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生物復習導學案第1講 細胞內的酶和ATP(聚焦新課標:2.2.1說明絕大多數酶是一類能催化生化反應的蛋白質,酶活性受到環境因素(如pH和溫度等)的影響;2.2.2解釋ATP是驅動細胞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1[縱引橫連 建網絡]提醒:特設長句作答題,訓練文字表達能力2[邊角掃描 全面清]提醒:判斷正誤并找到課本原話1.Fe3+和過氧化氫酶都能促使H2O2分解,它們不但供給H2O2能量,而且降低了H2O2分解反應的活化能。(P80正文上部)( )2.酸既能催化蛋白質水解,又能催化脂肪和淀粉水解。(P83右邊學科交叉)( )3.建議用淀粉酶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用過氧化氫酶探究pH對酶活性的影響。原因:溫度(高溫)本身會影響過氧化氫自然分解的速度;酸本身也可以作為無機催化劑催化淀粉的水解。(P84實驗)( )4.圖5-3,5-4中,只有低溫時曲線和橫軸不相交,即酶的結構未改變,只是活性降低而已。(P85圖)( )5.酶為生活添姿彩(1)溶菌酶能夠溶解細菌的細胞壁而抗菌消炎,常與抗生素復合使用。( )(2)加酶洗衣粉中的酶不是直接來自生物體,而是經過酶工程改造過的,穩定性更強。(P87科學·技術·社會)( )6.(1)ATP的組成元素有C、H、O、N、P。(P88相關信息)( )(2)細胞中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動都是由ATP直接提供能量的。(P88正文)( )7.放能反應一般與ATP水解的反應相聯系,由ATP水解提供能量。(P89正文下部)( )8.1分子葡萄糖徹底氧化分解所釋放的能量是1分子ATP水解所釋放能量的94倍。(P90思考與討論)( )3[考點突破 固考基]1.區分酶的3個不同點、5個相同點化學本質 絕大多數是蛋白質 少數是RNA合成原料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合成場所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來源 一般來說,活細胞都能產生酶作用場所 細胞內外或生物體內外均可生理功能 ________________作用原理 ________________與無機催化劑 相同的性質 ①提高反應速率,但不改變化學反應的方向和平衡點; ②反應前后,酶的性質和數量不變2.把握與酶有關的三類曲線(1)酶的作用原理曲線:①由圖可知,酶的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②若將酶變為無機催化劑,則b在縱軸上向________移動。用加熱的方法不能降低活化能,但會提供活化能。(2)酶特性的相關曲線①圖1中加酶的曲線和加無機催化劑的曲線比較,表明酶具有________。②圖2中兩曲線比較,表明酶具有________。(3)影響酶促反應速率因素的相關曲線①分析圖1和圖2:溫度或pH通過影響________來影響酶促反應速率。②分析圖3:OP段的限制因素是________,P點以后的限制因素則是________。3.關注“兩類”實驗設計(1)驗證酶的本質、作用特性的實驗設計實驗名稱 實驗組 對照組 衡量標準驗證某種酶的本質是蛋白質 待測酶液+雙縮脲試劑 已知蛋白液+雙縮脲試劑 是否出 現紫色驗證酶具有催化作用 底物+適量的相應酶溶液 底物+等量蒸餾水 底物分 解速率驗證酶具有專一性 不同底物+相同酶液(或同種底物+不同酶液) 底物+相應酶液 底物是 否分解驗證酶具有高效性 底物+適量的相應酶溶液 底物+等量無機催化劑 底物分 解速率(2)探究酶的最適溫度或最適pH的實驗設計程序:[注意事項]1.在研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不宜選用過氧化氫酶催化H2O2的分解,因為H2O2在加熱的條件下易分解。2.在研究pH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由于酸對淀粉有分解作用,并且碘可與堿反應,所以一般不選用淀粉和淀粉酶作為實驗材料,常選用H2O2和過氧化氫酶。3.檢測試劑的選擇(1)在研究溫度對酶活性影響的實驗中,鑒定淀粉是否分解用碘液,一般不選用斐林試劑,因為用斐林試劑時需水浴加熱,而該實驗中需嚴格控制溫度。(2)若物質反應前后均能與試劑發生反應,例如麥芽糖和水解后形成的葡萄糖均能與斐林試劑反應,再如蛋白質和水解后形成的多肽均能與雙縮脲試劑反應,則此類試劑不能選用。(3)若物質反應前后均不能與試劑反應,例如蔗糖和水解后形成的單糖均不能與碘液反應,此類試劑也不能選用。4.牢記ATP的結構與能量轉換5.記清細胞內產生與消耗ATP的六種結構轉化場所 常見的生理過程細胞膜 消耗ATP:________、胞吞、________細胞質基質 產生ATP:細胞呼吸________階段葉綠體 產生ATP:________ 消耗ATP:________和自身DNA復制、轉錄,蛋白質合成等線粒體 產生ATP:有氧呼吸________ 消耗ATP:自身DNA復制、轉錄,蛋白質合成等核糖體 消耗ATP:__________細胞核 消耗ATP:__________6.辨析“四種”化合物結構中的“A”ATP的結構及與核苷酸的關系(1)ATP:“A”為____________________。(2)DNA:“A”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3)RNA:“A”為____________________。(4)核苷酸:“A”為__________________。4[深化思維 提素養]1.請簡述酶制劑適于在低溫(0~4 ℃)下保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溶菌酶為什么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細菌性溶菌酶能否用于真菌感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螢火蟲尾部的發光細胞能發出熒光的原理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1講 細胞內的酶和ATP[縱引橫連 建網絡]①活細胞 ②蛋白質或RNA ③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 ④核糖體或細胞核 ⑤催化作用 ⑥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⑦專一性 ⑧驗證專一性 ⑨C、H、O、N、P ⑩A—P~P~P 發生耗能反應的部位 各項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 細胞呼吸 光合作用 葉綠體[邊角掃描 全面清]1.× 2.√ 3.√ 4.√ 5.(1)√ (2)√ 6.(1)√ (2)× 7.× 8.√[考點突破 固考基]1.氨基酸 核糖核苷酸 核糖體 細胞核(真核生物) 催化作用 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2.(1)①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 ②上 (2)①高效性 ②專一性 (3)①酶的活性 ②底物濃度 酶濃度3.(2)底物與相應溫度的酶混合 各自與等量底物混合4.①C、H、O、N、P ②A—P ~ P ~ P ③電能 ④穩定的化學能 ⑤化學能5.主動運輸 胞吐 第一 光反應 暗反應 第二、三階段 蛋白質的合成 DNA復制、轉錄等6.(1)腺苷 (3)腺嘌呤核糖核苷酸 (4)腺嘌呤[深化思維 提素養]1.答案:在0~4 ℃時,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間結構穩定,在適宜的溫度下酶的活性可以恢復,因此酶制劑適于在低溫(0~4 ℃)下保存。2.答案:溶菌酶能夠溶解細菌的細胞壁,起到抗菌消炎的作用。由于真菌和細菌細胞壁的成分不同以及酶具有專一性等原因,細菌性溶菌酶不能用于真菌感染。3.答案:螢火蟲尾部的發光細胞含有熒光素和熒光素酶。熒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熒光素酶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熒光素與氧發生化學反應,形成氧化熒光素并發出熒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