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權,故選C項;雅典城邦的司法實踐中公民階層擁有審判權,不是職業法官,排除A項;雅典負責司法解釋的主體是公民階層,而羅馬負責司法解釋的主體是專業法官和法學家,排除B項;雅典公民陪審團“代表不同的公民階層”,維護的僅僅是公民的法律權益,奴隸是得不到維護的,并不是維護所有人的權益,排除D項。
考點二 羅馬人的法律
[基礎回扣]
1.發展歷程
時期 基本內容
共和國時期 起源——由習慣法到成文法。 (1)習慣法:主要存在于王政時期和共和國早期 (2)成文法:公元前5世紀中期,《十二銅表法》發表,標志著羅馬成文法誕生。
帝國時期 發展——由公民法到萬民法 (1)公民法:公元3世紀之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羅馬公民,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稱為公民法,具有明顯的狹隘性。 (2)萬民法:3世紀,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不復存在,萬民法成為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自由民的法律,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
東羅馬帝國時期 完成——編訂《民法大全》 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2.基本內容
(1)承認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歷史作用
(1)維系了羅馬的統治。
①穩定了社會秩序。
②鞏固了社會政治和經濟基礎。
(2)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①法治思想。
②法律形式和內容。
③法律制度。
(3)成為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和發展資本主義的有力武器。
[重難點深化]
1.從通史視角認識羅馬法的形成條件
(1)政治:羅馬法的發展與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被壓迫民族的反抗、奴隸的
起義、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對外擴張等因素有關。
(2)經濟:發達的商品經濟是羅馬法不斷發展的經濟條件,直接影響羅馬的經
濟立法。
(3)文化:古羅馬是古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的開拓者,羅馬法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繁榮。
2.古希臘羅馬文明中的幾個熱考命題理念
(1)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是人類歷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思想、精神和藝術領域等方面領先于人類發展的社會文化。所以,一種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稱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領先于人類社會的發展,二是這種領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兩者缺一不可。古希臘山多、地少、三面環海、港灣眾多,其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海外貿易,同時其民主制的建立、人文思想的產生都與海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它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國家。
(2)城邦意識
所謂城邦意識就是指古希臘城邦公民以維護城邦利益為最高利益追求的意識。他們有一種城邦就是最優越的潛意識。為什么會在古希臘產生這種意識?古希臘人認為城邦是一種最好的國家狀態,如果城邦獨立就可以保證他們的各種權利和權益,相反,則會威脅到他們每個人的權利和權益。古希臘人的城邦意識建立在對自己權利的最大維護上。
(3)公民意識
公民意識就是公民認識到自己是城邦的主人,因而積極參加各種政治活動,以實現作為城邦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因此,公民意識就是城邦意識,即主人公意識和法律至上意識。城邦和公民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為了城邦而存在。
(4)自然法精神
自然法的精神主要包含公平、理性、人權。古羅馬法之所以如此廣泛傳播,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是與古羅馬法中的自然法精神分不開的。自然法的精神是古羅馬法的靈魂,它的理性、平等觀念正好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推動了羅馬社會的進步。
(5)公平正義
公平包含公民參與經濟、政治和社會其他生活的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分配公平。正義包括社會正義、政治正義和法律正義等。我們從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和古羅馬法中已經看到公平正義的影子,如古代雅典民主的抽簽選舉、輪番而治,古羅馬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真題印證]
1.(2021 湖南卷·12) 早期的羅馬法規定債的關系不可轉移,后來羅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準許他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原債務人,以實現債權或債務在不同主體間轉移。這一轉變( )
A. 動搖了保護私產的觀念 B. 旨在保護奴隸主特權地位
C. 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D. 表明羅馬法形成完整體系
【答案】C
【解析】根據“后來羅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準許他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原債務人,以實現債權或債務在不同主體間轉移”可得出羅馬法的調整是為了適應當地羅馬商品經濟不斷發展的需要,在商品經濟發展過程中會有很多的商業糾紛,因此法律也要適當的調整,C正確;材料只說債務關系轉移,但私產的觀念沒有動搖,排除A;材料不能反映出是保護誰,排除B;D項是《民法大全》的頒布,排除D。
2.(2021天津卷·9)凱撒執政時期,羅馬發行的一些貨幣上,一面是凱撒的側面頭像,另一面記載著他的功績,且內容時有變化,可見羅馬貨幣( )
A.兼具了經濟政治功能 B.彰顯了皇權至高無上
C.顯示了鑄造工藝高超 D.體現了帝國實力強盛
【答案】A
【解析】貨幣本身具有經濟功能,在羅馬貨幣上刻印凱撒頭像及其功績,起到政治宣傳的作用,顯示凱撒的威嚴,以此來維護統治,故選A項;皇權至高無上表現為皇帝將國家的司法、立法和行政、軍事等大權總攬于一人之手,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凱撒執政前古希臘就已有亞歷山大頭像銀幣,在貨幣上刻印頭像及文字,不能說明鑄造工藝高超,排除C項;材料強調羅馬貨幣的功能,僅憑材料信息無法說明帝國實力強盛,排除D項。
考點三 人文精神的起源
[基礎回扣]
1.智者學派
(1)原因:古希臘工商業經濟繁榮;城邦民主政治發展;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主張:“人是萬物的尺度”,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
(3)影響: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
2.蘇格拉底
(1)支持寡頭政治,反對過激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靈魂。
(2)道德主張:提倡善良的道德,倫理思想是“美德即知識”;提倡發現自我,認識自己。
3.柏拉圖:關注人類生活,把人分為三類,應各盡其責;鼓勵人們獨立理性思考。
4.亞里士多德: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人類是最高級的。
[重難點深化]
1.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
項目 智者學派 蘇格拉底思想
不同點 思想 主張 (1)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個人的作用,忽視道德。(2)過分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忽視人們認識的共同性。 (1)哲學追求主要集中在認識人自己這一命題上。(2)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3)認為社會中的人應該具備美德,認為“美德即知識”
政治 主張 主張民主政治,有些激進學者還提出城邦公民應該人人平等 主張有知識、有道德的少數人治國,對民主政治特別是雅典后期的激進民主表示了強烈反對
相同點 同屬于一個時代;都是以人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肯定人的價值,重視人的作用;都強調知識的作用;都體現了人文精神
2.深度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
(1)古代希臘人文精神的三個內涵:人性,即人道主義精神;理性,即對真理的追
求;超越性,即對生活意義的追求。
(2)與文藝復興運動的關系:普羅泰格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為文藝復
興提供價值標準定位;蘇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識”,為文藝復興提供道德標
準定位;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為文藝復興提供科學思維方法定位。
(3)人文精神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促使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走向以“人”為中心的過程。它提倡民主與科學,喚醒了人們的積極進取精神、創造精神和科學實驗精神,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辟了道路,成為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導航燈。
3.古希臘哲學家和古代中國人文主義者在思想上的相同點及積極作用
(1)相同之處:以人為本,關注社會。
(2)積極作用:西方的人文主義推動了商品經濟、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的發
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中國古代的人文主義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規
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真題印證]
1.(2021北京卷·11) 雅典民主改革后,工商業者獲得一定權利。一位雅典公民瀕臨破產,卻不愿讓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認為只有蠻族和奴隸才做這種“低賤營生”。蘇格拉底勸導說,為了家庭生計,自由的女人運用技藝從事商品生產是“最高貴”的行為,通過學習和練習可增進美德。這說明( )
①蘇格拉底認為雅典社會道德淪喪
②古希臘城邦時期開始出現手工工場
③蘇格拉底認為人應當求知并付諸實踐
④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對工商業抱有偏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根據“蘇格拉底勸導說,為了家庭生計,自由的女人運用技藝從事商品生產是‘最高貴’的行為,通過學習和練習可增進美德”可知,蘇格拉底認為人應當求知并付諸實踐,③符合題意;根據“一位雅典公民瀕臨破產,卻不愿讓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認為只有蠻族和奴隸才做這種‘低賤營生’”可知,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對工商業抱有偏見,④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蘇格拉底認為雅典社會道德淪喪,①不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古希臘城邦時期開始出現手工工場,①不符合題意。所以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2.(2020山東卷·10)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認為,“當雅典人進行公共事務的討論……他們聽每個人的建議,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美德,否則城邦將不存在”。他強調雅典的存續得益于( )
A. 規范的公共事務決策程序 B. 積極參政的公民群體
C. 良好的道德風尚 D. 發達的城邦教育
【答案】B
【解析】普羅泰格拉認為城邦之所以存在,是因為在公共事務討論時,傾聽了每個公民的建議,而每個公民對于城邦公共事務的關注則是其具備的美德。這一言論說明了積極參政的公民群體是城邦得以延續的關鍵,B正確;普羅泰格拉的言論中并未涉及雅典城邦公共事務決策的程序,排除A;通過普羅泰格拉的言論可知,公民的美德指的是其對于城邦事務的關注,而非其本身的道德品質,排除C;普羅泰格拉的言論中未提及城邦教育,而且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古代雅典,并非所有公民都具備良好的教育,這與題干中“每個人的建議”不符,排除D。
【高頻考點練兵】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公元前399年,經過抽簽的方式,雅典從自愿報名的候選者中隨機選出501人,組成陪審團,負責審判蘇格拉底。在規定的時間內,蘇格拉底為自己作了辯護。陪審團經過兩輪投票,以多數票判其死刑。蘇格拉底一案的審判過程顯示(  )
A.民主自由導致多數人的暴政
B.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結果公正
C.雅典司法審判缺乏嚴格程序
D.雅典法律沒能保證蘇格拉底權益
【答案】 B
【解析】 現代法律中刑法制裁的是犯罪行為,任何人不因思想而受罰。題干中“抽簽的方式”“自愿報名”“兩輪投票”“多數票”等信息體現了陪審團的成立和審判中的程序公正,而偉大思想家蘇格拉底卻被判處死刑即結果不公正,故選B項。
2.(2021·唐山高三調研)古代雅典的公民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立法,但雅典有“違憲立法起訴”,任何公民可以對其認為提出違憲的法律的人和制憲法律本身提出起訴,交給陪審法庭審判。若判定該項法律確實危害民主,則廢除該法律,將提案人繩之以法。但法律一旦被核準,陪審法庭必須按照其執行。這說明,在古代雅典(  )
A.國家機關分權制衡 B.法律服從民眾意愿
C.公民參政意識強烈 D.內部斗爭比較激烈
【答案】 A
【解析】 據材料“若(陪審法庭)判定該項法律確實危害民主,則廢除該法律……但法律一旦被核準,陪審法庭必須按照其執行”可知,雅典公民大會和陪審法庭之間存在相互制約的關系,說明當時國家機關分權制衡,故選A項。
3.在討論是否遠征西西里時,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從城邦整體考慮,勸阻公民大會出兵西西里。但在野心家亞西比德的蠱惑下最終通過出兵決議,卻遭慘敗。面對失敗的教訓,公民大會本應總結教訓,但是卻把責任完全推到當初贊成遠征的將領身上。材料反映了雅典公民大會(  )
A.內部矛盾尖銳 B.濫用國家權力
C.維護貴族利益 D.缺乏理性分析
【答案】 D
【解析】 據材料“在野心家亞西比德的蠱惑下最終通過出兵決議,卻遭慘敗。面對失敗的教訓,公民大會本應總結教訓,但是卻把責任完全推到當初贊成遠征的將領身上”可見在這種制度之下,并不能客觀理性地處理事情,故選D。
4.在古希臘有關神學的記載中,神往往具有爭強好勝的虛榮心、嫉妒心、報復心,會表現出各自的勇敢、膽怯、厚道、奸詐等行為。神也會犯錯誤甚至犯罪。如神王宙斯的所作所為,就令人認為他實在是一個典型的暴君。這樣的記載(  )
A.說明了古希臘神學體系的混亂
B.旨在防止希臘走上暴君政治
C.反映出神學中蘊含著人文精神
D.折射出民主政治的開放包容
【答案】 C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神”與普通人一樣具有虛榮、嫉妒等情感和行為,反映出古希臘神學中蘊含著人文精神,C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古希臘神學體系混亂,A項錯誤;宙斯只是希臘諸神人性化的一個代表,不能說明希臘神學的主旨是防止暴君政治,B項錯誤;民主政治的開放包容在材料中沒有體現,D項錯誤。
5.(2021·佛山一模)羅馬共和國從無雅典那樣的公益捐助制度,也不曾給公民提供必要的經濟援助。羅馬的官職從無薪給,且是選舉而非抽簽產生。由此可知(  )
A.羅馬共和國缺乏民主基礎
B.公民成為共和國的支柱
C.公民對政治的參與受限制
D.精英統治利于社會進步
【答案】 C
【解析】 羅馬從無雅典那樣的公益捐助制度,也不曾給公民提供必要的經濟援助,導致貴族庇護盛行;羅馬的官職從無薪給,且是選舉而非抽簽產生,窮人無力問津也根本沒有機會和能力出任,故選C項。
6.(2021·珠海一模)最初羅馬法只適用于享有公民權的羅馬市民,從屋大維開始,帝國所有的自由居民逐漸享有羅馬公民權。公民權的普及導致了地方政府的羅馬化,越來越多的城市仿效羅馬的憲政制度,建立起類似羅馬公民大會、元老院的機構。公民權的普及(  )
A.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
B.推動了代議制度的產生
C.有利于境內各民族發展
D.實現邊地各族的羅馬化
【答案】 C
【解析】 根據題干內容可知,“帝國所有的自由居民逐漸享有羅馬公民權”,說明羅馬公民權的擴大,據此可知,題干內容主要反映了羅馬法由公民法向萬民法的轉變,正是由于萬民法的普及,羅馬帝國境內不同民族之間的關系逐漸得以理順,進而帝國境內各民族都得到了較好的發展,故選C項。
7.西方有說法認為,世界上傳印閱讀最廣的書,第一是《圣經》,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稱“法律圣經”。對“法律圣經”理解正確的是(  )
A.羅馬法的具體規范后代法學家不可更改
B.羅馬法的法律技術適用于任何歷史時期
C.羅馬法已經完成了當今社會的立法工作
D.羅馬法蘊含的精神是近現代法律的先驅
【答案】 D
【解析】 《民法大全》堪稱“法律圣經”,是指羅馬法蘊含的法律至上、保護私有財產等精神和原則是近現代法律的先驅,故選D項;羅馬法是維護奴隸主階級利益的工具,后代法學家要根據具體問題不斷調整,排除A項;羅馬法的法律技術具有時代性,不可能適用于任何歷史時期,排除B項;羅馬法只是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排除C項。
8.古代羅馬法中規定:法官在審理訴訟案件時,如果原告有欺詐、脅迫等行為,被告如果也有可原諒的錯誤,法官有權減免被告的責任。這一規定(  )
A.提升了法官的司法權威
B.有利于維護誠信和公平
C.意在維護羅馬公民利益
D.強化了人們的守法意識
【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羅馬法在司法過程中法官可以根據原告和被告的具體行為,行使減免被告責任的權力,體現出羅馬法司法過程中不是一味地固守法律、教條司法,而是以維護誠信和正義為主,故選B項。
9.(2021·惠州三模)羅馬法確立了“運動傷害免責觀念”:在一些高度危險性的公開競技比賽中,一個人無需為殺死或傷害另一個參賽者的行為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運動員既然參與到這些競技運動中,就意味著他們甘冒風險。這一觀念(  )
A.蘊含了人文主義思想 B.體現了自然法的理念
C.推動了羅馬疆域擴大 D.激發了公民的榮譽感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這一觀念鼓勵運動員大膽參與競技比賽,促進了競爭意識的增強,而競爭意識有利于激發公民的榮譽感,故選D項;據材料“一個人無需為殺死或傷害另一個參賽者的行為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可知,這一觀念體現了對生命的漠視,并未蘊含人文主義思想,排除A項;自然法理念指的是超越于實在法之上的普遍適用且永恒不變的法律準則,材料中的觀念并不能體現這一理念,排除B項;羅馬疆域擴大的推動力量是羅馬的對外擴張,與材料中的觀念無關,排除C項。
10.(2021·德州高三模擬)早期羅馬法認為婦女對眼前可能出現的后果有一定的認知度,但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后果往往無法預知,因而規定婦女可以與他人締結錢款方面的債務契約,但不能與他人締結不動產方面(無法預知后果)的契約。這一規定(  )
A.保障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B.體現了男權對婦女的約束
C.保護了婦女的經濟權益 D.緩和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
【答案】 B
【解析】 根據題干內容可知,早期羅馬法規定婦女“可以與他人締結錢款方面的債務契約,但不能與他人締結不動產方面(無法預知后果)的契約”,說明早期羅馬法對婦女的權利有所限制,這體現出男權對婦女權利的約束,故選B項。
11.(2021·昆明高三摸底)蘇格拉底認為節制是獲得幸福的智慧;柏拉圖提出了正義、智慧、勇敢、節制四大德性; 西塞羅倡導節制是靈魂各部分的和諧。這表明(  )
A.人文主義思想的源頭在古希臘
B.古代西方的節制觀念被普遍認同
C.古希臘哲學以道德為研究中心
D.古代西方的道德觀具有理性色彩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強調品德是節制,體現古希臘思想家具有理性的頭腦,故選D項;西塞羅是古羅馬人而非古希臘人,排除A項;材料信息代表的是哲學家的思想,不代表大眾的態度,排除B項;古希臘哲學以人為研究中心,排除C項。
12.(2021·湖北八省聯盟高三聯考)蘇格拉底將自己的研究對象轉向人類的內心世界,從“美德即知識”的觀點出發,提出了“德行可教”,并主張“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這表明蘇格拉底(  )
A.倡導建立社會道德價值觀
B.強調個體的感受和自由
C.研究重點由人類轉向哲學
D.主張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答案】 A
【解析】 據材料蘇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并主張‘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說明蘇格拉底強調通過教化培養德行,這是人價值的體現,說明了社會道德的作用,故選A項;材料體現道德的價值而非強調個人自由,排除B項;據材料“蘇格拉底將自己的研究對象轉向人類的內心世界”,可知研究重點仍是人本身,排除C項;材料強調的是德行對人自身具有重要意義,而非德行高于一切,排除D項。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5分,共40分)
13.(2021·貴陽高三摸底)(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信用”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多表述為“誠信”。在中國古代,作為倫理準則的誠信,適用于封閉的以血緣和地緣為紐帶的“熟人社會”。誠信的實現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樣的力量。誠信是由社會輿論和個體內心信念保障實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義務(如對君盡忠、對父母盡孝、對朋友誠信等)就會失去面子,不僅會受到他人譴責,而且會被人群疏遠從而失去在社會關系中的地位。對于背信之人的懲罰,無需借助法律手段。誠信作為立身之本,作為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甚至成為治國之道,是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
——摘編自王玉花、宋桂紅《談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觀念》
材料二 西方傳統信用文化認為個人自由是締結契約的前提。“信”是適用于“陌生人”之間的原則,是體現社會正義的重要方面,人們普遍認同誠信觀念的經濟價值。羅馬法中已建立了相應的誠信契約制度。在誠信契約中,債務人不僅要承擔契約規定的義務,而且必須承擔誠實、善意的補充義務。建立在契約關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帶有法律和秩序的屬性,能夠起到協調人際關系、凈化經濟活動運行環境的作用。
——摘編自李新庚《信用理論與制度建設研究》
(1)根據材料,概括中國與西方在傳統“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處。(12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西方傳統“信用”文化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共同的歷史價值。(13分)
【答案】 (1)不同之處:
中國 西方
適用于以血緣和地緣為紐帶的“熟人社會” 適用于“陌生人”之間
是立身之本,治國之道 是社會正義的體現
側重于社會理論道德義務 側重于社會經濟活動
以榜樣、社會輿論和道德約束進行保障 以制度和法律進行保障
(2)背景:中國:農業經濟為主導;宗法觀念的影響;儒家思想成為主流。西方:商品經濟的發達;羅馬法的影響;契約精神影響廣泛。歷史價值:協調人際關系,有利于社會穩定;凈化經濟活動的運行環境;是東西方思想發展史上的寶貴遺產。
14.(15分)觀看戲劇是雅典人城邦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流傳至今的眾多劇本也深刻地反映了古代雅典城邦文明的人文精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戲劇最初可能起源于雅典以外的地區,約公元前6世紀中葉傳入阿提卡。
戲劇表演大多由富有的公民贊助,表演者主要由歌隊和演員組成。為了促進戲劇的發展,雅典人每年還分別為悲、喜劇頒獎。評委并不是專家,而是抽簽選出的10名公民。
公元前5世紀雅典最偉大的悲劇作家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
埃斯庫羅斯的代表作是悲劇《普羅米修斯》,取材于希臘神話,劇中的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立下大功,為人類盜得天火使文明成為可能,卻被宙斯懲罰。做好事的普羅米修斯反被眾神之神宙斯懲罰,反映了埃斯庫羅斯對希臘某些宗教觀念的批評。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有《俄狄浦斯王》《埃亞斯》等。在索福克勒斯的筆下,神對人物活動的控制似乎更加遙遠渺小,那些有行動的人,根據自己的某些特定目的行事,與周圍的世界相對立。宗教傳統與城邦權威之間的相互沖突,在他的人物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
歐里庇得斯比他的兩位前驅更為自由,在他的代表作《安提戈涅》中,他讓克萊翁的兒子,主人公的未婚夫海蒙幫助完成埋葬任務,并在神靈的幫助下成了親,一位神靈還宣布他們將有許多子嗣,完全改變了神話原有的意義。
——摘編自晏紹祥《古代希臘》
(1)編寫一幕發生在公元前5世紀雅典城市廣場上觀看戲劇時公民對話的場景。(要求:先寫出對話主題,主題要緊扣雅典當時政治和思想上的重大事件;對話內容要圍繞主題展開,觀點明確;對話過程完整,邏輯清晰。)(7分)
(2)結合雅典三位偉大悲劇作家的代表作內容及其主旨,說明雅典戲劇是如何體現雅典文明中的人文主義精神的。(8分)
【答案】 (1)示例:
對話主題:伯利克里發放觀劇津貼,促進民主政治的發展
對話:
甲:你知道么,最近我們的首席將軍伯利克里將給所有觀賞戲劇的公民發放“觀劇津貼”呢!
乙:這么一來,公民都要被吸引,更多地參加觀看戲劇這樣的公共活動了!
甲:是的,過去他還規定向參加政治活動和擔任公職的公民發放工資,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乙:這一切政令讓我們偉大的雅典城邦發展得越來越好了!
(2)在埃斯庫羅斯的代表作《普羅米修斯》中,普羅米修斯違反了眾神之神宙斯的規定,私自盜得天火,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產生,反映了人的自我價值意識的覺醒,否定了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突出了人的主觀能動性;在索福克勒斯的戲劇作品中,神對人的控制力量被進一步削弱,有行動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行事,更加強調人相對于神的尊嚴和權威的覺醒;在歐里庇得斯的代表作《安提戈涅》中,主人公在神靈的幫助下成親并且得到神的祝福,改變了過去神與人之間的緊張關系,體現了對“人”的尊重和關愛。總而言之,三位偉大悲劇作家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公元前5世紀雅典文明中的人文主義精神。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專題四 古代西方的政治和思想
【高頻考點呈現】
考點一 雅典民主政治
考點二 羅馬人的法律
考點三 人文精神的起源
【高頻考點剖析】
考點一 雅典民主政治
[基礎回扣]
1.形成環境
(1)地理環境: 文明、多山靠海、良港眾多、海島棋布、平原狹小。
(2)經濟環境:海外貿易條件得天獨厚, 業發達。
(3)政治環境:小國寡民、 。
(4)人文環境: 的社會環境、平等互利的觀念、較高的公民素質。
2.發展過程
(1)奠基:公元前6世紀初, 改革改變了貴族專權的局面,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礎。
(2)確立:公元前6世紀末,克利(里)斯提尼改革,使 部落代替血緣部落,打破了貴族勢力對政權的控制。
(3)頂峰:伯利(里)克里(利)執政時,是雅典民主政治的“ ”。
3.主要內容
(1) :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一切國家大事都由其討論決定。
(2)五百人議事會:國家常設最高行政機關。
(3)陪審法庭:國家最高司法與 機關。
(4)國家一切官職向各等級公民開放。
4.突出特點
主權在民; ;法律至上;公民意識。
5.歷史評價
(1)積極性
①創造了法治基礎上的 方式,促進了雅典奴隸制文明的繁榮。
②對后世民主政治的實施和民主思想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
(2)局限性
①民主只屬于 ,是少數人的民主。
②小國寡民體制下的產物,容易導致 的濫用和誤用。
[重難點深化]
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及評價
(1)特點
(1)經歷了民主政治不斷完善的過程:梭倫改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礎;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終確立民主政治;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
(2)經歷了民主范圍不斷擴大的過程:由血緣世襲到以財產、地域為主,由財產等級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貴族共和到公民廣泛參與、人民主權、輪番而治。
(3)民主制度不斷創新:抽簽選舉、差額選舉制度,立法、行政、司法分權制度的嘗試。
(4)少數人的民主:以城邦制為基礎,適合小國寡民,民主權利只屬于雅典少數有一定經濟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婦女、外邦人、奴隸則不享有民主權利。
(2)評價
①進步性
a民主的創舉。提供集體管理的新形式、創造民主運作的新方式,為近現代西方政治思想和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b推動文化事業的發展。民主政治重視全體公民的個體自由和責任感,鑄就了雅典人渴求知識、樂于探究的民族性格,從而促進了本國政治、經濟、文化的蓬勃發展,使古代希臘在文化領域取得眾多輝煌成就。
②局限性
a民主性質的原始性:雅典民主僅是一種原始的直接民主形式,只適用于小國 寡民的城邦。
b民主范圍的狹隘性:它是建立在奴隸制基礎之上的,是奴隸主的民主,是極少數人的民主,廣大的奴隸、外邦人和婦女根本沒有公民權。
c運作方式的隨意性:抽簽選舉和輪流坐莊的參政方式,意味著素養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國家管理權,很可能會導致國家權力的濫用和誤用。
[真題印證]
1.(2021 山東卷·10) 約公元前450至前445年間的一件銘文記載了雅典公民大會選拔女祭司的情況:【……】阿科斯提案:勝利女神雅典娜的女祭司【……】應從所有雅典婦女中【任命】,……女祭司的薪資應為(每年)50德拉克瑪以及公共祭祀(犧牲品)的腿和皮。”多年后,公民大會再次明確規定每年向女祭司支付50德拉克瑪。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 )
A. 公民大會負責處理城邦重要事務
B. 祭司是享有特權的公民群體
C. 婦女在特定領域擁有政治權利
D. 津貼制是民主政治的基礎
2. (2021全國Ⅱ卷·32)古希臘阿里斯托芬在一部作品中寫道,雅典某陪審員對他兒子說,他一到那里,“就有人把盜竊過公款的溫柔的手”遞給他,并向他鞠躬:經過這么一懇求,他的火氣也就消了,隨即進入法庭。這可以用于說明,在古代雅典( )
A.司法審判不能體現民意 B.民主政治制度已趨于完善
C.直接民主無法確保正義 D.公民法注重調解經濟糾紛
3.(2020全國Ⅱ卷·32)有學者認為:“在政體形式這個關鍵問題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數派強大到近乎全體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贊同的人也必須尊重這種政體,才能讓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時讓國家所有權威部門受到人們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評。”這一論述可以用于說明( )
A.雅典民主政治 B.僭主政治 C.羅馬共和政體 D.寡頭政治
4.(2020全國Ⅰ卷·32)雅典城邦通過抽簽產生的公民陪審團規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階層,負責解釋法律、認定事實、審理案件等。而在羅馬,通常由專業法官和法學家進行司法解釋。由此可見,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實踐中( )
A.職業法官擁有審判權 B.負責司法解釋的主體與羅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權 D.公民陪審團維護所有人的法律權益
考點二 羅馬人的法律
[基礎回扣]
1.發展歷程
時期 基本內容
共和國時期 起源——由習慣法到成文法。(1)習慣法:主要存在于王政時期和共和國早期(2)成文法:公元前5世紀中期,《十二銅表法》發表,標志著羅馬 誕生。
帝國時期 發展——由公民法到萬民法(1)公民法:公元3世紀之前,羅馬法律的適用范圍僅限于 ,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被稱為公民法,具有明顯的狹隘性。(2)萬民法:3世紀,羅馬帝國境內自由民內部公民與非公民的區別不復存在,萬民法成為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一切 的法律,使法律有了更大的適用范圍。
東羅馬帝國時期 完成——編訂《 》6世紀,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組織法學家,把歷代的羅馬法加以系統化和法典化,匯編成《民法大全》,羅馬法體系最終完成。
2.基本內容
(1)承認 神圣不可侵犯。
(2)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歷史作用
(1)維系了羅馬的統治。
①穩定了社會秩序。
②鞏固了社會政治和 。
(2)給后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
①法治思想。
②法律形式和內容。
③法律制度。
(3)成為近代資產階級反封建和發展 的有力武器。
[重難點深化]
1.從通史視角認識羅馬法的形成條件
(1)政治:羅馬法的發展與平民反對貴族的斗爭、被壓迫民族的反抗、奴隸的
起義、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對外擴張等因素有關。
(2)經濟:發達的商品經濟是羅馬法不斷發展的經濟條件,直接影響羅馬的經
濟立法。
(3)文化:古羅馬是古希臘文明的繼承者和西方古典文明的開拓者,羅馬法有利于文化的傳承和繁榮。
2.古希臘羅馬文明中的幾個熱考命題理念
(1)海洋文明
海洋文明是人類歷史上主要因特有的海洋文化而在經濟發展、社會制度、思想、精神和藝術領域等方面領先于人類發展的社會文化。所以,一種海洋文明之所以能稱為海洋文明,一是它要領先于人類社會的發展,二是這種領先主要得益于海洋文化,兩者缺一不可。古希臘山多、地少、三面環海、港灣眾多,其經濟來源主要依靠海外貿易,同時其民主制的建立、人文思想的產生都與海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它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國家。
(2)城邦意識
所謂城邦意識就是指古希臘城邦公民以維護城邦利益為最高利益追求的意識。他們有一種城邦就是最優越的潛意識。為什么會在古希臘產生這種意識?古希臘人認為城邦是一種最好的國家狀態,如果城邦獨立就可以保證他們的各種權利和權益,相反,則會威脅到他們每個人的權利和權益。古希臘人的城邦意識建立在對自己權利的最大維護上。
(3)公民意識
公民意識就是公民認識到自己是城邦的主人,因而積極參加各種政治活動,以實現作為城邦主人公的心理狀態。因此,公民意識就是城邦意識,即主人公意識和法律至上意識。城邦和公民是密不可分的,公民為了城邦而存在。
(4)自然法精神
自然法的精神主要包含公平、理性、人權。古羅馬法之所以如此廣泛傳播,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是與古羅馬法中的自然法精神分不開的。自然法的精神是古羅馬法的靈魂,它的理性、平等觀念正好適應了商品經濟發展,推動了羅馬社會的進步。
(5)公平正義
公平包含公民參與經濟、政治和社會其他生活的機會公平、過程公平和結果分配公平。正義包括社會正義、政治正義和法律正義等。我們從古希臘的民主政治和古羅馬法中已經看到公平正義的影子,如古代雅典民主的抽簽選舉、輪番而治,古羅馬法中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真題印證]
1.(2021 湖南卷·12) 早期的羅馬法規定債的關系不可轉移,后來羅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準許他人替代原債權人或原債務人,以實現債權或債務在不同主體間轉移。這一轉變( )
A. 動搖了保護私產的觀念 B. 旨在保護奴隸主特權地位
C. 適應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D. 表明羅馬法形成完整體系
2.(2021天津卷·9)凱撒執政時期,羅馬發行的一些貨幣上,一面是凱撒的側面頭像,另一面記載著他的功績,且內容時有變化,可見羅馬貨幣( )
A.兼具了經濟政治功能 B.彰顯了皇權至高無上
C.顯示了鑄造工藝高超 D.體現了帝國實力強盛
考點三 人文精神的起源
[基礎回扣]
1.智者學派
(1)原因:古希臘 經濟繁榮;城邦民主政治發展;人在社會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主張:“ ”,肯定人的價值與尊嚴。
(3)影響: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義精神的最初體現。
2.蘇格拉底
(1)支持寡頭政治,反對過激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靈魂。
(2)道德主張:提倡善良的道德,倫理思想是“ ”;提倡發現自我,認識自己。
3.柏拉圖:關注人類生活,把人分為三類,應各盡其責;鼓勵人們獨立 。
4.亞里士多德:關注自然界和人類生活,強調在整個自然界中, 是最高級的。
[重難點深化]
1.比較智者學派和蘇格拉底思想的異同
項目 智者學派 蘇格拉底思想
不同點 思想主張 (1)提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個人的作用,忽視道德。(2)過分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忽視人們認識的共同性。 (1)哲學追求主要集中在認識人自己這一命題上。(2)提出善是人的內在靈魂,教育可以使人認識自己靈魂之內已有的美德。(3)認為社會中的人應該具備美德,認為“美德即知識”
政治主張 主張民主政治,有些激進學者還提出城邦公民應該人人平等 主張有知識、有道德的少數人治國,對民主政治特別是雅典后期的激進民主表示了強烈反對
相同點 同屬于一個時代;都是以人和人類社會為研究對象,肯定人的價值,重視人的作用;都強調知識的作用;都體現了人文精神
2.深度理解人文精神的內涵
(1)古代希臘人文精神的三個內涵:人性,即人道主義精神;理性,即對真理的追
求;超越性,即對生活意義的追求。
(2)與文藝復興運動的關系:普羅泰格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為文藝復
興提供價值標準定位;蘇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識”,為文藝復興提供道德標
準定位;亞里士多德的三段論,為文藝復興提供科學思維方法定位。
(3)人文精神的發展歷程就是一個促使歐洲人從以“神”為中心走向以“人”為中心的過程。它提倡民主與科學,喚醒了人們的積極進取精神、創造精神和科學實驗精神,為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開辟了道路,成為近現代歷史發展的導航燈。
3.古希臘哲學家和古代中國人文主義者在思想上的相同點及積極作用
(1)相同之處:以人為本,關注社會。
(2)積極作用:西方的人文主義推動了商品經濟、自然科學和文學藝術的發
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中國古代的人文主義則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規
范,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
[真題印證]
1.(2021北京卷·11) 雅典民主改革后,工商業者獲得一定權利。一位雅典公民瀕臨破產,卻不愿讓家中女眷制作面包和衣服出售,認為只有蠻族和奴隸才做這種“低賤營生”。蘇格拉底勸導說,為了家庭生計,自由的女人運用技藝從事商品生產是“最高貴”的行為,通過學習和練習可增進美德。這說明( )
①蘇格拉底認為雅典社會道德淪喪
②古希臘城邦時期開始出現手工工場
③蘇格拉底認為人應當求知并付諸實踐
④雅典民主改革后仍有公民對工商業抱有偏見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② D. ③④
2.(2020山東卷·10)智者學派的代表人物普羅泰格拉認為,“當雅典人進行公共事務的討論……他們聽每個人的建議,因為他們每個人都有這種美德,否則城邦將不存在”。他強調雅典的存續得益于( )
A. 規范的公共事務決策程序 B. 積極參政的公民群體
C. 良好的道德風尚 D. 發達的城邦教育
【高頻考點練兵】
一、選擇題(每小題4分,共48分)
1.公元前399年,經過抽簽的方式,雅典從自愿報名的候選者中隨機選出501人,組成陪審團,負責審判蘇格拉底。在規定的時間內,蘇格拉底為自己作了辯護。陪審團經過兩輪投票,以多數票判其死刑。蘇格拉底一案的審判過程顯示(  )
A.民主自由導致多數人的暴政
B.程序公正并不必然表示結果公正
C.雅典司法審判缺乏嚴格程序
D.雅典法律沒能保證蘇格拉底權益
2.(2021·唐山高三調研)古代雅典的公民大會為國家最高權力機關,主要職能是立法,但雅典有“違憲立法起訴”,任何公民可以對其認為提出違憲的法律的人和制憲法律本身提出起訴,交給陪審法庭審判。若判定該項法律確實危害民主,則廢除該法律,將提案人繩之以法。但法律一旦被核準,陪審法庭必須按照其執行。這說明,在古代雅典(  )
A.國家機關分權制衡 B.法律服從民眾意愿
C.公民參政意識強烈 D.內部斗爭比較激烈
3.在討論是否遠征西西里時,雅典政治家尼西阿斯從城邦整體考慮,勸阻公民大會出兵西西里。但在野心家亞西比德的蠱惑下最終通過出兵決議,卻遭慘敗。面對失敗的教訓,公民大會本應總結教訓,但是卻把責任完全推到當初贊成遠征的將領身上。材料反映了雅典公民大會(  )
A.內部矛盾尖銳 B.濫用國家權力
C.維護貴族利益 D.缺乏理性分析
4.在古希臘有關神學的記載中,神往往具有爭強好勝的虛榮心、嫉妒心、報復心,會表現出各自的勇敢、膽怯、厚道、奸詐等行為。神也會犯錯誤甚至犯罪。如神王宙斯的所作所為,就令人認為他實在是一個典型的暴君。這樣的記載(  )
A.說明了古希臘神學體系的混亂
B.旨在防止希臘走上暴君政治
C.反映出神學中蘊含著人文精神
D.折射出民主政治的開放包容
5.(2021·佛山一模)羅馬共和國從無雅典那樣的公益捐助制度,也不曾給公民提供必要的經濟援助。羅馬的官職從無薪給,且是選舉而非抽簽產生。由此可知(  )
A.羅馬共和國缺乏民主基礎
B.公民成為共和國的支柱
C.公民對政治的參與受限制
D.精英統治利于社會進步
6.(2021·珠海一模)最初羅馬法只適用于享有公民權的羅馬市民,從屋大維開始,帝國所有的自由居民逐漸享有羅馬公民權。公民權的普及導致了地方政府的羅馬化,越來越多的城市仿效羅馬的憲政制度,建立起類似羅馬公民大會、元老院的機構。公民權的普及(  )
A.激發了人們的愛國熱情
B.推動了代議制度的產生
C.有利于境內各民族發展
D.實現邊地各族的羅馬化
7.西方有說法認為,世界上傳印閱讀最廣的書,第一是《圣經》,第二就是《民法大全》,堪稱“法律圣經”。對“法律圣經”理解正確的是(  )
A.羅馬法的具體規范后代法學家不可更改
B.羅馬法的法律技術適用于任何歷史時期
C.羅馬法已經完成了當今社會的立法工作
D.羅馬法蘊含的精神是近現代法律的先驅
8.古代羅馬法中規定:法官在審理訴訟案件時,如果原告有欺詐、脅迫等行為,被告如果也有可原諒的錯誤,法官有權減免被告的責任。這一規定(  )
A.提升了法官的司法權威
B.有利于維護誠信和公平
C.意在維護羅馬公民利益
D.強化了人們的守法意識
9.(2021·惠州三模)羅馬法確立了“運動傷害免責觀念”:在一些高度危險性的公開競技比賽中,一個人無需為殺死或傷害另一個參賽者的行為承擔任何法律責任;運動員既然參與到這些競技運動中,就意味著他們甘冒風險。這一觀念(  )
A.蘊含了人文主義思想 B.體現了自然法的理念
C.推動了羅馬疆域擴大 D.激發了公民的榮譽感
10.(2021·德州高三模擬)早期羅馬法認為婦女對眼前可能出現的后果有一定的認知度,但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后果往往無法預知,因而規定婦女可以與他人締結錢款方面的債務契約,但不能與他人締結不動產方面(無法預知后果)的契約。這一規定(  )
A.保障了法律的公平公正 B.體現了男權對婦女的約束
C.保護了婦女的經濟權益 D.緩和了貴族和平民的矛盾
11.(2021·昆明高三摸底)蘇格拉底認為節制是獲得幸福的智慧;柏拉圖提出了正義、智慧、勇敢、節制四大德性; 西塞羅倡導節制是靈魂各部分的和諧。這表明(  )
A.人文主義思想的源頭在古希臘
B.古代西方的節制觀念被普遍認同
C.古希臘哲學以道德為研究中心
D.古代西方的道德觀具有理性色彩
12.(2021·湖北八省聯盟高三聯考)蘇格拉底將自己的研究對象轉向人類的內心世界,從“美德即知識”的觀點出發,提出了“德行可教”,并主張“未經省察的人生沒有價值”。這表明蘇格拉底(  )
A.倡導建立社會道德價值觀
B.強調個體的感受和自由
C.研究重點由人類轉向哲學
D.主張人的品德高于一切
二、非選擇題(第13題25分,第14題15分,共40分)
13.(2021·貴陽高三摸底)(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信用”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多表述為“誠信”。在中國古代,作為倫理準則的誠信,適用于封閉的以血緣和地緣為紐帶的“熟人社會”。誠信的實現要依靠“上行下效”,依靠榜樣的力量。誠信是由社會輿論和個體內心信念保障實施的,如果不履行道德義務(如對君盡忠、對父母盡孝、對朋友誠信等)就會失去面子,不僅會受到他人譴責,而且會被人群疏遠從而失去在社會關系中的地位。對于背信之人的懲罰,無需借助法律手段。誠信作為立身之本,作為人際交往的基本原則,甚至成為治國之道,是社會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
——摘編自王玉花、宋桂紅《談中、西方文化中信用的觀念》
材料二 西方傳統信用文化認為個人自由是締結契約的前提。“信”是適用于“陌生人”之間的原則,是體現社會正義的重要方面,人們普遍認同誠信觀念的經濟價值。羅馬法中已建立了相應的誠信契約制度。在誠信契約中,債務人不僅要承擔契約規定的義務,而且必須承擔誠實、善意的補充義務。建立在契約關系之上的西方信用文化帶有法律和秩序的屬性,能夠起到協調人際關系、凈化經濟活動運行環境的作用。
——摘編自李新庚《信用理論與制度建設研究》
(1)根據材料,概括中國與西方在傳統“信用”文化上的不同之處。(12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西方傳統“信用”文化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共同的歷史價值。(13分)
14.(15分)觀看戲劇是雅典人城邦生活的重要內容之一,而流傳至今的眾多劇本也深刻地反映了古代雅典城邦文明的人文精神。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 戲劇最初可能起源于雅典以外的地區,約公元前6世紀中葉傳入阿提卡。
戲劇表演大多由富有的公民贊助,表演者主要由歌隊和演員組成。為了促進戲劇的發展,雅典人每年還分別為悲、喜劇頒獎。評委并不是專家,而是抽簽選出的10名公民。
公元前5世紀雅典最偉大的悲劇作家是埃斯庫羅斯、索福克勒斯和歐里庇得斯。
埃斯庫羅斯的代表作是悲劇《普羅米修斯》,取材于希臘神話,劇中的普羅米修斯為人類立下大功,為人類盜得天火使文明成為可能,卻被宙斯懲罰。做好事的普羅米修斯反被眾神之神宙斯懲罰,反映了埃斯庫羅斯對希臘某些宗教觀念的批評。
索福克勒斯的代表作品有《俄狄浦斯王》《埃亞斯》等。在索福克勒斯的筆下,神對人物活動的控制似乎更加遙遠渺小,那些有行動的人,根據自己的某些特定目的行事,與周圍的世界相對立。宗教傳統與城邦權威之間的相互沖突,在他的人物身上體現得十分明顯。
歐里庇得斯比他的兩位前驅更為自由,在他的代表作《安提戈涅》中,他讓克萊翁的兒子,主人公的未婚夫海蒙幫助完成埋葬任務,并在神靈的幫助下成了親,一位神靈還宣布他們將有許多子嗣,完全改變了神話原有的意義。
——摘編自晏紹祥《古代希臘》
(1)編寫一幕發生在公元前5世紀雅典城市廣場上觀看戲劇時公民對話的場景。(要求:先寫出對話主題,主題要緊扣雅典當時政治和思想上的重大事件;對話內容要圍繞主題展開,觀點明確;對話過程完整,邏輯清晰。)(7分)
(2)結合雅典三位偉大悲劇作家的代表作內容及其主旨,說明雅典戲劇是如何體現雅典文明中的人文主義精神的。(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蒲江县| 定兴县| 双辽市| 平邑县| 清镇市| 常熟市| 土默特左旗| 亚东县| 拜泉县| 清新县| 鄯善县| 东山县| 龙海市| 慈利县| 萨迦县| 东光县| 福州市| 厦门市| 潜山县| 霍林郭勒市| 自贡市| 上虞市| 文登市| 肃南| 宝兴县| 科技| 平阴县| 嘉义县| 黄平县| 土默特左旗| 诏安县| 侯马市| 邓州市| 聂拉木县| 福安市| 瑞金市| 临澧县| 盘锦市| 独山县| 西乌珠穆沁旗| 屯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