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08 五四運動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08 五四運動

資源簡介

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08 五四運動
一、單選題
1.(2020九上·柯橋月考)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fā)出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zhàn)。”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是(  )
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即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xiàn)有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統(tǒng)治,表述錯誤,五四運動沒有實現(xiàn)這一目標。
B項①③④是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fā)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zhàn)。”為切入點,考查了五四運動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2.(2020九上·柯橋月考)1919年6月《新國報》載“此次滬(上海)上風潮始由學生罷課,繼由商人罷市,近日將有勞動工人同盟罷工。初因青島外交…后即以釋放京師被捕學生并罷斥曹汝霖等三人為要求條件。”上述新聞中透露該風潮的信息有(  )
①運動已擴展到上海 ②學生是運動的先鋒
③工人已經舉行浩大罷工 ④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材料講述的是受罷課學生愛國行為的影響,上海的工人罷工和商人罷市正在醞釀,五四運動的目的也由開始的爭取青島主權轉變?yōu)橐笳尫疟本┍徊兜膶W生和罷免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個賣國賊。這說明五四運動擴展到了上海,學生是運動的先鋒,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但工人的罷工尚未舉行。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
C項①②④是題干新聞中透露該風潮的信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能夠弄清材料表達的意思。
3.(2020九上·柯橋月考)“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該對聯(lián)反映的歷史事件(  )
①促成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②取得了一定的勝利
③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④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反映了在學生、工人的斗爭下,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北洋軍閥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巴黎和會上中國政府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運動的開端。
C項②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
4.(2020九上·諸暨月考)中國近代史上出現(xiàn)過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分別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關于這兩次運動說法最為正確的是(  )
A.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都是共產黨領導的學生運動
C.運動的主力軍始終是青年學生 D.都是反帝愛國運動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這兩次運動起先都由愛國學生帶頭興起,都是發(fā)生在北京(北平)的運動;都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運動。
ABC三項說法不準確,不符合題意;
D項都是反帝愛國運動說法最為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掌握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相關知識。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5.(2020九上·義烏月考)“若賣國首領未誅,賣國條約未廢,亡國之禍終難幸免”;“簽字而山東亡,山東亡而全國隨之,亡國大難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視家國之亡而甘心作奴隸乎?”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五四運動 B.九一八事變
C.一二 九運動 D.西安事變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簽字而山東亡,山東亡而全國隨之,亡國大難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視家國之亡而甘心作奴隸乎?”可知,此內容與五四運動有關。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激起北大學生的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學生打著“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外爭國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開始示威游行,五四運動爆發(fā)。
A項五四運動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BCD三項與題干信息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知道巴黎和會外交的失敗導致五四運動爆發(fā)。
6.(2020九上·金華月考)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是(  )
A.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B.高舉社會主義旗幟
C.研究團體紛紛建立 D.在知識分子中傳播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后,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到工人階級力量的偉大,他們深入到工人中去宣傳馬克思主義;各地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建立后,李大釗等人進一步深入到工人中去,進一步促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故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是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A項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是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是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7.(2020九上·金華月考)有學者評價,“五四運動使中國走上了永不回頭的、光明的啟蒙之路”。以下關于五四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的運動
③反對北洋政府外交上軟弱無能 ④工人階級起到了先鋒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fā),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買過賊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這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它反對北洋政府外交上軟弱無能,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故①②③正確。④學生發(fā)揮先鋒作用,故④錯誤。
A項①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2020九上·秀洲月考)“外交失敗,皆由少數賣國賊所為。……山東問題,關系我國命脈,魯亡國亡。乞電巴黎專使力爭。寧可退出和會,否則誓死不認。”(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體國民要求嚴懲國賊拒簽合約電》)這一電文可以佐證(  )
①一戰(zhàn)后凡爾賽體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③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 ④武昌起義促使清朝的統(tǒng)治迅速崩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外交失敗,皆由少數賣國賊所為。”反映了巴黎和會被英、法、美等大國操縱,中國的要求不僅被無理拒絕,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①理解正確。根據題干中的“.....寧可退出和會,否則誓死不認。”表明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③理解正確。②④說法正確,但在題干電文中不能體現(xiàn)。
A項①③可以用題干電文佐證,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9.(2020九上·秀洲月考)1923年,上海《晨報》公布了一次社會調查,其中兩個問題的統(tǒng)計數據如下:
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  )
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失望
②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
③“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
④張學良“改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tǒng)一”了全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出20世紀20年代,中國上海民眾普遍接受社會主義制度,反對資本主義制度,因為1919年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國家無視中國政府提出的合法要求,導致民眾反對資本主義制度;1919年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這些都讓民眾對社會主義產生好感。張學良“改旗易幟”發(fā)生于1928年,不屬于20世紀初,涉及不到兩種社會制度。
A項①②③是產生題干現(xiàn)象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20世紀20年代初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及學生綜合掌握歷史知識的能力。準確記憶課本基礎知識是答題的關鍵。
10.(2020九上·紹興月考)有學者指出“五四運動是第一場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這里“補課”“起點”的含義分別是(  )
A.明確反封建,實現(xiàn)各革命階級的聯(lián)合斗爭
B.明確反對帝國主義,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C.徹底反帝反封建,無產階級政黨開始領導革命
D.開始宣揚民主科學,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補課”是相對于辛亥革命而言,它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起點”是相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而言,因為在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主力軍,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因此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明確反對帝國主義,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分別是題干里“補課”“起點”的含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點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五四運動的有關內容。
11.(2020九上·紹興月考)“五四運動是個分水嶺,從此軍閥要過時,國會的花要謝,從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幕府以來的士,從袁世凱訓練下來的兵,都要讓給新的知識分子與北伐革命軍了。”這表明五四運動(  )
A.改變了國家性質 B.社會領導力量發(fā)生了變化
C.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 D.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從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幕府以來的士, 從袁世凱訓練下來的新兵,都要讓給新的知識分子與北伐革命軍了”可知五四運動后知識分子和北伐革命軍成為社會的主要領導力量,即社會領導力量發(fā)生了變化。
A項改變了國家性質錯誤,五四運動并未改變國家性質,不符合題意;
B項社會領導力量發(fā)生了變化,符合題意;
C項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錯誤,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的是北伐戰(zhàn)爭,不符合題意;
D項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12.(2020九上·余姚月考)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以下不屬于五四運動重要成果的是(  )
A.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B.罷免賣國賊職務
C.廢除了“二十一條” D.迫使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五四運動迫使北洋軍閥釋放了被捕學生,罷免了曹汝林、陸宗輿、章宗祥三個賣國賊的職務,中國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因此ABD對五四運動成果表述正確。五四運動沒有使北洋政府廢除了二十一條。因此C不屬于五四運動成果。
ABD三項都是五四運動的重要成果,不符合題意;
C項廢除了“二十一條” 不屬于五四運動的重要成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的成果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關鍵詞是“不包括”。
13.(2020九上·杭州月考)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運動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對于“新”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運動中心從北京轉移到上海
B.斗爭方式從學生罷課變?yōu)楣と肆T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
C.無產階級取代學生成為運動的主力
D.斗爭對象從帝國主義變?yōu)楸毖筌婇y政府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運動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指的是斗爭中心轉移到上海,斗爭方式從學生罷課變?yōu)楣と肆T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無產階級取代學生成為運動的主力,斗爭對象沒有發(fā)生變化。
ABC三項理解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斗爭對象從帝國主義變?yōu)楸毖筌婇y政府理解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的史實。
14.小勇同學準備在五四青年節(jié)上演講,下列素材可以作為演講內容的是(  )
①愛國學生起到了先鋒的作用 ②這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愛國運動
③我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 ④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是導火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愛國運動發(fā)生在1919年,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所以②這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愛國運動說法錯誤,不能作為演講內容。
C項①③④可以作為演講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愛國運動,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
15.(2020九上·浙江月考)下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抗日戰(zhàn)爭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北伐戰(zhàn)爭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拳頭上的 “勞動”“學”“商”的字樣,左側三人寫有“章”“陸”“曹”的字樣,可知描繪了五四愛國運動的情形。1919年5月,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引發(fā)了五四運動;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
ABD三項都不是題干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
C項五四運動是題干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漫畫的能力。找準題干的關鍵詞,找準漫畫的切入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6.(2020九上·溫州月考)1919年6月《新聞報》載:“此次上海風潮始由北京學生罷課,繼由商人罷市,近日將有勞動工人同盟罷工。……后即以釋放京師被捕學生,并罷斥曹汝霖等三人位要求條件。”這表明(  )
①“五四”運動已擴展到上海 ②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
③學生是運動的先鋒 ④運動具有反帝愛國性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聲勢震動全國。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是北伐戰(zhàn)爭的目的。排除含②的選項。
C項①③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圖表的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17.(2020九上·溫州月考)當代學者提出:“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對“第二次歷史巨變起點”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五四運動是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開始
C.五四運動是中國建立民主國家的開始
D.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起點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起點”是相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而言,因為在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主力軍,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因此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A項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五四運動的有關內容。
18.(2020九上·浙江月考)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說:“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作者所說的這場運動(  )
①發(fā)生距今已有101周年 ②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③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④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可知這是指1919年的五四運動,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①③說法正確。五四運動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五四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因此②④說法錯誤。
A項①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獲取信息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關鍵是要準確理解題干所述歷史史實是五四運動。
19.(2020九上·浙江月考)“……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激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抖擻中華民眾志,挫敗掠者千夫莽。”這首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戊戌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激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可知這首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五四運動。
ABC三項與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五四運動是題干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正確理解題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20.(2020九上·浙江月考)“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
①激發(fā)了青年的愛國熱情②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④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據題干“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可知是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激發(fā)了青年的愛國熱情。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故①②③符合題意。
④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是孫中山1912年建立的中華民國,故④錯誤。
A項①②③能佐證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遷移能力。
21.(2019九上·杭州模擬)“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
①激發(fā)了青年的愛國熱情
②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
④宣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①依據題干可知設問是關于五四運動的影響,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群眾愛國運動,激發(fā)了青年的愛國熱情,青年學生在運動中發(fā)揮了先鋒作用,故①正確;
②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思想上的條件,故②正確;
③五四運動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新文化運動前期提倡資產階級民主、科學的思想,而后期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新思潮的主流,故③正確;
④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和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這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故④錯誤;
故答案為: 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難度較小。
22.(2019九上·鄞州月考)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對下邊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
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推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 -------《上海學聯(lián)告同胞書》 —1919年6月12 日
A.這場運動在上海爆發(fā)
B.運動是由學生最早發(fā)起的
C.運動后期的主力軍由學生轉變?yōu)楣と?br/>D.這場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學校的300多名學生,懷著滿腔怒火,到天安門廣場和東交民巷外國使館界舉行集會、游行等抗議活動。6月3日以后,工人成為運動的主力,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中國代表拒絕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了三個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 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它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懷揣天下,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情懷。
A項這場運動在上海爆發(fā)理解不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過程與意義。
23.(2019九上·浦江月考)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了(  )
A.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B.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C.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D.中國主要矛盾的變化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始領導民主主義革命,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主要反映了中國領導階級的變化。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注意理解識記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領導革命,革命的領導權發(fā)生了變化,致使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
24.(2019九上·平湖期中)學習歷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來“重建”歷史場景。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中國,可能會看到的情形有(  )
①游行學生焚燒曹汝霖住宅
②報紙上刊登北伐戰(zhàn)爭的消息
③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工
④上海出現(xiàn)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①正確,1919年五四運動,游行學生焚燒曹汝霖住宅;北伐戰(zhàn)爭發(fā)生在1926—1927年,②錯誤;1919年五四運動,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運動,③正確;上海出現(xiàn)了共產黨早期組織——1920年8月,④錯誤。①③正確。
D項①③1919年的中國,可能會看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發(fā)生在1919年的歷史事件。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5.(2019九上·義烏期中)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fā)出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zhàn)。”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是(  )
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即五四運動,該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xiàn)有: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推翻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五四運動沒有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故④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④的選項。
D項①③④是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選項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選項的,有一小部分組合選擇題所有內容都正確。
26.(2019九上·富陽期中)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看到的消息是(  )
A.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親日派職務
B.北伐軍進軍迅速,連克汀泗橋、賀勝橋
C.孫中山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D.蔣介石叛變革命,向共產黨舉起了屠刀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民國八年換算成公元紀年是1919年,1919年的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罷免曹當霖等賣國賊職務。
A項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親日派職務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看到,符合題意;
B項北伐軍進軍迅速,連克汀泗橋、賀勝橋出現(xiàn)在1926年,不符合題意;
C項孫中山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出現(xiàn)在1924年,不符合題意;
D項蔣介石叛變革命,向共產黨舉起了屠刀出現(xiàn)在1927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看到的消息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對民國紀年法與公元紀年法的換算的掌握。要求具備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和解答題目問題的能力。
27.(2019九上·江山期中)據鄭超麟回憶:“中華民國八年……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我個人的小小意識則確實是在這一年覺醒的”。“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主要是指(  )
A.民主法治觀念 B.自由開放意識
C.愛國救亡精神 D.實業(yè)救國愿望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中華民國八年......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推斷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
A民主法治觀念在當時尚未覺醒,故A不符合題意;
B自由開放意識在當時未深入人心,故B不符合題意;
C當時中國處于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嚴重,故C符合題意;
D實業(yè)救國愿望是在甲午戰(zhàn)爭后出現(xiàn)的思想,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主要考查五四運動的意義。選項中相關思想出現(xiàn)的時間跨度大。
28.(2019九上·衢州期中)中國近代史上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分別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其共同點是(  )
A.都是共產黨領導的 B.運動中心都在北京
C.都是反帝愛國運動 D.主力軍始終都是學生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這兩次運動起先都由愛國學生帶頭興起,都是發(fā)生在北京(北平)的運動;都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運動。
A項都是共產黨領導的說法錯誤,五四運動發(fā)生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不符合題意;
B項運動中心都在北京說法錯誤,五四運動前期運動中心在北京,后期轉移到上海,不符合題意;
C項都是反帝愛國運動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D項主力軍始終都是學生說法錯誤,五四運動前期的主力軍是學生,后期的主力軍是工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1919年5月4日,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山東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fā)了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是1935年抗日救國的示威游行,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zhàn)。本題掌握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相關知識。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29.(2019九上·桐鄉(xiāng)月考)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fā)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zhàn)。”下列選項不屬于“這場運動”影響的是(  )
①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并逐漸普及
②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③馬克思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
④拉開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從題中材料"上海”、“學生”、“民族的自由和新生”等判斷“這場運動”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伴隨著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主張得到廣泛傳播,使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②③正確;①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并逐漸普及與新文化運動有關;④拉開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的是公車上書;故①④錯誤。
B項①④不屬于“這場運動”的影響,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有關內容,旨在考查學生閱讀材料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實行判斷題干描述的運動是五四運動。
30.(2019九上·桐鄉(xiāng)月考)下列詞匯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的是(  )
A.北京、袁世凱、二十一條 B.德國、殖民地、薩拉熱窩
C.共和、孫中山、臨時政府 D.山東、賣國賊、五四運動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919年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消息傳來后,中國爆發(fā)了五四運動。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游行、罷課等活動。他們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打倒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
A項北京、袁世凱、二十一條不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覲見中華民國的大總統(tǒng)袁世凱,遞交了二十一條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絕對保密,盡速答復”,不符合題意;
B項德國、殖民地、薩拉熱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有關,不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不符合題意;
C項共和、孫中山、臨時政府和辛亥革命有關,不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不符合題意;
D項山東、賣國賊、五四運動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準確識記五四運動的史實。
31.(2019九上·蕭山月考)從圖片或文字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觀察下列材料,提取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青年學生是五四運動的主力
B.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引發(fā)五四運動
C.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D.五四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依據圖片信息“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校”“曹汝霖等免職令”“拒簽和約的報道”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引發(fā)了五四運動,北洋軍閥政府對學生進行了鎮(zhèn)壓,6月3號后,工人加入運動,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6月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理解。
32.(2019九上·蕭山月考)“他們不承認任何傳統(tǒng)的權威和因襲的教條,禮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乃至漢字、中醫(yī)、京劇等傳統(tǒng)文化,都遭到無情的批判。這個勇猛的、也是簡單而絕對的批判運動,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雖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義的偏向。”材料中的“他們”包括(  )
A.洪秀全 B.李鴻章 C.孫中山 D.陳獨秀
【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結合題干信息,根據教材所學得知,指的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引導人們同封建專制和封建思想展開徹底的斗爭,打破了傳統(tǒng)的精神枷鎖,促使人們更加積極地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是也有著對東西方文化的絕對肯定和否定,缺乏群眾基礎的局限性。新文化運動是自1915年始,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他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
33.(2019九上·臺州月考)周厚才在《溫州港史》中寫道“1919年溫州港進口的外國棉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7%。”最有可能導致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
A.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國貨增多 B.北洋軍間割據混戰(zhàn),政局動蕩
C.受五四運動的影響,抵制洋貨 D.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貿易受阻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19年溫州港進口外國棉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7%。”,可知1919年,中國爆發(fā)了五四運動,反對把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群眾抵制日貨,導致進口的日貨減少。
A項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國貨增多不符合題意,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是在19世紀60、70年代,故排除;
B項北洋軍間割據混戰(zhàn),政局動蕩不符合題意,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項受五四運動的影響,抵制洋貨是最有可能導致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符合題意;
D項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貿易受阻不符合題意,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不符合史實;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影響,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
34.(2019九上·紹興月考)2019年是五四運動爆發(fā)100周年。這場反帝愛國運動的意義在于(  )
①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②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
④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展現(xiàn)了偉大的力量,開始領導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所以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①②③是五四運動的意義。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的是辛亥革命,④說法錯誤,應排除。
A項①②③是五四運動的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五四運動的意義。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選項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選項的,有一小部分組合選擇題所有內容都正確。
35.(2019九上·紹興月考)1919年溫州港進口的日本梅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1%。所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
A.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國貨增多
B.北洋軍閥割據混戰(zhàn),政局動蕩
C.“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抵制洋貨
D.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貿易受阻
【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A項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國貨增多應排除,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是在19世紀60、70年代,不符合題意;
B項北洋軍閥割據混戰(zhàn),政局動蕩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C項“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抵制洋貨是題干所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根據材料“1919年溫州港進口外國棉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7%。”,可知1919年,中國爆發(fā)了五四運動,反對把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群眾抵制日貨,導致進口的日貨減少,符合題意;
D項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貿易受阻應排除,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影響,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
二、材料分析題
36.(2020九上·義烏月考)在屈辱中覺醒,在探索中前進,終于我們看到一線曙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屈辱”的歷史不容忘卻】
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主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國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
——《北京學界全體宣言》
【“抗爭”的歷史銘記在心】
【“探索”的歷史永不停步】
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1)那一天,火炬高摯。簡述那一天學生提出“外爭國權”的歷史背景。
(2)那一天,激情澎湃。根據圖1所示信息,概述“五四”運動的形勢變化。結合國內形勢,分析圖2閱讀卡中“中國第一次堅決地向列強說‘不’”的理由。
(3)那一天,探索前進。據材料三指出,當時的學生領袖為何要到“民間去”?這一舉動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答案】(1)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它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
(2)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由青年學生為先鋒到工人階級為主力軍在全國愛國群眾運動的巨大壓力下或五四運動的推動下。
(3)原因: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影響: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由此可知反映的是五四運動。結合所學,1919年初,英法美等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派出代表參加會議,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取消外國在中國的-切特權、廢除二十-條等合理提案,遭到和會拒絕,會議竟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侵占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舉國震驚,五四運動爆發(fā)。因此那一天學生提出”外爭主權”的歷史背景為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2)6月3日以后,五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上海,運動的主力由學生變?yōu)楣と恕T谌珖嗣竦膲毫ο拢毖笳黄柔尫疟徊秾W生,罷免曹汝霖、章宗祥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3)由材料三“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可知,當時的學生領袖要到“民間去”的原因是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這一舉動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故答案為:(1)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它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
(2)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由青年學生為先鋒到工人階級為主力軍;在全國愛國群眾運動的巨大壓力下或五四運動的推動下。
(3)原因: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影響: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知識。要求掌握五四運動的史實并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37.(2020九上·溫州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現(xiàn)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
——摘編自《五四運動史》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材料三:五四愛國運動遍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在運動中,各地組織了學生、教職員、工商界、婦女界等群眾,共同組成各界聯(lián)合會。隨著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由于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行動,這場運動獲得了勝利。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1)根據材料一指出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什么?學界組織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據材料二指出當時的學生領袖為何要到“民間去”?這一舉動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3)根據材料三,歸納五四運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概述五四運動在我國歷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義。
【答案】(1)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積極影響:當時的學生領袖到“民間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3)特點:運動范圍波及全國;各階層人民廣泛參與。意義: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信息,“現(xiàn)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并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當時學界組織游行的目的是:外爭主(國)權,內除國賊。
(2)據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可知,當時的學生領袖要到“民間去”是因為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這一舉動對中國革命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3)由“五四愛國運動遍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在運動中,各地組織了學生、教職員、工商界、婦女界等群眾,共同組成各界聯(lián)合會。隨著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由于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行動,這場運動獲得了勝利。”可以看出,五四運動的特點是遍及的地區(qū)廣泛;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斗爭。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開始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故答案為:(1)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積極影響:當時的學生領袖到“民間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3)特點:運動范圍波及全國;各階層人民廣泛參與。意義: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則材料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信息的解讀,識記五四運動的史實。
38.(2020九上·諸暨月考)“五四”是一個思想源泉,一個精神地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追尋五四緣由。根據材料,簡述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原因。
(2)重返五四現(xiàn)場。下列歷史照片反映了五四時期的重大事件,請你為下列圖片各配上一句解說詞。
(3)探求五四意義。請你根據下列資料,運用所學知識,簡析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新起點的理由。
資料一: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
——《上海學生聯(lián)合會在告同胞書》(1919.6.12)
資料二:這一年之中,至少出了四百種白話報……一年以后,日報也漸漸地改了樣子了。從前日報的附張往往記載戲子妓女的新聞,現(xiàn)在多改登白話的論文譯著小說新詩了……時勢所趨,就使那些政客軍人辦的報也不能不尋幾個學生來包辦一個白話的附張了。
——胡適(1919年)
資料三:“五四”運動中有一部分學生領袖,就是從這里出發(fā)“往民間去”,跑到工人中去辦工人學校,去辦工會。
——鄧中夏
資料四:自從一八四〇年鴉片戰(zhàn)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震動了全世界,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chuàng)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九一九年,中國發(fā)生了“五四”運動。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7月1日)
(4)感悟五四精神。綜合上述信息,你認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答案】(1)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2)圖①: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愛國集會游行。圖②:1919年6月,上海工人舉行罷工,支持北京學生五四愛國運動。
(3)①角度一:五四運動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fā)展成為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標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②角度二:五四運動加快了新文化運動步伐。五四運動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極大激發(fā)了青年人愛國熱情,他們積極投身于革命事業(yè)。③角度三: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革命道路探索。中國人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馬克思主義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中國革命道路從學習西方轉變?yōu)樽叨韲缆贰"芙嵌人模捍龠M中國共產黨誕生。五四運動促使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繼續(xù)奮斗,他們意識到中國工人和農民的重要性,只有到他們中間去,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和關心的問題,才是真正地用科學的方法尋找促進中國社會進步的辦法,馬克思主義開始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總之,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志著中國新民族主義革命的開始。
(4)愛國主義。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可知:1919年,帝國主義國家在法國巴黎和會上簽署了《凡爾賽和約》,和約規(guī)定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五四運動的爆發(fā)。
(2)依據課本知識,圖①反映的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3000多人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高呼口號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山東”“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圖②反映的是6 月5 日,上海工人為支援學生的愛國行為首先舉行罷工。
(3)結合四則材料從四個本題的解讀加以說明,言之有理即可。
(4)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
故答案為:(1)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2)圖①: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愛國集會游行。圖②:1919年6月,上海工人舉行罷工,支持北京學生五四愛國運動。
(3)①角度一:五四運動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fā)展成為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標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②角度二:五四運動加快了新文化運動步伐。五四運動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極大激發(fā)了青年人愛國熱情,他們積極投身于革命事業(yè)。③角度三: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革命道路探索。中國人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馬克思主義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中國革命道路從學習西方轉變?yōu)樽叨韲缆贰"芙嵌人模捍龠M中國共產黨誕生。五四運動促使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繼續(xù)奮斗,他們意識到中國工人和農民的重要性,只有到他們中間去,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和關心的問題,才是真正地用科學的方法尋找促進中國社會進步的辦法,馬克思主義開始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總之,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志著中國新民族主義革命的開始。
(4)愛國主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
39.(2019九上·柯橋月考)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激勵青年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
(1)材料一青年學生首先挺身而出的原因是什么?
(2)結合材料二,運用史實印證“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這一觀點。
(3)材料一學生們身上有一種精神讓我們動容,這種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在和平建設的今天,作為當代青年的你,應當如何繼承這種精神,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答案】(1)巴黎和會中國外交遭受挫折。
(2)五四運動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嚴懲曹汝霖、張宗祥、陸宗輿等親日派官員,體現(xiàn)它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體現(xiàn)它以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五四運動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fā)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體現(xiàn)它以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
(3)愛國主義樹立崇高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相結合,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利益,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1919年,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來后,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游行、罷課等活動。
(2)從五四運動的口號、主力、意義等方面分析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
(3)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第二問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巴黎和會中國外交遭受挫折。
(2)五四運動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嚴懲曹汝霖、張宗祥、陸宗輿等親日派官員,體現(xiàn)它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體現(xiàn)它以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五四運動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fā)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體現(xiàn)它以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
(3)愛國主義;樹立崇高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相結合,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利益,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
40.(2019九上·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不前,不可阻擋了。辛亥革命后,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道路了……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豐碑一—辛亥革命》
材料二:“中國青年運動有良好的革命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是永遠奮斗。”——毛澤東
(1)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運動發(fā)生的歷史背景。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一中“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的理解。
(3)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發(fā)揮了先鋒的作用。請再例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則史實印證材料二中毛澤東的觀點。
【答案】(1)辛亥革命極大推動力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十月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傳播;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1935年,北平青年學生發(fā)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辛亥革命后,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道路了……”,可知:辛亥革命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激勵著人們探索救國的新道路,這正是五四運動產生的思想基礎;根據材料一中的“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可知:十月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3)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青年學生掀起了愛國救亡運動,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故答案為:(1)辛亥革命極大推動力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十月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傳播;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1935年,北平青年學生發(fā)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41.(2019九上·富陽期中)
中國覺醒的人,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魯迅,一九一九
【青年之覺醒】材料一:“到會的都是北京中等以上的學校學生,穿長袍的占大多數,也有穿短黑制服的。……于是有人站在高處力喊‘開會’,即時高低不一的行行學生縱隊一變而成了團團圓陣。我站得靠后點兒,那幾位激昂憤發(fā),大聲講說的人并沒看得清晰,一共不過三五個。演辭并不冗長,可是每句話似乎都帶著爆發(fā)力,往往不等那段話說完,從最近的圓周起,齊拍的掌聲層層向外擴展。”
——游行學生王統(tǒng)照
【內外之互動】材料二:對于五四運動的爆發(fā) 在巴黎的中國政治領袖、中國學生各組織、華僑代表等,每日必往中國代表團總部,不斷要求代表團明確保證,不允保留即予拒簽。他們還威脅道,如果代表團簽字,他們將不擇手段,加以制止。”
——《顧維鈞回憶錄》
【終結即開始】材料三:“五四運動雖未能達到理想的成功,而在運動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實際行動,開始了中國革命新的方向。”
——陳獨秀《二十七年以來國民運動中所得教訓》
(1)五四運動中率先覺醒的是北京的青年學生,你認為北京的青年學生率先覺醒的原因是什么?
(2)五四運動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蘊含著中國內政和外交深刻互動,請分別用史實說明五四運動前后這一深刻互動
(3)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革命新的方向”具體指什么?
【答案】(1)新文化運動在北京迅猛發(fā)展,使北京的青年學生的思想較早受到了解放。
(2)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在五四運動的巨大壓力下,中國代表團作出了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決定。
(3)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了政治舞臺,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上把德國原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1919年5月4日,爆發(fā)了以北京大學青年學生為先鋒的五四愛國運動。北京的青年學生率先覺醒的原因一是新文化運動為北京大學的青年學生提供了思想條件,使北京的青年學生的思想較早受到了解放;二是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支持鼓勵學生參與政治。
(2)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勝國召開巴黎和會,在英美、法等國的操縱和日本的威脅下,和會無理拒絕了中國收國家主權的正當要求,決定將德國侵占中國山東的權益轉給日本,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三千多名青年學生走上街頭,舉行集會、抗議等活動,五四運動爆發(fā)。五四運動的開展,使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3)五四愛國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作用,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故答案為:(1)新文化運動在北京迅猛發(fā)展,使北京的青年學生的思想較早受到了解放。
(2)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在五四運動的巨大壓力下,中國代表團作出了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決定。
(3)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了政治舞臺,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的史實。
42.(2019九上·蒼南期中)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
【現(xiàn)場】
【覺醒】
《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間刊登了許多宣傳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類別歸類列表(部分)如下:
類別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類別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思想(啟蒙) 35 2 科學社會主義 1 79
文學 39 10 俄國研究 4 41
新詩 140 101 國民革命 0 13
小說 34 15 世界革命 0 20
【弘揚】
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青年群眾舉行的五四運動20周年紀念會上,號召青年學生“一定要到工農群眾中去,把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大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才能形成一支強有力的軍隊”
“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xù)奮斗、凱歌前行的100年,…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該畫作比較真實地再現(xiàn)這場愛國運動,請結合畫作內容加以說明。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青年》雜志在宣傳主題上的變化及其主要原因。
(3)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的意義。
(4)結合材料,談談新時代青少年該如何繼承和弘揚五四精神
【答案】(1)能從畫作中某一內容(場景)加以說明即可。如學生游行示威,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說明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
(2)變化:由前期宣傳新文學、思想啟蒙為主;轉變?yōu)樾麄黢R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2分)主要原因: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3)20世紀30年代,在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時,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號召青年發(fā)動群眾,抵抗侵略。
(4)新時代青少年應增強歷史責仼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自覺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據題干圖片內容,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學生游行示威,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說明這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
(2)據題干表格內容,可知,《新青年》雜志在宣傳主題上的變化由前期宣傳新文學、思想啟蒙為主,轉變?yōu)樾麄黢R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主要原因: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3)據材料“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青年群眾舉行的五四動動20周年紀念會上,號召青年學生一定要到工農群眾中去,把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大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才能形成一支強有力的軍隊。1984年,《人民日報》刊發(fā)社論《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紀念五四運動65周年,提出青年要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必須認清歷史發(fā)展潮流,積投身到實踐中去。”可知,20世紀30年代,在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時,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號召青年發(fā)動群眾,抵抗侵略。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激勵青年,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
(4)本題為開放性題目,五四精神在新時期應有新的內涵,可圍繞如何振興中華,立足本職,樂于奉獻等方面來談談。
故答案為:(1)能從畫作中某一內容(場景)加以說明即可。如學生游行示威,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說明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
(2)變化:由前期宣傳新文學、思想啟蒙為主;轉變?yōu)樾麄黢R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2分)主要原因: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3)20世紀30年代,在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時,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號召青年發(fā)動群眾,抵抗侵略。
(4)新時代青少年應增強歷史責仼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自覺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解答本題要熟五四運動的時間、內容及意義。
43.(2019九上·蕭山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現(xiàn)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
——摘編自《五四運動史》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材料三:五四愛國運動遍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在運動中,各地組織了學生、教職員、工商界、婦女界等群眾,共同組成各界聯(lián)合會。隨著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由于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行動,這場運動獲得了勝利。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1)根據材料一指出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什么?當時學界組織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據材料二指出當時的學生領袖為何要到“民間去”?這一舉動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3)根據材料三,歸納五四運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概述五四運動在我國歷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義。
【答案】(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目的:外爭主(國)權,內除國賊。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
積極影響:當時的學生領袖到“民間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3)特點:運動范圍波及全國;各階層人民廣泛參與。
意義: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據材料一“現(xiàn)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并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當時學界組織游行的目的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2)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 由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可知,當時的學生領袖要到“民間去”的原因是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這一舉動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3)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由“五四愛國運動遍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在運動中,各地組織了學生、教職員、工商界、婦女界等群眾,共同組成各界聯(lián)合會。隨著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由于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行動,這場運動獲得了勝利”可以看出,五四運動的特點是遍及的地區(qū)廣泛;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斗爭。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開始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九年級上學期歷史與社會期末復習專題:08 五四運動
一、單選題
1.(2020九上·柯橋月考)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fā)出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zhàn)。”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是(  )
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2020九上·柯橋月考)1919年6月《新國報》載“此次滬(上海)上風潮始由學生罷課,繼由商人罷市,近日將有勞動工人同盟罷工。初因青島外交…后即以釋放京師被捕學生并罷斥曹汝霖等三人為要求條件。”上述新聞中透露該風潮的信息有(  )
①運動已擴展到上海 ②學生是運動的先鋒
③工人已經舉行浩大罷工 ④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2020九上·柯橋月考)“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該對聯(lián)反映的歷史事件(  )
①促成了革命統(tǒng)一戰(zhàn)線 ②取得了一定的勝利
③拉開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序幕 ④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4.(2020九上·諸暨月考)中國近代史上出現(xiàn)過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分別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關于這兩次運動說法最為正確的是(  )
A.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B.都是共產黨領導的學生運動
C.運動的主力軍始終是青年學生 D.都是反帝愛國運動
5.(2020九上·義烏月考)“若賣國首領未誅,賣國條約未廢,亡國之禍終難幸免”;“簽字而山東亡,山東亡而全國隨之,亡國大難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視家國之亡而甘心作奴隸乎?”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五四運動 B.九一八事變
C.一二 九運動 D.西安事變
6.(2020九上·金華月考)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是(  )
A.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B.高舉社會主義旗幟
C.研究團體紛紛建立 D.在知識分子中傳播
7.(2020九上·金華月考)有學者評價,“五四運動使中國走上了永不回頭的、光明的啟蒙之路”。以下關于五四運動的說法正確的是(  )
①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②一場徹底的反帝愛國的運動
③反對北洋政府外交上軟弱無能 ④工人階級起到了先鋒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20九上·秀洲月考)“外交失敗,皆由少數賣國賊所為。……山東問題,關系我國命脈,魯亡國亡。乞電巴黎專使力爭。寧可退出和會,否則誓死不認。”(5月13日《南京上新河全體國民要求嚴懲國賊拒簽合約電》)這一電文可以佐證(  )
①一戰(zhàn)后凡爾賽體系的不合理性 ②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③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 ④武昌起義促使清朝的統(tǒng)治迅速崩潰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9.(2020九上·秀洲月考)1923年,上海《晨報》公布了一次社會調查,其中兩個問題的統(tǒng)計數據如下:
產生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有(  )
①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中國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的失望
②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
③“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進一步傳播
④張學良“改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在形式上“統(tǒng)一”了全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2020九上·紹興月考)有學者指出“五四運動是第一場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這里“補課”“起點”的含義分別是(  )
A.明確反封建,實現(xiàn)各革命階級的聯(lián)合斗爭
B.明確反對帝國主義,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
C.徹底反帝反封建,無產階級政黨開始領導革命
D.開始宣揚民主科學,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11.(2020九上·紹興月考)“五四運動是個分水嶺,從此軍閥要過時,國會的花要謝,從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幕府以來的士,從袁世凱訓練下來的兵,都要讓給新的知識分子與北伐革命軍了。”這表明五四運動(  )
A.改變了國家性質 B.社會領導力量發(fā)生了變化
C.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 D.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
12.(2020九上·余姚月考)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以下不屬于五四運動重要成果的是(  )
A.拒絕在“巴黎和約”上簽字 B.罷免賣國賊職務
C.廢除了“二十一條” D.迫使北洋政府釋放被捕學生
13.(2020九上·杭州月考)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運動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對于“新”的理解不正確的是(  )
A.運動中心從北京轉移到上海
B.斗爭方式從學生罷課變?yōu)楣と肆T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
C.無產階級取代學生成為運動的主力
D.斗爭對象從帝國主義變?yōu)楸毖筌婇y政府
14.小勇同學準備在五四青年節(jié)上演講,下列素材可以作為演講內容的是(  )
①愛國學生起到了先鋒的作用 ②這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愛國運動
③我國工人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 ④巴黎和會的外交失敗是導火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5.(2020九上·浙江月考)下圖所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抗日戰(zhàn)爭 B.辛亥革命 C.五四運動 D.北伐戰(zhàn)爭
16.(2020九上·溫州月考)1919年6月《新聞報》載:“此次上海風潮始由北京學生罷課,繼由商人罷市,近日將有勞動工人同盟罷工。……后即以釋放京師被捕學生,并罷斥曹汝霖等三人位要求條件。”這表明(  )
①“五四”運動已擴展到上海 ②目的是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
③學生是運動的先鋒 ④運動具有反帝愛國性質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7.(2020九上·溫州月考)當代學者提出:“五四運動是第一次歷史巨變的補課,又是第二次歷史巨變的起點”,對“第二次歷史巨變起點”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B.五四運動是中國向西方學習的開始
C.五四運動是中國建立民主國家的開始
D.五四運動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起點
18.(2020九上·浙江月考)美國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說:“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作者所說的這場運動(  )
①發(fā)生距今已有101周年 ②徹底改變了中國的社會性質
③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④得到中國共產黨的正確指導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2020九上·浙江月考)“……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激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抖擻中華民眾志,挫敗掠者千夫莽。”這首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是(  )
A.戊戌變法 B.新文化運動 C.辛亥革命 D.五四運動
20.(2020九上·浙江月考)“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
①激發(fā)了青年的愛國熱情②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④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2019九上·杭州模擬)“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下列敘述能佐證這一觀點的有(  )
①激發(fā)了青年的愛國熱情
②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
④宣告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結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2.(2019九上·鄞州月考)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革命運動,對下邊材料理解不正確的是(  )
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推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 -------《上海學聯(lián)告同胞書》 —1919年6月12 日
A.這場運動在上海爆發(fā)
B.運動是由學生最早發(fā)起的
C.運動后期的主力軍由學生轉變?yōu)楣と?br/>D.這場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
23.(2019九上·浦江月考)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了(  )
A.中國革命任務的變化 B.中國社會性質的變化
C.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 D.中國主要矛盾的變化
24.(2019九上·平湖期中)學習歷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來“重建”歷史場景。假如你生活在1919年的中國,可能會看到的情形有(  )
①游行學生焚燒曹汝霖住宅
②報紙上刊登北伐戰(zhàn)爭的消息
③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工
④上海出現(xiàn)了共產黨早期組織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5.(2019九上·義烏期中)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fā)出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zhàn)。”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是(  )
①中國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 ②推翻了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
③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 ④罷免曹汝霖等人的職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6.(2019九上·富陽期中)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看到的消息是(  )
A.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親日派職務
B.北伐軍進軍迅速,連克汀泗橋、賀勝橋
C.孫中山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
D.蔣介石叛變革命,向共產黨舉起了屠刀
27.(2019九上·江山期中)據鄭超麟回憶:“中華民國八年……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我個人的小小意識則確實是在這一年覺醒的”。“當代中國的集體意識”主要是指(  )
A.民主法治觀念 B.自由開放意識
C.愛國救亡精神 D.實業(yè)救國愿望
28.(2019九上·衢州期中)中國近代史上兩次著名的學生運動分別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其共同點是(  )
A.都是共產黨領導的 B.運動中心都在北京
C.都是反帝愛國運動 D.主力軍始終都是學生
29.(2019九上·桐鄉(xiāng)月考)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fā)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zhàn)。”下列選項不屬于“這場運動”影響的是(  )
①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并逐漸普及
②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③馬克思主義思想得到廣泛傳播
④拉開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
A.②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30.(2019九上·桐鄉(xiāng)月考)下列詞匯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的是(  )
A.北京、袁世凱、二十一條 B.德國、殖民地、薩拉熱窩
C.共和、孫中山、臨時政府 D.山東、賣國賊、五四運動
31.(2019九上·蕭山月考)從圖片或文字資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學習歷史的一種方法。觀察下列材料,提取信息,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A.青年學生是五四運動的主力
B.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引發(fā)五四運動
C.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D.五四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
32.(2019九上·蕭山月考)“他們不承認任何傳統(tǒng)的權威和因襲的教條,禮教、自然觀、社會、國家制度,乃至漢字、中醫(yī)、京劇等傳統(tǒng)文化,都遭到無情的批判。這個勇猛的、也是簡單而絕對的批判運動,極大地解放了人們的思想,雖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形式主義的偏向。”材料中的“他們”包括(  )
A.洪秀全 B.李鴻章 C.孫中山 D.陳獨秀
33.(2019九上·臺州月考)周厚才在《溫州港史》中寫道“1919年溫州港進口的外國棉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7%。”最有可能導致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
A.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國貨增多 B.北洋軍間割據混戰(zhàn),政局動蕩
C.受五四運動的影響,抵制洋貨 D.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貿易受阻
34.(2019九上·紹興月考)2019年是五四運動爆發(fā)100周年。這場反帝愛國運動的意義在于(  )
①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②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
③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
④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5.(2019九上·紹興月考)1919年溫州港進口的日本梅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1%。所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是(  )
A.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國貨增多
B.北洋軍閥割據混戰(zhàn),政局動蕩
C.“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抵制洋貨
D.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貿易受阻
二、材料分析題
36.(2020九上·義烏月考)在屈辱中覺醒,在探索中前進,終于我們看到一線曙光。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屈辱”的歷史不容忘卻】
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到各公使館去,要求各國出來主持公理。務望全國工商界,一律起來設法開國民大會,外爭國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一舉了!
——《北京學界全體宣言》
【“抗爭”的歷史銘記在心】
【“探索”的歷史永不停步】
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1)那一天,火炬高摯。簡述那一天學生提出“外爭國權”的歷史背景。
(2)那一天,激情澎湃。根據圖1所示信息,概述“五四”運動的形勢變化。結合國內形勢,分析圖2閱讀卡中“中國第一次堅決地向列強說‘不’”的理由。
(3)那一天,探索前進。據材料三指出,當時的學生領袖為何要到“民間去”?這一舉動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37.(2020九上·溫州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現(xiàn)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
——摘編自《五四運動史》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材料三:五四愛國運動遍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在運動中,各地組織了學生、教職員、工商界、婦女界等群眾,共同組成各界聯(lián)合會。隨著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由于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行動,這場運動獲得了勝利。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1)根據材料一指出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什么?學界組織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據材料二指出當時的學生領袖為何要到“民間去”?這一舉動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3)根據材料三,歸納五四運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概述五四運動在我國歷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義。
38.(2020九上·諸暨月考)“五四”是一個思想源泉,一個精神地標。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這場運動是中國歷史上民族感情最強烈、最普遍的表露。
——(美)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
(1)追尋五四緣由。根據材料,簡述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原因。
(2)重返五四現(xiàn)場。下列歷史照片反映了五四時期的重大事件,請你為下列圖片各配上一句解說詞。
(3)探求五四意義。請你根據下列資料,運用所學知識,簡析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新起點的理由。
資料一:學生罷課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對待日益嚴厲,乃商界罷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學生釋;工界罷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陸去。
——《上海學生聯(lián)合會在告同胞書》(1919.6.12)
資料二:這一年之中,至少出了四百種白話報……一年以后,日報也漸漸地改了樣子了。從前日報的附張往往記載戲子妓女的新聞,現(xiàn)在多改登白話的論文譯著小說新詩了……時勢所趨,就使那些政客軍人辦的報也不能不尋幾個學生來包辦一個白話的附張了。
——胡適(1919年)
資料三:“五四”運動中有一部分學生領袖,就是從這里出發(fā)“往民間去”,跑到工人中去辦工人學校,去辦工會。
——鄧中夏
資料四:自從一八四〇年鴉片戰(zhàn)爭失敗那時起,先進的中國人,經過千辛萬苦,向西方國家尋找真理。……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震動了全世界,俄國人舉行了十月革命,創(chuàng)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一九一九年,中國發(fā)生了“五四”運動。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成立。
——《論人民民主專政》(1949年7月1日)
(4)感悟五四精神。綜合上述信息,你認為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39.(2019九上·柯橋月考)國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來在青年。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激勵青年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
(1)材料一青年學生首先挺身而出的原因是什么?
(2)結合材料二,運用史實印證“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這一觀點。
(3)材料一學生們身上有一種精神讓我們動容,這種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在和平建設的今天,作為當代青年的你,應當如何繼承這種精神,助力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40.(2019九上·吳興期中)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思想的閘門一經打開,這股思想解放的洪流就奔騰不前,不可阻擋了。辛亥革命后,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道路了……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不久便迎來了“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中國近代歷史上的豐碑一—辛亥革命》
材料二:“中國青年運動有良好的革命傳統(tǒng),這個傳統(tǒng)是永遠奮斗。”——毛澤東
(1)根據材料一,分析五四運動發(fā)生的歷史背景。
(2)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材料一中“中國歷史的新紀元”的理解。
(3)五四運動中,青年學生發(fā)揮了先鋒的作用。請再例舉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一則史實印證材料二中毛澤東的觀點。
41.(2019九上·富陽期中)
中國覺醒的人,肩住了黑暗的閘門,放他們到寬闊光明的地方去。——魯迅,一九一九
【青年之覺醒】材料一:“到會的都是北京中等以上的學校學生,穿長袍的占大多數,也有穿短黑制服的。……于是有人站在高處力喊‘開會’,即時高低不一的行行學生縱隊一變而成了團團圓陣。我站得靠后點兒,那幾位激昂憤發(fā),大聲講說的人并沒看得清晰,一共不過三五個。演辭并不冗長,可是每句話似乎都帶著爆發(fā)力,往往不等那段話說完,從最近的圓周起,齊拍的掌聲層層向外擴展。”
——游行學生王統(tǒng)照
【內外之互動】材料二:對于五四運動的爆發(fā) 在巴黎的中國政治領袖、中國學生各組織、華僑代表等,每日必往中國代表團總部,不斷要求代表團明確保證,不允保留即予拒簽。他們還威脅道,如果代表團簽字,他們將不擇手段,加以制止。”
——《顧維鈞回憶錄》
【終結即開始】材料三:“五四運動雖未能達到理想的成功,而在運動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想而實際行動,開始了中國革命新的方向。”
——陳獨秀《二十七年以來國民運動中所得教訓》
(1)五四運動中率先覺醒的是北京的青年學生,你認為北京的青年學生率先覺醒的原因是什么?
(2)五四運動的發(fā)生和發(fā)展蘊含著中國內政和外交深刻互動,請分別用史實說明五四運動前后這一深刻互動
(3)五四運動“開始了中國革命新的方向”具體指什么?
42.(2019九上·蒼南期中)五四運動是中國近現(xiàn)代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2019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
【現(xiàn)場】
【覺醒】
《新青年》(原名《青年雜志》)創(chuàng)刊于1915年,至1926年停刊,期間刊登了許多宣傳新思想的文章。按各文類別歸類列表(部分)如下:
類別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類別 1920年9月前(篇) 1920年9月后(篇)
思想(啟蒙) 35 2 科學社會主義 1 79
文學 39 10 俄國研究 4 41
新詩 140 101 國民革命 0 13
小說 34 15 世界革命 0 20
【弘揚】
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青年群眾舉行的五四運動20周年紀念會上,號召青年學生“一定要到工農群眾中去,把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大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才能形成一支強有力的軍隊”
“五四運動以來的100年,是中國青年一代又一代接續(xù)奮斗、凱歌前行的100年,…新時代中國青年的使命,就是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人民一道,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1)該畫作比較真實地再現(xiàn)這場愛國運動,請結合畫作內容加以說明。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新青年》雜志在宣傳主題上的變化及其主要原因。
(3)結合當時的時代背景,分析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的意義。
(4)結合材料,談談新時代青少年該如何繼承和弘揚五四精神
43.(2019九上·蕭山月考)閱讀下列材料,回答相關問題。
材料一:現(xiàn)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
——摘編自《五四運動史》
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材料三:五四愛國運動遍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在運動中,各地組織了學生、教職員、工商界、婦女界等群眾,共同組成各界聯(lián)合會。隨著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由于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行動,這場運動獲得了勝利。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一卷)》
(1)根據材料一指出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什么?當時學界組織游行的目的是什么?
(2)據材料二指出當時的學生領袖為何要到“民間去”?這一舉動對中國革命產生了什么積極影響?
(3)根據材料三,歸納五四運動的特點,并結合所學概述五四運動在我國歷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義。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即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xiàn)有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推翻北洋軍閥政府統(tǒng)治,表述錯誤,五四運動沒有實現(xiàn)這一目標。
B項①③④是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芮恩斯在《一個美國外交官在中國》中寫道:“我向上海的總領事發(fā)出具體的指示,告誡美國僑民團體,既不要鼓動也不要反對這場運動……沒有人會不同意中國學生的目的和理想,他們是在為民族的自由和新生而戰(zhàn)。”為切入點,考查了五四運動相關知識。注意基礎知識的識記與理解。
2.【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材料講述的是受罷課學生愛國行為的影響,上海的工人罷工和商人罷市正在醞釀,五四運動的目的也由開始的爭取青島主權轉變?yōu)橐笳尫疟本┍徊兜膶W生和罷免曹汝霖、陸宗輿、章宗祥三個賣國賊。這說明五四運動擴展到了上海,學生是運動的先鋒,運動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質。但工人的罷工尚未舉行。故①②④符合題意,③不符合題意。
C項①②④是題干新聞中透露該風潮的信息,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能夠弄清材料表達的意思。
3.【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共爭青島歸還,同看國賊罷黜;歡呼學生復課,慶賀商店開門”反映了在學生、工人的斗爭下,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北洋軍閥政府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的職務;巴黎和會上中國政府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運動的開端。
C項②③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及學生解讀題干信息和對歷史史實的分析和準確識記能力。理解并識記五四運動的相關史實。
4.【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這兩次運動起先都由愛國學生帶頭興起,都是發(fā)生在北京(北平)的運動;都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運動。
ABC三項說法不準確,不符合題意;
D項都是反帝愛國運動說法最為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掌握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相關知識。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5.【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題干信息“簽字而山東亡,山東亡而全國隨之,亡國大難迫于眉睫。吾同胞忍坐視家國之亡而甘心作奴隸乎?”可知,此內容與五四運動有關。1919年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激起北大學生的憤慨,1919年5月4日,北大學生打著“拒絕在和約上簽字”、“外爭國權,內除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等口號,開始示威游行,五四運動爆發(fā)。
A項五四運動是題干材料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BCD三項與題干信息無關,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知道巴黎和會外交的失敗導致五四運動爆發(fā)。
6.【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后,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開始認識到工人階級力量的偉大,他們深入到工人中去宣傳馬克思主義;各地共產黨的早期組織建立后,李大釗等人進一步深入到工人中去,進一步促使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故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是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A項與工人運動相結合是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符合題意;
BC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及學生的識記和理解能力。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基礎知識,知道五四運動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是與工人運動相結合。
7.【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fā),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誓死力爭,還我青島”“廢除二十條”“拒絕在合約上簽字”等口號,要求嚴懲親日派買過賊曹汝霖、陸宗輿和章宗祥;這是一場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它反對北洋政府外交上軟弱無能,維護了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故①②③正確。④學生發(fā)揮先鋒作用,故④錯誤。
A項①②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要求運用所學分析解讀題干信息。
8.【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題干中的“外交失敗,皆由少數賣國賊所為。”反映了巴黎和會被英、法、美等大國操縱,中國的要求不僅被無理拒絕,把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交給日本,①理解正確。根據題干中的“.....寧可退出和會,否則誓死不認。”表明五四運動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③理解正確。②④說法正確,但在題干電文中不能體現(xiàn)。
A項①③可以用題干電文佐證,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本題屬于材料型選擇題,主要考查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解答此類必須認真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提煉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觀點。
9.【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通過圖片,我們可以看出20世紀20年代,中國上海民眾普遍接受社會主義制度,反對資本主義制度,因為1919年巴黎和會上帝國主義國家無視中國政府提出的合法要求,導致民眾反對資本主義制度;1919年俄國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這些都讓民眾對社會主義產生好感。張學良“改旗易幟”發(fā)生于1928年,不屬于20世紀初,涉及不到兩種社會制度。
A項①②③是產生題干現(xiàn)象的原因,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20世紀20年代初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及學生綜合掌握歷史知識的能力。準確記憶課本基礎知識是答題的關鍵。
10.【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補課”是相對于辛亥革命而言,它明確提出了反對帝國主義。“起點”是相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而言,因為在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主力軍,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因此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ACD三項理解錯誤,不符合題意;
B項明確反對帝國主義,無產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分別是題干里“補課”“起點”的含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點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五四運動的有關內容。
11.【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從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幕府以來的士, 從袁世凱訓練下來的新兵,都要讓給新的知識分子與北伐革命軍了”可知五四運動后知識分子和北伐革命軍成為社會的主要領導力量,即社會領導力量發(fā)生了變化。
A項改變了國家性質錯誤,五四運動并未改變國家性質,不符合題意;
B項社會領導力量發(fā)生了變化,符合題意;
C項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錯誤,基本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的是北伐戰(zhàn)爭,不符合題意;
D項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要求運用所學解讀題干信息。
12.【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依據所學,五四運動迫使北洋軍閥釋放了被捕學生,罷免了曹汝林、陸宗輿、章宗祥三個賣國賊的職務,中國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因此ABD對五四運動成果表述正確。五四運動沒有使北洋政府廢除了二十一條。因此C不屬于五四運動成果。
ABD三項都是五四運動的重要成果,不符合題意;
C項廢除了“二十一條” 不屬于五四運動的重要成果,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的成果及學生識記歷史知識能力。關鍵詞是“不包括”。
13.【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919年6月3日以后,五四運動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階段,指的是斗爭中心轉移到上海,斗爭方式從學生罷課變?yōu)楣と肆T工、學生罷課、商人罷市,無產階級取代學生成為運動的主力,斗爭對象沒有發(fā)生變化。
ABC三項理解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D項斗爭對象從帝國主義變?yōu)楸毖筌婇y政府理解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的史實。
14.【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四愛國運動發(fā)生在1919年,共產黨成立于1921年,所以②這是在共產黨領導下的群眾愛國運動說法錯誤,不能作為演講內容。
C項①③④可以作為演講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愛國運動,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的識記理解能力。
15.【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圖中拳頭上的 “勞動”“學”“商”的字樣,左側三人寫有“章”“陸”“曹”的字樣,可知描繪了五四愛國運動的情形。1919年5月,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引發(fā)了五四運動;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懲辦賣國賊曹汝霖等人。
ABD三項都不是題干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不符合題意;
C項五四運動是題干圖片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漫畫的能力。找準題干的關鍵詞,找準漫畫的切入點是解答本題的關鍵。
16.【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為推翻帝國主義和封建軍閥的統(tǒng)治,統(tǒng)一全國,1926年廣東國民政府決定北伐,第四軍葉挺獨立團連克汀泗橋和賀勝橋,北伐軍出師不到半年,從珠江流域打到長江流域,基本推翻了北洋軍閥的統(tǒng)治,聲勢震動全國。推翻北洋軍閥統(tǒng)治,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一是北伐戰(zhàn)爭的目的。排除含②的選項。
C項①③④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準確解讀歷史圖表的能力。組合選擇題一般排除一個錯誤內容即可獲取正確答案,部分題目需要經過兩次排除,但有一小部分題目所有內容都正確。
17.【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起點”是相對于新民主主義革命而言,因為在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主力軍,發(fā)揮了決定性作用,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因此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A項五四運動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理解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都不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對歷史史實的準確識記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五四運動的有關內容。
18.【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當凡爾賽的調停人沒有將這個丟失的省份歸還給中國時,在北京的學生和知識分子中間爆發(fā)了聲勢浩大的示威游行。”可知這是指1919年的五四運動,這次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了政治舞臺,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①③說法正確。五四運動沒有改變中國的社會性質,五四運動是中國共產黨還沒有成立,因此②④說法錯誤。
A項①③說法正確,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獲取信息和解讀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題關鍵是要準確理解題干所述歷史史實是五四運動。
19.【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題干材料“學子激揚焚佞府,群團奮起激街巷。眾工人,上陣露鋒芒,春雷響……氣軒昂,誓與列強爭抗”,結合教材所學知識可知這首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是五四運動。
ABC三項與題干材料無關,不符合題意;
D項五四運動是題干詩詞反映的歷史事件,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題的關鍵在于正確理解題干材料的中心意思。
20.【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據題干“五四的火炬,喚起了民族的覺醒”可知是五四運動。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的開始;青年學生起了先鋒作用;激發(fā)了青年的愛國熱情。中國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傳播了馬克思主義,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故①②③符合題意。
④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是孫中山1912年建立的中華民國,故④錯誤。
A項①②③能佐證題干觀點,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相關知識,要求具備知識的識記和遷移能力。
21.【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①依據題干可知設問是關于五四運動的影響,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群眾愛國運動,激發(fā)了青年的愛國熱情,青年學生在運動中發(fā)揮了先鋒作用,故①正確;
②五四運動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創(chuàng)造了思想上的條件,故②正確;
③五四運動推動了新文化運動的發(fā)展,新文化運動前期提倡資產階級民主、科學的思想,而后期以馬克思主義作為新思潮的主流,故③正確;
④建立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是辛亥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統(tǒng)治和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這是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故④錯誤;
故答案為: 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難度較小。
22.【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巴黎和會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1919年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學校的300多名學生,懷著滿腔怒火,到天安門廣場和東交民巷外國使館界舉行集會、游行等抗議活動。6月3日以后,工人成為運動的主力,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中國代表拒絕對德和約上簽字,懲辦了三個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 五四運動是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它體現(xiàn)了中國人民懷揣天下,以天下為己任的愛國主義情懷。
A項這場運動在上海爆發(fā)理解不正確,符合題意;
BCD三項理解都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重點識記過程與意義。
23.【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作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舞臺,開始領導民主主義革命,五四運動成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主要反映了中國領導階級的變化。
ABD三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
C項中國革命領導階級的變化是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變主要反映的內容,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的相關知識。解答本題注意理解識記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領導革命,革命的領導權發(fā)生了變化,致使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轉變?yōu)樾旅裰髦髁x革命。
24.【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①正確,1919年五四運動,游行學生焚燒曹汝霖住宅;北伐戰(zhàn)爭發(fā)生在1926—1927年,②錯誤;1919年五四運動,上海工人罷工、商人罷市,支持學生運動,③正確;上海出現(xiàn)了共產黨早期組織——1920年8月,④錯誤。①③正確。
D項①③1919年的中國,可能會看到,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發(fā)生在1919年的歷史事件。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25.【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即五四運動,該運動取得初步勝利的表現(xiàn)有: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的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①③④符合題意。②推翻北洋政府的統(tǒng)治,五四運動沒有實現(xiàn)這一目標。故④不符合題意,應排除含④的選項。
D項①③④是材料中提及的“這場運動”取得的初步勝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要求具備運用所學知識解讀材料信息解決問題的能力。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選項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選項的,有一小部分組合選擇題所有內容都正確。
26.【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民國八年換算成公元紀年是1919年,1919年的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北洋政府罷免曹當霖等賣國賊職務。
A項北洋政府罷免曹汝霖等親日派職務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看到,符合題意;
B項北伐軍進軍迅速,連克汀泗橋、賀勝橋出現(xiàn)在1926年,不符合題意;
C項孫中山創(chuàng)辦黃埔軍校,周恩來任政治部主任出現(xiàn)在1924年,不符合題意;
D項蔣介石叛變革命,向共產黨舉起了屠刀出現(xiàn)在1927年,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民國八年,在北京《晨報》中可看到的消息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對民國紀年法與公元紀年法的換算的掌握。要求具備基礎知識的識記能力和解答題目問題的能力。
27.【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中華民國八年......集體意識,可以說是在這一年覺醒的”推斷指的是1919年的五四運動。
A民主法治觀念在當時尚未覺醒,故A不符合題意;
B自由開放意識在當時未深入人心,故B不符合題意;
C當時中國處于半殖民半封建社會,民族危機嚴重,故C符合題意;
D實業(yè)救國愿望是在甲午戰(zhàn)爭后出現(xiàn)的思想,故D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主要考查五四運動的意義。選項中相關思想出現(xiàn)的時間跨度大。
28.【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這兩次運動起先都由愛國學生帶頭興起,都是發(fā)生在北京(北平)的運動;都是反對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運動。
A項都是共產黨領導的說法錯誤,五四運動發(fā)生時中國共產黨還沒有誕生,不符合題意;
B項運動中心都在北京說法錯誤,五四運動前期運動中心在北京,后期轉移到上海,不符合題意;
C項都是反帝愛國運動是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的共同點,符合題意;
D項主力軍始終都是學生說法錯誤,五四運動前期的主力軍是學生,后期的主力軍是工人,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1919年5月4日,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山東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引發(fā)了五四運動;一二 九運動是1935年抗日救國的示威游行,大大地促進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它配合了紅軍北上抗日,促進了國內和平和對日抗戰(zhàn)。本題掌握五四運動和一二 九運動相關知識。重點熟記基礎知識。
29.【答案】B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從題中材料"上海”、“學生”、“民族的自由和新生”等判斷“這場運動”是五四運動,五四運動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運動中無產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伴隨著新文化運動,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革命的主張得到廣泛傳播,使中國革命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故②③正確;①白話文代替文言文并逐漸普及與新文化運動有關;④拉開中國維新變法運動的序幕的是公車上書;故①④錯誤。
B項①④不屬于“這場運動”的影響,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B。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有關內容,旨在考查學生閱讀材料信息分析問題的能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實行判斷題干描述的運動是五四運動。
30.【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919年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消息傳來后,中國爆發(fā)了五四運動。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游行、罷課等活動。他們要求“外爭主權,內除國賊”、“取消二十一條”、反對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打倒賣國賊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
A項北京、袁世凱、二十一條不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1915年1月18日,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益覲見中華民國的大總統(tǒng)袁世凱,遞交了二十一條要求的文件,并要求政府“絕對保密,盡速答復”,不符合題意;
B項德國、殖民地、薩拉熱窩和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有關,不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不符合題意;
C項共和、孫中山、臨時政府和辛亥革命有關,不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不符合題意;
D項山東、賣國賊、五四運動最有可能出現(xiàn)在1919年的中國,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學生準確識記五四運動的史實。
31.【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的有關知識。依據圖片信息“北京高師被捕學生回校”“曹汝霖等免職令”“拒簽和約的報道”分析得出的結論是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引發(fā)了五四運動,北洋軍閥政府對學生進行了鎮(zhèn)壓,6月3號后,工人加入運動,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的勝利-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6月28日,中國代表團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所以C項符合題意。由此分析ABD三項均不符合題意,排除。故選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理解。
32.【答案】D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本題考查的是新文化運動。結合題干信息,根據教材所學得知,指的是新文化運動。新文化運動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它高舉民主和科學的大旗,引導人們同封建專制和封建思想展開徹底的斗爭,打破了傳統(tǒng)的精神枷鎖,促使人們更加積極地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但是也有著對東西方文化的絕對肯定和否定,缺乏群眾基礎的局限性。新文化運動是自1915年始,陳獨秀、李大釗、魯迅等人以《新青年》雜志為主要陣地,他們高舉“民主”和“科學”兩面大旗,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新文化運動的理解。
33.【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根據材料“1919年溫州港進口外國棉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7%。”,可知1919年,中國爆發(fā)了五四運動,反對把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群眾抵制日貨,導致進口的日貨減少。
A項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國貨增多不符合題意,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是在19世紀60、70年代,故排除;
B項北洋軍間割據混戰(zhàn),政局動蕩不符合題意,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C項受五四運動的影響,抵制洋貨是最有可能導致上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符合題意;
D項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貿易受阻不符合題意,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不符合史實;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影響,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
34.【答案】A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五四運動中無產階級登上政治舞臺,展現(xiàn)了偉大的力量,開始領導中國革命,是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事件,所以五四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①②③是五四運動的意義。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政體的是辛亥革命,④說法錯誤,應排除。
A項①②③是五四運動的意義,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考查五四運動的意義。解答組合選擇題,排除法是比較好的方法,一般題目排除一個即可獲取正確答案,但需要特別注意選項中是否有包含全部選項的,有一小部分組合選擇題所有內容都正確。
35.【答案】C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A項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國貨增多應排除,中國近代工業(yè)誕生是在19世紀60、70年代,不符合題意;
B項北洋軍閥割據混戰(zhàn),政局動蕩不是主要原因,不符合題意;
C項“五四”愛國運動影響,抵制洋貨是題干所述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原因,根據材料“1919年溫州港進口外國棉花比1918年減少34.1%,日本海帶減少60.7%,日本布傘減少24.7%。”,可知1919年,中國爆發(fā)了五四運動,反對把山東權益轉讓給日本,群眾抵制日貨,導致進口的日貨減少,符合題意;
D項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貿易受阻應排除,中日之間爆發(fā)戰(zhàn)爭不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C。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影響,要求具備對所學知識分析理解的能力。
36.【答案】(1)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它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
(2)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由青年學生為先鋒到工人階級為主力軍在全國愛國群眾運動的巨大壓力下或五四運動的推動下。
(3)原因: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影響: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外爭主權,內除國賊”,由此可知反映的是五四運動。結合所學,1919年初,英法美等國召開巴黎和會,中國作為戰(zhàn)勝國派出代表參加會議,中國代表在會上提出取消外國在中國的-切特權、廢除二十-條等合理提案,遭到和會拒絕,會議竟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侵占的一切特權轉交給日本,消息傳到國內,舉國震驚,五四運動爆發(fā)。因此那一天學生提出”外爭主權”的歷史背景為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
(2)6月3日以后,五四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上海,運動的主力由學生變?yōu)楣と恕T谌珖嗣竦膲毫ο拢毖笳黄柔尫疟徊秾W生,罷免曹汝霖、章宗祥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五四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3)由材料三“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可知,當時的學生領袖要到“民間去”的原因是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這一舉動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故答案為:(1)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遭受挫折,它作出將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的決定。
(2)運動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由青年學生為先鋒到工人階級為主力軍;在全國愛國群眾運動的巨大壓力下或五四運動的推動下。
(3)原因: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影響: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知識。要求掌握五四運動的史實并運用所學分析解讀材料信息。
37.【答案】(1)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積極影響:當時的學生領袖到“民間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3)特點:運動范圍波及全國;各階層人民廣泛參與。意義: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中的信息,“現(xiàn)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一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并聯(lián)系所學知識可知,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當時學界組織游行的目的是:外爭主(國)權,內除國賊。
(2)據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可知,當時的學生領袖要到“民間去”是因為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這一舉動對中國革命產生的積極影響是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3)由“五四愛國運動遍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在運動中,各地組織了學生、教職員、工商界、婦女界等群眾,共同組成各界聯(lián)合會。隨著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由于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行動,這場運動獲得了勝利。”可以看出,五四運動的特點是遍及的地區(qū)廣泛;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斗爭。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開始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故答案為:(1)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積極影響:當時的學生領袖到“民間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3)特點:運動范圍波及全國;各階層人民廣泛參與。意義: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以三則材料為切入點,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注意對材料信息的解讀,識記五四運動的史實。
38.【答案】(1)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2)圖①: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愛國集會游行。圖②:1919年6月,上海工人舉行罷工,支持北京學生五四愛國運動。
(3)①角度一:五四運動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fā)展成為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標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②角度二:五四運動加快了新文化運動步伐。五四運動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極大激發(fā)了青年人愛國熱情,他們積極投身于革命事業(yè)。③角度三: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革命道路探索。中國人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馬克思主義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中國革命道路從學習西方轉變?yōu)樽叨韲缆贰"芙嵌人模捍龠M中國共產黨誕生。五四運動促使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繼續(xù)奮斗,他們意識到中國工人和農民的重要性,只有到他們中間去,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和關心的問題,才是真正地用科學的方法尋找促進中國社會進步的辦法,馬克思主義開始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總之,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志著中國新民族主義革命的開始。
(4)愛國主義。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所學可知:1919年,帝國主義國家在法國巴黎和會上簽署了《凡爾賽和約》,和約規(guī)定將德國在山東的特權交給日本,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的失敗,引發(fā)了五四運動的爆發(fā)。
(2)依據課本知識,圖①反映的是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3000多人在天安門前游行示威,高呼口號 “外爭國權,內懲國賊”、“還我山東”“廢除二十一條”、“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等。圖②反映的是6 月5 日,上海工人為支援學生的愛國行為首先舉行罷工。
(3)結合四則材料從四個本題的解讀加以說明,言之有理即可。
(4)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五四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精神。
故答案為:(1)巴黎和會外交失敗,列強把德國在山東的特權轉讓給日本。
(2)圖①: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學生在天安門廣場舉行愛國集會游行。圖②:1919年6月,上海工人舉行罷工,支持北京學生五四愛國運動。
(3)①角度一:五四運動激發(fā)了中國人民的愛國熱情。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fā)展成為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群眾愛國運動,中國的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標志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②角度二:五四運動加快了新文化運動步伐。五四運動加速了新文化運動的步伐,極大激發(fā)了青年人愛國熱情,他們積極投身于革命事業(yè)。③角度三: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革命道路探索。中國人民開始用新的眼光看中國、看世界,馬克思主義逐漸吸引越來越多的進步青年,中國革命道路從學習西方轉變?yōu)樽叨韲缆贰"芙嵌人模捍龠M中國共產黨誕生。五四運動促使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繼續(xù)奮斗,他們意識到中國工人和農民的重要性,只有到他們中間去,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和關心的問題,才是真正地用科學的方法尋找促進中國社會進步的辦法,馬克思主義開始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終于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總之,五四運動是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標志著中國新民族主義革命的開始。
(4)愛國主義。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
39.【答案】(1)巴黎和會中國外交遭受挫折。
(2)五四運動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嚴懲曹汝霖、張宗祥、陸宗輿等親日派官員,體現(xiàn)它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體現(xiàn)它以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五四運動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fā)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體現(xiàn)它以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
(3)愛國主義樹立崇高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相結合,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利益,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1919年,巴黎和會決定將德國在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消息傳來后,北京學生開展了集會、游行、罷課等活動。
(2)從五四運動的口號、主力、意義等方面分析五四運動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
(3)五四精神,其核心是愛國主義。第二問考查學生認識問題的能力,屬于開放性問題,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為:(1)巴黎和會中國外交遭受挫折。
(2)五四運動提出“外爭主權,內懲國賊”的口號,要求收回德國在山東的一切權益,嚴懲曹汝霖、張宗祥、陸宗輿等親日派官員,體現(xiàn)它以徹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五四運動中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體現(xiàn)它以追求救國強國真理的進步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五四運動突破了青年學生、知識分子的范圍,發(fā)展成以工人階級為主力的工、學、商參加的全國性的廣泛的群眾愛國運動,體現(xiàn)它以各族各界群眾積極參與的廣泛性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
(3)愛國主義;樹立崇高理想,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把個人前途與國家命運相結合,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利益,積極投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從小事做起,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chuàng)造精彩人生。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解答材料解析題需要首先讀懂材料,然后結合問題從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據所學和材料有效信息組織答案,開放性題目,言之有理即可。
40.【答案】(1)辛亥革命極大推動力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十月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傳播;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1935年,北平青年學生發(fā)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根據材料一中的“辛亥革命后,人們又大膽地尋求新的救中國的道路了……”,可知:辛亥革命解放了人們的思想,激勵著人們探索救國的新道路,這正是五四運動產生的思想基礎;根據材料一中的“十月革命炮聲一響和中國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可知:十月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登上政治舞臺,標志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3)1935年,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北平青年學生掀起了愛國救亡運動,促進了全國抗日救亡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故答案為:(1)辛亥革命極大推動力中華民族的思想解放;十月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科學社會主義)的傳播;工人階級力量的發(fā)展。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是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3)1935年,北平青年學生發(fā)起了一二 九運動,標志著中國人民抗日救亡民主運動新高潮的到來。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及學生的理解能力、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基礎知識。
41.【答案】(1)新文化運動在北京迅猛發(fā)展,使北京的青年學生的思想較早受到了解放。
(2)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在五四運動的巨大壓力下,中國代表團作出了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決定。
(3)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了政治舞臺,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帝國主義列強在"巴黎和會"上把德國原在山東的特權轉交給日本,從而激發(fā)了學生的愛國熱情,1919年5月4日,爆發(fā)了以北京大學青年學生為先鋒的五四愛國運動。北京的青年學生率先覺醒的原因一是新文化運動為北京大學的青年學生提供了思想條件,使北京的青年學生的思想較早受到了解放;二是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支持鼓勵學生參與政治。
(2)1919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勝國召開巴黎和會,在英美、法等國的操縱和日本的威脅下,和會無理拒絕了中國收國家主權的正當要求,決定將德國侵占中國山東的權益轉給日本,中國在巴黎和會上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1919年5月4日,北京大學等校三千多名青年學生走上街頭,舉行集會、抗議等活動,五四運動爆發(fā)。五四運動的開展,使北洋政府被迫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等賣國賊的職務,拒絕在對德“和約”上簽字。
(3)五四愛國運動中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起了主力軍作用,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五四愛國運動是一次徹底的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故答案為:(1)新文化運動在北京迅猛發(fā)展,使北京的青年學生的思想較早受到了解放。
(2)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的消息傳到國內,對中國人民是一個巨大的刺激,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爆發(fā)。在五四運動的巨大壓力下,中國代表團作出了拒絕在《凡爾賽和約》上簽字的決定。
(3)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了政治舞臺,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條件,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五四運動的相關知識及學生的理解能力。解題的關鍵是掌握五四運動的史實。
42.【答案】(1)能從畫作中某一內容(場景)加以說明即可。如學生游行示威,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說明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
(2)變化:由前期宣傳新文學、思想啟蒙為主;轉變?yōu)樾麄黢R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2分)主要原因: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3)20世紀30年代,在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時,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號召青年發(fā)動群眾,抵抗侵略。
(4)新時代青少年應增強歷史責仼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自覺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據題干圖片內容,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學生游行示威,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說明這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
(2)據題干表格內容,可知,《新青年》雜志在宣傳主題上的變化由前期宣傳新文學、思想啟蒙為主,轉變?yōu)樾麄黢R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主要原因:五四運動的洗禮;馬克思主義的廣泛傳播。
(3)據材料“1939年,毛澤東在延安青年群眾舉行的五四動動20周年紀念會上,號召青年學生一定要到工農群眾中去,把占全國人口百分之九十的工農大眾,動員起來,組織起來……才能形成一支強有力的軍隊。1984年,《人民日報》刊發(fā)社論《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未來--紀念五四運動65周年,提出青年要富有創(chuàng)造精神,必須認清歷史發(fā)展潮流,積投身到實踐中去。”可知,20世紀30年代,在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時,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號召青年發(fā)動群眾,抵抗侵略。在改革開放時期,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激勵青年,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積極投身于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
(4)本題為開放性題目,五四精神在新時期應有新的內涵,可圍繞如何振興中華,立足本職,樂于奉獻等方面來談談。
故答案為:(1)能從畫作中某一內容(場景)加以說明即可。如學生游行示威,提出“廢除不平等條約”“廢除二十一條”等口號,說明五四運動是一次徹底地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的愛國革命運動。
(2)變化:由前期宣傳新文學、思想啟蒙為主;轉變?yōu)樾麄黢R克思主義、政治革命為主(2分)主要原因: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得到廣泛傳播。
(3)20世紀30年代,在中華民族面臨嚴重的民族危機時,中國共產黨舉行紀念活動,號召青年發(fā)動群眾,抵抗侵略。
(4)新時代青少年應增強歷史責仼感和使命感,努力學習,掌握科學文化知識,自覺肩負起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任。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相關知識的掌握。解答本題要熟五四運動的時間、內容及意義。
43.【答案】(1)導火線: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
目的:外爭主(國)權,內除國賊。
(2)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
積極影響:當時的學生領袖到“民間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準備了條件。
(3)特點:運動范圍波及全國;各階層人民廣泛參與。
意義:中國工人階級開始以獨立的姿態(tài)登上政治舞臺,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人們的思想獲得極大解放,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知識點】五四運動
【解析】【分析】(1)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據材料一“現(xiàn)在日本在萬國和會上要求吞并青島,管理山東切權利,就要成功了!我們的外交大失敗了!……我們學界今天排隊游行,務望全國工商各界,一律起來,外爭主權,內除國賊。中國存亡,就在此舉了!”并結合所學可知,五四運動爆發(fā)的導火線是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當時學界組織游行的目的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2)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 由材料二“由于在五四運動中親眼看到工人階級表現(xiàn)出來的偉大力量,一部分學生領袖便出發(fā)往民間去……與其說這是先進知識分子與工人群眾相結合的過程,不如說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過程”可知,當時的學生領袖要到“民間去”的原因是認識到工人階級的偉大力量。這一舉動促成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3)本題考查的是五四運動。由“五四愛國運動遍及20多個省100多個城市。在運動中,各地組織了學生、教職員、工商界、婦女界等群眾,共同組成各界聯(lián)合會。隨著五四運動的發(fā)展,……由于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行動,這場運動獲得了勝利”可以看出,五四運動的特點是遍及的地區(qū)廣泛;各界群眾的聯(lián)合斗爭。五四運動中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開始領導中國革命,促進了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學生對五四運動的理解,對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1 / 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余庆县| 广灵县| 柞水县| 壶关县| 桂林市| 铁力市| 德安县| 黑水县| 靖边县| 富源县| 河西区| 石家庄市| 海盐县| 无锡市| 甘孜| 洛阳市| 朝阳市| 巫山县| 土默特左旗| 漳浦县| 八宿县| 彩票| 通辽市| 合肥市| 新干县| 无棣县| 泸州市| 陕西省| 调兵山市| 安义县| 马鞍山市| 普陀区| 静海县| 江川县| 诏安县| 曲松县| 云和县| 澄迈县| 漾濞| 海宁市|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