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4 發展的選擇一、單項選擇題1.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指出,中國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發展議程中的減貧目標,被稱為“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事件之一”。對此認識正確的是①中國實現脫貧充分體現了黨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②中國已如期完成了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③實現脫貧攻堅是解決中國未來命運的關鍵性一招④中國“精準扶貧”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中國智慧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2.東北地區周圍山地環繞,著名的有大興安嶺、小興安嶺,長白山等因地制宜考慮這一地區的自然條件,可相應發展( )A.耕作農業 B.畜牧業 C.林業和特產區 D.種植茶樹、竹子等經濟作物3.“洋船至寧波者甚多,將來番船云集,留居日久,將又成一粵省澳門矣。”這句話最能反映出( )A.清政府看到外商到中國來很高興 B.寧波外商云集,十分繁榮C.清政府希望外商居住在澳門 D.清政府對外商來華心存恐懼和擔憂4.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的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止生產性捕撈。這一做法表明長江流域正在落實的發展戰略是( )A.節約資源 B.保護環境 C.可持續發展 D.創新驅動發展5.公元前5世紀,古代中國與古希臘文明交相輝映。最能代表當時東西方文明高度發展的成就是( )A.青銅技術羅馬法 B.皇帝制度民主制度C.甲骨文金字塔 D.百家爭鳴民主制度6.2021年春節期間,鐵路金華貨運中心中歐班列雙平臺共開行27列2706個標箱,打破了春節中歐班列停運不開行的慣例,為保障國際抗擊疫情物資、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該做法①有利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順應了經濟全球化的要求③是保障我國國家安全的根本舉措④體現了中國主導世界發展A.①② B.②⑧ C.①③ D.②④7.他是明朝最后一個帝王,在絕望中自縊,他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崇禎帝 D.努爾哈赤8.下圖(含備注)信息表明,我國現階段( )備注:201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10萬億美元大關,成為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國每消耗1噸標準煤的能源僅能創造14000元左右的GDP,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是25000元。①GDP增速趨緩,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②綜合國力增強,已步入發達國家行列③人口素質普遍偏低,環境問題日益突出④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資源利用率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9.我國重點跨區域調配工程,如“西氣東輸、南水北調”等符合發展區域經濟的原則是( )A.因地制宜 B.優勢互補 C.公平性 D.共同富裕10.2015年11月,聯合國氣候大會在巴黎舉行,各國領導人匯聚一堂,討論拯救地球、遏制全球變暖的整體性行動方案,大會取得積極成果。材料表明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 )A.推動和規范世界貿易的作用 B.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的作用C.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的作用 D.領導和監督各國政府的作用11.2013年國慶節期間,北京再次出現大范圍霧霾天氣,空氣濕度大、能見度差,氣象條件不利于污染物擴散。這說明( )A.我國資源的開發難度過大 B.資源短缺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C.環境問題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存 D.環境保護是我國當前工作的中心12.我國可持續發展總體戰略的提出是在( )A.《21世紀工程》 B.《中國21世紀議程——中國21世紀人口、環境、發展白皮書》C.《京都議定書》 D.《我們共同的未來》13.毛烏素沙漠位于陜西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交界處。“毛烏素”在蒙語中意為“寸草不生之地”。但唐朝之前,這里是一片水草豐美之地,之后逐漸毀于人類過度開發。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當地人在這里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到2020年,該地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意味著毛烏素沙漠即將“消失”。毛烏素沙漠的命運體現了①正確處理環境與發展的關系②保護生態環境是我國的中心工作③踐行尊重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④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4.同學們學了PRED問題后,對四者的關系都有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①小紅:四者關系錯綜復雜,相互作用 ②小華:資源問題和環境問題實質都是人口問題③小麗:優先保護環境,再發展經濟 ④小龍:要實現PRED相互協調A.①③ B.③④ C.①④ D.②④15.2018年1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正式施行(見圖)。環境保護稅對稅法列明的大氣污染物、水污染物、固體廢物和工業噪聲四大類污染物征稅。這一稅法的施行( )①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舉措②有利于推動生態文明建設③是解決資源和環境問題的根本舉措④不利于我國經濟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16.如下圖所示,對圖中內涵解讀正確的是…( )A.消除城鄉差異,維護社會正義 B.加快區域發展,實現同步富裕C.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共同富裕 D.全面建成小康,主導世界事務17.下邊的漫畫《流水作業》給我們的啟示有( )①要堅持保護資源的基本國策,合理開發利用資源 ②要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資源的利用率③要以主人自居,對大自然隨心所欲地發號施令 ④應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協調發展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8.武義螢石工藝品熱銷20多個國家和地區,體現了①立足自身的自然特點和優勢,尋求合理開發利用資源的方式是一條可行的出路②資源問題的解決需要世界各國的通力合作③當今世界具有經濟全球化的基本特征④發展經濟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9.2020年11月20日,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第二十七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中方高度重視亞太經合組織作用,將繼續支持亞太經合組織發展,始終不渝扎根亞太、建設亞太、造福亞太。這表明我國( )①致力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為世界提供了廣闊的市場中③努力為全球和地區發展貢獻力量④主動參與全球規則的制定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趙匡胤當皇帝的第二年,大臣趙普針對“方鎮太重,君弱臣強”的狀況,提出:“稍奪其權,制其錢谷,收其精兵,則天下自安矣。”下列選項能夠論證此觀點的是( )A.取消節度使收稅權力 B.統一了黃河流域C.黃袍加身建立北宋 D.與遼國互通使節二、非選擇題21.材料一 漫畫三則。材料二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電話,對敘利亞局勢表示嚴重關切,敦促沖 突相關方立即落實聯合國安理會相關決議,停止軍事行動。材料三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和聯合國外層空間事務辦公室聯合宣布,17個國家的9 個科學項目成為計劃在2022年前后建成的中國空間站科學實驗首批入選項目口這樣的大手筆生動詮釋了合作共贏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鮮活寫照。(1)材料一中的漫畫反映了世界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哪些問題和挑戰?(2)面對世界和平問題,材料二啟示我們應持怎樣的態度和做法?(3)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談談面對全球性的挑戰,各國應怎樣應對。(4)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需要世界各國和人民有什么樣的態度和行動?2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2020年1月,“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面爆發。湖北是首先發現疑似病例的省份,這與他們喜歡吃野生動物是分不開的,同時,不衛生的生活習慣和人們對于傳染病防御意識淡薄,使得新型冠狀病毒通過各種傳播途徑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安全。在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廣大科學家及醫護人員表現出極大的積極性主動性,臨危受命、挺身而出,冒著生命危險拯救受害者,書寫出了壯麗的人生贊歌。(1)從新型冠狀病毒爆發的原因上看,你能認識到什么呢?(2)從維護生命角度談談廣大醫護人員的行為?(3)正是這些最美逆行者,讓我們感受到溫暖,營造了一個友善和諧的社會。傳遞生命溫暖,需要你我共同參與。日常生活中,你愿意為此做些什么?(至少寫出三點)(4)習近平同志這樣稱贊奮斗者:“許許多多無怨無悔、傾情奉獻的無名英雄,他們以普通人的平凡書寫了不平凡的人生。”運用所學知識,談談怎樣書寫不平凡的人生,活出生命的精彩?試卷第1頁,共3頁試卷第6頁,共6頁參考答案:1.B2.C3.D4.C5.D6.A7.C8.C9.B10.B11.C12.B13.A14.C15.A16.C17.C18.C19.B20.A21.(1)領土爭端、貧富差距、霸權主義、恐怖主義等。(2)我們要看到和平來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積極表達愛好和平的愿望,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為維護世界和平作出貢獻。(3)面對全球性挑戰,各國應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4)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各國要努力擴大利益的交匯點,謀求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面對全球性挑戰,各國應堅持對話協商,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世界;堅持共建共享,建設一個普遍安全的世界;堅持合作共贏,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堅持交流互鑒,建設一個開放包容的世界;堅持綠色低碳,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②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需要世界各國的一致行動,而且需要各國人民間的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擔當。22.(1)各種生命息息相關,需要相互尊重,破壞生態要受到自然處罰;防范意識淡薄,說明部分公民生態環保意識差。(2)肯定生命、尊重生命,無私奉獻,延伸生命的價值;教育我們要善待生命,愛護自己的生命,還要尊重他人的生命。(3)①幫助有困難的人;②捐錢捐物;③積極參加志愿服務活動。(4)①遠離貧乏,充盈自己的生命;②拒絕冷漠,關切他人的生命;③不甘平庸,創造社會價值。答案第1頁,共2頁答案第2頁,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