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章 愛護植被, 綠化祖國教學目標:知識目標:知道我國的主要植被類型。2、運用調查的方法了解當地或我國某地的植被狀況。3、闡明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重要意義。能力目標:培養實踐及創新能力,學習與他人合作分析問題的能力,設計綠化校園的方案。情感目標:形成愛綠、護綠的意識,積極參加綠化祖國的活動。教學重點:懂得愛護植被,綠化祖國的意義,并能積極地參與美化祖國的活動。教學難點:喚起學生的危機感,激發起學生愛綠、護綠的保護意識。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復習檢測:1、綠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過了 對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 的形式排到了 中,同時綠色植物還通過光合作用,不斷消耗 ,這樣就維持了生物圈中 和 的相對平衡,簡稱 。2、光合作用實質上是 通過 ,利用 ,把 和 轉化成 并且釋放出 的過程。二、導入:我國土地遼闊,分布著多種多樣的綠色植物。不同種類的植物,對氣候、土壤等條件的要求不同。為了更好地利用和保護我國的植物資源,我們就需要對我國植物的分布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三、講授新課:任務一: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問題引導,自主探究:1、我國的主要的植被類型有哪些?2、植被的主要特點是什么?(學生看書,小組討論并回答)并明確答案:任務二: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各小組匯報課前調查情況比較分析各國森林資源情況問題設置:1、我國的森林覆蓋率是多少?全世界的森林平均覆蓋率是多少?2、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什么?(學生看書,小組討論并回答)并明確答案:任務三:愛護植被,綠化祖國問題設置:1、針對我國植被存在的問題,國家采取了哪些保護植被的措施?2、面對嚴峻的植被問題,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應該怎么做?3、我國的植樹節是哪一天?(學生看書,小組討論并回答)并明確答案:四、解決練習題階段:小組討論交流,請學生發表見解。五、課堂小結學生總結本節課的發現及收獲。六、課堂檢測:必做題:1、2、3;選做題:4、51、我們生活的崎嶇,主要的植被類型是( )A熱帶雨林和落葉闊葉林 B常綠闊葉林和荒漠C針葉林和常綠闊葉林 D落葉闊葉林和針葉林2、我國植被面臨的主要問題不包含的選項是( )A人均森林面積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5B對森林資源的利用不夠合理,伐優留劣,甚至亂砍濫伐C過度放牧,使許多草原退化、沙化D對珍稀樹種的保護不夠3、為了保護和恢復植被,1984年和1985年國家相繼頒布了《 》和《 》兩部法律,并規定每年的 月 日為“植樹節”。4、判斷:建立自然保護區,目的只是保護珍貴稀有的動植物資源。( )5、判斷:目前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瀕臨滅絕,主要的原因是氣候變暖。( )板書設計:第六章 愛護植被,綠化祖國一、我國主要的植被類型1、草原:大多 適應半干旱 草本植物2、荒漠:稀疏 種類貧乏 十分耐旱3、熱帶雨林:種類豐富 終年常綠 高大4、常葉闊葉林:常綠闊葉樹 熱帶、亞熱帶5、落葉闊葉林:落葉闊葉樹 溫帶6、針葉林:松、杉等針葉樹為主 寒冷地區二、面臨的主要問題:1、覆蓋率低2、森林利用不合理,呈現衰退趨勢3、草原過度放牧,草場退化、沙化三、措施:1、頒布法律:1984年森林法、1985年草原法2、植樹節:3月12日布置作業:《新動力》P77 A:基礎梳理;B:實驗探究教學反思:PAGE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