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生命的起源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①描述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重、難點)②分析米勒的模擬實驗,說明有機小分子的生成條件(重點)2.能力目標通過對生命起源問題的探討與資料分析,培養學生收集資料的能力、邏輯推理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證據的分析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①通過生命的化學進化學說的學習,認同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質,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世界觀教育;②通過我國在生命起源上探究上取得的成就,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教學方法及學法指導:本節教學首先通過嶧城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女媧宮及女媧造人的故事引入課題,為學生的本節學習做出鋪墊并激發學生的興趣。然后由學生以貼吧的形式交流有關生命起源的假說,引出化學進化學說。在化學進化學說和米勒實驗的探究中,以問題為主線,注重引導學生,通過問題鏈條,層層推進,引導學生積極思維,引領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在此過程中,教師始終處于“導”的狀態,教師只是引導者,合作者,釋疑解惑者,學生始終動眼、動口、動腦的參與學習,最后將零碎的知識系統小結,構建知識框架。最后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到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質逐漸演變來的,生命是物質的,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的世界觀教育。課前準備:教師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搜集生命演化和米勒實驗的視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及時間安排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課題2分鐘 在棗莊市嶧城區,除了著名的冠世榴園之外,還有一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女媧宮,傳說女媧在盤古開天之后,摶土造人,地球上的生命真的是這樣出現的嗎?教師過渡:今天我們一起探討生命可能是怎樣誕生的? 觀看女媧宮航拍景觀,做好準備,進入新課的學習。 以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導入新課,激發興趣交流辯論起源假說4分鐘 對于最初的生命是怎樣發生的這一問題,我們一起去貼吧里看看都有哪些說法。小組之間展開討論,你們認同哪種生命起源的假說?展示科學小資料: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位,組成細胞的20多種元素,都來自無機自然界,無一例外,說明生命起源于自然界中的某些物質,而并非神造的,所以神創論是不科學。 小組之間討論貼吧里的各種說法,和同學討論對各種假說的看法。 培養學生運用資料的分析能力,對資料的正確篩選能力,語言表達和邏輯思維能力。合作探究化學進化學說12分鐘 二、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渡:在這些假說里,大多數學者認同的是化學進化學說。化學進化學說是哪位科學家首先提出來的?基本觀點是什么?閱讀課文,完成導學案。過渡:原始地球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哪些非生命物質?原始地球的環境是怎樣的?閱讀教材第三頁第二自然段,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11、原始大氣成分有哪些?2、與現代大氣成分相比原始大氣的成分中沒有什么氣體?觀看原始地球視頻,然后交流。過渡:化學進化學說認為原始的地球環境為原始生命的誕生提供了物質基礎,那么這些物質是怎樣發生化學反應的?出示光合作用反應式水+二氧化碳 有機物+氧氣水和二氧化碳是無機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光合作用的能量是光能,場所是葉綠體,有機物和氧氣是光合作用的產物。像這樣的反應就屬于化學反應。閱讀教材第四頁化學過程進化示意圖和前三自然段,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2: 1、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學說包括哪些階段?2、在無機物生成有機小分子階段,主要是原始大氣中的哪些無機物的參與化學反應?原始大氣中無機物合成有機物的能量來自哪里? 3、原始生命誕生的標志是什么?觀看原始生命誕生模擬小視頻,進一步理解原始生命誕生的過程。總結原始生命誕生的過程(1)師生共同交流完成自主學習的反饋總結。(2)教師提出:生命的化學進化中在原始大氣中完成的是哪個階段?在原始海洋中完成的是哪些階段?討論交流:1、原始生命誕生的搖籃在哪里?并說明理由。2、生命起源中最關鍵、最復雜和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是哪一階段? 原始大氣含有氫氣、氨氣、甲烷、水蒸氣、硫化氫、二氧化碳等原始大氣里沒有氧氣理解化學反應1、無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有機小分子---有機大分子。有機大分子---獨立體系。獨立體系—原始生命。2、原始大氣里的氫氣、氨氣、甲烷、水蒸氣參與了化學反應。高溫、閃電、紫外線提供了能量。3、出現了原始的新陳代謝和個體增殖,標志著原始生命的誕生。原始海洋獨立體系到原始生命階段 結合視頻和教材,對原始地球的環境和逐漸的變化,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為下一步的化學進化的學習探究做好鋪墊。化學進化學說是一個抽象的內容,對學生理解和掌握有一定的難度,教師通過設計問題鏈和觀看視頻的形式將知識層層分解、逐層深入、拓展提升、發散思維,最終突破這一個重難點。生命起源的實驗探索10分鐘 二、生命起源的實驗探索過渡:奧巴林提出了化學進化的假說,我們通過什么方法去證明他的假說是否成立?引導學生說出實驗探究是證明假說的有效方法。1、閱讀教材第5頁“分析討論”,完成導學案自主學習3:(1)實驗中向裝置內通入什么氣體?(2)實驗中的需要的能量來自哪里?(3)米勒實驗觀察到什么現象?生成了那些物質?2、實驗探究(1)提出問題:_____________ (2)作出假設:______________(3)制定計劃并實施計劃。教師播放微課:米勒實驗。①米勒實驗中,密閉的實驗裝置內循環流動的氣體模擬了原始地球的什么成分?②實驗過程中的火花放電模擬了原始地球的什么現象?冷凝器可使反應后的氣體與水蒸氣冷卻形成液體,這模擬了什么過程?(4)得出結論。4、討論交流:米勒的實驗支持了生命起源過程的哪個階段?小結并過渡:米勒實驗證明了化學進化論中,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是有可能實現的。米勒實驗是生命起源研究史上的一個里程碑。自此以后,類似這方面的研究普遍的開展起來了。我國在生命起源的探究上也取得了哪些成就呢?播放以王應睞、鈕經義為首我國科學家,勇攀高峰、克服困難、取得偉大成就的數字故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5、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我國在探索生命起源上問題上的這兩個成就,并思考:這兩個成就支持了生命起源過程的哪個階段? 通入的氣體主要是水蒸氣、甲烷、氨氣、氫氣。火花放電(3)燒杯中無色透明的液體逐漸變成了暗褐色,經化學分析發現,這些液體中含有包括多種氨基酸在內的有機小分子物質。學生觀看微課,并嘗試回答教師的問題。原始大氣閃電 降雨4、米勒的實驗支持了從無機物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的過程。5、支持生命起源:有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大分子物質的過程。 通過對米勒實驗的分析,可以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不迷信權威、敢于懷疑的思維品質。 愛國主義教育大膽質疑、遷移升華4分鐘 討論交流:對于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學說和米勒的實驗探索你還存在哪些疑惑和看法?關于生命起源的問題至今仍是科學家不斷探索的課題,還有很多未解之謎,等待我們去探索。通過對生命起源的研究,人們不僅能夠了解幾十億年前地球上生命誕生的歷史,認識生命與環境的關系,而且有助于闡明生命活動的機理,更好的掌握生命發生和發展的規律。 小組之間互相討論,交流對米勒實驗的疑惑和看法。 培養學生要有質疑、創新和勇于實踐的科學精神與態度鼓勵學生勇于探索盤點收獲8分鐘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盤點一下你的收獲,大家共享。檢測反饋:1.關于生命的起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的物質 ②生命起源于陸地③原始大氣的成分主要是水蒸氣.氨氣.沼氣等 ④現在地球上不可能再形成原始生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原始生命的特征是( )A.能進行光合作用 B.能進行呼吸作用C.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應 D.具有原始的新陳代謝作用并且能夠進行繁殖3. 如圖是生命起源的過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原始大氣的成分與現在的空氣相比最明顯的區別是原始大氣中沒有_________。(2)在生命起源的第一步中所利用的自然條件是________________。(3)發生在原始海洋中的過程是______。(用字母表示)(4)中國科學家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實驗如圖中的______步。(用字母表示)(5)上述過程說明原始生命是由________經過極其復雜的化學過程一步一步演變而成的。 學生從學習知識、方法、途徑和情感多方面盤點收獲。學生獨立自主完成,課堂檢測及時互糾。 通過練習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培養學生的答題速度和規范。PAG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