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三單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和戰后初期的世界第9課 列寧與十月革命課標要求:通過彼得格勒武裝起義的勝利,理解列寧領導的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誕生的重要歷史意義。教學活動建議:閱讀相關的書籍和資料,了解革命領袖在歷史轉折關頭的重大作用。課時集訓一、選擇題(每小題3分)1.1917年3月25日《申報》刊文報道:“十六日夜間,(哈爾濱)各界俄人皆手執國旗,由軍樂隊率領沿街歡呼嗚啦,并拍電俄京祝賀。十七日,租界內滿街懸旗,俄人皆彼此道賀。”“俄人”慶賀的是 ( )A.農奴制度的廢除 B.推翻沙皇專制統治 C.人民委員會成立 D.社會主義革命勝利2.通過抓關鍵詞了解和掌握知識是學習歷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與“列寧”“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冬宮”三個關鍵詞直接相關的歷史事件是 ( )A.俄國二月革命 B.《共產黨宣言》的發表 C.巴黎公社的成立 D.彼得格勒武裝起義3.下表為某同學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搜集到的相關信息,由此可判斷該同學研究的主題是 ( )A.英國憲章運動 B.法國巴黎公社 C.俄國二月革命 D.俄國十月革命4.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和俄國十月革命都在歷史長河中掀起了滔天大浪,改變了世界歷史的進程。比較英、俄的“滔天大浪”,最根本的不同之處是 ( )A.革命的推進方式不同 B.發生的時代背景不同 C.群眾的參與程度不同 D.建立的社會制度不同5.如圖是一艘創造了歷史的戰艦。1917年11月7日晚上9時45分,該艦空炮射擊發出了開始向冬宮總攻的信號。由此引發的革命推翻了 ( )“阿芙樂爾號”巡洋艦A.沙皇專制統治 B.封建農奴制度 C.斯圖亞特王朝統治 D.資產階級臨時政府6.當兩萬多名武裝工人和水兵沖向不足兩千人把守的彼得格勒的最后一個堡壘—冬宮的時候,政權的更迭就像街頭換崗一樣,波瀾不驚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可見,十月革命勝利的原因在于布爾什維克黨 ( )A.實施了戰時共產主義政策 B.掌握了優勢力量C.建立了蘇維埃政府 D.得到了外國革命者的支援7.俄國革命家托洛茨基指出:“十月革命借助戰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托洛茨基旨在說明十月革命 ( )A.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 B.促使俄國由專制走向民主C.為社會進步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 D.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統治8.下面為國際共產主義運動年代尺。其中③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 )A.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B.《共產黨宣言》發表 C.法國巴黎公社的建立 D.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二、探究題9.“紅旗一展天下定,春秋幾度風雨變,誰沉誰浮后人說,花開花落九十年”,這是《十月革命:陣痛與震蕩》中的一首詩,讓我們從已經凝固的歷史里尋覓出有益于時代發展的經驗,回顧那段輝煌的歷史,完成下面相關任務。任務一 【帝國大廈的坍塌】(1)尼古拉二世親臨哪次戰爭前線指揮作戰?他“再也沒有回到冬宮”的原因是什么?(2分)1917年3月,尼古拉二世親臨戰爭前線指揮俄軍東線作戰,卻再也沒有回到冬宮…他成為俄國歷史上最后一位沙皇。任務二 【震撼世界的革命】(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作者認為臨時政府“幾乎沒有什么虔誠的支持者”的原因。(2分)1917年11月7日,布爾什維克的軍隊幾乎沒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領了一些重要地點——火車站、橋梁、銀行和政府大廈。因為11月時的臨時政府首腦克倫斯基就如同3月時的尼古拉一樣,幾乎沒有什么虔誠的支持者,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從一開始起就拒絕考慮大多數俄國人所需要的兩樣東西——和平和土地。 -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3)根據所學知識,回答在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前,列寧和毛澤東分別作了怎樣的分析判斷。(4分)(4)根據下列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2分)(它)不只是開創了俄國歷史的新紀元,而且開創了世界歷史的新紀元,…影響到世界各國內部的變化,同樣地而且還特別深刻地影響到中國內部的變化……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任務三 【理想到現實的跨越】(5)俄國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將科學社會主義由理想變為現實。結合史實談談你所了解的“俄國十月革命”,可從下列關鍵詞中任選三個,寫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5分)拓展延伸1.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的比較。2.俄國十月革命與中國共產黨探索的革命道路的比較。俄國十月革命走的是中心城市暴動、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而中國革命走的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造成兩國革命道路不同的原因是兩國的國情不同。俄國是帝國主義國家,無產階級的革命力量主要聚集在城市,作為俄國的政治和經濟中心,城市的變革必然引起全國中小城鎮和農村的追隨。所以十月革命走的是由城市到農村的革命道路,并取得了勝利。中國也曾試圖走以城市為中心的革命道路,但以失敗告終。中國近代社會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在中國的政治、經濟生活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在城市的力量強大,而在農村的力量相對薄弱。因此,只有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積蓄革命力量,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才能最終取得革命勝利。《參考答案及解析》第9課 列寧與十月革命①資本主義 ②沙皇專制 ③資產階級臨時政府 ④斯莫爾尼宮 ⑤彼得格勒 ⑥布爾什維克黨⑦列寧 ⑧社會主義革命 ⑨無產階級專政 ⑩第一次世界大戰1.[答案]B[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俄國二月革命。[解析]根據材料“1917年3月”“俄人皆手執國旗,由軍樂隊率領沿街歡呼嗚啦”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B項說法正確。農奴制度的廢除是在1861年,A項不符合題意;1917年十月革命取得勝利后,全俄工兵代表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召開,選舉產生了由列寧領導的人民委員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誕生,C項不符合題意;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取得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D項不符合題意.故答案選B。2.[答案]D[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俄國十月革命。[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列寧”“‘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冬宮”可知,題干所述為俄國十月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917年11月6日晚,列寧秘密來到彼得格勒的起義總指揮部—斯莫爾尼宮,親自領導起義。11月7日晚,起義者包圍了臨時政府所在地冬宮,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為信號,起義者突破防線,沖進冬宮,逮捕了臨時政府主要領導人,臨時政府被推翻,彼得格勒武裝起義取得勝利.故答案選D。3.[答案]D[命題意圖] 本題設置真實任務情境,考查俄國十月革命。[解析]根據題干信息“1917年11月7日”“首都彼得格勒”“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產生”可知,題干反映的是俄國十月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英國憲章運動發生在19世紀三四十年代,且英國首都為倫敦,也不屬于社會主義革命,A項不符合題意;法國巴黎公社建立于1871年,且法國首都為巴黎,巴黎公社最終失敗,B項不符合題意;俄國二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3月,結果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掌握實權,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不屬于社會主義革命,C項不符合題意;俄國十月革命發生在1917年11月7日,列寧在俄國首都彼得格勒領導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此產生,D項正確.故答案選D。4.[答案]D[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俄國十月革命和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不同之處。[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通過資產階級革命,英國建立了君主立憲制的資產階級政體,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俄國通過十月革命,建立了社會主義國家,走上了社會主義發展道路。所以二者建立的社會制度不同,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5.[答案]D[命題意圖] ▲本題設置真實任務情境,考查俄國十月革命。[解析]根據題干信息“冬宮”“‘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可知,題干反映的是俄國十月革命。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十月革命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6.[答案]B[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俄國十月革命。[解析]根據題干“當兩萬多名武裝工人和水兵沖向不足兩千人把守的彼得格勒的最后一個堡壘一—冬宮的時候,政權的更迭就像街頭換崗一樣”可知,十月革命得到工人、水兵等大多數人的支持,布爾什維克黨掌握了優勢力量,B項說法正確。A、C、D三項材料未體現,排除.故答案選B。7.[答案]C[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歷史解釋,考查俄國十月革命的意義。[解析]根據題干“十月革命借助戰爭完成了一次歷史性轉換,俄國不再是西歐資本主義的仿效者,而是世界歷史的引領者”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為社會進步開辟了一條新的道路,項符合題意。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的是巴黎公社,促使俄國由專制走向民主的是二月革命,A、B兩項不符合題意。D項與題意無關,排除.故答案選C。8.[答案]D[命題意圖] 本題立足時空觀念,考查俄國十月革命。[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A項不符合題意。1848年,《共產黨宣言》的發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對應示意圖中的①處。1871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一一巴黎公社,使共產主義的理想變為現實,對應示意圖中的②處。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對應示意圖中的③處,D項符合題意.故答案選D。9.[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戰。(1分)俄國爆發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1分)(2)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不能滿足人民對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2分)(3)彼得格勒起義前,列寧分析了革命形勢,指出“武裝起義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業已完全成熟”,布爾什維克黨必須通過武裝起義奪取政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前,毛澤東分析秋收起義失敗的原因,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4分)(4)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2分)(5)示例:(5分)俄國十月革命1861年農奴制改革后,俄國資本主義發展起來,但與西歐、北美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比,俄國依然很落后。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接連失利,國內各種社會矛盾激化,反對戰爭和要求社會變革的呼聲越來越高。1917年3月,俄國發生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然而,臨時政府沒有滿足人民對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反而宣布將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底。7月,俄國前線慘敗,國內矛盾激化,武裝起義條件成熟。1917年11月,列寧秘密來到指揮部,領導了彼得格勒武裝起義。起義者以“阿芙樂爾號”巡洋艦的炮聲為信號,突破防線,沖進冬宮,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俄國十月革命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勝利的社會主義革命建立了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推動了國際無產階級革命運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命題意圖] 本題設置真實任務情境,立足歷史解釋、家國情懷,考查俄國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和井岡山革命根據地。[解析](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尼古拉二世親臨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爭前線。在這期間,俄國發生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專制統治,建立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因此他“再也沒有回到冬宮”。(2)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臨時政府“幾乎沒有什么虔誠的支持者”的原因是資產階級臨時政府不能滿足人民對和平、土地和面包的要求。(3)彼得格勒起義前,列寧分析了革命形勢,指出“武裝起義是不可避免的,并且業已完全成熟”,布爾什維克黨必須通過武裝起義奪取政權。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前,毛澤東分析秋收起義失敗的原因,決定放棄攻打中心城市長沙的計劃,改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4)十月革命勝利的歷史意義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即可。(5)本題為開放性試題。圍繞“俄國十月革命”進行闡述,任選三個關鍵詞并體現其中的內在聯系,史論結合、條理清楚、言之有理即可。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