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八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2月份聯盟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八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2月份聯盟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資源簡介

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八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2月份聯盟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2021八上·柯橋月考)下圖表示我國某地傳統民居,以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圍聳起馬頭墻,墻頭高出屋頂,作階梯狀,白墻黛瓦,明朗而素雅。讀圖回問題。
1.馬頭墻、天井這種民居最可能位于(  )
A.東北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南方地區
2.下列有關這種民居建筑設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曬通風和排水
B.馬頭墻能在發生火災時防止火勢蔓延
C.為了抵御風沙和防寒保暖
D.與當地多雨潮濕的環境有關
【答案】1.D
2.C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自然環境對人文環境的影響,難度適中。
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馬頭墻的屋頂是斜頂,便于排水,是適應南方地區降水豐沛的需要。
故答案為:D
2.南方地區降水豐沛,氣候潮濕,這種民居建筑利于通風和排水,適應的當地潮濕的環境。故ABD說法正確,防御風沙和防寒是主要是針對西北和北方地區的需要,故C不正確。
故答案為:C
(2021八上·柯橋月考)紀錄片《航拍中國》展示了我國歷史、自然及社會發展。據下圖回答問題。
3.“它”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冬季阻擋著冷空氣南下,夏季暖濕氣流也難以北上。因為它,中國有了南方和 北方。“它”主要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這座城市“是全世界離海洋最遠的大城市,因此有了干旱的氣候;但也是離冰川最近的大城市,冰雪融水給了這座城市生機和活力。”這座城市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3.C
4.A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我國的地理區域,難度適中。
3.根據所學可知,秦嶺—淮河分南北。根據題意,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圖示中的③。
故答案為: C
4.根據題意可知,這座城市遠離海洋,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據此判斷這座城市是烏魯木齊,位于圖中的①
故答案為: A
5.(2021八上·柯橋月考)宋教仁被刺殺后,袁世凱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了(  )
A.二次革命 B.護法運動 C.護國運動 D.北伐戰爭
【答案】A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宋教仁被刺殺后,袁世凱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了二次革命。1913年春,準備北上組閣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經查,刺殺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凱的親信,并直接牽涉到袁世凱本人。“宋案”發生后,袁世凱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他決定以武力鎮壓國民黨,下令罷免由國民黨人擔任的江西、廣東、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二次革命”。但國民黨力量渙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凱鎮壓下去。孫中山、黃興等被迫流亡日本。
A項二次革命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二次革命,要求識記二次革命的史實。
6.(2021八上·柯橋月考) 1860年10月9日,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說:“最近兩天發生在圓明園的景象是用任何筆桿子都無法恰當描述的……”這則報道反映了(  )
A.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史實 B.甲午中日戰爭的史實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史實 D.抗日戰爭的史實
【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1860年、圓明園”等信息,可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情景。1856年10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攻陷大沽、天津,10月,攻占北京。英法侵略者闖入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瘋狂劫掠園中珍寶。洗劫過后,侵略者又放火燒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宏偉華美的圓明園變成了一片廢墟。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A項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史實是題干報道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在1894年至1895年,不符合題意;
C項八國聯軍侵華發生在1900年至1901年,不符合題意;
D項抗日戰爭發生在1931年至1945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需要準確識記并靈活運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7.(2021八上·柯橋月考) 1897年張謇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他由此棄官經商,開始倡導(  )
A.實業救國 B.維新變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學
【答案】A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在中國開礦設廠,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清末狀元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展本國的工商業,于是他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A項實業救國和張謇相符,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張謇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狀元實業家張謇提出“實業救國”主張,創辦大生紗廠。
8.(2021八上·柯橋月考)“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翻。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與此詩相關的歷史人物是(  )
A.關天培 B.林則徐 C.鄧世昌 D.左宗棠
【答案】C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遭到日本艦隊襲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艦沖鋒向前,激戰中,致遠艦多處中彈,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直沖敵艦,日艦躲避,同時施放魚雷,擊中致遠艦,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與詩句“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翻。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相關的歷史人物是鄧世昌。
ABD三項與題干詩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鄧世昌與題干詩相關,符合題意;
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鄧世昌與黃海海戰的相關史實。要求學生熟記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的史實,教育學生學習鄧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精神。
9.(2021八上·柯橋月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是 (  )
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發表《八一宣言》
C.“一二 九運動”
D.國民黨發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答案】A
【知識點】西安事變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后,在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A項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
10.(2021八上·柯橋月考)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照壁上刻有這樣的話:“把屠刀化作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這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愿望是(  )
A.忘卻歷史,撫平傷痛 B.牢記血淚,盼望復仇
C.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D.抹殺歷史,拒絕戰爭
【答案】C
【知識點】日軍罪行
【解析】【分析】“把屠刀化作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沉重愿望是: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勿忘歷史,珍愛和平是“把屠刀化作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反映的中國人民的愿望,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的理解認識能力。注意對材料信息的提取,識記南京大屠殺的相關知識。
11.(2021八上·柯橋月考)下側是同學們排演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依此判斷劇本最適合的名稱應該是(  )
A.近代開端 B.走向共和 C.軍閥割據 D.國家統一
【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武昌起義、民國建立都屬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向共和過程中的重要史實,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走向共和。
ACD三項和和題干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走向共和應該是劇本最適合的名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基礎知識的掌握是解題的關鍵。
12.(2021八上·柯橋月考)“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侵華倭寇,擄掠燒殺,尸橫遍野,血染長江。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這段文字反映的是(  )
A.東北三省淪陷 B.南京大屠殺慘案
C.抗日戰士血染盧溝橋 D.重慶大轟炸慘案
【答案】B
【知識點】日軍罪行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金陵”“一九三七”“一二一三”“侵華倭寇”“三十余萬”等可知,這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本占領南京后進行了大屠殺,殺害中國同胞30多萬人。
ACD三項和題干文字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南京大屠殺慘案是題干文字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南京大屠殺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史實。
13.(2021八上·柯橋月考)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澤東打趣地說:“打了三個勝仗,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三個勝仗”是指(  )
①平津戰役 ②遼沈戰役 ③淮海戰役 ④渡江戰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打了三個勝仗,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三個勝仗”是指三大戰役。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進行了與國民黨軍隊主力決戰的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D項①②③是這“三個勝仗”所指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大戰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大戰役的相關知識。
二、非選擇題
14.(2021八上·柯橋月考)關中平原,又叫渭河平原。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建立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讀下圖和表,回答問題。
氣溫(℃) 1月 -0.5
7月 26.3
降水量(mm) 1月 6.1
7月 92.8
全年 573
西安氣候資料統計表
(1)根據圖、表中信息,說一說渭河的水文特征。
(2)關中平原自古以來城市眾多,請根據材料說說其形成的有利條件。
(3)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發展目標之一。請從旅游資源角度說說當地擁有哪些優勢?
【答案】(1)①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②有結冰期;③含沙量大;
(2)①位于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交通方便;②河流眾多,生產生活的水源充足;③氣候宜人;④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物產豐富。
(3)【自然條件】①周邊有華山、終南山、秦嶺、黃土高原、黃河等許多名山大川,自然景觀優美。
【人文條件】②域內的西安、咸陽是歷史古都,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渭河流域是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此渭河河流季節變化大,1月均溫低于0℃,有結冰期,位于黃土高原地區,含沙量大。
(2)關中平原城市多,因為當地自然條件優越,地處平原,地勢平坦;河流眾多,水源充足;溫帶季風氣候,氣候適宜;農業生產發達,物產豐富。
(3)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可知,關中地區自然景觀優美;有歷史名城,文化底蘊深厚。
故答案為: (1) ①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②有結冰期;③含沙量大;
(2)①位于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交通方便;②河流眾多,生產生活的水源充足;③氣候宜人;④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物產豐富。
(3)【自然條件】①周邊有華山、終南山、秦嶺、黃土高原、黃河等許多名山大川,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條件】②域內的西安、咸陽是歷史古都,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點評】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屬于稍難題。
15.(2021八上·柯橋月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開拓創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閱讀年代尺
材料二:……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黨初心不改,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摘編自黨的十九大報告
材料三: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講話
(1)寫出材料一年代尺所示的歷史階段名稱。任選其中一個“新”,用相關歷史事件說明你對“新”的理解。
(2)根據材料二,列舉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
創造奇跡”的歷史事件名稱及其意義兩例。
(3)運用北伐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史實各一例,佐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答案】(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2)1927年,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道路;1935年,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北伐軍所到之處,工農群眾組織運輸,偵查敵情,擔任向導,配合北伐軍作戰。工農群眾的支援使北伐軍有了戰勝敵人的深厚基礎;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踴躍捐獻糧食、擔架、獨輪車,幫助人民解放軍筑路、修橋、轉運傷員、運送物資。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1919年到1949年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2)國民大革命失敗之后,中共領導的發動以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斗爭如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先后失敗,毛澤東改變計劃率領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李德、博古等人在軍事、政治上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軍事上的正確主張;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了我黨歷史上生死攸關關的轉折點,也是我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3)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支持是北伐勝利的基礎,北伐出師時,廣東工農群眾就組織了運輸隊、送信、運輸、救護,甚至拿起武器參戰等。在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踴躍捐獻糧食等,幫助解放軍筑路運送物資等,人民解放軍取得戰役的勝利。
故答案為:(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2)1927年,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道路;1935年,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北伐軍所到之處,工農群眾組織運輸,偵查敵情,擔任向導,配合北伐軍作戰。工農群眾的支援使北伐軍有了戰勝敵人的深厚基礎;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踴躍捐獻糧食、擔架、獨輪車,幫助人民解放軍筑路、修橋、轉運傷員、運送物資。
【點評】以三則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對“新”的理解、印證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曲折,勇于改正錯誤,創造奇跡”的史實、佐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的史實等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對“新”的理解、印證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曲折,勇于改正錯誤,創造奇跡”的史實、佐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的史實等知識。
16.(2020九上·諸暨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并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
——選自五四運動之《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原載1919年5月11日《每周評論》)
材料二:華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現在,眼見華北的主權,也要繼東三省熱河之后而斷送了!這是明明白白的事實,而舉國上下,對此卻不見動靜。……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親愛的全國同胞父老……,不但是依賴負有守土之責的長官,尤其希望全體民眾,也都能一致奮起,統一步伐,組織起來,實行武裝自衛。
——選自清華大學救國會《告全國民眾書》(刊登于1935年12月10日《怒吼吧》)
(1)材料一、二中奮起擔責的青年學生有著怎樣的共同境遇?
(2)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解釋材料一、二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的積極作用。
【答案】(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遭受嚴重侵犯,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2)材料一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人們思想的極大解放。材料二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掀起了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知識點】五四運動;華北事變
【解析】【分析】(1)材料一、二中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遭受嚴重侵犯,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2)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人民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嶄新篇章,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促進了人們思想的極大解放。迅速席卷全國的“一二 九”運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故答案為:(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遭受嚴重侵犯,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2)材料一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人們思想的極大解放。材料二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掀起了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的史實。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登錄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 助您教考全無憂
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八校2021-2022學年八年級上學期社會法治12月份聯盟考試試卷(歷社部分)
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
(2021八上·柯橋月考)下圖表示我國某地傳統民居,以長方形天井為核心,四面或左右后三面圍以樓房,陽光射入較少,各屋都向天井排水。外圍聳起馬頭墻,墻頭高出屋頂,作階梯狀,白墻黛瓦,明朗而素雅。讀圖回問題。
1.馬頭墻、天井這種民居最可能位于(  )
A.東北地區 B.北方地區 C.西北地區 D.南方地區
2.下列有關這種民居建筑設計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天井的主要作用是防曬通風和排水
B.馬頭墻能在發生火災時防止火勢蔓延
C.為了抵御風沙和防寒保暖
D.與當地多雨潮濕的環境有關
(2021八上·柯橋月考)紀錄片《航拍中國》展示了我國歷史、自然及社會發展。據下圖回答問題。
3.“它”就像一道天然的屏障,冬季阻擋著冷空氣南下,夏季暖濕氣流也難以北上。因為它,中國有了南方和 北方。“它”主要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4.這座城市“是全世界離海洋最遠的大城市,因此有了干旱的氣候;但也是離冰川最近的大城市,冰雪融水給了這座城市生機和活力。”這座城市位于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1八上·柯橋月考)宋教仁被刺殺后,袁世凱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了(  )
A.二次革命 B.護法運動 C.護國運動 D.北伐戰爭
6.(2021八上·柯橋月考) 1860年10月9日,美國《紐約時報》的一篇報道說:“最近兩天發生在圓明園的景象是用任何筆桿子都無法恰當描述的……”這則報道反映了(  )
A.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史實 B.甲午中日戰爭的史實
C.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的史實 D.抗日戰爭的史實
7.(2021八上·柯橋月考) 1897年張謇在給友人的信中寫道:“愿成一分一毫有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恥之官。”他由此棄官經商,開始倡導(  )
A.實業救國 B.維新變法 C.民主革命 D.民主科學
8.(2021八上·柯橋月考)“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翻。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與此詩相關的歷史人物是(  )
A.關天培 B.林則徐 C.鄧世昌 D.左宗棠
9.(2021八上·柯橋月考)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的標志是 (  )
A.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B.中共駐共產國際代表發表《八一宣言》
C.“一二 九運動”
D.國民黨發表中共中央提交的國共合作宣言
10.(2021八上·柯橋月考)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的照壁上刻有這樣的話:“把屠刀化作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這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愿望是(  )
A.忘卻歷史,撫平傷痛 B.牢記血淚,盼望復仇
C.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D.抹殺歷史,拒絕戰爭
11.(2021八上·柯橋月考)下側是同學們排演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依此判斷劇本最適合的名稱應該是(  )
A.近代開端 B.走向共和 C.軍閥割據 D.國家統一
12.(2021八上·柯橋月考)“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鐘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禍從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淪喪。侵華倭寇,擄掠燒殺,尸橫遍野,血染長江。三十余萬,生靈涂炭,煉獄六周,哀哉國殤。”這段文字反映的是(  )
A.東北三省淪陷 B.南京大屠殺慘案
C.抗日戰士血染盧溝橋 D.重慶大轟炸慘案
13.(2021八上·柯橋月考)文獻紀錄片《走近毛澤東》中有這樣一個情節:在西柏坡的院子里,警衛員給毛澤東梳頭時拔下一根白發,毛澤東打趣地說:“打了三個勝仗,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三個勝仗”是指(  )
①平津戰役 ②遼沈戰役 ③淮海戰役 ④渡江戰役。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二、非選擇題
14.(2021八上·柯橋月考)關中平原,又叫渭河平原。2018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復建立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平原城市群”。讀下圖和表,回答問題。
氣溫(℃) 1月 -0.5
7月 26.3
降水量(mm) 1月 6.1
7月 92.8
全年 573
西安氣候資料統計表
(1)根據圖、表中信息,說一說渭河的水文特征。
(2)關中平原自古以來城市眾多,請根據材料說說其形成的有利條件。
(3)打造“世界級旅游目的地”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發展目標之一。請從旅游資源角度說說當地擁有哪些優勢?
15.(2021八上·柯橋月考)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100年來我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前行,開拓創新。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閱讀年代尺
材料二:……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我們黨初心不改,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人間奇跡。
——摘編自黨的十九大報告
材料三:不忘初心,就要不忘人民。我們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講話
(1)寫出材料一年代尺所示的歷史階段名稱。任選其中一個“新”,用相關歷史事件說明你對“新”的理解。
(2)根據材料二,列舉20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曲折,勇于修正錯誤,
創造奇跡”的歷史事件名稱及其意義兩例。
(3)運用北伐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史實各一例,佐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
16.(2020九上·諸暨月考)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日本在萬國和會要求并吞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他們的外交大勝利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山東大勢一去,就是破壞中國的領土!中國的領土破壞,中國就亡了!所以我們學界今天排隊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維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
——選自五四運動之《北京學界全體宣言》(原載1919年5月11日《每周評論》)
材料二:華北自古是中原之地,現在,眼見華北的主權,也要繼東三省熱河之后而斷送了!這是明明白白的事實,而舉國上下,對此卻不見動靜。……華北之大,已經安放不得一張平靜的書桌了!親愛的全國同胞父老……,不但是依賴負有守土之責的長官,尤其希望全體民眾,也都能一致奮起,統一步伐,組織起來,實行武裝自衛。
——選自清華大學救國會《告全國民眾書》(刊登于1935年12月10日《怒吼吧》)
(1)材料一、二中奮起擔責的青年學生有著怎樣的共同境遇?
(2)結合所學知識,分別解釋材料一、二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的積極作用。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C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理解自然環境對人文環境的影響,難度適中。
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馬頭墻的屋頂是斜頂,便于排水,是適應南方地區降水豐沛的需要。
故答案為:D
2.南方地區降水豐沛,氣候潮濕,這種民居建筑利于通風和排水,適應的當地潮濕的環境。故ABD說法正確,防御風沙和防寒是主要是針對西北和北方地區的需要,故C不正確。
故答案為:C
【答案】3.C
4.A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解析】【點評】本題考查識記和理解我國的地理區域,難度適中。
3.根據所學可知,秦嶺—淮河分南北。根據題意,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是圖示中的③。
故答案為: C
4.根據題意可知,這座城市遠離海洋,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水源主要依靠冰雪融水,據此判斷這座城市是烏魯木齊,位于圖中的①
故答案為: A
5.【答案】A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宋教仁被刺殺后,袁世凱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了二次革命。1913年春,準備北上組閣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車站遇刺身亡。經查,刺殺宋教仁的幕后黑手竟然是袁世凱的親信,并直接牽涉到袁世凱本人。“宋案”發生后,袁世凱遭到國內輿論的譴責。他決定以武力鎮壓國民黨,下令罷免由國民黨人擔任的江西、廣東、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二次革命”。但國民黨力量渙散,二次革命很快被袁世凱鎮壓下去。孫中山、黃興等被迫流亡日本。
A項二次革命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二次革命,要求識記二次革命的史實。
6.【答案】A
【知識點】第二次鴉片戰爭與太平天國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中的“1860年、圓明園”等信息,可知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的情景。1856年10至1860年10月,英法聯軍為主兇,美俄為幫兇,對中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1860年,英法聯軍相繼攻陷大沽、天津,10月,攻占北京。英法侵略者闖入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園林——圓明園,瘋狂劫掠園中珍寶。洗劫過后,侵略者又放火燒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宏偉華美的圓明園變成了一片廢墟。這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A項第二次鴉片戰爭的史實是題干報道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B項甲午中日戰爭發生在1894年至1895年,不符合題意;
C項八國聯軍侵華發生在1900年至1901年,不符合題意;
D項抗日戰爭發生在1931年至1945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第二次鴉片戰爭。需要準確識記并靈活運用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
7.【答案】A
【知識點】洋務運動與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馬關條約》簽訂后,帝國主義在中國開礦設廠,利用中國廉價的原料和勞動力,直接剝削中國人民。清末狀元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展本國的工商業,于是他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主動放棄高官厚祿,回鄉創辦大生紗廠等一系列企業。
A項實業救國和張謇相符,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張謇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狀元實業家張謇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狀元實業家張謇提出“實業救國”主張,創辦大生紗廠。
8.【答案】C
【知識點】甲午中日戰爭與列強瓜分狂潮
【解析】【分析】1894年9月,清政府北洋艦隊在黃海大東溝海域,遭到日本艦隊襲擊,致遠艦管帶鄧世昌率艦沖鋒向前,激戰中,致遠艦多處中彈,鄧世昌下令,開足馬力,直沖敵艦,日艦躲避,同時施放魚雷,擊中致遠艦,鄧世昌與全艦官兵壯烈犧牲。與詩句“東溝海戰天如墨,炮震煙迷船掀翻。致遠鼓楫沖重圍,萬火叢中呼殺賊”相關的歷史人物是鄧世昌。
ABD三項與題干詩無關,不符合題意;
C項鄧世昌與題干詩相關,符合題意;
D項,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鄧世昌與黃海海戰的相關史實。要求學生熟記甲午中日戰爭中黃海海戰的史實,教育學生學習鄧世昌等民族英雄不畏強敵、不怕犧牲的精神。
9.【答案】A
【知識點】西安事變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變發生后,在中國共產黨和各方面的努力下,蔣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內戰、聯共抗日的主張。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十年內戰基本結束,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
A項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初步形成,符合題意;
BCD三項和題干信息不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學生對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的識記能力,需要準確識記西安事變和平解決的意義。
10.【答案】C
【知識點】日軍罪行
【解析】【分析】“把屠刀化作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沉重愿望是:勿忘歷史,珍愛和平。
AB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勿忘歷史,珍愛和平是“把屠刀化作警鐘,把逝名刻作史鑒。”反映的中國人民的愿望,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的理解認識能力。注意對材料信息的提取,識記南京大屠殺的相關知識。
11.【答案】B
【知識點】辛亥革命
【解析】【分析】武昌起義、民國建立都屬于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走向共和過程中的重要史實,依此判斷劇本名稱應該是走向共和。
ACD三項和和題干歷史劇擬定的各幕題目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走向共和應該是劇本最適合的名稱,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識及學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基礎知識的掌握是解題的關鍵。
12.【答案】B
【知識點】日軍罪行
【解析】【分析】由材料中的信息“金陵”“一九三七”“一二一三”“侵華倭寇”“三十余萬”等可知,這反映的是南京大屠殺。1937年12月13日,日本占領南京后進行了大屠殺,殺害中國同胞30多萬人。
ACD三項和題干文字材料內容不符,不符合題意;
B項南京大屠殺慘案是題干文字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南京大屠殺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的解讀,識記南京大屠殺的相關史實。
13.【答案】D
【知識點】三大戰役
【解析】【分析】“打了三個勝仗,白了一根頭發,值得!”這“三個勝仗”是指三大戰役。從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軍進行了與國民黨軍隊主力決戰的遼沈、淮海和平津三大戰役。三大戰役中,人民解放軍共殲滅和改編國民黨軍隊一百五十多萬人,國民黨軍隊的主力基本上被消滅,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
D項①②③是這“三個勝仗”所指的戰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三大戰役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識記與靈活掌握三大戰役的相關知識。
14.【答案】(1)①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②有結冰期;③含沙量大;
(2)①位于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交通方便;②河流眾多,生產生活的水源充足;③氣候宜人;④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物產豐富。
(3)【自然條件】①周邊有華山、終南山、秦嶺、黃土高原、黃河等許多名山大川,自然景觀優美。
【人文條件】②域內的西安、咸陽是歷史古都,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知識點】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
【解析】【分析】(1)根據圖示信息可知,渭河流域是溫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少雨。因此渭河河流季節變化大,1月均溫低于0℃,有結冰期,位于黃土高原地區,含沙量大。
(2)關中平原城市多,因為當地自然條件優越,地處平原,地勢平坦;河流眾多,水源充足;溫帶季風氣候,氣候適宜;農業生產發達,物產豐富。
(3)根據圖示信息和所學可知,關中地區自然景觀優美;有歷史名城,文化底蘊深厚。
故答案為: (1) ①河流水量季節變化大;②有結冰期;③含沙量大;
(2)①位于平原地區,地勢平坦,交通方便;②河流眾多,生產生活的水源充足;③氣候宜人;④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物產豐富。
(3)【自然條件】①周邊有華山、終南山、秦嶺、黃土高原、黃河等許多名山大川,自然景觀優美。【人文條件】②域內的西安、咸陽是歷史古都,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點評】本題考查從圖中獲取信息的能力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屬于稍難題。
15.【答案】(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2)1927年,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道路;1935年,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北伐軍所到之處,工農群眾組織運輸,偵查敵情,擔任向導,配合北伐軍作戰。工農群眾的支援使北伐軍有了戰勝敵人的深厚基礎;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踴躍捐獻糧食、擔架、獨輪車,幫助人民解放軍筑路、修橋、轉運傷員、運送物資。
【知識點】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第一次國共合作與北伐戰爭;工農武裝割據;新中國的誕生
【解析】【分析】(1)1919年到1949年屬于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的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中共“一大"召開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2)國民大革命失敗之后,中共領導的發動以城市為中心的武裝斗爭如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先后失敗,毛澤東改變計劃率領部隊到達井岡山地區,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開辟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正確革命道路。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糾正了李德、博古等人在軍事、政治上的“左”傾錯誤,肯定了毛澤東軍事上的正確主張;遵義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成為了我黨歷史上生死攸關關的轉折點,也是我黨從幼年走向成熟的標志。
(3)廣大人民群眾的熱烈支持是北伐勝利的基礎,北伐出師時,廣東工農群眾就組織了運輸隊、送信、運輸、救護,甚至拿起武器參戰等。在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踴躍捐獻糧食等,幫助解放軍筑路運送物資等,人民解放軍取得戰役的勝利。
故答案為:(1)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年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1921年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1949年,新中國的成立開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中國真正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2)1927年,建立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開辟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新道路;1935年,遵義會議,糾正了“左”的錯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生死攸關的轉折點。
(3)北伐軍所到之處,工農群眾組織運輸,偵查敵情,擔任向導,配合北伐軍作戰。工農群眾的支援使北伐軍有了戰勝敵人的深厚基礎;解放戰爭時期的淮海戰役中,廣大群眾踴躍捐獻糧食、擔架、獨輪車,幫助人民解放軍筑路、修橋、轉運傷員、運送物資。
【點評】以三則材料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對“新”的理解、印證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曲折,勇于改正錯誤,創造奇跡”的史實、佐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的史實等知識及學生識記和分析歷史知識的能力。理解并識記新民主主義革命以及對“新”的理解、印證中國共產黨“敢于面對曲折,勇于改正錯誤,創造奇跡”的史實、佐證“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的史實等知識。
16.【答案】(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遭受嚴重侵犯,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2)材料一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人們思想的極大解放。材料二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掀起了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知識點】五四運動;華北事變
【解析】【分析】(1)材料一、二中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遭受嚴重侵犯,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2)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五四運動,揭開了中國人民徹底反帝反封建的嶄新篇章,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開端,促進了人們思想的極大解放。迅速席卷全國的“一二 九”運動,極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故答案為:(1)中國的領土和主權遭受嚴重侵犯,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
(2)材料一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掀起了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揭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促進了人們思想的極大解放。材料二中青年學生發出宣告,促進了中華民族的覺醒,掀起了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推動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的史實。
二一教育在線組卷平臺(zujuan.21cnjy.com)自動生成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郑市| 修文县| 伊春市| 通渭县| 商洛市| 民和| 柘荣县| 中方县| 阳西县| 临漳县| 商都县| 商洛市| 会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涿鹿县| 天祝| 周宁县| 扎囊县| 娄底市| 沁水县| 灵台县| 六安市| 循化| 渭源县| 登封市| 军事| 崇阳县| 三原县| 肥乡县| 通榆县| 鹤山市| 邹平县| 永川市| 都江堰市| 晴隆县| 高要市| 武川县| 盐源县| 高密市| 永宁县| 济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