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生命的起源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關注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2)描述地球生命起源的過程。2.能力目標(1)培養學生運用證據進行推測的科學方法。(2)通過不同觀點的介紹,培養學生的開放性和發散性思維的方法。(3)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體協作能力。(4)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分析問題的能力。3.情感目標(1)通過對地球生命起源的探討,培養求知和敢于懷疑的品質。(2)在課堂滲透無神論的世界觀,進行熱愛生命的教育。二、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關注關于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教學難點:“化學起源說”中關于生命起源的過程。三、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一、創設情境導入 以地球的脈動短片為導入,地球上最初并沒有生命。人類經歷了漫長的進化過程,其他生物也是經過這樣的過程,那么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怎樣形成的呢?這就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地球生命起源的問題。 學生欣賞并進行思考二、學習新課——地球上生命的起源 關于這個問題,我們的祖先曾經有這樣的傳說。——“俗話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那么,今天的科學家們對生命起源又有什么見解呢?生命起源的不同觀點推測判斷一:“神創論”你們相信這種說法嗎?理由是什么?結論:神創論的觀點是完全不正確的。 1:學生代表講述“女媧造人”的故事,全班學生做出推測判斷不相信。因為沒有確鑿的科學證據,只是神話傳說。人類的原始祖先是森林古猿。推測判斷二:自然發生說有的科學家認為生物是從非生物環境中自然發生出來的。我國古代認為有:腐草化螢、腐肉生蛆、淤泥生鼠等。這個觀點能證明生命是自然發生的嗎?并提問:“肉湯中的微生物是不是肉湯自己產生的?”推測判斷三:生生說推測判斷四:宇生學說同學們,通過分析隕石的成分,大家可以對宇生學說作出什么推測?結論:人類在不斷探索地球外的生命,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地球外天體存在生命是完全可能的。推測判斷五:化學進化論學說1.分析原始大氣中有哪些主要成分?2.地球上原始大氣的成分與現在的大氣成分有什么明顯的不同?3.你認為原始地球上存在生命嗎?播放有關原始地球和原始海洋的景觀錄像片,然后配合以下問題引導學生分析、討論:學習結論:米勒實驗證明了化學進化論中,從無機小分子物質→有機小分子物質是有可能實現的。那么從有機小分子(氨基酸)―→有機大分子(蛋白質)有沒有可能呢?然而,目前由有機大分子物質到多分子體系再到原始生命的進化過程,人們還沒有找到科學的證據。許多科學家推測在原始海洋當中形成了原始生命。 雷迪實驗和巴斯德的鵝頸的肉湯實驗的過程、展示匯報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肉湯中的微生物不是自發產生的,而是來自瓶外。從而證明“自然發生論”是不可信的。 巴斯德的鵝頸的肉湯實驗,但沒有證明生命的起源分析隕石成分,作出推測隕石中含有構成生物體所需要的有機物。學生的推測判斷1.地球上的生物可能來自星外天體;2.星外天體有形成新生命的可能;1.H2O、H2、NH3、CH4、H2S。2.現在的大氣成分中有氧氣,而原始的成分中沒有氧氣。3.原始地球上不存在生命。因為原始地球上沒有生命存在的環境條件。學生觀看視頻分析、討論問題原始地球上盡管不能形成生命,但能形成構成生物體的小分子有機物。地球上的生命到底起源于哪里?目前尚無定論。三、課堂小結 當然生命起源的問題還有許多的難題有待研究和解決,而這些都需要多學科的綜合、合作,這就需要同學們學好各門功課,為將來從事生命科學研究奠定堅實的知識基礎,也希望同學們今后繼續探索生命的奧秘。 回顧本節的有關內容進行練習,交流答案。板書設計第三章 生命起源和生物進化第一節 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生命起源的觀點:1.神創論2.自然發生論3.生生說4.宇生學說5.化學進化論學說二、原始生命的誕生過程:無機物簡單的有機物有機大分子―→多分子體系―→原始生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