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卷10〗第三單元 第8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梳理典題練習(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卷10〗第三單元 第8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九年級歷史下冊知識梳理典題練習(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
第8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課標要求:知道“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薩拉熱窩事件、凡爾登戰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了解世界大戰給人類社會帶來的巨大災難。
教學活動建議:探討突發事件對歷史發展的影響,提高獨立思考和從多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
課時集訓
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
1.“博物館的外墻保留了歷史的原貌,滿目瘡痍,墻面脫落,還留有彈孔……然而,這里陳列的卻是該地點燃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索的物件。”材料中的“博物館”位于, ( )
A.薩拉熱窩 B.巴黎 C.來克星頓 D.凡爾登
2.透過現象看本質是認識和評價歷史現象的重要方法。下列表述中可以揭示歷史現象的本質的是 ( )
A.1914年,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B.1917年,美國對德宣戰
C.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 D.兩大軍事集團擴軍備戰、沖突不斷
3.下列對表格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解讀,最準確的是 ( )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歷史淵源(部分)
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軍事對抗 B.英國與德國矛盾的激化
C.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歐洲各國開展軍備競賽
4.19世紀末,德國外交大臣皮洛夫曾說:“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于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盤。”這段話表明德國 ( )
A.組成了三國同盟 B.要求重新分割世界 C.建立了法西斯政權 D.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5.下面是小明整理的歷史信息,據此判斷他研究的主題是 ( )
①三國同盟以德國為核心。 ②1914年6月,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槍殺了斐迪南大公夫婦。 ③1916年,德、法雙方在凡爾登展開血戰。 ④這次戰爭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A.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 B.薩拉熱窩事件 C.第一次世界大戰 D.凡爾登戰役
6.近代英國政治家亨利·帕麥斯頓說:“我們沒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敵人,我們只有經常的、永久的利益。”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自身利益而見風使舵、背叛“盟友”的國家是 ( )
A.英國 B.法國 C.德國 D.意大利
7.1914年9月,協約國的生鐵、鋼、煤等重要軍需品產量均落后于同盟國,到1917年卻都大幅超過同盟國。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意大利背棄同盟國集團 B.協約國突破工業技術 C.十月革命爆發俄國退戰 D.美國參加協約國作戰
8.戰爭導致大約900萬人戰死(相當于過去1000年同歐洲發生的所有戰爭中死亡總人數的兩倍),2000多萬人受傷,350萬人終身殘疾。上述材料旨在強調 ( )
A.戰爭的殘酷 B.戰爭的規模 C.戰爭的性質 D.戰爭的經過
9.右圖是坐落于英國倫敦的中國勞工團隊紀念碑。該碑是用來紀念中國勞工在100多年前支援協約國取得了一場戰爭的勝利。這場戰爭是 ( )
A.美國南北戰爭 B.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C.印度民族大起義 D.第一次世界大戰
二、簡答題
10.20世紀初期,人類社會在戰爭與和平問題上作出的選擇,發人深省。根據題干要求,回答下列問題。
(1)【追根溯源】根據下列表格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美、德、英、法四國實力對比說明了什么問題,帶來了什么后果。(4分)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與殖民地占有情況統計表
(2)【揭穿謊言】請用相關史實戳穿材料中“戰爭會迅速結束”的謊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場戰爭的性質。(4分)
1914年8月4日,德國政府聲稱:“戰爭會迅速結束……”在運送德軍的火車上涂寫著“去巴黎吃早飯……”的字句。 -摘自《一口氣讀完世界歷史》
(3)【期盼和平】近年來,美、日、韓軍事同盟正在中國周邊制造“亞洲的火藥桶”,并在中國周圍軍演不斷。請你以史為鑒,設計一條宣傳語,呼吁世界和平。(2分)
三、探究題
11.第一次世界大戰奪去了無數士兵的生命,摧毀了無數家園,其殘酷性至今仍讓人不寒而栗。下面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探究,請你結合所學知識,完成相關學習任務。
任務一 【圖解歷史】
(1)如圖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簡明示意圖,請你將圖示內容補充完整。(6分)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
⑤__________ ⑥__________
任務二 【探明本質】
(2)如下材料為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性質的兩種觀點,你支持哪一個?請說明你的理由。(3分)
1916年初,塞爾維亞一家報社報道稱:“這場大范圍的戰爭是為捍衛國家獨立而戰,是為援助被侵略國家的正義性戰爭,正義性戰爭必將取勝。” 1918年初,蘇俄一名記者在評論中稱:“這場世界大戰是赤裸裸的掠奪,是一場非正義的戰爭。”
任務三 【深思感悟】
(3)面對逝去的亡靈,面對彌漫在歷史長河里的硝煙,人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請結合下面圖片,以“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世界大戰”為題,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6分)
拓展延伸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啟示。
第一次世界大戰給人們帶來深重的災難。因此,我們要珍愛和平,反對非正義戰爭,反對霸權主義;世界各國要加強合作交流,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
《參考答案及解析》
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
第8課 第一次世界大戰
①兩次工業革命 ②三國同盟 ③三國協約 ④薩拉熱窩事件 ⑤凡爾登戰役 ⑥德國
⑦帝國主義戰爭 ⑧歐洲 ⑨殖民地半殖民地 ⑩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1.[答案]A
[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這里陳列的卻是該地點燃第一次世界大戰導火索的物件”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薩拉熱窩事件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因此該“博物館”位于薩拉熱窩.故答案選A。
2.[答案]C
[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唯物史觀,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它們憑借強大的軍事力量瓜分世界。為了奪取更多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爭奪。它們根據各自的利益,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對峙的軍事集團。這兩大軍事集團為了爭奪世界霸權進行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因此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帝國主義戰爭,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都是對第一次世界大戰這一歷史現象的陳述,排除.故答案選C。
3.[答案]C
[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解析]根據表格信息“資本主義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歐洲兩大軍事對抗集團的出現、德國的崛起與歐洲各國的軍備競賽、巴爾干危機埋下戰爭禍根”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忽視了戰爭爆發的政治、經濟因素,解讀過于片面,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C。
4.[答案]B
[命題意圖] 本題滲透史料實證意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根據材料“讓別的國家分割大陸和海洋,而我們德國滿足于藍色天空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也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盤”可知,德國想要奪取更多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為了奪取更多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爭奪。在世界基本被瓜分完畢的情況下,德國只能向英、法等國“要求在日光下的地盤”,這表明德國要求重新分割世界,B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
5.[答案]C
[命題意圖] 本題通過不確定性結構,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題干中①三國同盟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形成的軍事集團;②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一薩拉熱窩事件;③凡爾登戰役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主要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④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因此小明研究的主題是第一次世界大戰,C項符合題意。A、B、D三項過于片面,排除.故答案選C。
6.[答案]D
[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根據題干“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為自身利益而見風使舵、背叛‘盟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882年,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了三國同盟。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意大利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協約國達成秘密協定,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故答案選D。
7.[答案]D
[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協約國的軍需品產量在1917年發生了大幅變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7年美國參加協約國一方作戰,大大增強了協約國的力量,D項符合題意;意大利背棄同盟國發生在1915年,不是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A項不符合題意;協約國沒有突破工業技術的研究成果,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俄國屬于協約國一方,因此,俄國退出戰爭并不能增強協約國的實力,項錯誤.故答案選D。
8.[答案]1A
[命題意圖] 本題滲透史料實證意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解析]根據材料“大約900萬人戰死”“2000多萬人受傷”“350萬人終身殘疾”可知,材料強調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殘酷性,A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A。
9.[答案]D
[命題意圖] 本題滲透史料實證意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根據題干“中國勞工”“支援協約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中國雖沒有派軍隊直接參戰,但派出十幾萬勞工到歐洲戰場。中國勞工在前線挖戰壕、運彈藥,吃苦耐勞為協約國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犧性。所以這場戰爭是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
10.[答案]
(1)歐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2分)形成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為了奪取更多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2分)
(2)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2分)這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2分)
(3)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攜手合作,共創未來。(2分)
[命題意圖] 本題滲透史料實證意識,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知識。
[解析]
(1)根據表格信息可知,美、德等國后來居上,成為世界第一、第二工業強國。英、法兩國的工業發展相對落后,卻是世界第一、第三殖民大國。可見,英、法、德、美等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逐漸形成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對立的軍事集團。為了奪取更多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最終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2)根據材料可知,題干所述戰爭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是人類歷史上一次規模空前的戰爭,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3)從反對戰爭珍愛和平的角度回答問題即可。
11.[答案]
(1)①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 ②奧匈帝國向塞爾維亞宣戰 ③同盟國 ④協約國 ⑤凡爾登戰役
⑥德國投降(6分)
(2)支持蘇俄記者的觀點。(1分)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這決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是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塞爾維亞進行的戰爭雖具有正義性,但不足以改變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性質。(2分)
(3)示例:(6分)
第二次工業革命與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二次工業革命創造了巨大的生產力,把人類帶入電氣時代。美、德兩國通過第二次工業革命快速發展,成為世界第一第二工業強國,英、法兩國相對落后,導致帝國主義國家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國主義國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最終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給人類帶來了深重的災難。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新的發明成果,如飛機、坦克、潛艇等的使用,使得戰爭更加殘酷。德國、法國兩國軍隊在凡爾登展開激戰,雙方損失近百萬人,因此,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
科技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但科技用于戰爭,又加劇了戰爭的殘酷性。反思歷史,我們在發展科技的同時要趨利避害,合理利用。
[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唯物史觀、歷史解釋等,考查第一次世界大戰。
[解析]
(1)根據所學知識將示意圖補充完整即可。
(2)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蘇俄記者的觀點正確,理由結合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相關史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3)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主題并結合圖片信息展開論述,要求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語言流暢即可。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赤城县| 屯昌县| 抚松县| 城固县| 正安县| 茌平县| 收藏| 大姚县| 肥东县| 阳山县| 阿勒泰市| 临潭县| 卓资县| 出国| 中阳县| 博客| 永福县| 长乐市| 伊通| 阳朔县| 龙南县| 奎屯市| 泰和县| 三台县| 乳源| 稷山县| 炉霍县| 中卫市| 彩票| 土默特右旗| 黄大仙区| 锡林郭勒盟| 沅江市| 柳江县| 海伦市| 莎车县| 理塘县| 苏尼特左旗| 永修县| 华池县| 周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