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2.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教科版五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環境與我們》獨特的地球,孕育著生命的奇跡。地球家園面臨著哪些環境問題?聚焦沙塵暴水資源短缺垃圾污染霧霾酸雨水污染光污染全球變暖聚焦地球家園面臨著哪些環境問題?能給這些環境問題歸歸類嗎?探索沙塵暴水資源短缺垃圾污染霧霾酸雨水污染光污染全球變暖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水污染水資源短缺全球變暖固體廢棄物污染噪音污染能源短缺……霧霾酸雨光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建筑垃圾污染海洋垃圾污染臭氧層破壞…………探索能給這些環境問題歸歸類嗎?要求:1.選擇一類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或全球變暖)進行整理和分析;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完成記錄單;3.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有需要可搜索相關資料,或閱讀老師提供的資料;整理和分析一類環境問題探索分享交流:環境問題的事實、危害、原因及我們的思考。整理和分析一類環境問題探索研討這些環境問題有什么共同之處?我們應該優先解決哪類環境問題?1.這些環境問題有什么共同之處?2.我們應該優先解決哪類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影響很廣,危害很大,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環境問題同等重要,應當共同關注和治理。研討繼續調查、搜索、實踐加入小河長護河活動進行學校或小區垃圾量和垃圾分類的調查參觀相關博物館……了解我們所在地區的環境問題拓展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大氣污染,也叫空氣污染,是大氣的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特性改變而引起的污染。大氣污染的污染物有:煙塵、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懸浮顆粒物(浮塵)、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因此大氣污染有霧霾、酸雨、全球氣候變暖、汽車尾氣污染、光化學污染、臭氧層破壞等具體表現。附錄大氣污染對動植物、人類等生物的生存和發育,以及建筑、天氣、氣候、土壤等生存環境都會造成危害,人類歷史上曾經歷過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英國倫敦煙霧、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日本四日市大氣污染等重大事件。其中最嚴重的要數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由于1952年的冬天特別寒冷,居民為了取暖,大量燃煤并直接排放,煤煙與濃霧籠罩著倫敦,整個城市像被吞沒了一般,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淚不止。這樣的現象持續了近30年,導致約12000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呼吸道疾病影響。附錄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附錄(播放資源 媒體1)水資源短缺,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水資源匱乏。因為地球上水的總量是一定的,人類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只占了0.00768%,數量極為有限,而隨著利用不合理和浪費越來越劇烈,水資源缺乏問題日益明顯。二是水資源分布不均勻,這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現象。我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居于世界第110位,接近中度缺水水平(人均水資源低于2000立方米/人)。我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于1000立方米/人(重度缺水),有6個省、區人均水資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人(極度缺水)。附錄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附錄(播放資源 世界資源研究所公布研究數據 全球25%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了環境的水。污水中的酸、堿、氧化劑,以及銅、鎘、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水源、風景區景觀。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后,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水污染具體表現在富營養化污染、重金屬污染、洗滌劑污染、農藥污染、紅潮、地下水污染等。人類歷史上曾經歷過日本水俁病、日本骨痛病、美國卡迪茲號油輪泄漏、墨西哥灣原油井噴等嚴重事件。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附錄附錄(美國佛州現海牛“死亡潮” 水污染是罪魁禍首)附錄( 一倒了之?日本核廢水排放入海影響幾何)固體廢棄物污染,按來源大致可分為生活垃圾污染、工業固體廢物污染和危險廢物污染。如果固體廢物不經過妥善收集、利用和處理就直接丟棄,將會污染土壤,有害成分在土壤中積累,進而污染植物,甚至導致植物無法生存和生長;如果將有害廢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或是露天堆放廢物而被降水沖洗進入水體,水體將會溶解有害成分,進而毒害生物,破壞水體生態;附錄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如果廢棄物缺少相應的防護和凈化設施,釋放粉塵、細粒或有害氣體,都會污染大氣,影響生物的健康甚至生存;最終,生活在污染環境中的人類,以土壤、水、大氣為媒介,將會吸入或攝入有毒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或免疫系統,使人致病甚至死亡。附錄附錄(震驚!海洋塑料垃圾污染觸目驚心)全球變暖,也叫全球氣候變暖,是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大量增加,使得溫室效應不斷積累,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附錄全球變暖正在發生,且不斷加劇,將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臨海城市消失;使空氣和海洋具有更大的動能,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的臺風、颶風、海嘯等災難;大量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中,使海洋酸化,這會殺死大量微生物,進而破壞海洋生態;氣溫升高會給人類生理機能造成影響,生病幾率將越來越大,各種生理疾病將快速蔓延,甚至滋生出新疾病;病菌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干旱、洪澇、熱浪等),擴大疫情的流行,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附錄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類活動,具體表現在人口劇增、大氣污染、海洋生態惡化、土地沙化、森林資源銳減等方面,導致碳吸收量減少,排放量增加,進而形成溫室效應,提升氣溫。附錄讓科學流行起來2.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教材簡析】《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是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環境與我們》的第二課,本課基于上一課認識地球為生命存在提供的獨特之處,又承接著后面幾課地球上常見的環境問題,在本單元中起到了重要的承上啟下和統整作用。本課有聚焦、探索、研討和拓展四個部分,圍繞著與人類活動有關系的環境問題展開,主要包括地球面臨的環境問題,以及產生的危害、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等內容。聚焦板塊:以一張大氣污染的背景照片和兩個問題直接聚焦本課的核心問題:哪些環境問題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這些環境問題又對生物(尤其是人類)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探索板塊:利用思維導圖(或氣泡圖)圍繞與人類活動有直接關系的環境問題種類、表現和影響展開,尤其是對全球變暖這一當今世界最受關注的環境問題進行資料搜集,進一步深入地了解人類活動與環境問題的關系。研討板塊:圍繞著三個問題展開,也是對探索部分的總結和梳理。拓展板塊:通過了解我們所在地區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產生的原因,讓學生在調查實踐中直接關注環境問題,關心社會問題。【學情分析】五年級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環境問題有一定的體驗和了解,但并不全面和深入,尤其是對環境問題的危害、人類對環境的影響等問題缺少更為直觀和深刻地理解,因此本課將重點探討這兩塊內容。【教學目標】科學概念目標1.地球面臨著多種環境問題,這些環境問題對生物的生存和生活有著負面的影響。2.人類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動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有些環境問題是由人類的活動引發的。科學探究目標能夠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查閱資料、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有關環境問題的信息。科學態度目標能客觀地正視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認識到人類活動會對環境產生正面和負面的影響,自覺采取行動,保護環境。【教學重難點】重點:地球面臨著多種環境問題,有些環境問題是由人類的活動引發的。難點:能夠基于所學的知識,通過觀察、查閱資料、案例分析等方式獲取有關環境問題的信息。【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記錄單【教學過程】一、聚焦: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預設3分鐘)1.回顧上節課地球家園給我們提供了珍貴而獨特的生存環境。2.提問:你知道地球家園面臨著哪些環境問題?(預設:有酸雨、霧霾、臭氧層破壞、大氣污染、水污染、水資源短缺、垃圾污染、噪音污染、光污染、全球變暖、能源短缺等。)二、探索:對環境問題的搜集和分析(預設25分鐘)[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記錄單]1.提問:你能給這些環境問題歸歸類嗎?(預設:大氣污染(包括酸雨、霧霾、臭氧層破壞、光污染等)、水污染、水資源短缺、固體廢棄物污染(包括垃圾污染等)、全球變暖、噪音污染、能源短缺等)2.過渡:我們的地球家園面臨著許多的環境問題,今天我們重點研究前五類環境問題。3.出示小組任務:(1)選擇一類環境問題(大氣污染、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或全球變暖)進行整理和分析;(2)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分析,完成記錄單(見附錄一);(3)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如有需要可搜索相關資料,或閱讀老師提供的資料(見附錄二);4.小組按要求進行學習活動。5.全班進行分享與交流。教師重點引導學生關注環境問題的事實、危害、原因以及我們的思考。三、研討:對環境問題的思考(預設7分鐘)學生針對以下兩個問題,獨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觀點,再展開集體研討:問題1:這些環境問題有什么共同之處?(預設:環境問題影響很廣,危害很大,主要是由人類活動引起的。)問題2:我們應該優先解決哪類環境問題?(預設:這些環境問題都非常重要,應當共同關注和治理。)四、拓展:了解我們所在地區的環境問題(預設5分鐘)課后繼續通過調查、搜索、實踐等方式了解我們所在地區的環境問題,如加入小河長護河活動、進行學校或小區垃圾量和垃圾分類的調查、參觀低碳博物館等。【板書設計】2.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附錄一】《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記錄單班級:_________ 組號: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請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或搜索相關資料,或根據老師提供的資料,完成下表。我們選擇研究的環境問題:(打“√”) □大氣污染 □水資源短缺 □水污染 □固體廢棄物污染 □全球變暖該環境問題 存在的事實該環境問題 的危害引起該環境問題 的主要原因對于該環境問題, 我們的思考【附錄二】五類環境問題的相關資料一、大氣污染大氣污染,也叫空氣污染,是大氣的化學、物理、生物等方面的特性改變而引起的污染。大氣污染的污染物有:煙塵、總懸浮顆粒物、可吸入懸浮顆粒物(浮塵)、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等。因此大氣污染有霧霾、酸雨、汽車尾氣污染、光化學污染、臭氧層破壞等具體表現。大氣污染對動植物、人類等生物的生存和發育,以及建筑、天氣、氣候、土壤等生存環境都會造成危害,人類歷史上曾經歷過比利時馬斯河谷煙霧、英國倫敦煙霧、美國洛杉磯光化學煙霧、日本四日市大氣污染等重大事件。其中最嚴重的要數英國倫敦煙霧事件,由于1952年的冬天特別寒冷,居民為了取暖,大量燃煤并直接排放,煤煙與濃霧籠罩著倫敦,整個城市像被吞沒了一般,許多人感到呼吸困難,眼睛刺痛,流淚不止。這樣的現象持續了近30年,導致約12000人死亡,數十萬人受呼吸道疾病影響。二、水資源短缺水資源短缺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水資源匱乏。因為地球上水的總量是一定的,人類容易利用的淡水資源只占了0.00768%,數量極為有限,而隨著水資源利用不合理和浪費越來越劇烈,水資源缺乏問題日益明顯。二是水資源分布不均勻,這進一步加劇了水資源緊缺的問題。我國水資源總量位居世界第六,但人均占有量居于世界第110位,接近中度缺水水平(人均水資源低于2000立方米/人)。我國目前有16個省(區、市)人均水資源量(不包括過境水)低于1000立方米/人(重度缺水),有6個省、區人均水資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人(極度缺水)。新聞:世界資源研究所公布研究數據 全球25%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https://tv./2019/08/08/VIDEv33zKYSDsAvb2rj1vKmA190808.shtml三、水污染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學物質造成水的使用價值降低或喪失,污染了環境的水。污水中的酸、堿、氧化劑,以及銅、鎘、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機毒物,會毒死水生生物,影響飲用水源、風景區景觀。污水中的有機物被微生物分解時消耗水中的氧,影響水生生物的生命,水中溶解氧耗盡后,有機物進行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硫醇等難聞氣體,使水質進一步惡化。水污染具體表現在富營養化污染、重金屬污染、洗滌劑污染、農藥污染、紅潮、地下水污染等。人類歷史上曾經歷過日本水俁病、日本骨痛病、美國卡迪茲號油輪泄漏、墨西哥灣原油井噴等嚴重事件。新聞一:美國 佛州現海牛“死亡潮” 水污染是罪魁禍首:https://tv./2021/06/15/VIDEF3iJIpwsRbcYWilVspMK210615.shtml新聞二:【一倒了之?日本核廢水排放入海影響幾何】日本正式決定將福島核廢水排放入海:https://tv./2021/04/13/VIDEagqfEQDlshPU3DjM9WyL210413.shtml四、固體廢棄物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按來源大致可分為生活垃圾污染、工業固體廢物污染和危險廢物污染。如果固體廢物不經過妥善收集、利用和處理就直接丟棄,將會污染土壤,有害成分在土壤中積累,進而污染植物,甚至導致植物無法生存和生長;如果將有害廢物直接排入江、河、湖、海,或是露天堆放廢物而被降水沖洗進入水體,水體將會溶解有害成分,進而毒害生物,破壞水體生態;如果廢棄物缺少相應的防護和凈化設施,釋放粉塵、細粒或有害氣體,都會污染大氣,影響生物的健康甚至生存;最終,生活在污染環境中的人類,以土壤、水、大氣為媒介,將會吸入或攝入有毒有害物質,進入人體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或免疫系統,使人致病甚至死亡。新聞:震驚!海洋塑料垃圾污染觸目驚心:https://tv./2016/07/04/VIDEFDLbExUgpThaUmcgNVKm160704.shtml五、全球變暖全球變暖,也叫全球氣候變暖,是由于人們焚燒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將其焚燒時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溫室氣體大量增加,使得溫室效應不斷積累,能量不斷在地氣系統累積,從而導致溫度上升,造成全球氣候變暖。全球變暖正在發生,且不斷加劇,將導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一些臨海城市消失;使空氣和海洋具有更大的動能,形成大型甚至超大型的臺風、颶風、海嘯等災難;大量的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洋中,使海洋酸化,這會殺死大量微生物,進而破壞海洋生態;氣溫升高會給人類生理機能造成影響,生病概率將越來越大,各種生理疾病將快速蔓延,甚至滋生出新疾病;病菌通過極端天氣和氣候事件(厄爾尼諾現象、拉尼娜現象、干旱、洪澇、熱浪等),擴大疫情的流行,對人體健康危害很大。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類活動,具體表現在人口劇增、大氣污染、海洋生態惡化、土地沙化、森林資源銳減等方面,導致碳吸收量減少,排放量增加,進而形成溫室效應,提升氣溫。【活動手冊使用說明】整理并分析一個環境問題的表現及其產生的影響。【作業設計】1.引發環境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 )。A.砍伐森林 B.全球變暖 C.資源有限 D.人類活動2.近年來我國很多地區遭遇霧霾,霧霾屬于( )。A.大氣污染 B.水污染 C.土壤污染 D.全球變暖3. 1997年聯合國在日本召開了防止地球變暖的會議,為限制各國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通過了( )。A.《人類環境宣言》 B.《京都議定書》C.《維也納公約》 D.《巴黎協定》教科版小學科學五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環境與我們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教學設計.docx 2.《我們面臨的環境問題》教學課件.pptx 一倒了之?日本核廢水排放入海影響幾何.mp4 世界資源研究所公布研究數據 全球25%人口面臨水資源短缺問題.mp4 美國佛州現海牛“死亡潮” 水污染是罪魁禍首.mp4 震驚!海洋塑料垃圾污染觸目驚心.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