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高考生物復習導學案第3講 生物變異、育種與進化(聚焦新課標:概念3遺傳信息控制生物性狀,并代代相傳;3.3由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和基因重組引起的變異是可以遺傳的;概念4生物的多樣性和適應性是進化的結果;4.1地球上的現存物種豐富多樣,它們來自共同祖先;4.2適應是自然選擇的結果)1[縱引橫連 建網絡]提醒:特設長句作答題,訓練文字表達能力2 [邊角掃描 全面清]提醒:判斷正誤并找到教材原話1.(1)經低溫處理過的植物根尖,放入卡諾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細胞形態,再用鹽酸沖洗。( )(2)解離液:鹽酸和酒精,其中鹽酸的作用是使洋蔥細胞的細胞壁軟化,并使細胞間的中膠層物質溶解,有利于植物細胞分離開來。解離后的漂洗用的是清水。改良苯酚品紅也是堿性染料。( )(3)低溫處理時,植物細胞還是活的,低溫抑制了紡錘體的形成以及細胞分裂,同時抑制著絲點的分裂,所以有些細胞染色體數目加倍。( )(4)最后,視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體細胞,也有染色體數目改變的細胞(因為低溫處理時,不是每個細胞都恰好正要分裂且正要形成紡錘體)。(P88實驗)( )2.X射線照射野生型鏈孢霉能使其不能在基本培養基上生長,但加入某種維生素則立即能生長,說明基因突變可能影響了酶的合成從而影響了該維生素的合成。(P96技能應用)( )3.選擇育種是不斷從變異個體中選擇最好的進行繁殖和培育,其缺點是周期長,可選擇的范圍廣。(P107本章小結)( )4.自然選擇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個體,而且是個體的表現型,但研究進化不能只研究個體表現型,還必須研究群體的基因組成的變化。(P114中部正文)( )5.捕食者往往優先捕食數量多的物種,為其他物種的形成騰出空間,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減少物種多樣性。(P123小字)( )6.不同物種之間、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在相互影響中不斷進化和發展,這就是共同進化,它是生物多樣性形成的原因。(P124中部正文)( )3[考點突破 固考基]一、變異類型的判別1.判斷可遺傳變異和不遺傳變異的方法(1)兩類變異的本質區別是遺傳物質是否改變。遺傳物質改變產生的變異可以遺傳,但是否遺傳給后代,關鍵要看遺傳物質的改變是否發生在________細胞中。由環境引起的性狀改變,由于遺傳物質并未改變,故不能遺傳。(2)將變異個體置于與原來類型相同的環境下種植或培育,觀察變異性狀是否消失。若不消失,則是可遺傳變異;反之,則為不遺傳變異。2.“三看法”判斷可遺傳變異的類型(1)染色體內的變異(2)染色體間的變異二、可遺傳變異的“四大”易混點可遺傳變異的辨析 (②③④⑤空中選填“質”或“量”)[提醒] (1)變異≠遺傳物質改變變異包括可遺傳變異(遺傳物質改變)和不可遺傳變異(遺傳物質未改變)。(2)基因突變的“一定”和“不一定”①基因突變一定會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即基因中堿基排列順序的改變。②基因突變不一定會引起生物性狀的改變。③基因突變不一定都產生等位基因:真核生物染色體上的基因突變可產生它的等位基因,而原核生物和病毒發生基因突變產生的是一個新基因。(3)有性生殖產生的后代,其變異類型主要來自基因重組。三、幾類可遺傳變異個體的判別1.“二看法”界定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2.界定“三倍體”與“三體”四、澄清有關可遺傳變異的五個易錯點1.體細胞中發生的基因突變一般不能通過有性生殖傳遞給后代,但有些植物可以通過無性繁殖傳遞給后代。2.基因重組一般發生在控制不同性狀的基因間,且至少是兩對基因,如果是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后代出現新類型可能來源于性狀分離或基因突變,而不可能是基因重組。3.自然條件下,細菌等原核生物和病毒的可遺傳變異只有基因突變;真核生物無性繁殖時的可遺傳變異有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4.單倍體并非都不育,其體細胞中并非都只有一個染色體組,也并非都一定沒有同源染色體和等位基因,如由多倍體的配子發育成的個體,若含偶數個染色體組,則形成的單倍體含有同源染色體及等位基因且可育。5.變異的利與害是相對的,其利害取決于所處生存的環境條件。五、生物育種相關高考命題分析Ⅰ.創設“育種流程圖”進行命題1.熟知生物育種程序和原理(1)識別圖中各字母表示的處理方法:A:________,D:________,B:________,C:低溫或________________,E:________,F:低溫或________,G:轉基因技術,H:脫分化,I:再分化,J:包裹人工種皮。(2)據圖判斷育種方法及依據原理:育種流程 育種方法 原理親本新品種 ①________育種 ②________親本新品種 ③________育種 ④________種子或幼苗新品種 ⑤________育種 ⑥________種子或幼苗新品種 ⑦________育種 ⑧________植物細胞新品種 基因工程育種 基因重組2.對于個體基因型的育種圖解識別根據基因型的變化可以判斷“aabb×AABBAaBbAAbb”為________育種;“aabb×AABBAaBbAbAAbb”為________育種;“AABBAaBB”為________育種;“aabb×AABBAaBbAAaaBBbb”為________育種。Ⅱ.針對“不同需求的育種方法的選擇”進行命題1.針對不同目的的雜交育種程序(1)培育雜合子品種:在農業生產上,可以將________作為種子直接使用,如水稻、玉米等。其特點是可以利用雜種優勢,獲得的品種高產、抗性強,但種子只能種一年。培育的基本步驟如下:選取符合要求的純種雙親雜交(♀× ♂)→F1(即為所需品種)。(2)培育隱性純合子品種:選取雙親雜交(♀× ♂)―→F1F2―→選出表現型符合要求的個體種植并推廣。(3)培育顯性純合子品種:選取雙親雜交(♀× ♂)→F1F2―→選出表現型符合要求的個體F3……選出穩定遺傳的個體推廣種植。2.針對不同育種目標的育種方案育種目標 育種方案集中雙親優良性狀 ________育種(明顯縮短育種年限)________育種(耗時較長,但簡便易行)對某品系實施“定向”改造 基因工程及植物細胞工程(植物體細胞雜交)育種讓原品系產生新性狀(無中生有) ________育種(可提高變異頻率,期望獲得理想性狀)使原品系營養器官“增大”或“加強” ________育種3.關注“三最”定方向最簡便 側重于技術操作,________育種操作最簡便最快捷 側重于育種時間,________育種所需時間明顯縮短最準確 側重于目標精準度,________技術可“定向”改變生物性狀Ⅲ.生物育種中應注意的問題1.關注育種方法的“3”個注意點(1)原核生物不能運用雜交育種,如細菌的育種一般采用誘變育種。(2)雜交育種:不一定需要連續自交。(3)花藥離體培養:只是單倍體育種中的一個程序,要想得到可育的品種,一般還需要用秋水仙素或低溫處理單倍體使其染色體數目加倍。2.澄清“可遺傳”與“可育”(1)三倍體無子西瓜、騾子、單倍體等均表現“不育”,但它們均屬于可遺傳的變異——其遺傳物質已發生變化,若將其體細胞培養為個體,則可保持其變異性狀——這與僅由環境引起的不可遺傳變異有著本質區別。(2)無子番茄“無子”的原因是植株未受粉,生長素促進了果實的發育,這種“無子”性狀是不可保留到子代的,將無子番茄進行組織培養時,若能正常受粉,則可結“有子果實”。3.有關育種方式的四點提醒(1)單倍體育種:操作對象是單倍體幼苗。(2)多倍體育種:操作對象是萌發的種子或幼苗。(3)誘變育種:多用于植物和微生物,一般不用于動物育種。(4)雜交育種:不一定需要連續自交。若選育顯性優良純種,需要連續自交篩選,直至性狀不再發生分離;若選育隱性優良純種,則只要出現該性狀即可。4[深化思維 提素養]1.原核生物可遺傳變異的來源不只有基因突變,其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18·全國Ⅲ,30(3)]如果DNA分子發生突變,導致編碼正常的血紅蛋白多肽鏈的mRNA序列中一個堿基被另一個堿基替換,但未引起血紅蛋白中氨基酸序列的改變,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果蠅的基因P發生突變后,轉錄出的mRNA長度不變,但翻譯出的肽鏈的氨基酸數目只有正常肽鏈的3/4。推測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某植物產生的花粉經培養可得到單倍體植株,單倍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一般生物體的體細胞內同源染色體成對存在,有些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減少一半,但仍能正常生活,如何解釋這一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在5 000年前,某湖泊的淺水灘生活著甲水草(二倍體),如今科學家發現了另一些植株較碩大的乙水草,經基因組分析,甲、乙兩水草完全相同;經染色體組分析,甲水草含有18對同源染色體,乙水草的染色體組數是甲水草的2倍。則乙水草產生的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經檢測,珍貴金魚品種“藍劍”的性染色體組成為XYY。從生殖細胞形成的角度分析“藍劍”產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對某單體植株的花粉進行離體培養時,發現n-1型配子難以發育成單倍體植株,其原因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豌豆高莖對矮莖為顯性,此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D、d控制,某生物興趣小組將品系甲(DD)與品系乙(dd)雜交,F1中出現了一株矮莖豌豆,原因經過初步探究,還需進一步判斷發生了基因突變還是染色體變異,可采取的具體判定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3講 生物變異、育種與進化[縱引橫連 建網絡]①增添、缺失、替換 ②普遍性、隨機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低頻性 ③DNA復制時期 ④新基因 ⑤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 ⑥四分體時期 ⑦轉基因 ⑧新基因型 ⑨缺失、重復、倒位、易位 ⑩個別染色體增減 單倍體 育種年限長 不定向性 大大縮短育種年限 低溫或秋水仙素處理 種群 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 突變和基因重組 自然選擇 基因多樣性、物種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邊角掃描 全面清]1.(1)× (2)√ (3)× (4)√ 2.√ 3.× 4.√ 5.× 6.√[考點突破 固考基]一、1.(1)生殖二、①四分體 ②質 ③量 ④質 ⑤量 ⑥分子 ⑦細胞五、Ⅰ.1.(1)雜交 自交 花藥離體培養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的種子或幼苗 誘變處理 秋水仙素處理 (2)①雜交 ②基因重組 ③單倍體 ④染色體數目變異 ⑤誘變 ⑥基因突變 ⑦多倍體 ⑧染色體數目變異2.雜交 單倍體 誘變 多倍體Ⅱ.1.(1)雜種一代2.單倍體 雜交 誘變 多倍體3.雜交 單倍體 基因工程[深化思維 提素養]1.答案:原核生物在特殊情況下,也可能因DNA的轉移而發生基因重組(如將加熱殺死的S型肺炎雙球菌與R型活菌混合培養時,會因基因重組使R型活菌轉化為S型菌)2.答案:遺傳密碼具有簡并性3.答案:該基因突變后轉錄形成的mRNA可能含有兩個或多個終止密碼子4.答案: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目的個體5.答案:有些生物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雖減少一半,但可能含一個染色體組,即貯存著控制生物的生長、發育、遺傳和變異的全套遺傳信息6.答案:低溫導致甲水草幼苗或種子有絲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的形成受到抑制,進而導致染色體組成倍增加形成四倍體乙水草7.答案:父本在形成配子的過程中,MⅡ后期著絲點分裂形成的兩條Y染色體移向細胞同一極8.答案:由于缺少一條染色體,基因組中缺少了某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基因(或缺少的染色體上含有某些生長發育所必需的基因,答案合理即可)9.答案:分別制作F1中高莖和矮莖的分生區細胞臨時裝片,在顯微鏡下觀察判斷染色體的形態和數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