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 南方地區一、單項選擇題1.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下列各區域與其特點一一對應正確的是( )①小興安嶺——紅松之鄉②太湖流域——水鄉城鎮③寶島臺灣——水果之鄉④黃土高原——絲路明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習主席到浙江考察,他可能看到的景象有( )A.大漠上的綠洲農業 B.草原上的牧業文化C.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 D.水鄉孕育的城鎮3.珠江三角洲農作物熟制是()A.一年兩熟 B.兩年三熟 C.一年三熟 D.一年一熟4.我國秦嶺一準河一線以南地區的糧食作物主要是( )A.玉米 B.大豆 C.水稻 D.小麥閱讀下列圖表,完成下面小題。5.根據圖中①②的位置和表一、表二數據,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表一顯示的是①地的氣候數據,屬于溫帶季風氣候B.表二顯示的是②地的氣候數據,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C.表一顯示的是②地的氣候數據,屬于溫帶季風氣候D.表二顯示的是①地的氣候數據,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6.甲地所在山脈是( )①南北走向②南北方分界線③一二級階梯分界線④季風區和非季風區分界線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③7.有關乙地自然要素和人類活動特征,你認為可信的是( )A.屬于長江流域,水資源豐富B.屬于溫帶季風氣候,河流冬季會結冰C.農業生產條件有限,熱量不足,缺水現象嚴重D.當地人們喜歡面食,房屋建造時注重防寒、保暖8.下列風景名勝中,不屬于長江三角洲地區的是A.蘇州園林 B.杭州西湖 C.古鎮周莊 D.平遙古城9.下圖中昆明位于上海的( )方向A.東北 B.西北 C.東南 D.西南10.下列省會城市與所在省簡稱對應正確的是( )①南昌市——湘②長沙市——贛③貴陽市——黔④昆明市——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從上海出發一路到昆明,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觀有( ) ①茫茫戈壁②稻田成片③石林廣布④草原廣袤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2.關于香港和澳門的敘述,正確的是A.香港毗鄰珠海,澳門緊鄰深圳 B.博彩旅游業是香港的經濟支柱C.祖國內地是港澳經濟繁榮的堅實后盾和強力支撐 D.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和路環島組成讀我國南北方分界線示意圖,回答下面小題。13.圖中河流甲為A.黃河 B.長江 C.淮河 D.珠江14.對圖中乙、丙兩地描述正確的有①乙、丙兩地都為季風區 ②乙地耕地以旱地為主,丙地水田為主③乙地年降水量多于丙地 ④乙地作物以小麥為主,丙地作物以水稻為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備受世人矚目的港珠澳大橋已建成并通車,港珠澳大橋建成有利于加強港珠澳區域間經濟合作。在與內地經濟合作過程中,港澳地區的優勢是( )A.地域廣闊,勞動力豐富 B.位置優越,資源豐富C.農業歷史悠久,基礎雄厚 D.資金充足,管理經驗豐富16.“一山分南北”中的山指的是秦嶺,它不僅是我國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線,也是( )①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的分界線 ②南方水田與北方旱地的分界線③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 ④800mm等降水量的分界線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17.下列地形區位于我國南方地區的是( )A.四川盆地、云貴高原 B.內蒙古高原、黃土高原C.長江中下游平原、華北平原 D.東南丘陵、柴達木盆地18.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區充分合作,形成了獨特的“前店后廠”模式,在該合作中,港澳地區主要扮演的角色是( )A.提供土地、勞力和產品,扮“店”的角色B.進行產品加工、制造,扮演“廠”的角色C.對產品進行市場推廣和外銷,扮演“店”的角色D.從事樣品制造和開發,扮演“廠的”角色19.我國不同省區各有其特點,但也總有共同之處。下列對于浙江省和貴州省共同點的表述,正確的是①同處長江流域 ②均位于南方地區 ③皆屬內陸省份 ④都以高原地形為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0.“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這句詩表明長江自古以來就具有( )價值。A.防洪 B.發電 C.航運 D.灌溉21.下列地區中,與其土壤特色的連線,錯誤的是A.四川盆地——紫色盆地 B.南方地區——紅土地C.云貴高原——黃土地 D.東北平原——黑土地22.中學生小芳暑假跟隨父母去了我國某地旅游,她在游記中引用了如下名句:“天府美自古堰來”,“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請問她去的地方很有可能在下列哪個區域( )A.云貴高原 B.四川盆地C.黃土高原 D.長江中下游平原23.下列四幅圖中,陰影表示我國水稻主要分布地區的是A. B.C. D.2019年10月20日下午,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發布活動”在烏鎮互聯網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據此回答以下各題。24.下列詩句或諺語中,描繪烏鎮水鄉城鎮特色的是( )A.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 B.人在水上住,舟在窗下行C.一日過四季,十里不同天 D.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25.參加本次大會的代表,可能看到的當地人文特色有( )①臨河建屋,古橋眾多 ②快船是當地居民目前主要的交通工具 ③地勢低平,河網密布 ④餐桌上擺放著太湖銀魚、白魚、白蝦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26.如下圖四幅圖反映三門氣候類型的是( )A. B.C. D.二、非選擇題2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武漢地方建制始于西漢……元世祖至元十八年,武昌成為湖廣行省的省治……明代李釜源在《地圖綜要》中寫道:“楚故澤國,耕稔甚饒。一歲再獲柴桑、吳楚多仰給焉。諺曰 ‘湖廣熟,天下足’……”(1)根據材料一,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描述武漢市的地理位置。(2)明代諺曰:“湖廣熟,天下足。”根據材料,分析該地區發展農業生產的有利自然條件。(3)材料二采用了哪種紀年方法?從史料類型看《地圖綜要》記錄的內容屬于哪類史料?28.2016 年 3 月 8 日,我省強冷空氣過境。金華的朋友小李和在泰國旅游的小張聊上了……小李:小張,泰國那邊天氣如何?今晚我省各地氣 溫已明顯下降。……部分地區有雨夾雪,山區有雪;沿 海海面有 7—9 級偏北大風……你看我發你的溫度分布圖,這可是直接進入冬天的節奏啊!小張:哈哈,你是“冬日”,我可是“夏日”啊!景點的太陽巨曬,氣溫在 35℃以上!小李:經歷過兩次寒潮,今年的枇杷,楊梅等水果估計減產的厲害。小張:今年持續的干旱會導致泰國大米減產。對了,我看了世界地圖,這里的河流可不像長江那樣一江春水向東流哦。……(1)可從小李的話與圖中獲取有關我省自然環境方面的哪些信息?(2)就亞洲整體地勢而言,造成兩國主要河流流向差異主要原因是什么?(3)談談小張旅游的泰國農業生產對人們生產中關系的形成有何影響?(4)由兩地水果、大米的減產,你可以感悟到什么道理?試分析說明。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1頁,共3頁參考答案:1.A2.D3.A4.C5.D6.A7.A8.D9.D10.D11.B12.C13.C14.B15.D16.D17.A18.C19.A20.C21.C22.B23.B24.B25.C26.B27.(1)相對位置:武漢位于湖北省的東部,長江的中游;(言之有理即可)經緯度位置:大約在東經114.3 ,北緯30.5°附近。(誤差在1度以內)(2)該地區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武漢位于長江沿岸,有利于灌溉和運輸;氣候為亞熱帶季風氣候,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生長。(寫出兩個方面)(3)年號紀年法;文獻資料28.(1)我省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瀕臨海洋。(2)亞洲地面起伏大,地勢中間高、四周低。(3)大量水利工程的修建、維護等農活都需全村協作完成。人們能團結互助、關愛弱者。(4)季風氣候影響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由于季風不穩定性,夏季風來的遲,雨季短就會引發旱災;冬季風強烈會爆發寒潮。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1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